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有一種奇石:壽山芙蓉石,原來這些壽山石雕才是藏家的真愛

2021-01-16 收藏無界限

名稱:壽山石老坑巧色五彩芙蓉石高浮雕「深山觀鶴」擺件 規格:長度:15釐米 寬度:4.2釐米 高度:20釐米 簡介:作品取材壽山石老坑五彩芙蓉石,質地溫凝細潤,色彩豔麗。作品取巧而雕,將紅、黃、白色凸顯出來,因形就勢,將深色部分刻畫為山石,飛鶴穿梭其中。以人物為主體,將竹木、藤蔓、樓臺凸顯出來,刻畫風格細膩繁雜,盡顯華麗雍容。

名稱:老坑芙蓉石薄意雕「指日高升」 規格:長度:4.9釐米 寬度:3.2釐米 高度:6釐米 簡介:作品取材壽山石老坑芙蓉石,質地細膩潤澤,色澤濃豔。作品薄意雕刻「指日高升」,構圖簡約大氣,結合石材本身的色彩分布大膽留白,線條流暢,刻畫細緻,意境清幽富有畫理。

名稱:芙蓉石浮雕「旺財」手把件 規格:長度:6.6釐米 寬度:4.3釐米 高度:2.6釐米 簡介:作品取材壽山石老性芙蓉石,質地溫凝,手感順滑。作品因石而雕,浮雕比熊狗,在狗的嘴巴下還雕刻一個金元寶,寓意「旺財」。在比熊狗的毛髮處理上,根據狗的肌骨雕刻蓬鬆柔軟的視覺和觸覺感,栩栩如生,形象生動。

名稱;壽山石巧色老性五彩芙蓉石圓雕「喜獲豐收」擺件/筆架 尺寸:長度:20釐米 寬度:4.7釐米 高度:6.6釐米 簡介:作品取材壽山石巧色老性五彩芙蓉石,質地凝結,色層分明。作品因石創作取巧而雕,將紅色部分雕刻為太陽,黃色部分雕刻為稻穀和喜鵲,寓意「喜獲豐收」。恰好喜鵲的頭部恰好為紅色,又有「鴻運當頭」寓意。作品整體布局巧妙,栩栩如生。可用作擺件欣賞,也可用於文房筆架使用功能。

名稱:芙蓉石浮雕「鴻運當頭老壽星」擺件 尺寸:長度:9釐米 寬度:1.6釐米 高度:10.8釐米 介紹:作品取材壽山石老坑芙蓉石,溫潤如玉,手感細膩。作品取巧而雕,紅色部分在於老壽星的頭部,寓有「鴻運當頭老壽星」之吉祥美意。作品整體造型端莊,比例均稱,動態舒展,線條流暢。老壽星慈眉善眼,和藹可親,極富感染力。

名稱:田黃凍石薄意雕「雅聚」擺件 尺寸:長度:4.3釐米 寬度:1.9釐米 高度:3釐米 介紹:此田黃凍質地晶瑩脂潤,細膩凝結,質色上佳。作品在底部故意留有一塊石皮並未做拋光打磨(作品照片圖中有呈現),留有了田黃石在溪田之間浸潤過的天然痕跡。作品依形而雕,雕刻三老深山雅聚,布局疏朗,線條流暢飄逸,是件收藏佳品。

品名:壽山石老坑硃砂芙蓉石圓雕「瑞獸」印章一對 尺寸:長度:2.4釐米 寬度:2.4釐米 高度:11.2釐米 簡介:作品取材壽山石老坑硃砂芙蓉石,質地細潤靈秀,色彩過渡自然,燈光下硃砂閃閃。作品一枚圓雕「雙螭戲珠」,螭虎體態蟠曲,充滿力度;另一枚雕刻瑞獸,簡潔傳統,華貴雍容。整體作品雕工精美,線條細膩流暢,充滿傳統韻味的裝飾之美。

