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如何讓公司這個產品運營得更好

2021-01-12 前瞻網

題圖:戰略投資人、今日頭條創始人兼CEO 張一鳴先生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捕手志」(ID:ibushouzhi),授權請聯繫出處,違者必究!捕手志是一家專注優秀投資人的新媒體,經常關注我們你可以獲得優秀投資人的創投方法論。

這一期,捕Sir想和你聊一個話題——如何才能讓公司運營得更好?你有沒有覺得,那些運營良好的公司與運營停滯甚至倒退的公司之間,相差的並不僅僅是表面上的數據,還有可能是創始人在對公司運營上理解的懸殊。

張一鳴先生創業這些年來,讓他對如何運營公司有了不少深度思考,他的這篇實踐總結,應該能給你很多啟發。

一、五條管理心得

今日頭條創立的前一年半,整個業界沒有這麼看好我們。

當時我記得去見一些投資人,他們的問題都是:四大門戶現在有多少用戶?他們現在市值多少?這個方向前幾年陸續有人探索過都沒成功,你現在做為什麼就能成功?.......

可能因為過去這個方向上的確有很多失敗的案例,所以我們在第二輪融資的時候並不順利。有一段時間,我一個月見了30多個投資人,但見完經常會覺得自己說的與問的並不能很好地對上,然後我回去思考怎樣才能和他們講清楚我要做什麼。以至於有一段時間自己說話太多了,後來都失聲了。

如今回過頭再看這些年來的創業,我覺得自己在如何運營一家公司上有了一些思考。

在我看來,創業其實同時在做兩個產品,一個是為用戶提供服務的產品;另外一個產品就是公司,而CEO就是公司這個產品的產品經理。

那如何讓公司這個產品運營得更好?我分享幾條從今日頭條實踐當中總結出來的心得:

第一條,減少規定和審批。

不允許部門隨便出規定,即便不得不有規定,我們也希望規定非常簡單,不允許有長達幾頁紙,非常難執行的規定。要減少審批,甚至希望儘量不要審批。

第二條,組織結構靈活,拒絕領地意識,能靈活調整匯報關係。

讓大家意識到,匯報關係只是匯總信息的一種方式,只要業務需要就可以隨時調整。如果我們有一個項目非常重要,我們可能需要市場部的同事都支持這個項目,那在這段時間裡,這個項目的主管也是市場部同事的主管。

第三條,弱化層級與title。

我們正面臨著一個巨變時代,外部是一個不斷變化的環境,公司需要及時對外部環境作出響應。平等的暢所欲言的氛圍非常重要,敬語是形式化的東西,它會有心理暗示。為了避免形式感給基層節點帶來壓制,我們弱化層級,首先是不允許稱呼「老大」、「某某總」、「老師」等等,這種稱呼一旦出來之後,很多想法就不能湧現出來了。他們可能會傾向於先聽聽「老師」有什麼意見,自己不能先說出來。

同時,我們內部沒有title帶來的日常可見的待遇區別,比如什麼樣的人配備什麼樣的電腦;什麼樣的人配備什麼樣的辦公桌;在我們公司所有人的差旅補貼也都是一樣的,包括我。如果不從這些細節入手,可能還是會給人帶來層級感,進而影響其他同事發表意見。

第四條,我們鼓勵內部信息透明。

我們鼓勵群聊,各部門之間充分溝通。不要只和CEO溝通,也不提倡一對一的溝通,我們認為一對一的溝通效率很低。如果有新加入的同事或者高管希望和我一對一的溝通,我經常會說你可以抄送給我,但你首先要發給其他人,發給需要和你配合的人。

我們讓管理層的OKR(捕手志註:目標與關鍵成果法)對下屬員工保持公開,讓大家知道你在做什麼,為什麼在做這個事情,其他部門的人在做什麼。OKR的制定過程也不是自上而下的分解,而是大家互相之間自己對齊,了解目前公司最重要的任務是什麼。另外,我們還會經常舉辦CEO面對面,在這個會上回答員工提問,讓大家了解公司進展。

第五條,構建一個好的內部協作系統。

我們有將近100個人的內部工具開發團隊,做各種工具嘗試。比如我們自己開發了OKR系統,並且和內部使用的IM打通,方便大家互相查看。這些基礎工具,第一可以讓人更輕鬆;第二可以規模化。新人加入公司,很快也能適應OKR系統,從內部獲取信息。

他也能意識到,自己不僅僅有獲得信息的權利,也有支持相關工作的責任。這樣的實踐,在我們看來,更容易構建公司內部協作系統,從而讓這個系統分布式處理的能力更強。

二、三條招聘心得

實際上要想公司這個產品運營得更好,你還需要注意這三種輸入:第一種是資金輸入;第二種是信息輸入;第三種是人才輸入。

相應地,公司輸出利潤、服務與產品。輸出是由輸入和管理決定的,有關管理我剛才已經分享,而輸入中最重要的就是考慮人才的輸入,接下來我再分享一些人才輸入方面的思考。

過去,經常會遇到有創業者問我:小公司相對大公司在招人方面很困難,你是以什麼樣的節奏和待遇挖到人的?

