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圖薈 | 太湖開捕季裡的漁港夜市

2021-01-09 澎湃新聞

原創 湖圖 難得湖圖

▲點擊看視頻

9月1日,太湖開捕。漁民周德林駕駛著漁船在太湖拖網而行,早上6點,開捕第一網收網,近300公斤鮮魚上船。湖圖 項飛

9月1日,俯瞰長興縣林城鎮周吳岕村,整個村莊呈線狀依山傍溪而築,青山環抱與民居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美麗鄉村新畫卷。湖圖 吳建勳 黃雅娟

9月1日,德清縣鍾管鎮中心幼兒園開展開學第一課「節約糧食」,通過趣味運動會、晾曬等形式,培養孩子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的意識。湖圖 王正

9月1日,夜幕降臨,長興縣九匯城露天燈光足球場,人們在球場上肆意馳騁,切磋球技。湖圖 吳拯

9月2日,吳興高新區幻漊村,停泊漁船的避風港和遠處的高樓,為幻漊水鄉增添了畫意之美。湖圖 項飛

9月3日,浙江青藤綠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種植基地,農人正搶抓時間採收「晴王」葡萄。每公斤葡萄市場售價可達60元,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湖圖 張斌

近日,德清縣莫幹山下一家精品民宿的山頂泳池內,來自長三角地區的遊客正在戲水玩樂,享受清涼。湖圖 吳建勳

9月3日,長興縣虹星橋鎮中學的食堂裡,「珍惜糧食,拒絕浪費」「文明餐桌,厲行節約」等提示語隨處可見。食堂工作人員引導學生按需選餐,踐行「光碟行動」。湖圖 陸一平

9月5日,由湖州市慈善總會、湖州市新聞傳媒中心主辦的「為愛徒步 益路有您」2020慈愛湖州公益捐步活動,在湖城仁皇山公園舉行。湖圖 王潔涵

9月5日,2020中國槳板俱樂部網絡聯賽總決賽暨南太湖槳板公開賽在湖州項王碼頭舉行。湖圖 王迅 施莉娜

9月6日,太湖全面開捕,近百艘漁船從長興縣太湖街道新塘村出發,駛入太湖。湖圖 悅彬

9月6日,太湖漁民正在曬魚乾。湖圖 潘志強

9月6日太湖大捕開啟,開捕季的漁港夜市,吸引眾多居民前來購買太湖魚鮮。今年10月1日起,太湖將迎來長達10年的禁捕期。湖圖 項飛

9月7日,長興縣百葉龍大橋,檢測人員正在給橋梁體檢。長興縣公路管理局邀請專業橋梁檢測單位對37座橋梁做表觀缺陷檢查、無損檢測、橋面線行測量等。湖圖 譚雲俸

9月8日,浙江大東吳建築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們正操作焊槍,加緊生產一批發往杭州的裝配式建築鋼梁。湖圖 張斌

9月8日晚,「2020共築幸福長三角 點亮『浙裡』夜坐標」暨首批省級夜間經濟試點城市發布會在龍之夢舉行。湖圖 莊新民

image_94929_9月9日,長興縣實驗中學光碟獎勵區,學生們憑藉「光碟」換取牛奶或水果。湖圖 譚雲俸

9月9日,德清縣武康街道婦聯聯合東風小學開展「民俗剪紙 致敬教師節」活動,表達對老師們的深深敬意。湖圖 王正

9月9日,在南潯區練市鎮荃步村,孩子們正在學習練市船拳基本動作,握拳、擊掌、劈腿,形神兼備。船拳是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湖圖 陸志鵬

教師節,長興職教中心,汽修、數控專業學生利用排氣管、凸輪軸、齒輪等廢棄材料,結合專業特長,通過焊接、噴塗等技藝,製作出「教師節快樂」創意字樣。湖圖 譚雲俸

9月10日,德森克電梯(中國)有限公司內,工人正趕製發往汶萊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電梯訂單。湖圖 張斌

9月10日,長興縣首批203名新兵胸佩紅花,身著戎裝,在父母及朋友的歡送下告別家鄉,分赴各地軍營,踏上保家衛國的軍旅徵程。湖圖 譚雲俸

9月10日,在長興縣林城鎮天平中心小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百葉龍第四代傳人談小明正指導孩子們表演舞龍。林城鎮天平村為百葉龍發祥地。湖圖 吳建勳 項飛