品名:壽山石巧色果凍料芙蓉石圓雕「滿載而歸」擺件 規格:長度:6.8釐米 寬度:3釐米 高度:10.9釐米 簡介:作品取材壽山石巧色果凍料芙蓉石,質地溫潤凝結,手感細滑。作品因石創作,將黃色部分雕刻為魚兒,淡黃色部分雕刻人物。老者臉部表情沉浸在「滿載而歸」喜悅表情中,更多蘊含「淡定的微笑」,隱喻「成大事」者的對每一次成功的成熟、穩重。衣紋流暢自然,毫無滯澀之感。作品造型生動,人物形象傳神。

相關焦點

  • 印石三寶:壽山芙蓉石
    印石三寶:壽山芙蓉石近年來,翡翠原石價格一路上揚的行情,讓收藏者心潮澎湃,同時讓藏家感覺收藏成本開始增高。因此,目前一些投資者開始將目光轉移到包括壽山石在內的中國四大名石上。中國四大名石的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多年來的成交價格都是穩中有升,而排在首位的壽山石近年來更是以其色彩斑斕的品種受到了不少人的青睞,其中壽山石中的芙蓉系,目前尤其受到追捧。同時,與其他石頭品種相比,壽山石以其色彩絢爛的「天姿國色」打動人心。壽山芙蓉石是一種極適合把玩、觀賞的名石,同時也是刻印極佳的印材,其顏色、質地、刀感一流,自從開採以來就得到了文人雅士的青睞。
  • 壽山石雕究竟要不要上油?大師是這樣說的……
    經過上油的壽山石雕,其表面的光澤度更加的均勻,所以主張「上油」的大師們,認為上油也是壽山石雕的一道工序。上油的好處像高山石經過上油之後,整體的石質看起來就比較的通透,而且石質比較好的高山石,甚至能夠變成晶或者凍狀。而老性的芙蓉石,只需上一點兒油就能夠防止其石雕工藝品出現裂痕的情況發生,相對來說,硬石類的需要上蠟。
  • 「開放與創新——青年壽山石雕印鈕邀請展」(杭州站)啟幕
    12月1日上午,「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開放與創新——青年壽山石雕印鈕邀請展」在西泠印社美術館啟幕,展覽將持續至12月8日。部分展覽作品展覽現場十六位青年才俊用「工匠精神」詮釋壽山石雕文化「開放與創新——青年壽山石雕印鈕邀請展」於今年7月份在福州首秀後,16位年輕人又帶著他們的新作精品,來到了文化名城杭州,來到具有百年歷史的西泠印社。
  • 壽山芙蓉石的特點,經典巧雕芙蓉石作品鑑賞
    印石有「三寶」壽山田黃石,雞血石,還有就是壽山的芙蓉石。壽山芙蓉石有兩個特點,一就是上品的芙蓉石天生麗質,雍容華貴,微透明似玉非玉,手感特別的溫潤。古人形容「如脂如膏如腴」就是形容人們對芙蓉石非常的珍惜,唯恐怕把芙蓉石給磕到碰到。主要特徵就是凝強求脂潤,細膩純淨。
  • 壽山桃花芙蓉石印章
    這是一方壽山桃花芙蓉正章。紅色是芙蓉石的常見色,但多散布於它色石中,凝聚成大塊單獨成材者極少。壽山印章欣賞,古舊者有三絕:石珍、鈕佳、印妙。現在珍石愈少,得石者愈珍,傳承雕工技藝優良者也大都轉攻他石大多藏之不治印,多以「薄意」於章壁。比印技法純熟,刀工簡樸,意蘊深厚,形肖古而氣韻生。
  • 巨型壽山田黃石雕出現在湖南藏家手中
    玩收藏的都知道壽山田黃石是何等珍貴. 而已知千克以上的田黃石在全國可以用手指頭數得過來. 可以說凡500克以上的上等田黃石是各類收藏珍品榜中的金牌, 是增值保值的保證. 剛好, 聽朋友說有一個湖南藏家手裡有一個三千多克重的壽山田黃石雕.
  • 五月,壽山石韻北京綻放
