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八駿馬——壽山五彩芙蓉石俏色創作 匠心獨具

2021-01-13 小肸說

芙蓉石又稱白芙蓉、白壽山,為壽山石的一種!

芙蓉石天生麗質,雍容華貴,微透明而似玉非玉。古人形容其「如脂如膏如腴」、「拂之有痕」,非常形象的刻畫出人們對芙蓉石的珍惜,唯恐有所損傷,僅僅「拂之」當然不會「有痕」。

與其壽山坑石相比,芙蓉石凝結脂潤、細膩純淨,品玩最容易上「包漿」。

根據色澤不同,芙蓉石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1、白芙蓉石 石質極細潤而雅淨,有藕尖白、羊脂白、白玉白、豬油白等,以藕尖白最為難得。

2、黃芙蓉石 黃色有桂花黃、枇杷黃、牙黃、蜜蠟黃等,十分鮮豔嫵媚。但是多有白色透出,純色的很難遇到!

3、紅芙蓉石 有蠟燭紅芙蓉、醉芙蓉、紅花芙蓉石等

4、五彩芙蓉石 紅、黃、白、青、赤 諸色相間的芙蓉石

另外還有一些其他色澤的,不常見,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馬是奔馳的靈魂。馬的奔騰就是一種力與美的顛覆,給人一種激昂向上的衝勁,給人自由灑脫的美感。

馬在古代中國的地位很高,具有很多象徵意義與精神,八駿圖意義表達馬到成功,前程似錦的祝願。

關於八駿的說法,目前有兩種:一指周穆王駕車用的八匹駿馬,能日行萬裡;二是明成祖喜愛的八匹駿馬,刻於明長陵的長陵八駿。

關於周穆王之八匹駿馬。又有兩個版本:一說《穆天子傳》:「天子之駿: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驊騮、綠耳。」皆因其毛色為名。

另說《拾遺記》:「(穆)王馭八龍之駿:一名絕地,足不踐土;二名翻羽,行越飛禽;三名奔霄,夜行萬裡;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輝,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行十影;七名勝霧,乘雲而奔;八名挾翼,身有肉翅。」則以其行跡而名。

而明成祖八匹駿馬分別為:一是龍駒,二是赤兔,三是烏兔,四是飛兔,五是飛黃,六是銀褐,七是棗騮,八是黃馬。

此款作品,精選五彩石壽山芙蓉石,雕工精美,馬的造型強健有力,色澤亮麗,是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

