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驚現3隻鳳頭鷹 處於食物鏈頂端以蛇為食

2021-01-08 騰訊網

原標題:衡陽南嶽驚現國保動物鳳頭鷹

華聲在線衡陽站7月30日訊 近日,南嶽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在運用信息化監控設備時,在南嶽區壽嶽鄉發現了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鳳頭鷹。

本次發現的鳳頭鷹一共有3隻。根據鳥類的生長特性,現階段為幼鳥期進入成年期,體型上不容易分辨,但基於三隻鳳頭鷹之間的親密關係,這極有可能是「一家子」。一次能發現這麼多處於食物鏈頂端,健康活潑的鳳頭鷹種群極為難得,從而印證了南嶽衡山生態環境良好,人類活動幹擾較少,保護措施得力。

鳳頭鷹,又名鳳頭蒼鷹(臺灣)、粉鳥鷹、鳳頭雀鷹,(學名Accipiter trivirgatus),為鷹形目鷹科鷹屬中的一種中等猛禽。體長36-49釐米,體重360-530克,上體暗褐色。留鳥,通常棲息在2000米以下的山林,也會出現在竹林和小面積叢林地帶,偶爾也到山腳平原和村莊附近活動,以鼠類、蛙類、蛇類及小型鳥類為食。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南、雲南、貴州、廣西、海南和臺灣等地區,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具有重要的生態、科研和觀賞價值。