    壽山石雕不斷開放發展,融合了宮庭、文人、民間、學院的藝術雕刻趣味,是福建地域文化一種極富典範的藝術性表現,也是中國傳統藝術氣度與精髓的一種傳達。《貴妃醉酒》壽山荔枝石 王祖光 作《白雲深處有人家》壽山銀裹金旗降石 葉子賢 作《回鄉偶書》壽山都城坑石 潘泗生 作《老子》壽山高山石 黃寶慶 作《人物鈕章》壽山荔枝石 陳文斌 作《天機不可洩露》壽山荔枝凍石 陳益晶 作《新生命、新起點》壽山山仔瀨石 林東 作《
  • 大城工匠 潛心傳藝——訪壽山石雕非遺傳承人吳革生先生
    宋朝福州成為東南沿海重要城市,人們大量開採壽山石雕刻各種欣賞品與殉葬品,石雕高速發展。元明「璽」成為文人雅士的愛好,壽山石瑩潔而通靈,石雕在印紐方面得到長足發展。清初,壽山石雕已到達鼎盛時期,石雕藝術家輩出,在藝術風格上形成了「西門」和「東門」兩大流派。
  • 都是石頭,壽山戶口憑什麼了不起?
    但是,壽山石也不是完全隨意、沒有分類的。清朝初年,一位名叫毛奇齡的壽山石鑑賞家,寫了一部壽山石專著——《後觀石錄》。在這本著作裡,第一次把壽山石根據開採礦區的不同分為山坑、水坑、田坑三大類。山坑,即分布在山上的礦脈。因脈系和產地不同,山坑石各具特色,名目繁多,常見的有芙蓉石、高山石、善伯石、旗降石、杜林石等。
  • 壽山石或成收藏市場新寵 入手正當時
    原標題:御寶軒展出壽山石--石中之王   在種類眾多的壽山石中以被稱為「石皇」的田黃石和被稱為「石後」的芙蓉石最為名貴,二者與昌化雞血共稱「印石三寶」。其他常見的有高山石、坑頭石、水晶石、善伯石、月尾石、杜陵(都成)石、老嶺石等。其中高山系山坑石最常見最具有代表性。
  • 「壽山石百科」『醉芙蓉』取名似不妥
    它的出現和在市場上流通,不過是近幾年的事,雖然也偶有某些文章、圖冊提及,但是說法各異,莫衷一是,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三種觀點: 一種人認為:凡芙蓉石中質細色麗,可令觀賞者陶醉的石材者,皆可稱謂「醉芙蓉」;另一種解釋說:芙蓉石中有色紅猶如飲醉後的面孔,故取名「醉芙蓉」;還有一種為此類石下定義稱:「醉芙蓉」 是指芙蓉石種中純黃者,潤比田黃。
  • 壽山石雕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它的發展史是什麼?
    壽山石的品種非常的多,而且它的價格也非常的昂貴,那麼在市場當中可以說是有價無市的存在,而且在古代更是那些達官貴人們的專屬,然而壽山石到底是如何發展來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壽山石從開採到現在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並且已經擁有了獨特的壽山石文化,成為了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壽山石的老家就是我國的福州,在我國的東南沿海之地,自從西晉永嘉之亂之後,我國的文化在不斷的融合和變化當中,而在這時也產生了漢文化和閩越遺民文化相結合的閩文化。而在這時也產生了壽山石雕的藝術。
  • 湖南發現三千多克壽山田黃石雕
    玩收藏的都知道壽山田黃石是何等珍貴. 而已知千克以上的田黃石在全國可以用手指頭數得過來. 可以說凡500克以上的上等田黃石是各類收藏珍品榜中的金牌, 是增值保值的保證. 剛好, 聽朋友說有一個湖南藏家手裡有一個三千多克重的壽山田黃石雕.
  • 壽山石被譽為「國石」,它的種類你都知道嗎?附上幾個鑑定小技巧!