相關焦點

  • 壽山芙蓉石的特點,經典巧雕芙蓉石作品鑑賞
    印石有「三寶」壽山田黃石,雞血石,還有就是壽山的芙蓉石。壽山芙蓉石有兩個特點,一就是上品的芙蓉石天生麗質,雍容華貴,微透明似玉非玉,手感特別的溫潤。古人形容「如脂如膏如腴」就是形容人們對芙蓉石非常的珍惜,唯恐怕把芙蓉石給磕到碰到。主要特徵就是凝強求脂潤,細膩純淨。
  • 「林石雅集解密」淺談壽山芙蓉石
    加良山之石,名芙蓉者,佳也色若初曉之木芙蓉花,這就是芙蓉石的美稱。筆者將從三個方面來帶領讀者領略芙蓉石之美。芙蓉石的歷史與地位在元朝明朝時期已經有了芙蓉石的身影,但它的繁盛時期當屬清朝。憑藉其溫潤醇明的特質,芙蓉石在清朝初期就從「不及壽山」的固有印象一下子躍居宮廷級別的珍寶,深受清朝各代皇帝的喜愛。無論是康熙晚年的「七旬清健」"戒之在得」兩枚御用璽印,還是雍正在潛邸時代所用「御賜朗吟閣」寶,採用的都是大塊的芙蓉石。而乾隆帝對芙蓉石的喜愛更盛,他一生所用的百餘枚壽山石印章中,有不少便是芙蓉石章。
  • 大自然有一種奇石:壽山芙蓉石,原來這些壽山石雕才是藏家的真愛
    名稱:壽山石老坑巧色五彩芙蓉石高浮雕「深山觀鶴」擺件 規格:長度:15釐米 寬度:4.2釐米 高度:20釐米 簡介:作品取材壽山石老坑五彩芙蓉石,質地溫凝細潤,色彩豔麗。
  • 印石三寶:壽山芙蓉石
    原標題:印石三寶:壽山芙蓉石印石三寶:壽山芙蓉石近年來,翡翠原石價格一路上揚的行情,讓收藏者心潮澎湃,同時讓藏家感覺收藏成本開始增高。因此,目前一些投資者開始將目光轉移到包括壽山石在內的中國四大名石上。
  • 「何馬印象」——論何馬先生的壽山石創作
    創作是涉及到創作者理念、創作背景動機、還有思想情感表現的綜合活動,從形式內容、技巧方法等項目可充分檢視一個創作者的創作脈絡及成果,當然創作者在意念、創意、創新點之表現及其風格的獨特性之呈現,亦成其是否為「大家」之關鍵。
  • 芙蓉石,石中皇后,宮廷摯愛,史上拍賣價最高的芙蓉石排行榜發布
    壽山石被譽為四大國石之一,而壽山石中有一個種類,因其色澤給人以芙蓉之美感而被稱為芙蓉石,並得到了宮廷的格外關注,尤其是清朝宮廷,格外偏愛芙蓉石。此處的芙蓉指的是蓮屬荷花,而非一些人誤以為的木槿屬木芙蓉。荷花有彩色和白色之分,芙蓉石也有彩色芙蓉石和白芙蓉石之別。彩芙蓉的花瓣大多由白色到粉紅色漸變,最醉人的便是花瓣的尖端,呈現出格外的一種粉色。
  • 壽山桃花芙蓉石印章
    這是一方壽山桃花芙蓉正章。紅色是芙蓉石的常見色,但多散布於它色石中,凝聚成大塊單獨成材者極少。壽山印章欣賞,古舊者有三絕:石珍、鈕佳、印妙。現在珍石愈少,得石者愈珍,傳承雕工技藝優良者也大都轉攻他石大多藏之不治印,多以「薄意」於章壁。比印技法純熟,刀工簡樸,意蘊深厚,形肖古而氣韻生。
  • 中國四大國石之首壽山石鑑賞
    壽山石芙蓉石古獸印章,芙蓉凍石凝結脂潤、細膩純淨,按照凍石質地主要有:白芙蓉石、黃芙蓉石、五彩芙蓉石、紅芙蓉石、青芙蓉石、綠芙蓉石、竹頭窩芙蓉石、瓷白芙蓉等,產地主要是將軍洞、上洞、天面洞、半山芙蓉石等。黃色壽山石汶洋石古獸印章。壽山石鰲龍印章。
  • 「壽山石百科」『醉芙蓉』取名似不妥
    觀音 壽山芙蓉石以我之見,將「醉芙蓉」作為壽山石的一種石名,是不妥當的。「醉芙蓉」乍聽起來,倒也典雅別致,殊不知它早已是一種名貴花卉的名字。天鵝 壽山芙蓉石對章在植物學中,「醉芙蓉」 屬木芙蓉花的一一個品種,源自中國。它的特點就在於花瓣的顏色會隨著溫度而變化,花朵在陽光照耀下,由於時間長久,溫度上升,花色會漸漸加深。
  • 五月,壽山石韻北京綻放
    ,在閩地傳說中,壽山石為上古女媧補天所遺五彩靈石,被稱為「天遣瑰寶」。新中國成立初期,民間藝人積極投身創作,以「紅色題材」為主題,工藝上承上啟下,並開啟壽山石雕刻藝術新的一頁。清代中期·心中佛 壽山芙蓉石清 羅漢洗象鈕方章 壽山芙蓉石叄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特別是2001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總書記為《中國壽山石文化大觀》作序發表後,壽山石雕刻經歷了飛速的發展時代,湧現出許多壽山石雕的傑出從藝者。