(華聲在線衡陽站 記者 張超 通訊員 匡代勇 李明紅)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食物鏈頂端的人類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食肉動物卻很少吃?
    朋友們,你有沒有發現似乎我們人類只吃食草類型的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為什麼會如此呢?讓我們簡單地看下食物鏈就知道了。 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在自然過程中,一個孤立系統的總混亂度(即「熵」)不會減小,而這個定律也被稱為熵增原理。
  • 老鷹處於食物鏈的頂端,為何有時還會被貓頭鷹捕食?
    但是,我們有時也會看到貓頭鷹抓捕老鷹的情景,這抓捕的對象可不是什麼老鷹的幼仔,而是實打實的成年老鷹個體,那麼看上去溫順的貓頭鷹,為何會抓捕處於食物鏈頂端的老鷹呢?老鷹隸屬於鳥綱隼形目鷹科,它是鷹科眾多種動物的統稱,包括我們俗稱的鷹、隼、雕、鷲等,從生物學分類上,一共可以分為雕亞科、鳶亞科、鷹亞科、亞科、禿鷲亞科等9個亞科。
  • 老虎、獅子等大型猛獸處於食物鏈頂端,為何反而更容易滅絕?
    如果你有觀察過食物鏈上的動物,你就會驚奇的發現,那些處於食物鏈頂端的動物的現狀大都不太好。像老虎、獅子、獵豹這些動物的整體數量都在減少,可它們是動物界裡令其它動物聞風喪膽的霸主,本該不愁吃喝,為什麼這些大型猛獸反而更容易滅絕呢?
  • 西湖網紅松鼠被抓|抓松鼠的很可能是隼,良性食物鏈是西湖生態好的...
    大伯一句話扎心:胖得都跑不動了實際上,西湖邊就有這麼一條弱肉強食的食物鏈。這是自然規律。「在杭州西湖邊,生活著大大小小各種鳥類。其中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就是鷹、隼貓頭鷹,那是真正的猛禽。」杭州動物園副園長江志說。
  • 日本特有的貓科動物:體型如家貓般大小,卻處於食物鏈頂端
    日本特有的貓科動物:體型如家貓般大小,卻處於食物鏈頂端提起日本,我們很難把它和野生貓科動物聯繫起來,因為包括獅子、老虎、豹子等在內,大部分大中型貓科動物的分布區域日本都不在其列。日本僅有屈指可數的小型貓科動物分布,西表山貓就是其中一種。
  • 人類並非位於食物鏈頂端 而是中等位置
    簡單的食物網絡北京時間12月13日消息,國外媒體報導,與流行的觀點相反,人類其實並非位於「食物鏈頂端」,事實上,我們是位於食物鏈中央某處,一項對全球196個國家中176個國家的人類食物消耗49年的分析這樣表明。
  • 俄羅斯報導發現巨大動物化石,曾經的食物鏈頂端,以大象為食!
    專家們將這種物種命名為非洲巨獅,他的頭骨結構類似於犀牛,食肉動物有大量的牙齒和狗一樣的嘴。據《獨立報》報導,這一物種與大型貓科動物幾乎沒有任何關係,但科學家仍稱它為「巨獅」,因為它曾是非洲食物鏈的頂端。
  • 處在食物鏈越頂端,種群數量越少?為什麼人類卻有70億人口呢?
    有意思的是,鳥類和哺乳動物往往被認為比昆蟲更高級,而昆蟲經常處在食物鏈底端,它們以植物為食,躲避哺乳動物和鳥類。然而,處在食物鏈頂端的獅子、老虎,以及各種猛禽不用擔心被吃掉,但是它們的數量往往少得可憐,經常成為瀕危物種。
  • 日本驚現昆蟲販賣機,「食物鏈頂端」的雲南人笑了
    在這之前小編只知道雲南的蟲子是我等北方人不敢輕易下嘴的,而這臺機器售賣的是昆蟲食品包括蟋蟀巧克力棒、加入蟋蟀粉末的義大利麵、蚱蜢巧克力及蟋蟀、黃粉蟲、螻蛄、田鱉、龍蝨等酥炸幼蟲,一份約41至131日元,貨源來自日本和國外廠商。日本電視臺有記者前往現場試吃,記者吃了酥炸螻蛄幼蟲後表示,味道有點像烤魚肝,帶有苦味。
  • 暴力美學,那些處於食物鏈頂端的觀賞魚
    在這個美麗的藍色星球上,所有生物都是食物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在這個鏈條中所有生物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根據它們在能量和物質運動中所起的作用,可以歸納為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三類。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食物鏈頂端的消費者——猛魚。猛魚,只是水族玩家對一些肉食性的大型魚類的統稱,在學術上並不存在這個詞語。
  • 作為地球的頂級生物人類,在食物鏈中位置其實並不是站在最頂端
    在地球上生活的眾多生物中,由於人類有著強大的能力,而且在各方面相對來說都優於其他一些生物,因此長此以往,就讓我們產生了這樣的一個意識,那就是我們人類處於食物鏈的頂端。事實真的如此嗎?人類真的在食物鏈的頂端嗎?
  • 西湖邊掉下一隻鳳頭鷹 是抓走小松鼠那隻嗎?
    昨天下午4點,讀者田先生來電:剛剛有隻鷹從樹上掉下來了,前段時間西湖邊有隻松鼠被老鷹抓走,它會不會就是「元兇」?鳳頭鷹從樹上掉落到草叢中 讀者田先生攝昨天下午4點左右,田先生在柳浪聞鶯附近拍照片,突然有人喊起來:「快看,有隻鳥掉下來了!」順著喊聲,田先生在離自己七八米遠的草叢中,看到一隻暗褐色的大鳥,翅膀上下撲扇,似乎站不住。
  • 重回大自然 江西成功救治一隻蛇雕兩隻鳳頭鷹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江西日報記者楊碧玉)近日,在位於豐城的株山省級森林公園內,省林業科學院野生動植物救護繁育中心成功救治的一隻蛇雕和兩隻鳳頭鷹,從籠子中撲騰而出、飛向藍天,重回大自然。蛇雕和鳳頭鷹屬鷹科,均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其中蛇雕是珍貴大型猛禽,俗名吃蛇鳥,以蛇類為食。鳳頭鷹屬中型猛禽,以兩棲類和小型哺乳動物為食。
  • 海洋食物鏈頂端的生物
    巴哈半島,這個處於加利福尼亞灣與太平洋之間美麗的地方,去過的人都知道,這個地方以眾多美麗及特色的水下生物著稱,蔚藍的天空下,我們開著快船在大海裡準備潛水,不知什麼時候在船的後面出現了不明物體,我們決定開船到跟前一探究竟,前方風平浪靜,隨即船尾有大事發生了。
  • 鳳頭鷹「一家三口」定居南嶽 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鳳頭鷹(資料圖) 鳳頭鷹「一家三口」定居南嶽  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南嶽首次發現  衡陽全搜索網訊(記者 金明達 通訊員 匡代勇 李明紅)近日,南嶽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在運用信息化監控設備時,在南嶽區壽嶽鄉首次發現了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鳳頭鷹。
  • 它在食物鏈中處於什麼位置
    它在食物鏈中處於什麼位置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非洲草原象在食物鏈中的位置食物鏈就是在生態系統中,生物之間因為食物而形成的一種聯繫,簡單的說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遊戲」。在食物鏈中,植物是最底層的,它們有著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的能力,而且為食草動物的生存提供了必須的營養物質,因此,植物在食物鏈中被稱為「初級生產者」,而以植物為食的動物是食物鏈中地位相對較高的存在,它們就是食草動物,在食物鏈中,它們被稱為「第一級消費者」,這一階層的動物除了都是食草動物外,相差甚遠,小到我們常見的蝗蟲,大到大象。
  • 自然界食物鏈的頂端,十大頂級捕食者,可愛的外表驚人的實力
    這一規律在食物鏈中得到了證明,其中植物和食草動物是食物鏈地段,而食肉動物則是食物鏈頂端的。頂級捕食者是指處於食物鏈最頂端的動物,它們基本上在自己的領域中所向無敵,除了人類。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大自然中真正的霸主,十大頂級捕食者。
  • 鳳頭鷹定居合肥 大蜀山當「大王」
    近日,合肥觀鳥愛好者又拍到了鳳頭鷹捕食的精彩瞬間。從遙遠的南方來到合肥,如今已穩定居住在合肥的大蜀山,鳳頭鷹以自身強大的力量和矯健的身姿已然成為合肥上空的鳥類之王。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常務副會長虞磊提醒觀鳥愛好者們,冬季到來,合肥會飛來許多冬候鳥,其中不乏北方猛禽,大家可留心觀察。
  • 食物鏈頂端的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這是為什麼?
    這就能看出來明顯的不同之處,鬣狗是機會主義者,它們不會錯過任何的食物,有的時候腐肉也不在話下。食肉動物和非食肉動物它們在食物鏈上所處的等級都不相同,食物鏈上最重要的一環當屬於食草動物,它們的基礎數量充足,每天都在不斷地吃草,把這些來自於太陽的能量向食物鏈上級傳遞,它們的存在仿佛天生就是為了供養食肉動物的,數量非常多,怎麼吃都吃不沒。
  • 非洲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那麼處在食物鏈頂端的是哪些呢?
    那麼非洲草原的野生動物,哪些是處在食物鏈頂端的呢?1. 非洲獅非洲獅中國古稱狻猊,相傳為龍之九子之一,是非洲最大的貓科動物,一般是群居,也是典型的母系氏族,在家族中雌性獅子負責打獵和生育,在獅子家族中站主導地位。雄獅負責領地的爭奪和守護以及高難度獵物的捕獵,雖然對外兇狠,但是到家還是得乖乖的。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