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鷹處於食物鏈的頂端,為何有時還會被貓頭鷹捕食?

2021-01-08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我們在觀看有關老鷹的視頻時,往往都會被它們那碩大的身姿、出眾的飛翔能力、無比兇悍的性格所震撼,也會被它們那遨遊萬裡天空、俯視天下蒼生唯我獨尊的氣勢所折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老鷹可以說是生態系統的頂級捕獵者。但是,我們有時也會看到貓頭鷹抓捕老鷹的情景,這抓捕的對象可不是什麼老鷹的幼仔,而是實打實的成年老鷹個體,那麼看上去溫順的貓頭鷹,為何會抓捕處於食物鏈頂端的老鷹呢?

老鷹隸屬於鳥綱隼形目鷹科,它是鷹科眾多種動物的統稱,包括我們俗稱的鷹、隼、雕、鷲等,從生物學分類上,一共可以分為雕亞科、鳶亞科、鷹亞科、亞科、禿鷲亞科等9個亞科。不同亞科的老鷹,其體型大小、分布範圍、生活習性、食物類型都有不同程度的差異,但是從總體上看,無論是體型很大的金雕,還是體型僅有大貓大小的遊隼,都屬於肉食性動物,在身體特徵上除了引以為傲的翅膀外,還有敏銳的視覺、聽覺和嗅覺,因此老鷹的警覺性很強,鎖定目標獵物的能力也非常出色,再加上它們的性情也非常兇猛,使得它們基本上都能成為所在區域天空的霸主,成為食物鏈頂端的存在。

一旦一種生物成為食物鏈的頂端,那就意味著這種生物沒有什麼天敵。在這裡需要澄清一個概念,那就是沒有天敵,並不代表著別的任何動物、在任何時候都不會以它為食。在生物學中,天敵的意思是指在自然界中,一種動物A,專門捕食或者危害另一種動物B,那麼A就是B的天敵。

從這個定義我們可以看出,要界定天敵,必須要有兩個先決的條件,一個是在自然界中,凡是有人類幹預的系統,都不能稱為純粹的自然界,比如人類捕殺老虎、鯨魚這樣的頂級捕獵者,並不妨礙它們仍然是頂級捕獵者的地位。另一個就是「專門」,比如老鷹總是抓捕老鼠,所以老鷹就是老鼠的天敵。而作為海洋頂級捕獵者的鯨魚,有時也會在捕食巨型烏賊時被反殺,但由於鯨魚的常態食譜中並沒有巨型烏賊,只是在食物來源非常匱乏、或者受到極大威脅時,才會與巨型烏賊進行「角鬥」,所以鯨魚不能稱之為巨型烏賊的天敵,鯨魚即使被反殺,也不影響其海洋頂級捕獵者的地位。

那麼,回過頭來再研究一下老鷹,雖然它們處於茂密山林區域的頂級捕獵者,可以說沒有天敵的存在,但並不意味著沒有威脅的來源。從科學家們大量的野外觀測來看,至少有兩種動物對老鷹的安全甚至生命造成嚴重威脅。一種是霸鶲,體型一般介於10-30釐米之間,與老鷹的平均身型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就是這樣一種鳥,憑藉著高超的飛行技巧特別是非常尖銳的喙,能夠比較容易地飛到老鷹的背上,然後啄開老鷹頭部的毛皮甚至顱骨,老鷹對這種鳥是唯項避之而不及。

還有一種鳥類,也是老鷹所無能為力的,那就是貓頭鷹,它屬於鳥綱鴞形目,屬於晝伏夜出的鳥類。雖然表面上看貓頭鷹樣子萌萌的,但是它的性情也非常兇猛,是典型的食肉動物。貓頭鷹至少擁有三大殺器,一個是粗壯的嘴部,雖然長度較短,但非常有力,而且前端有倒鉤,威力不比老鷹的差。二是腳爪異常有力,除了腿部粗壯以外,爪子也非常尖銳,而且還內彎,第四趾還能夠前後自由活動,這就使得它們對獵物的抓捕能力尤為出眾。

