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做好項目破解募款難
■ 本報記者 宋 揚
身為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國內發展部部長的葛振江,已經明顯的感受到金融危機對公益組織的影響。
11月30日,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與多個機構合辦的「房地產慈善之夜」在北京舉行,晚宴中,主辦方以拍賣的形式籌集善款,用於救助西部農村地區的貧困母親和城市下崗母親,慈善晚宴最終募集善款總計96.3萬元。
這是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第三次舉辦「房地產慈善之夜」,而此前的每次「房地產慈善之夜」募集善款的額度都在200萬元、300萬元之間。
「以往我們只是在北京的房地產界內募款,每次參加晚宴的人數大概是4、500人,而今年慈善晚宴面對全國的房地產商,參會人數規模達到800人,但最終籌集善款的額度反而比以前少。」12月11日,在基金會位於北京市海澱區的辦公地點,與《公益時報》記者談起慈善晚宴的籌款情況,葛振江還是露出失望的表情。
以不變應萬變
「金融危機對非營利組織的衝擊是非常大的。」葛振江坐在沙發上,雙手一攤,他背後的牆上掛滿了基金會獲獎的獎狀。
今年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與全國住交會合作舉辦「房地產慈善之夜」,葛振江本預料籌款額度會大大超過往年,但沒想到,最終的善款還不到100萬元,顯然面對慈善捐贈,企業家們並沒有表現出以往「一擲千金」的豪邁。
葛振江認為,目前公益組織所遭受的衝擊並不是來源於企業本身收益的減少,而是企業在「金融危機」的氛圍中不敢行動。葛振江並不覺得經濟界真正面臨「寒冬」了,企業本身的收益可能並沒有減少,但是「寒冬」的氛圍讓企業家們都緊縮腰包,不敢出手。
「就像2003年的SARS一樣,自己並沒有感染,但是那種氛圍會讓每一個人恐慌。」葛振江說。
雖然,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已經完成本年度的籌款任務,但是對於即將到來的2009年,卻憂心忡忡。「明年對每一個非營利組織來說都是一個大挑戰。」
而如何應對挑戰,從企業的角度看,企業要在一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中銷售自己的產品,無外乎擴大宣傳,做各種品牌促銷活動,以爭取消費者。面對2009年諸多不利因素,慈善組織要籌集善款,是不是也要加大宣傳,多做項目呢?葛振江的觀點是,公益組織心態上要「以不變應萬變」。
「金融危機只會導致企業和個人的捐贈行為縮水,而人們的捐贈意識是不會縮水的,而公益組織的公益品牌也不會縮水的。」葛振江說。
在捐贈意識不縮水,公益品牌不縮水,而捐贈行為縮水的狀態下,「公益組織的心態無疑是最重要的」。
葛振江非常喜歡一句話,「從來沒有什麼勝利而言,挺住就是最終的勝利。」而對公益組織來說,在即將到來的2009年,堅持住無疑是最大的勝利。
「任何事情都是兩面性的。」投身公益事業十幾年的葛振江表示,根據以往的經驗,經濟環境好的時候,未必就是公益組織最好的時候。經濟環境好,企業可能將資金用於擴大再生產;經濟形式不好的時候,收益率低,企業反而可能控制投資規模,拿出閒置資金做善事。
做好項目才是根本
今年11月初,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在福建省召開會議,推廣福建漳州運行「幸福工程」的先進經驗。這正是該基金會應對金融危機的舉措之一。
對於企業來說,產品是一個企業的生命線;對於公益組織來說,公益項目無疑是決定公益組織生存發展的關鍵。
「現在這個時候,正好是各個公益組織梳理自身項目的好時候,重新審視公益項目的優勢、劣勢,找到新的突破點。」葛振江說。
年底是各基金會做明年發展規劃、籌款計劃的時候,葛振江和同事們最近幾次開內部研討會,研討目前的狀況下,明年做什麼、怎麼做。
「說到底,做好公益項目是公益組織的根本。完善項目管理,提升善款利用率,才是提升公益組織競爭力的最佳策略。」葛振江說。
當籌款市場競爭激烈的時候,無疑是公益項目「優勝劣汰」的時機,也是各公益展示自身運作項目能力的最好時機。
近幾年,各公益組織都開設了大量的公益項目,一個組織的公益項目可能同時涵蓋助學、助醫、扶貧、環保等各個領域。一個公益組織的公益項目應該「專業化」還是「多元化」也一直是業內爭論的焦點。而競爭的慈善市場無疑是考驗公益組織的最好時刻。
開發公眾募款資源
「以往公益組織和企業結合的特別緊密,但現在正好是開發公眾募款資源的契機。」在葛振江看來,金融危機正好是開發公眾募款資源的時刻。
金融危機對企業影響大,對個人影響小。如果一個公益組織、公益項目是依賴企業捐贈,那麼受金融危機影響就非常大;但如果是主要面對公眾籌款,那麼現在受影響就非常小。
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狀況,公益組織大部分善款都來自企業捐贈,公眾捐款只佔公益組織收入的很小一部分。慈善很大程度上扮演著財富從少數「富人」轉移到社會最弱勢的群體中的角色。
縱觀歐美發達國家,企業和少數富人的捐款,只佔社會總捐款很少一部分,善款大部分依賴於公眾的個人捐贈。這固然與這些國家的社會結構有關,即中產階層人數多,這些人是慈善捐贈的最主要力量。而在中國,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一個「中間階層」也正在崛起,這些人將來必定成為社會慈善捐贈的最主要力量。而現在正是開發這一階層慈善捐贈資源的最好時候。
多樣化籌資方式降低風險
做投資的人都知道,要分散自己的投資才能降低風險。將資金按比例分別投入到高風險、高回報,中風險、中回報,低風險、低回報的項目中,這樣才能做到旱澇保收,而不是將希望全部寄托在一根稻草上。
對於公益組織來說,也是如此。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的「幸福工程」有三大宗旨:「治窮、治愚、治病"。因此,除募集善款外,「幸福工程」同時募集各種物資救助貧困母親,比如幫助貧困母親治病的藥品、幫助貧困母親脫貧的車輛等等物資。
「金融危機導致社會需求減少,企業產品銷售少,庫存積壓多,那麼企業明年做公益就十分可能選擇向公益組織捐贈企業產品的方向。」葛振江表示,募集物資可能成為明年公益組織籌款的突破口。
「最近就有企業聯繫我們,有意向捐贈一批車輛用於幫助貧困母親脫貧,在籌集物資方面,我們明年會加大力氣。」葛振江對2009年的募款形式,還是十分樂觀的。
(責任編輯:gu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