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十年的雞頭賽砒霜。這意思是說,雞越老,它的頭毒害就越大。有毒,時間愈長,重金屬積累越多。 我家是農村的,三年了的老母雞不要的。
老年人進補身體,術後病人或是產婦新補,在傳統的觀念中,人們總願意選擇老母雞,而且認為越老越有營養。但是營養學專家卻反對這種說法。營養專家說,雞的營養價值並不與雞的年齡成正比。相反,多年的老母雞,肉含量並不增加,而體內積累的主要是雞油,且老母雞的肉特別韌,久煮難爛,也不易被胃腸消化吸收,遠不如成年雞好吃、有營養。
雞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其營養價值各有特點,胚胎時期可以作為藥用,仔雞嫩滑鮮甜,越老越甘香,營養價值越高,但太老會影響口感,綜合來看,雞在性成熟的時候,則在開產日齡的時候最有營養,因為雞要繁殖後代了,就會在體內富集足夠的營養,這是生物的本性所決定的!
雞是6個半月左右-1年左右的土雞最好吃。太小器官發育不全肌肉不健全,並且攜帶一些病毒沒排除。太大肉老,嘴和爪子有雞毒。實際還要看不同地方不同地域和不同品種來算 。
另外不同做法選擇的雞也有所區別,如白切雞和鹽焗雞宜不肥不瘦,活雞在3.2斤左右為最好;紅燒或香菇蒸雞可稍肥一點,3.5斤左右口感最好;至於煲湯則要瘦一點。產婦進補用剛下蛋的姑娘雞最好,把雞裡面的輸蛋卵管留下一起食用可以促進子宮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