我們在觀看有關老鷹的視頻時,往往都會被它們那碩大的身姿、出眾的飛翔能力、無比兇悍的性格所震撼,也會被它們那遨遊萬裡天空、俯視天下蒼生唯我獨尊的氣勢所折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老鷹可以說是生態系統的頂級捕獵者。但是,我們有時也會看到貓頭鷹抓捕老鷹的情景,這抓捕的對象可不是什麼老鷹的幼仔,而是實打實的成年老鷹個體,那麼看上去溫順的貓頭鷹,為何會抓捕處於食物鏈頂端的老鷹呢?
老鷹隸屬於鳥綱隼形目鷹科,它是鷹科眾多種動物的統稱,包括我們俗稱的鷹、隼、雕、鷲等,從生物學分類上,一共可以分為雕亞科、鳶亞科、鷹亞科、亞科、禿鷲亞科等9個亞科。不同亞科的老鷹,其體型大小、分布範圍、生活習性、食物類型都有不同程度的差異,但是從總體上看,無論是體型很大的金雕,還是體型僅有大貓大小的遊隼,都屬於肉食性動物,在身體特徵上除了引以為傲的翅膀外,還有敏銳的視覺、聽覺和嗅覺,因此老鷹的警覺性很強,鎖定目標獵物的能力也非常出色,再加上它們的性情也非常兇猛,使得它們基本上都能成為所在區域天空的霸主,成為食物鏈頂端的存在。
一旦一種生物成為食物鏈的頂端,那就意味著這種生物沒有什麼天敵。在這裡需要澄清一個概念,那就是沒有天敵,並不代表著別的任何動物、在任何時候都不會以它為食。在生物學中,天敵的意思是指在自然界中,一種動物A,專門捕食或者危害另一種動物B,那麼A就是B的天敵。
從這個定義我們可以看出,要界定天敵,必須要有兩個先決的條件,一個是在自然界中,凡是有人類幹預的系統,都不能稱為純粹的自然界,比如人類捕殺老虎、鯨魚這樣的頂級捕獵者,並不妨礙它們仍然是頂級捕獵者的地位。另一個就是「專門」,比如老鷹總是抓捕老鼠,所以老鷹就是老鼠的天敵。而作為海洋頂級捕獵者的鯨魚,有時也會在捕食巨型烏賊時被反殺,但由於鯨魚的常態食譜中並沒有巨型烏賊,只是在食物來源非常匱乏、或者受到極大威脅時,才會與巨型烏賊進行「角鬥」,所以鯨魚不能稱之為巨型烏賊的天敵,鯨魚即使被反殺,也不影響其海洋頂級捕獵者的地位。
那麼,回過頭來再研究一下老鷹,雖然它們處於茂密山林區域的頂級捕獵者,可以說沒有天敵的存在,但並不意味著沒有威脅的來源。從科學家們大量的野外觀測來看,至少有兩種動物對老鷹的安全甚至生命造成嚴重威脅。一種是霸鶲,體型一般介於10-30釐米之間,與老鷹的平均身型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就是這樣一種鳥,憑藉著高超的飛行技巧特別是非常尖銳的喙,能夠比較容易地飛到老鷹的背上,然後啄開老鷹頭部的毛皮甚至顱骨,老鷹對這種鳥是唯項避之而不及。
還有一種鳥類,也是老鷹所無能為力的,那就是貓頭鷹,它屬於鳥綱鴞形目,屬於晝伏夜出的鳥類。雖然表面上看貓頭鷹樣子萌萌的,但是它的性情也非常兇猛,是典型的食肉動物。貓頭鷹至少擁有三大殺器,一個是粗壯的嘴部,雖然長度較短,但非常有力,而且前端有倒鉤,威力不比老鷹的差。二是腳爪異常有力,除了腿部粗壯以外,爪子也非常尖銳,而且還內彎,第四趾還能夠前後自由活動,這就使得它們對獵物的抓捕能力尤為出眾。
貓頭鷹的第三個特點就是飛行時聲音很小,由於貓頭鷹渾身都被柔軟的羽毛所覆蓋,在扇動時對空氣的振動頻率還不到1000赫茲,而絕大多數的哺乳動物和鳥類,是很難捕捉到頻率如此之低的聲音頻率的,所以獵物一旦被貓頭鷹的「夜視眼」的敏銳的聽覺所定位,在貓頭鷹慢慢飛行靠近時,往往都是一點兒察覺也沒有。再加上貓頭鷹的羽毛是深褐色,在夜間也起到了很好的隱蔽效果,在夜間活動時暴露自身的機率非常小。
由於老鷹和貓頭鷹都屬於不同目類下的食肉類猛禽,它們所處的生態系統也不盡相同,所以在生態位上,它們之間並不存在著明確的捕食和被捕食的關係。在食物量相對短缺的時候,有時會出現貓頭鷹捕食老鷹、或者老鷹捕食貓頭鷹的情形,這種情形屬於自然界穩定食物鏈的例外,是特殊情況下的生存脅迫所致,而不是生態位的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