湖圖薈第56期

掃描上方二維碼

閱讀H5圖片故事

--- 湖圖出品

監製:吳建勳

視頻:盧霄

原標題:《湖圖薈 | 太湖開捕季裡的漁港夜市》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太湖開捕 白魚、白蝦都超過30元一斤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空間站》報導,9月1號太湖開捕以後,市場上的各類湖鮮豐富了起來。太湖開捕後,宜興大浦港的水產品交易碼頭每天都是一片忙碌,漁民們把一船船的太湖銀魚、梅鱭魚、鰱魚、白蝦等水產品送往這裡,日均交易量達30000多公斤。
  • 太湖十年禁捕?還能吃到太湖三白嗎?省太湖漁管辦回應
    /a/20200918/d7e297d6bc4545109a2e131dbfbc9cbb.shtml   日前,江蘇省農業農村廳發布的第12號公告顯示,從2020年10月1日起,收回太湖漁業生產者捕撈權
  • 太湖要開捕了!盛傳已久的太湖三白,到底是哪幾味珍餚?你吃過嗎
    太湖要開捕了!盛傳已久的太湖三白,到底是哪幾味珍餚?你吃過嗎?在過幾天,就到了太湖開捕節了!在美世界盛傳已久的太湖三白就要和大家見面了,太湖三白不論是賣相還是味道,在美食界都是有非常高的地位的,而且其中有兩白,之前都是皇宮的貢品之一。那麼太湖三白究竟是哪三白呢?分別有什麼特點?
  • 看達裡湖冬捕,吃康熙最愛的魚
    冬捕節現場的達裡湖上,零下三十度的寒冷裡,卻顯得格外火熱。這片曾被舌尖2探訪過的秘境,當數量壯觀、肥美的魚兒在漁網中蹦跳,那種豐收的喜悅和對內心的震撼,難以言表。(1)想必大多數人對冬捕的印象,來自《舌尖上的中國》。吉林查幹湖上,在經驗豐富的漁把頭判斷中,下網、走網、拉網,水底的世界被打撈起來。那一派壯觀的景象裡,人們收穫著自然的饋贈。
  • 無錫一團夥利用底拖網「絕戶式」盜捕太湖螺螄,涉案70餘萬元
    每年的2月至8月是太湖封湖禁漁期,目的是保護水生生物的生長繁殖,但總有些人受利益驅使,盯上湖裡豐富的水產資源。近期,警方打掉一個非法捕撈犯罪團夥,先後共抓獲犯罪嫌疑人33名。該團夥在太湖禁漁期內利用底拖網「絕戶式」盜捕太湖螺螄360噸,涉案金額高達70餘萬元。2019年4月,水上公安分局根據相關線索,掌握了一個非法捕撈太湖水產品的犯罪團夥,經常在夜間使用禁捕工具大肆非法捕撈太湖螺螄。警方迅速成立專案組,對該非法捕撈犯罪團夥立案偵查。
  • 太湖一覽無「漁」、吳江引來太湖水養螃蟹 探秘太湖蟹的「新家園」
    在太湖停捕的大背景下,很多市民疑惑,現在的太湖蟹到底來自哪裡?以後還能吃到美味的太湖蟹嗎?近日,記者走進位於吳江區七都鎮的浦江源太湖蟹生態養殖示範園。示範園核心區面積為4225畝,2014年建成投運,已成為太湖蟹的「新家園」。這裡,通過生態養殖育肥,不僅全部引入太湖水,更「還原」了大閘蟹在太湖的自然生長環境,有力促進了現代農業的高質量發展。
  • 5億尾鰱鱅魚吃掉太湖658萬噸藍藻 實現生態經濟雙贏
    一條條鰱魚、鱅魚被放流進太湖,這些魚苗可是吃藍藻的大力神, 水中清道夫「食藻魚」。截至目前,太湖以漁控藻項目放流鰱鱅魚苗近5億尾,吃掉湖中658萬噸藍藻。    為保護太湖生態,通過「以漁控藻」,改善水質、修復生態、保護生物多樣性,2013年起,省太湖漁業管理委員會太湖鰱鱅魚控藻項目在無錫竺山湖試點,在不投餌的情況下,60平方米的網箱產出450-700公斤鰱鱅魚一齡苗種。
  • 5億尾鰱鱅魚吃掉658萬噸藍藻太湖 以漁控藻實現雙贏
    為保護太湖生態,通過「以漁控藻」,改善水質、修復生態、保護生物多樣性,2013年起,省太湖漁業管理委員會太湖鰱鱅魚控藻項目在無錫竺山湖試點,在不投餌的情況下,60平方米的網箱產出450-700公斤鰱鱅魚一齡苗種。
  • 《錢穆的湖與湖上閒思》閱讀答案及解析
    錢穆的湖與湖上閒思陳 益無錫蕩口古鎮,是學者錢穆的故鄉。粉牆黛瓦的街區,恰如兩片青色衣襟覆蓋在河道兩側。一座座石拱橋、石樑橋似紐襻,把它們緊緊相連。蒼顏斑駁的賣魚橋,是從前進行魚鮮交易的地方。天明時分,漁民們搖著小木船,陸續從湖蕩那邊進鎮,淺艙裡水花四濺,銀光閃爍。剛剛在橋堍纜好船,手挽竹籃的主婦就圍攏來了。