其實,在我看來小公司比大公司招人不會更難。招人要臉皮厚,自己志向要高,而且經常要和你想要挖的人去聊公司的願景目標,感染他加入,最核心的還是要配上有效的激勵策略。

過去在招人的時候,針對有效的激勵策略我們也總結了幾條心得:

第一條,要提供最好的ROI(捕手志註:投資回報率)。

我們經常看到一個詞,人力成本。很多公司把人才當成耗損的成本。尤其是有些比較節約的CEO會想,我很便宜地找到了這個人,這不挺好嘛。

但如果我們與美國對比,你會發現美國的人力成本特別貴,中國的人才去美國之後,待遇也會有兩倍三倍的增加。中國、印度、柬埔寨的人力成本低,但美國仍然發展得最好。核心的原因是,美國通過合理配置優秀的人才,有了更好的回報。所以關鍵不是看成本,而是看回報和產出。

公司的核心就是要通過配置好的生產要素,讓公司有最高的ROI,並且給每個人提供好的ROI。所以我們一直和HR部門說,我們希望pay top of the market。我們主動要求HR部門至少每年要對市場薪酬做一次定位,保持市場薪酬在業內領先。當然如果人力成本很高,反過來也要求公司必須能把這些人配置好、發揮好,所以這會是一種進取的姿態。

第二條,保持足夠高的回報天花板,能在任何時候吸引創造超級價值的頂級人才加入。

我這兩年在面試時,常有候選人說,今日頭條已經發展得比較久了,最好的加入時機錯過了。

我覺得不然。比如成立5年的阿里巴巴和騰訊,你覺得是早期還是晚期?他們後來都有超過100倍的增長。2010年的阿里巴巴和騰訊,你覺得是早期還是晚期?4年內他們也有超過20倍的增長,這個速度絕對比大部分創業公司快。所以,早期還是晚期都是相對的,未來的空間大小才是絕對的。

另外,一般早期公司都使用期權制度,給工程師很高比例的期權,但是你後來肯定給不出高的相對比例,因為人多了。那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我想期權不是最關鍵的,期權無非是有可能獲得超額的回報,有可能財務自由,核心其實是有沒有機會為員工提供超額回報。

我們認為重點要把激勵放到提高年終獎的比例上,我們在公司內部說,希望有表現非常突出的人拿到100個月的年終獎。這個時候我們要讓他知道,任何時候加入今日頭條,回報都能非常非常高,並且平臺資源非常好,這要比去創業公司有競爭力。

前期的股票期權其實獎勵的不是員工的業務能力,而是獎勵他們的投資能力。一個人的回報基本上取決於他在什麼時候加入什麼公司,要現金多還是要股票多。如果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我其實非常鼓勵創始人能夠把更多的激勵放到事後,放到年終,把更多的激勵換成與個人貢獻相關而不是與投資眼光相關。

第三條心得,公平理性地按照崗位級別評定和績效評估來確定薪酬。

我們做過統計,發現薪酬和表現相比,經常會出現各種形式的溢價,熟人溢價、新人溢價、資歷溢價等等。所以我們內部,按崗位級別定月薪,崗位級別代表他在這個專業領域的穩定產出。

我們不讓業務主管定薪酬,業務主管只定崗位,也不讓他參考歷史薪酬,不管他上一家公司薪酬是什麼樣的,不讓歷史薪酬影響了崗位級別的評定。HR會根據崗位級別,綜合當前這個階段的供求關係、競爭激烈程度來給出offer。

另外,我們會把每年年度的復盤當成一次重新面試——如果這個人重新加入,你會給他開一個什麼樣的offer?如果你發給他一個特別高的offer,那你就要考慮給他大幅度增加薪酬,因為他快速成長了;如果一個人還比較欠缺,你是否還願意給他發offer,降級還是辭退?因為公司內部的關係不僅是業務關係,人與人之間還會產生更多的熟人溢價,所以主管們要非常理性地看待。

最後,我還想提醒創業者要想招到優秀的人,待遇好是核心。但如果你還能說清楚公司的遠大願景,讓他感受到自己不僅在完成工作,還在完成一個偉大的產品,給很多人提供優質的服務,能夠對社會有正面的積極的影響,這也會增加成功的勝算。

