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是一座以壯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城市,同樣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少數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區之一。
河池獨特的文化習俗造就了豐富的特色美食。很多外出工作的河池人回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吃河池小吃!
其中「老河池的螺絲和酸湯豬腳」,也是出境率非常高的兩種河池人才懂的美食。
今天我們來領略少數民族的美食,我想那是家的味道,是無論離家多遠,也記憶猶新的味道。
01.烤香豬
這是來自毛南族的傳統美食哦。香豬的全名是環江香豬,產自環江縣東興鄉、明倫鄉。香豬的發源地就是在這裡。由於這裡有獨特的禾草,是專門用來烤香豬的,所以除了本地外,其他地方的烤香豬都遠沒有其正宗。
燒出來的香豬吃起來清脆可口,香氣四溢到心間,並且一點腥味都沒有,吃起來也不會膩歪,非常美味哦。
02.五色飯
這是來自壯族的傳統美食。在壯族的古老相傳中,三月初三是始祖布洛陀的誕辰,所以百姓們在這一天是要祭拜的,當天會有傳統的節日,譬如:搶花炮、拋繡球等。再就是吃這一方面,每一戶人家都會去做五色糯米飯。
其中的五色是指紅、黃、黑、紫、白五色糯米,經過傳統方式的蒸煮,使得做出來的米飯味道清香,吃起來也特別香軟。
03.都安生榨粉
它是河池當地的傳統美食,從民間流傳出來的說法是,都安生榨粉最早起始於宋朝皇祐四年,到現在已經經歷了千年時間的磨合。
它不止是河池的傳統小吃,也是傳遍廣西的著名小吃。要是說到它的味道,那真是色味鮮美,物美價廉,來了一定不要錯過呢。
04.龍岸菜包
當逢年過節時,龍岸菜包是仫佬族人必做的菜餚,做好後拿來去慶賀。蒸好一籠龍岸菜包後,大老遠就能聞到陣陣清香,一口咬下去鮮香可口,蝦的鮮味在嘴裡留有餘香,怎能讓人不上癮呢。
05.七百弄雞
它來自於廣西河池大化瑤族自治縣,在瑤族史詩《密洛陀古歌》中就有對七百弄雞這一神雞的記載。
神雞自有神雞的奇特之處,被放養不圈養的它,雞肉更結實且細嫩,皮下的脂肪也較普通的雞少,吃起來那叫一個味美甘香。很多時候大化人都要給七百弄雞舉辦個選美比賽,讓人津津樂道呀。
06.瑤寨五香燻魚
瑤寨五香燻魚是瑤家傳統的醃製魚,是一種專門用來招待貴客的奇特菜餚。一拿出來,那股帶著濃鬱的姜、蒜、酒、芬芳的金黃魚乾就呈現在客人眼前。
綜合起來說,廣西菜點由南寧、桂林、柳州、梧州等城市菜和壯族、瑤族、京族、侗族等少數民族菜組成。少數民族的小吃、點心非常有特色。菜餚取料奇特,製作也極有個性。
你要不要來嘗一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