  • 高郵湖羅氏沼蝦開捕!大的比小龍蝦還大,6隻就一斤!
    經過6年試驗及推廣,高郵湖羅氏沼蝦養殖,已成為湖區的特產產業之一。
  • 太湖禁漁期頂風作案,無錫有人偷捕兩萬斤螺蜆被逮正著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空間站》報導,眼下太湖處于禁漁期,6月26日早上,無錫漁政部門抓到了一起偷捕螺蜆的違法案件,涉案螺蜆達兩萬斤左右,也是今年抓獲的第一起偷捕螺蜆案。早上九點多鐘,漁政部門接到市民舉報,在太湖梅梁湖水域,有人在進行偷捕。接報後,執法人員迅速趕往現場。果然在湖水深處,有三艘漁船正在偷捕螺蜆。執法人員先用無人機航拍進行證據固定,之後將漁船押解回港,進行清查。放眼望去,三艘漁船上密密麻麻堆滿了一個個蛇皮袋,每個袋子裡都裝滿了螺蜆。
  • 太湖裡最大一顆螺!
    湖中第一倉順利回水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實現全部陸島通道轉換碧玉螺造型的風亭其中馬山段施工陸域緊鄰無錫馬山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擁有42公裡風景優美的湖岸線,森林覆蓋率高達70%,施工水域是太湖漁民的傳統養殖作業區。如何讓太湖「顏值」保鮮成為隧道施工的一項重要「課題」。
  • 無錫「小溪港」整治 這個太湖邊的「魚市」要結束了
    ▲漁船聚集在小溪港這裡由於緊臨太湖大堤,每到開捕季節,許多老饕吃客慕名前來購買新鮮的太湖水產。不過隨著綜合環境整治的推進,這裡自產自銷的水產交易將徹底成為歷史。▲挖掘機已經在現場作業 退圩還湖小溪港閘周邊是無錫市二級水源地的保護區,也是太湖一級重點保護區。目前「三無船隻」數量較多,安全隱患和環境隱患突出。
  • 氣溫升高水草長勢加快 濱湖提早啟動太湖水草藍藻打撈工作
    昨天上午10點30分,濱湖區蠡園街道漁港碼頭汽笛長鳴,由打撈、收割、運輸、曝氣船組成的4個方隊32條船有序駛入梅梁湖,開啟了今年太湖水草藍藻打撈、湖泛巡查工作。濱湖區擁有太湖岸線107.3公裡,每年藍藻打撈量佔全市70%以上。
  • 山圖水影揚帆競逐風正勁 長興太湖圖影旅遊度假區:
    山為圖水為影,地處長三角腹地的太湖圖影,歷來以「山川秀美如圖似景,水質清澈如影隨形」而聞名,山、田、竹、漾、湖、寺等六大自然資源於一體,5000餘畝溼地環繞於浩瀚的太湖與秀麗的弁山之中,原生態的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繁榮共生。
  • 臺灣北海岸三大漁港小旅行,遇見上帝的藍寶石
    我很喜歡開著車,從淡水出發,沿著海岸公路往北到富基漁港看這一盤五顏六色的跳棋。接著穿過野柳半島來到了龜吼漁港逛魚市集、大啖海鮮,體驗漁夫的熱情。傍晚繼續往東,來到了水湳洞漁港,賞析了上帝的調色盤,遠眺這奇幻的陰陽海,一日的北海岸漁港自駕小旅行,感動滿滿。
  • 時令飲食 | 太湖白魚這麼做,一上桌就光碟!
    江南水鄉的民間兒歌道出了五月正是食用太湖白魚的好季節。太湖白魚是遠近聞名的「太湖三白」之一,學名翹嘴紅鮊,又稱翹白、白條等。其肉質細嫩,鱗下脂肪多,酷似鰣魚,在烹調方法上有蒸、燒、爆、燻等,口味多樣化。
  • 茂名千年漁港再啟航,千艘漁船出海捕魚
    茂名千年漁港再啟航!》)隨著悠揚的汽笛聲1000多艘漁船同時開動駛向碧波蕩漾的南海呈現出「百舸入海,千帆進發」的壯麗景象●這是繼去年舉辦首屆南海(茂名博賀)開漁節之後,擁有千年歷史的博賀漁港再度吹響開漁號角。
  • 「螃蟹養到太湖裡,沒想到代價這麼大!」—— 太湖圍網清拆的調查與...
    省太湖漁政監督支隊三大隊副大隊長餘家慶說,圍網養殖區往西就是水草保護區,選擇在湖灣這個位置,就是希望把對太湖生態的影響降到最低。圍網養殖對湖泊水體產生怎樣的影響?中科院太湖湖泊生態系統研究站站長秦伯強說:「如果太湖純天然放養,不投餌料生態養殖,密度低一點是可以接受的。但圍網的養殖戶都追求高產量高利潤,以最小面積追求最大價值,必然形成高密度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