貓頭鷹的第三個特點就是飛行時聲音很小,由於貓頭鷹渾身都被柔軟的羽毛所覆蓋,在扇動時對空氣的振動頻率還不到1000赫茲,而絕大多數的哺乳動物和鳥類,是很難捕捉到頻率如此之低的聲音頻率的,所以獵物一旦被貓頭鷹的「夜視眼」的敏銳的聽覺所定位,在貓頭鷹慢慢飛行靠近時,往往都是一點兒察覺也沒有。再加上貓頭鷹的羽毛是深褐色,在夜間也起到了很好的隱蔽效果,在夜間活動時暴露自身的機率非常小。

由於老鷹和貓頭鷹都屬於不同目類下的食肉類猛禽,它們所處的生態系統也不盡相同,所以在生態位上,它們之間並不存在著明確的捕食和被捕食的關係。在食物量相對短缺的時候,有時會出現貓頭鷹捕食老鷹、或者老鷹捕食貓頭鷹的情形,這種情形屬於自然界穩定食物鏈的例外,是特殊情況下的生存脅迫所致,而不是生態位的壓制。

相關焦點

  • 貓頭鷹捕食老鷹?猛禽之間的內鬥,貓頭鷹已經站到了食物鏈頂端?
    鴞形目的貓頭鷹確實可以捕殺鷹形目個別鷹類,而鷹形目的鷹類也是可以捕殺鴞形目貓頭鷹的。貓頭鷹和老鷹同屬於猛禽,都處在食物鏈的頂端,猛禽之間的內鬥也是非常正常的。不過非要在鷹形目和鴞形目確定誰更加厲害一點,我認為還是鷹形目。猛禽都包含哪些鳥類?一直以來生物學家把所有隼形目和鴞形目並稱為鳥類猛禽。隼形目在白天制霸天空,而鴞形目是黑夜刺客。
  • 貓頭鷹真的經常捕獵老鷹嗎?為什麼?
    一直以來,老鷹都被認為是天空中的「王者」,是食物鏈最頂端的動物,但是,你可能不會想到,平時看起來呆頭呆腦的貓頭鷹竟然能夠獵殺老鷹。這不禁讓人給老鷹這個天空中高的王者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那麼,貓頭鷹真的能夠捕殺老鷹嗎?這是不是就代表貓頭鷹才是天空中的「王者」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幾個問題。
  • 老虎、獅子等大型猛獸處於食物鏈頂端,為何反而更容易滅絕?
    如果你有觀察過食物鏈上的動物,你就會驚奇的發現,那些處於食物鏈頂端的動物的現狀大都不太好。像老虎、獅子、獵豹這些動物的整體數量都在減少,可它們是動物界裡令其它動物聞風喪膽的霸主,本該不愁吃喝,為什麼這些大型猛獸反而更容易滅絕呢?
  • 別把貓頭鷹不當鷹!貓頭鷹也能捕食老鷹,最怕的居然是喜鵲
    提起貓頭鷹,大家通常不會覺得它可怕,在我們通常的印象裡,貓頭鷹是一種呆萌的小動物,它們主要捕捉老鼠,是一種性情溫順的動物,沒有人會把它們與兇猛的老鷹聯繫在一起,然而,事實上,貓頭鷹也是鷹的一種,它們也是兇猛的獵食動物,不但捕捉老鼠等小型動物,還會與其他鷹類展開鬥爭,有時候甚至會捕食老鷹。
  • 男子「偶遇」老鷹抓住貓頭鷹,看到男子後,貓頭鷹的反應讓人意外
    其實這種現象是用科學就能解釋的,專家認為貓頭鷹的嗅覺異常靈敏,在人要去世時,新陳代謝加快身上會散發出一種味道,而貓頭鷹之所以會來就是因為聞到了這種味道。所以說不是貓頭鷹笑,人會去世,而是人要去世時散發的味道吸引了貓頭鷹。其實,貓頭鷹是一種益鳥,它的主要食物就是老鼠。據統計貓頭鷹每天可以抓五隻以上的老鼠吃掉,所以貓頭鷹又被稱為「捕鼠能手」。
  • 老鷹第一次捕食,遇到了一窩貓頭鷹,下一秒傻眼了
    老鷹第一次捕食,遇到了一窩貓頭鷹,下一秒傻眼了當看到老鷹在空中盤旋的時候,可能好多人都會為老鷹的捕獵技巧而折服。但是每一隻老鷹在成為合格的捕食者之前,都會經歷很多的磨練。畢竟高手非一日所能練成的。凡事都會有第一次,當老鷹第一次捕食的時候,也會出現很多尷尬的事情。
  • 自然界食物鏈的頂端,十大頂級捕食者,可愛的外表驚人的實力
