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北鬥星、太空艙……還等什麼!我省第一家社區太空科普體驗館...

2021-01-08 川觀新聞SCOL

川報觀察記者 肖雨楊 攝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8月8日,我省第一家社區太空科普體驗館——愛星客航空航天科普館在成都市武侯區機投橋街道潮音社區正式開館。

該科普館是免費面向公眾的科技化、綜合性、多功能性的小型科普教育活動場館,是提高公民科學文化素質的基礎科普設施,它將為社區中小學校及幼兒園舉辦有關太空知識的公益科普系列活動。

科普館分為科普區、科創區、科幻區和創客空間4大區域。科普區以「航空航天」為展示主題,設有火箭、北鬥星、太空艙模型和相關宇航科學知識;科創區以科技交互為主,設有 「火星種土豆」、「探索火星」、飛行模擬駕駛等VR虛擬體驗科普遊戲,及5D技術體驗活動;科幻區包括科技交互展示全景閱讀、虛擬成像拍照技術;創客空間為轄區內的青年創業孵化提供輔導和幫助。

下一步,科普館將不斷完善和拓展功能體系,通過科教展覽、科學實驗、科技培訓等形式和途徑,深入面向公眾開展科普教育活動。

相關焦點

  • 這個太空科普體驗館正式開館
    在家門口就可以學習太空知識 了解航空歷史 暢玩「模擬飛行」 這樣的體驗你想嘗試一下麼? 近日,坐落於成都市武侯區機投橋街道潮音社區的社區太空科普體驗館——愛星客太空科創空間正式開館。
  • 報告:落地成都,太空船正鑽進大熊貓
    ,正在試圖進入太空艙…………大熊貓有什麼了不起的?到了成都的地盤,下了飛船之後,最想吃點什麼據悉,8月8日在成都市武侯區機投橋街道潮音社區正式開館的愛星客太空科創空間,目前是四川省第一家社區太空科普體驗館。
  • 太空梭接班者:SpaceX太空艙將運載太空人
    到2016年,美國宇航局希望至少四分之一的美國私人太空飛行器公司能夠實現載人太空飛行。其中SpaceX公司最有可能成為太空梭的未來接班人。  加勒特-賴斯曼和「龍太空艙」  前太空人加勒特-賴斯曼站在滿是灰塵的「龍太空艙」前接受新聞媒體採訪,2010年12月,龍太空艙模型從太平洋打撈回收。
  • 太空旅行什麼樣?美載人太空艙實物模型初體驗
    「穿越」地球大氣層與太空的邊界線,透過落地舷窗,蔚藍的地球和深邃美麗的太空盡收眼底……這是記者近日登上美國藍色起源公司「新謝潑德」載人太空艙實物模型,在地面上體驗了一回長約11分鐘的模擬「太空之旅」。據介紹,將來前往太空的乘客要提前一天進行培訓,包括安全須知、艙內活動模擬、通訊、失重狀態下的操作等。落座後,倒計時提示火箭即將「升空」。座椅前的液晶屏展示了火箭點火、發射、升空的畫面,並顯示飛行器高度、速度等實時數據。耳邊是燃料助推的轟鳴聲。幾分鐘後,液晶顯示屏提示火箭助推引擎熄滅,箭船分離。艙內語音提示系統告知,飛行器已到達100公裡以上高度,已進入太空。
  • 小型太空飛行器太空艙可能取代太空梭(組圖)
    一個太空艙吊在3個黃藍相間的降落傘的下面,在風中搖擺著緩緩地下落,然後以大約24千米/小時的速度濺落在太平洋中。降落傘逐漸隱沒在水裡,一艘打撈船轟鳴著駛到了濺落點,潛水員們迅速地跳入了水中。  然而,潛水員並不是急著要營救航天員,而是為了回收降落傘。除了壓艙物,太空艙裡什麼也沒有,這只是一個用於濺落試驗的模型而已。可是千萬別小看它,這個看上去平淡無奇的太空艙是一種全新設計的太空飛行器。
  • 太空艙房屋_太空艙廠家_移宿空間太空艙
    太空艙廠家公司自有佔地2萬平方米的專業化標準化的生產廠房,完全保證產品的供應需求公司主要生產移動太空艙住宿設備太空艙設備主要用於戶外景區和生態基地打造特色引流項目移宿空間太空艙
  • 美私營太空艙成功試飛 將接替太空梭(組圖)
    12月8日,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美國宇宙探索技術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搭載「龍」太空艙發射升空。 當日,「獵鷹9」號火箭搭載「龍」太空艙發射升空,太空艙進入預定軌道3個多小時後返回地面。這是私營企業首次實現太空艙的發射與返航。
  • 飛向太空的「動物敢死隊」:小狗進入太空被嚇死
    1948年6月11日,帶著美國人民的希望,獼猴「艾伯特一世」隨「V-2遠程火箭」發射升空,但不幸的是,這隻獼猴在飛行途中死於窒息。「艾伯特一世」連看到機會的機會都沒有,可謂出師未捷身先死的第一猴。  美國宇航局曾將一隻叫「波尼」的猴子送上太空,以模擬人在太空中的生理反應。順利在太空中飛行8天後,波尼突然感到不適。雖然它很快被運回了地球,但一天後還是不治而亡。科學家發現,波尼的身體上並沒有出現什麼問題,造成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孤獨」。自波尼事件後,科學家才開始讓猴子成雙成對地上天。