    明末,曹學銓發現並開始收藏田黃石,至清代,"壽山石熱"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於是在收藏壽山石雕品的同時,也掀起收藏壽山石原石的熱潮。壽山石原石除了可以加工成價值連城的壽山石工藝品外,其本身的質地、紋理、顏色以及所派生的文化都極具收藏的價值。比如說壽山石中的田黃石,因為有"易金十倍"的價值,收藏一塊田黃石,便是一個資產的"保險箱",也可以說是財產數量的象徵。
  • 「林石雅集解密」淺談壽山芙蓉石
    加良山之石,名芙蓉者,佳也色若初曉之木芙蓉花,這就是芙蓉石的美稱。筆者將從三個方面來帶領讀者領略芙蓉石之美。芙蓉石的歷史與地位在元朝明朝時期已經有了芙蓉石的身影,但它的繁盛時期當屬清朝。憑藉其溫潤醇明的特質,芙蓉石在清朝初期就從「不及壽山」的固有印象一下子躍居宮廷級別的珍寶,深受清朝各代皇帝的喜愛。無論是康熙晚年的「七旬清健」"戒之在得」兩枚御用璽印,還是雍正在潛邸時代所用「御賜朗吟閣」寶,採用的都是大塊的芙蓉石。而乾隆帝對芙蓉石的喜愛更盛,他一生所用的百餘枚壽山石印章中,有不少便是芙蓉石章。
  • 壽山石分類,三大系五大品類,86個石種,玩壽山石印章應知
    壽山石原產地在福建,屬於一種石頭,也是玉石中的一種,這種石頭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很多的收藏家對於壽山石,都是抱著必奪的念頭而來,那麼壽山石真的如此名貴嗎?壽山石都有哪些種類呢?不同的種類都分別是哪些呢?壽山石根據山脈的走勢,可分作三大系,即:高山系、旗山系、月洋系;根據礦石的品類,又可分為五大類:田石、水坑石、山坑石、旗山石、月洋石。
  • 為什麼清代皇帝都喜歡芙蓉石?什麼原因讓芙蓉石成為石中皇后?
    壽山石雕是以福建壽山出產的葉蠟石為原料,經過精心雕刻而成的工藝品。壽山石雕造型有著人物、花果、動物、山水風景、印章,為福建工藝品「三寶」(脫胎漆器、壽山石雕、角梳)之一。常被稱為芙蓉石的石料有兩類,一是石英石類的芙蓉石,又稱「玫瑰石英」、「薔薇石英」、「祥南玉」,是一種桃紅色半透明至透明的石英塊體,有玻璃光澤或油脂光澤,多產於新疆、內蒙等沙漠上,硬度較高,普通刀具無法雕刻,莫氏硬度為7,也稱為戈壁玉等,價格偏低。另一類為葉臘石類,為粘土礦物,即壽山芙蓉石,是壽山石中產量最大的一種。其硬度較低,約為3,可以使用常規刀具雕刻。
  • 清壽山田黃石雕「府上有龍」擺件
    我國特有「軟寶石」 ,全世界只有我國福建壽山的一塊不到1公裡的田中出產,因色相普遍泛黃色,又產在田裡,故稱田黃石,產量基地,數百年來在早已挖掘殆盡。其材質溫潤凝膩,在軟質雕刻石中居第一品。明清各朝均被當作貢品獻入皇宮,被雕刻成御用的璽印及藝術擺件。作為「石中之王」的壽山田黃石,歷來價格不菲。
  • 「賞析」八駿馬——壽山五彩芙蓉石俏色創作 匠心獨具
    芙蓉石又稱白芙蓉、白壽山,為壽山石的一種!芙蓉石天生麗質,雍容華貴,微透明而似玉非玉。古人形容其「如脂如膏如腴」、「拂之有痕」,非常形象的刻畫出人們對芙蓉石的珍惜,唯恐有所損傷,僅僅「拂之」當然不會「有痕」。
  • 妙石齋裡人物誌|陳貴洪|雕刻|壽山石|壽山石雕|孫悟空|西遊記
    與之相談,可以感受到,陳貴洪對壽山石人物雕刻的執著與熱愛。01從打鐵匠到雕刻師陳貴洪說自己一開始走上壽山石雕刻之路,並非像別人那樣是因為天賦或喜歡,亦非家傳或有雕刻環境,而是一個偶然和一個必然的結果。從小就是父母眼中聽話的乖孩子的陳貴洪,高中畢業後,聽從了爸媽的安排,去了一家打鐵鋪學打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