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御寶軒展出壽山石--石中之王
在種類眾多的壽山石中以被稱為「石皇」的田黃石和被稱為「石後」的芙蓉石最為名貴,二者與昌化雞血共稱「印石三寶」。其他常見的有高山石、坑頭石、水晶石、善伯石、月尾石、杜陵(都成)石、老嶺石等。其中高山系山坑石最常見最具有代表性。壽山石入手發重,手感細膩,入刀爽滑,使用壽山石進行創作非常得心應手。主要品種有水晶凍、黃凍、芙蓉凍、天藍凍、魚腦凍、牛角凍、鱔魚凍、環凍、坑頭凍及掘性坑頭等,色澤多黃、白、灰、藍諸、再加之壽山石本身又非常具有觀賞性,上等壽山石也非常稀缺,可以說一方上乘壽山石章是可以傳世的。
壽山石的用途:
壽山石除了大量用來生產千姿百態的印章外,還廣泛用以雕刻人物、動物、花鳥、山水風光、文具、器皿及其他多種藝術品。
因此從古至今不斷有「千金買壽山」或是「萬金買田黃」的例子,但更多的收藏是為了藝術的欣賞。現代壽山石收藏家仍有許多熱衷於原石的收藏。1982年,美國—個教授「萬金買田黃」,便是買了一塊2兩重的田黃原石材。臺灣有一個收藏家,專門收藏壽山石中的「芙蓉石」。中國畫家齊白石有「百石富翁」的佳話。他則窮搜廣採,收藏了一千顆,而且是質量上乘的「中國三大印石」之一的「芙蓉石」,被人戲稱為「千石王子」。
壽山石的鑑別方法:
外形
包括形狀、稜角、皮相。如:田坑石無根而璞,無脈可尋,呈自然塊狀,無明顯稜角,有明顯色皮。山坑石分布於壽山、月洋兩個山村,石質因脈系及產地不同,各具特色,所以山坑石的名目特別豐富。凡坑頭各洞出產的礦石,統稱「水坑石」,由於礦體地下水豐富,礦石受其浸蝕,多呈透明狀,壽山石中各種「晶」、「凍」多出於此。
色彩
主要看色相色彩的分布情況,色彩結聚狀態的表裡情況。壽山石色彩多樣,各種顏色均有,每個石種顏色都有規律可循。
質感
眼睛看的感覺(觀察石質表面和內部的紋理),上手摸的感覺(體會表面的質感),上手掂的感覺(體會重墜感,如水坑、老坑的石品手感發重),刀刻的感覺(吃刀難易,流暢與否,澀阻度等;壽山石吃刀流暢)。
肌理
包括紋理、裂格(裂是有明顯或不明顯的縫隙,格是石本身固有的分隔線或紋線)。壽山石大部分都存在著格,有些石種有漂亮的紋理,如荔枝洞石的蘿蔔絲紋,大山石的波濤形紋理,山秀園的斑斕色塊等等。具備了基本的鑑別方法後,可對壽山石雕進行鑑別。
壽山石市場:
福建省民間藝術館發布的《2011年度壽山石市場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09年4家公司舉辦的壽山石專場拍賣總成交金額僅為4869萬元,而到了2011年,這一數字為4.1億元,市場交易規模增長達8倍之多。2012年,受藝術品市場整體環境影響,壽山石雕的行情趨勢也相應回落,春拍期間4家公司的壽山石專場拍賣總成交金額為1.2億元,2011年上半年這一數字為1.09億元,與其他門類比較,壽山石的市場表現相對穩健,超出此前預期。
此件上拍壽山白芙蓉石花卉擺件重:1203g質地溫潤有光澤細膩潤滑飽滿,通體通靈散髮油脂的光澤,有靈度,手感好通體採用圓雕工藝,藏品整體欣賞,雕刻家創作功底紮實,構思巧妙;作者運用渾厚刀法,技法簡練精緻是為不可多得之精品,具有極大的收藏價值和投資潛力。
據深圳御寶軒市場部相關人士分析,未來壽山石的走勢還會有更大幅度的攀升,好的壽山石將價值萬金,壽山石如今已有了不菲的市價,隨著收藏界的蓬勃發展,尤其是壽山石的稀缺性逐漸被藏家發現並放大。以前壽山的市場價格以公斤計算,漸漸地以斤計算,發展到現在已經論克計價了,壽山石現在收藏正當時!
「壽山石,石中之王」!壽山將成為中國新型收藏品投資發展的一個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