本文來源捕手志,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機器學習將會大規模改變信息傳播的方式...
    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機器學習將會大規模改變信息傳播的方式、個性化推薦的需求將會變得越來越強烈……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傳統期刊雜誌近兩年受到網際網路的衝擊,已經倒下了一批,就連很多網媒也在尋求新的變革,那麼,網際網路是如何改變媒體行業,未來媒體行業的出路又在何方?
  • 張一鳴的傳奇人生:頭條和抖音的老闆,身價1000億的80後!
    張一鳴,1983年出生於福建龍巖,北京字節跳動公司董事長抖音、tiktok創始人。張一鳴出生在一個事業單位家庭,母親是一名護士,父親在市科委工作,後來創辦了一家電子產品加工廠,因為父母很喜歡嘗試一些新鮮事物,聊的話題的也都是有關於技術和產品。所以說在這樣家庭成長的張一鳴從小耳濡目染,萌發了要自己的闖出一番事業的想法。
  • 寵辱不驚張一鳴?
    2018年4月10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布了責令今日頭條「內涵段子」永久關停的消息,4月11日,張一鳴在今日頭條公眾號上發布「致歉和反思」信,信裡說,「我是工程師出身,創業的初心是希望做一款產品,方便全世界用戶互動和交流。
  • 張一鳴的門徒們真吃香,80%的獲投率可還行
    CEO張雷,原今日頭條高級產品經理飛艾2015-07基於虛擬實境技術的電商導購服務天使輪300萬元-COO王天萌,曾在百度、今日頭條負責產品運營工作,今日頭條運營總監EOT2018-01基於區塊鏈協議的遊戲內數字貨幣天使輪數百萬美元裂變資本、李豐創始人Aron Lyu,曾任今日頭條美國區、產品負責人
  • 張一鳴:不甘平庸的年輕人,全都有同一個特質
    其中一句,張一鳴說:很多人人生中一半的問題都是這個原因造成的——沒有延遲滿足感。下面我們就看看,張一鳴是如何在具體的人生實踐中利用延遲滿足感的。同時也希望,這篇文章也能為你帶來行動上的改變,讓自己變得更好。剛畢業時工資差三五千塊真的可以忽略不計選什麼專業、公司、職業、發展路徑,自己要有判斷力,不要被短期選擇左右。
  • 字節跳動8周年張一鳴致全員的信都說了什麼
    推出了頭條、抖音、火山小視頻等多個上億用戶產品,抖音日活用戶超過4億,公司業務遍布30個國家,180多個城市,有超過6萬名員工的公司。張一鳴2018年年會把公司分為四類:工作室型、普通公司型、平臺型和國際化型。字節跳動已經是一家國際化型的公司。
  • 今日頭條道歉和反思後將加強黨建工作
    關心今日頭條的朋友們:  我真誠地向監管部門致歉,向用戶及同事們道歉。 從昨天下午接到監管部門的通知到現在,我一直處在自責和內疚之中,一夜未眠。  今日頭條將永久關停「內涵段子」客戶端軟體及公眾號。  同時,我也辜負了投入無限熱情和心血打造了這款產品的同事。產品出現這麼大的問題,停止服務,我有領導責任。  3月29日央視報導我們的廣告問題後,我不斷反思自己以前的想法,反思公司現在的做法,開始大力推進公司員工提高意識、改進管理、完善流程。
  • 張一鳴美國往事
    張一鳴創業之初,就想著國際化2009年—2013年,創辦字節跳動前後幾年,張一鳴活躍於微博,當時發的內容中,他就一直關注谷歌、Facebook、蘋果等公司的動向。在一次網際網路大會上,張一鳴曾表示,他創辦今日頭條的第一年,就把國際化當成一個重要的方向。
  • 今日頭條張超:頭條號將全面升級,一點接入六大產品
    在1月20日的2018新榜大會上,今日頭條創作者平臺總經理張超表示這是我們觀察到內容創業進化的三大趨勢。 在變現進化方面,目前內容創作者都通過「流量—粉絲—付費用戶」這個漏鬥,進行內容變現的探索。截至2017年10月,頭條號平臺單月流量分成近1億;「商品」功能累計佣金分成達1.82 億。截至2018年1月,千人萬元計劃籤約帳號超800個,禮遇計劃獎勵帳號達900個。
  • 今日頭條道歉背後 自掘墳墓斷送未來
    2018年3月29日,今日頭條就曾因為「二跳」事件,被央視點名批評,當時今日頭條利用智能「二跳」逃過監管,在二三線城市發布大量違反《廣告法》規定的產品廣告,其中就包括不少違規的醫藥廣告。有意思的是,2016年11月,今日頭條CEO張一鳴在央視財經的《對話》節目中,明確表示頭條不會接醫療廣告,時隔一年半時間,張一鳴就自己打臉,對此,頭條給出的解釋同樣是監管不嚴導致。
  • 今日頭條推廣案例|看今日頭條推廣如何助力企業實現突圍