  • 「開放與創新——青年壽山石雕印鈕邀請展」(杭州站)啟幕
    壽山石用以治印後,其印鈕雕刻技藝隨之發展,壽山石印章在印學界享有至高的殊譽,收藏壽山石印材和印紐,也成為歷代文人雅士的「雅好」,材質之美、雕刻之美、篆刻之美相融合,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印鈕雖小,但匠心獨運,其高超的技法和深厚的藝術功力,使得方寸之間、氣象萬千,這也是壽山石文化不斷傳承創新的魅力所在。
  • 為什麼清代皇帝都喜歡芙蓉石?什麼原因讓芙蓉石成為石中皇后?
    壽山石雕是以福建壽山出產的葉蠟石為原料,經過精心雕刻而成的工藝品。壽山石雕造型有著人物、花果、動物、山水風景、印章,為福建工藝品「三寶」(脫胎漆器、壽山石雕、角梳)之一。常被稱為芙蓉石的石料有兩類,一是石英石類的芙蓉石,又稱「玫瑰石英」、「薔薇石英」、「祥南玉」,是一種桃紅色半透明至透明的石英塊體,有玻璃光澤或油脂光澤,多產於新疆、內蒙等沙漠上,硬度較高,普通刀具無法雕刻,莫氏硬度為7,也稱為戈壁玉等,價格偏低。另一類為葉臘石類,為粘土礦物,即壽山芙蓉石,是壽山石中產量最大的一種。其硬度較低,約為3,可以使用常規刀具雕刻。
  • 老性芙蓉石值不值得把玩兒
    一提到壽山石,大家可能腦子裡立刻想到了壽山石裡一種最為名貴的石種——田黃石。其實壽山石的分類很多,如果按照石坑分,有田坑,水坑,山坑。如果按照顏色、質地、結構分,又可以分為田黃石類、高山石類、芙蓉石類、汶洋石類。市面上常見的就有三四十種,如果進行詳細分類,可以達到200種以上。
  • 壽山石或成收藏市場新寵 入手正當時
    原標題:御寶軒展出壽山石--石中之王   在種類眾多的壽山石中以被稱為「石皇」的田黃石和被稱為「石後」的芙蓉石最為名貴,二者與昌化雞血共稱「印石三寶」。其他常見的有高山石、坑頭石、水晶石、善伯石、月尾石、杜陵(都成)石、老嶺石等。其中高山系山坑石最常見最具有代表性。
  • 壽山石分類,三大系五大品類,86個石種,玩壽山石印章應知
    壽山石原產地在福建,屬於一種石頭,也是玉石中的一種,這種石頭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很多的收藏家對於壽山石,都是抱著必奪的念頭而來,那麼壽山石真的如此名貴嗎?壽山石都有哪些種類呢?不同的種類都分別是哪些呢?壽山石根據山脈的走勢,可分作三大系,即:高山系、旗山系、月洋系;根據礦石的品類,又可分為五大類:田石、水坑石、山坑石、旗山石、月洋石。
  • 周穆王「八駿」是指那八匹駿馬 毛色鮮豔 速度如飛
    周穆王傳說周穆王駕車用的八匹駿馬,簡稱「八駿」,能日行萬裡(一說三萬裡),你知道是那八匹駿馬嗎?「八駿」的命名具體說法不一,主要有兩種命名方式,以馬的毛色命名和以速度命名。周穆王以馬毛色命名的說法出自《穆天子傳》,《穆天子傳》說「天子之駿: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驊騮、綠耳。」皆因其毛色為名。
  • 石善春秋—中國壽山石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作品展亮相三坊七巷
    展廳現場展覽現場展覽現場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為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號召,集中展示中國壽山石文化發展研究中心成立以來的創作成果,特舉辦「石善春秋
  • 壽山石中哪些品種是寮國石無法撼動其地位的呢?
    首先說一下芙蓉石。壽山石中的芙蓉石被稱為石女王,其特點是溫暖、細膩、凝露。寮國石去油後的溫暖度不如芙蓉石,芙蓉石油如油。而且芙蓉石的晶體和老石不一樣。就拿白色來說,老石不可能完全乾淨,一般都有水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