    這一規律在食物鏈中得到了證明,其中植物和食草動物是食物鏈地段,而食肉動物則是食物鏈頂端的。頂級捕食者是指處於食物鏈最頂端的動物,它們基本上在自己的領域中所向無敵,除了人類。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大自然中真正的霸主,十大頂級捕食者。
  • 地球上最大的老鷹,人類也無法直接獵殺,卻因食物鏈被破壞而滅絕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老鷹一直是天空中的王者,不管是現在還是在遠古的時候,老鷹一直都在天空中具有一席之地,而在遠古當中,老鷹的食物並不是像現在一樣的食腐動物,在那時的老鷹是會去主動捕獵的,而當時地球上最大的老鷹
  • 論體能,人類完全被虐,為何能屹立食物鏈頂端?
    從古至今,人類一直不是最強壯的動物,論體能、力量、敏捷,人類幾乎排不上號,但是事實恰恰相反,人類已經成為了食物鏈頂端,這是為什麼呢?僅僅是因為我們的智慧嗎?
  • 海洋食物鏈頂端的生物
    巴哈半島,這個處於加利福尼亞灣與太平洋之間美麗的地方,去過的人都知道,這個地方以眾多美麗及特色的水下生物著稱,蔚藍的天空下,我們開著快船在大海裡準備潛水,不知什麼時候在船的後面出現了不明物體,我們決定開船到跟前一探究竟,前方風平浪靜,隨即船尾有大事發生了。
  • 日本特有的貓科動物:體型如家貓般大小,卻處於食物鏈頂端
    日本特有的貓科動物:體型如家貓般大小,卻處於食物鏈頂端提起日本,我們很難把它和野生貓科動物聯繫起來,因為包括獅子、老虎、豹子等在內,大部分大中型貓科動物的分布區域日本都不在其列。日本僅有屈指可數的小型貓科動物分布,西表山貓就是其中一種。
  • 暴力美學,那些處於食物鏈頂端的觀賞魚
    在這個美麗的藍色星球上,所有生物都是食物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在這個鏈條中所有生物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根據它們在能量和物質運動中所起的作用,可以歸納為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三類。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食物鏈頂端的消費者——猛魚。猛魚,只是水族玩家對一些肉食性的大型魚類的統稱,在學術上並不存在這個詞語。
  • 會吃剛出生的小鴛鴦,西湖邊食物鏈老大居然是它:鵂鶹
    杭州動物園副園長江志說,它叫鵂鶹(音同「休留」),是西湖景區生物食物鏈比較靠近頂端的「大佬」之一:「它是猛禽,比如,剛出生的小鴛鴦在它眼中算是美食之一。」在杭城鬧猛地段鵂鶹自在隱居多年鵂鶹來自孤山。鵂鶹佔據食物鏈頂端更應該被保護杭州動物園的於學偉博士給我們講述了「靜靜的西湖——弱肉強食的動物世界」。食物鏈的頂端站著貓頭鷹——今天開心了可以去捕捕兔子,懶得動了也可以就近吃吃蟲子。而對貓頭鷹等鳥類或是蛙類毫無還手之力的昆蟲便只能屈居底層。
  • 衡陽驚現3隻鳳頭鷹 處於食物鏈頂端以蛇為食
    一次能發現這麼多處於食物鏈頂端,健康活潑的鳳頭鷹種群極為難得,從而印證了南嶽衡山生態環境良好,人類活動幹擾較少,保護措施得力。鳳頭鷹,又名鳳頭蒼鷹(臺灣)、粉鳥鷹、鳳頭雀鷹,(學名Accipiter trivirgatus),為鷹形目鷹科鷹屬中的一種中等猛禽。體長36-49釐米,體重360-530克,上體暗褐色。