    今日頭條推廣案例|看今日頭條推廣如何助力企業實現突圍  鎖定今日頭條推廣平臺,精細化投放讓企業成長事半功倍  面對獲客壓力,學藝很早嘗試做搜尋引擎推廣自去年10月開始嘗試在今日頭條上進行營銷推廣後,通過精準投放大大改善了獲客難題。  據公司負責人介紹,相比之下今日頭條營銷推廣最大的優勢就是傳播覆蓋面廣、用戶互動性高、潛在客戶佔比高。通過今日頭條面向全國推廣,學藝也打破了一般企業服務公司的地域性限制,客源擴大到全國各地。
  • 網易新聞,難道是「穿著潮牌的今日頭條」?
    網易新聞和今日頭條的用戶,是同一群體嗎?面對這個問題,網易新聞顯得有些焦慮。自品牌升級來,網易新聞不但大張旗鼓地推動年輕化營銷,還宣布由新聞客戶端轉型為綜合資訊平臺,提出「超越算法」、「重新定義好內容」等口號,疑似叫板今日頭條,試圖將用戶拉攏至己方陣營。
  • 抖音老闆張一鳴:從小城青年到掙1100億,只因做了這五點,第三點最關鍵
    他打造出讓6億中國人上癮的抖音和今日頭條,抖音海外版(TikTok)在今年上半年又以6.26億次下載量成為全球下載次數最多的App。 2019年3月,《福布斯》發布2019年全球億萬富豪榜,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以162億美元身價問鼎中國80後白手起家富豪榜榜首。
  • 時代雜誌2019年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公布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上榜
    位最具影響力人物,在這份名單上有諸多熟悉的面孔上榜,如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另外還有眾多的其他領域的知名人士。這份榜單分為三個部分:先驅者人、藝術家、領導人其中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都登上這份榜單。
  • 「恐怖的自律狂」張一鳴:長大以後,直面暴風驟雨
    2016年,張一鳴在演講中再次提到了對人才的重視:「字節跳動人才機制主要包括三個要點:第一是回報,包含短期回報和長期回報;第二是成長,他在這個公司能得到成長;第三是他在這個公司精神生活很愉快,幹起事來覺得有趣。」 企業諮詢顧問劉潤老師曾經披露過字節跳動「搶」人「軼事」,讓人領教了張一鳴「對人才,看上就拿下」的「伯樂」手腕。
  • 今日頭條要做現金貸,這家公司不光想讓你多看廣告,還想從你身上賺...
    可以推斷,今日頭條涉足金融的第一步,便是面向廣大C端用戶的消費金融業務,尤其是現金貸業務。而針對這個說法,今日頭條表示不予置評。實際上,今日頭條想做金融業務在業內早有端倪。一位D輪獨角獸公司的CEO曾在2016年底告訴36氪:「今日頭條也對金融業務有興趣,張一鳴都跑到五道口去聽課了。」時至今日,金融業務對於大網際網路公司來說幾乎已經是標配。
  • 張一鳴:從內涵段子到TikTok,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
    張一鳴肯定想不到,命運會與他連開兩次同樣的玩笑,在尖峰時刻被鐵拳擊中,如同被如來佛壓在五指山下的孫悟空,毫無還擊之力。當初的內涵段子是如此,如今的TikTok也是如此。崛起在字節跳動,內涵段子是一個元老級的產品,比今日頭條更早。2011年年底,張一鳴卸下九九房CEO的位置,開始籌備字節跳動。
  • 阿里巴巴回應淘寶臺灣將停止運營;今日頭條起訴「今日油條」商標侵權
    阿里巴巴回應淘寶臺灣將停止運營 淘寶臺灣今日發布公告,稱今日11時起,陸續關閉淘寶臺灣平臺下單等前臺功能,年底停止運營。對此,阿里巴巴15日下午在回應環球時報-環球網相關問詢時表示:我們尊重克雷達投資有限公司的決定,沒有評論。
  • 雅虎創始人推出北美版「今日頭條」 融資1億美元
    來源:金融界網1月7日,美國最大的本地新聞信息平臺、總部位於矽谷的明星公司News Break宣布完成1.15億美元的C輪融資。該公司的新聞稿稱,這輪融資使其成為「2021年首批新的獨角獸公司之一」,但這家初創公司拒絕透露其實際估值。
  • 獨家調查 | 技術公司的B Side:今日頭條如何用1萬名銷售死磕450...
    王照對《第一財經周刊》說,公司有多位銷售總監與普通銷售都被今日頭條挖走,而一起被帶走的,直接就是廣告客戶資源。事實上,將視野聚焦於二三線市場的巷戰,會發現這裡更能展現每家擁有信息流產品的網際網路公司其產品的觸達能力。比如大家都擠在像濟南這樣的同一個城市裡,廣告客戶對今日頭條、百度、騰訊的接受程度明顯最高,而一點資訊、網易新聞等產品的認可度則有限,這導致後者廣告代理商也活得很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