  • 美國4年後將棄用太空梭 新型太空飛行器像太空艙
    新型太空飛行器像太空艙  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正在醞釀一場載人航天工程的巨大轉變,涉及的內容包括新型太空飛行器的研發製造、太空人訓練方式的改進以及國家航空和航天局員工結構的調整。美聯社10日報導說,再過4年,「年老」的太空梭將退出航天舞臺,新一代太空飛行器將於2014年接過載人航天「接力棒」,擔負起將人類送上月球和火星的使命。
  • 太空艙來了,簡直就是一個蝸牛的家
    12月29日上午,中國首款智慧移宿空間發布,智慧移宿空間又叫太空艙,艙外有一個太陽能光伏板,艙內有一張雙人床,還有聲控燈光、音箱、電視、冰箱、電磁爐、智能門鎖、空調、新風系統、電動窗簾等,同時擁有齊備的廚房設施器具,可以直接在艙內進行烹飪。
  • 太空艙設備找移宿空間太空艙,投放效果更好
    而太空艙民宿就是目前最具特色的旅宿項目了,打造特色太空艙民宿,對太空艙設備的選擇決定了後期在宣傳推廣端能不能,起到很好的引流效果。所以找專業的太空艙廠家定製太空艙設備是需要考慮的重點。太空艙設備移宿空間太空艙設備在外觀上下足了功夫,個性化的外觀科技感十足,給人眼前一亮的視覺體驗,在推廣宣傳時也可形成吸引點
  • 來自太空的新年祝福,國際空間站太空人用「堅韌」命名太空艙,祝願...
    上個月初,馬斯克旗下的SpaceX公司成功用龍飛船將4名太空人送上了國際空間站,現在共有七位太空人在站上工作,雖然他們來自不同國家,擠在狹小的太空艙裡,但這些都沒有影響他們迎接聖誕節的心情,他們精心布置了太空艙,還收到了龍飛船2號運送上去的聖誕餐食及禮物。
  • 夢回神舟開啟太空之旅 VR體驗館項目日漸風靡
    夢回神舟開啟太空之旅 VR體驗館項目日漸風靡  2016-11-24 10:18:59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E498G0
  • "獵戶座"太空艙發射演示動畫
  • 太空艙住宿設備的應用場景區別
    住宿太空艙設備主要可分為兩種,第一種為室內是比較常見的太空艙膠囊住宿設備。第二種為戶外比較少見的移動式太空艙住宿設備。使用場景比較太空艙膠囊酒店應用場景為機場高鐵休息區,室內特色民宿酒店,移宿空間太空艙應用場景為5A景區、生態基地、特色民宿酒店,
  • 微型旅館「太空艙」
    微型旅館「太空艙」 ▲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太空艙」。五一期間,西安市一家新開業的「太空艙」微型旅館受到遊客歡迎,客人入住的「太空艙」分上下兩層,每層艙體長2米,寬1米,高1.2米,艙內配備了電視、梳妝檯、電腦桌、無線寬帶等設施。   新華社發
  • 「膠囊太空艙」首次亮相紹興高速服務區
    黃霄 攝刷下身份證,花上幾塊錢,就可以在「膠囊太空艙」美美睡一覺。一早,2位來自外省的長途車司機成為紹興鑑湖服務區「司機之家」第一批嘗鮮者。 黃霄 攝走進「司機之家」,通過貨車車頭的造型邊道,司乘人員可以刷身份證進入「司機之家」,目前其服務內容分為兩類,一類為免費設施,如水吧檯、食物微波加熱、血壓免費測量、坐躺椅休息區
  • 短劇《寄宿者》:當外星生物來到太空艙
    原標題:《寄宿者》: 當外星生物來到太空艙 綜藝節目《從地球出發》日前在江蘇衛視播出科幻短劇《寄宿者》,張儷飾演的張逸菲是探險者12號太空艦隊長。談及這次出演的角色,張儷表示:「演了這麼多年戲,去了這麼多地方,但是從來沒離開過地球,我想去看看。」
  • 太空艙酒店作為移動式建築有什麼優勢?
    而建築酒店屬於移動式建築,建設並不會破壞環境,那麼太空艙酒店作為移動式建築有什麼優勢?首先太空艙酒店是一種移動式建築,可自主移動,從工廠模塊化生產以玻璃鋼結構為主要材料,建設不受土地用地現在,在山間、河畔、林間、草原等各種地形下均可快速搭建,能更好的與當地環境、文化、生態等自然和人文因素形成獨特的主題風格。
  • 新疆查封取締一批「太空艙」旅館
    央廣網烏魯木齊4月28日消息(記者張孝成 烏魯木齊臺記者張婷)在日本風靡一時的「膠囊旅館」,如今以「太空艙」形式出現在烏魯木齊。五一前夕,烏魯木齊警方調查發現一些價格低廉的「太空艙」旅館,未取得任何經營資質,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為此依法取締五家無證經營的太空艙旅館。  警方根據群眾舉報,多次探訪後發現:烏魯木齊出現的這些太空艙旅館大多設在大型商住小區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