  •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植物,男子剪開豬籠草,感嘆大自然的神奇!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植物,男子剪開豬籠草,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大家好,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歡迎收看耶叔看世界。大自然的世界總是神奇無比,自然界裡面有著自己的食物鏈,在底層就當然會有頂層捕食手,植物界裡也有著捕食獵手,這些植物靠著自己非凡的手段,在這個食物鏈裡站在了頂端。它就是豬籠草,它擁有一個獨特的捕蟲籠,這個籠子下寬上窄,頂端還有一個籠蓋,因為形似豬籠,因此而得名。
  • 西湖「網紅」松鼠眾目睽睽之下被老鷹抓走,目擊者:很同情
    西湖邊的網紅松鼠被老鷹抓了當時在場的人不少還有視頻為證據拍攝視頻的李女士介紹,1月3日下午,在西湖邊看到很多遊客拿著手機錄像,她也跟著拍了一段,於是拍到了西湖邊的網紅松鼠被老鷹抓住的畫面。記者在西湖邊也遇到了一位經常來西湖的大伯,他告訴我們西湖邊的確有老鷹,老鷹來了,別說松鼠,連鴿子也跑了。「這邊老鷹挺多,除了老鷹,還有野貓。那邊有七八隻野貓呢,經常抓松鼠。」
  • 處在食物鏈越頂端,種群數量越少?為什麼人類卻有70億人口呢?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些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大型動物,沒有競爭對手,繁殖能力反而更弱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在食物鏈越高的位置,能量的利用率就越低!如果種群數量多,它們將沒有足夠的能量或食物養活相應的種群。在深入了解這個問題前,我們先簡單來看下,能量如何在食物鏈中流動。
  • 在西湖邊被老鷹抓走了...目擊者:很同情,但沒辦法
    當時在場的人不少  還有視頻為證    據拍攝視頻的李女士介紹,1月3日下午,在西湖邊看到很多遊客拿著手機錄像,她也跟著拍了一段,於是拍到了西湖邊的網紅松鼠被老鷹抓住的畫面。  記者在西湖邊也遇到了一位經常來西湖的大伯,他告訴我們西湖邊的確有老鷹,老鷹來了,別說松鼠,連鴿子也跑了。
  • 6000萬年的貓頭鷹化石被發現,捕食方式很奇特,爪子長得變樣了
    「夜行鳥類」,除了南極洲之外,其它地方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作為一種肉食性鳥類,貓頭鷹的主要食物是各類昆蟲、嚙齒類動物、小型的爬行動物以及鳥類等。當它們捕食的時候,它們會通過鳥喙來捕殺獵物,爪子則會在捕獵的時候通過刺穿獵物,來起到固定和輔助等作用。不過,在最新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卻發現,遠古貓頭鷹的捕食方式和現今的貓頭鷹截然不同。
  • 6000萬年的貓頭鷹化石被發現,捕食方式很奇特,爪子長得變樣了
    在地球上,貓頭鷹是一種人們非常熟悉的「夜行鳥類」,除了南極洲之外,其它地方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作為一種肉食性鳥類,貓頭鷹的主要食物是各類昆蟲、嚙齒類動物、小型的爬行動物以及鳥類等。當它們捕食的時候,它們會通過鳥喙來捕殺獵物,爪子則會在捕獵的時候通過刺穿獵物,來起到固定和輔助等作用。不過,在最新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卻發現,遠古貓頭鷹的捕食方式和現今的貓頭鷹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