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振翅高飛!
YMG記者 王慧 通訊員 王侃
初冬的清晨,空氣已開始清冷。隨著暖陽漸漸升起,俯瞰煙臺機場,點線面交相輝映,勾畫出一幅和諧舒適的畫面:雄偉的高架橋像主人一樣伸開臂膀迎接八方來客,沐浴在朝陽下的航站樓像一個微微張開的金色貝殼,俗稱「小蠻腰」的塔臺像一個美麗的少女亭亭玉立,廣袤的停機坪上停靠著一排振翅欲飛的銀鷹……
這時的候機樓內早已人頭攢動,航班信息的廣播聲、行李箱與光亮地面發出的清脆響聲此起彼伏,膚色各異的遊客匆匆而過,來自世界各國,去向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就在記者駐足欣賞的同時,王萌憶也和同事完成了當天的交班工作。這位稍顯靦腆的80後姑娘,部隊轉業後就來到了煙臺機場,成為旅客服務保障部的一名員工,一幹就是五年,「雖然只有短短的5年工作時間,但是我和煙臺機場卻有著20多年的感情,這段感情源於我的父親年輕時就在煙臺機場工作。」
王萌憶的父親王軍良從上世紀80年代便在煙臺萊山機場空中管制的崗位工作,跟女兒王萌憶談起煙臺老機場,他有很多話要說,「煙臺機場初開航時,辦公室的房子就是一個磚砌的平房,候機樓從外面看就像一個倉庫。那個年代,買機票還得單位開介紹信呢……」
順著一老一少兩代民航人的思緒,記者眼前漸漸浮現出煙臺空港34年來的發展歷程。
1984年,煙臺獲批成為國家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伴隨著對外開放的步伐,煙臺進出的人數成倍增加,增勢迅猛。而沒有航空港所帶來的交通不便,使很多華僑和外國客商打消了來煙旅遊、投資的初衷。面對這一局面,全市上下形成共識:不能讓藍天束縛住煙臺騰飛的「翅膀」,煙臺要開放,必須建民航。
同年6月15日,煙臺獲準使用海軍萊山機場開展民用航空業務。四十幾名民航技術人員從天南海北來到萊山的一片農田窪地上。沒有宿舍,他們擠在倉庫裡睡大通鋪;沒有開水,他們就喝生水……日子雖然苦,可他們心裡卻是熱的,因為他們知道,自己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他們要圓煙臺人的藍天夢。在第一代煙臺空港人的艱苦奮鬥下,從立項到啟用,不到4個月的時間裡創造了煙臺空港從無到有的奇蹟。
1984年10月8日9時50分———每一個民航人都不會忘記的時間點———一架銀灰色的安-24型民航客機,安全平穩地降落在萊山機場,揭開了煙臺民航事業的歷史篇章,也掀開了煙臺對外開放的嶄新一頁。
「開航初期,因為那時候沒有塔臺,一般是早晨起來提前開著塔臺車到跑道邊上插上電源進行指揮。但那時的跑道短、薄,無法起降大、中型客機。」王軍良回憶起那段艱苦的工作時光時說。
1987年9月,煙臺機場進行擴建,1988年7月復航,跑道長為2600米,寬60米,厚度為32釐米,MD-82和B-737開始起降。在這之後,煙臺機場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剛開始降落在煙臺機場的就是螺旋槳那種像運7系列的小飛機,能裝五六十個人,慢慢又增加了737系列的飛機,後來就是麥道82和麥道90,最後757也能落了,那能載客200多人了。」王軍良回憶道。
煙臺機場在復航以後又先後建設了候機樓、航管、通信等業務用房,相繼開通了煙臺至廣州、哈爾濱、瀋陽、西安、成都、深圳、海口等三十多條國內航線,隨後又開闢了至韓國、香港、日本的國際和地區航線,為煙臺對外開放打下了良好基礎。1992年和1994年,國務院批准同意開放煙臺航空貨運口岸和客運口岸。
伴著煙臺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煙臺機場對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市民出行的影響越來越大,人們對民航運輸業需求也越來越高。由於萊山機場為軍民合用,軍航和民航的飛行矛盾較為突出。2007年底,市委、市政府決定啟動煙臺新機場建設。2015年5月28日0點2分,伴隨著山航SC9001航班安全降落蓬萊機場,就此翻開了煙臺蓬萊國際機場的新篇章。一夜轉場,一次成功,充滿智慧的煙臺空港人靠著周密的計劃、強大的執行力完成了萊山機場和蓬萊機場在28日0點的「無縫對接」。
「搬到新機場以來,從老機場的六個機位現在增加到47個機位,大大提高了機場的運行保障能力。」從當初簡陋的塔臺車變成了俯瞰整個機坪的塔臺,從以前靠個人記憶的程序管制變成了雷達ADS-B多重覆蓋的智能化監視。王軍良見證了煙臺空中交通管制手段發生了質的飛躍。
機場的變化體現了城市發展,煙臺人的生活也在悄然發生著改變。「三十年前人們出趟遠門,往往選擇乘坐火車或汽車,如今,飛機作為一種現代化的運輸方式,正日益成為現代人商務、旅遊的首選。」在煙臺機場工作30年,現為煙臺國際機場集團總經理的楊玉彪用數據總結34年間煙臺機場的發展變化:「在剛開航時,民航煙臺站僅僅和北京、上海兩個城市通航,北京機票定價65元,上海機票定價69元,分別一周往返兩班。雖然當年民航煙臺站僅僅運行3個月,但仍然起降飛機55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2949人次,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而如今,煙臺機場與海內外59個城市和地區擁有131條航線。旅客吞吐量數據可以證明煙臺空港轉場後的發展速度。2016年12月21日,煙臺機場客流量首次突破500萬人次。去年,煙臺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更是達到650萬人次。今年10月25日,煙臺機場迎來了本年度第700萬名旅客,年底有望突破850萬人次。明年將持續提升運行保障能力,全面提高煙臺的航空通達性,全力向千萬級機場發起衝擊,為全市新舊動能轉換提供要素支撐和物流保障。」
34年間,煙臺機場,拓寬了煙臺人看世界的視角。
34年間,煙臺機場,拉近了煙臺與世界的距離。
[責任編輯:楊凡、徐琳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