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配時間最少的動物是什麼?

2020-09-03 胖福的小木屋

無論是什麼生物,它們的使命都是將基因延續下去,從而保證種群的繁衍,即使人類也是一樣,雖然人類具有了自己意識,不再以繁衍為核心命題。

但是卵子還是在兢兢業業執行著自然賦予的命令,從數十億的精子中尋找最優質的配偶,實現基因最優,這樣將有利於人類種群更好地適應環境,從而實現物種的延續。

《自私基因》提出的一種解釋,生物體一切行為都是服務於基因,都是為了讓自身基因存續。

不過,除了人類之外,絕大部分生物都有固定的發情期,這樣的目的是為了幼崽的存活率能夠提高,他們一般情況下都會在食物最豐富的時候生下幼崽。

除此之外,對於植食性動物而言還有躲避天敵的需要,所以它們交配的時間一般非常短暫。



像長頸鹿就是地球上交配時間最短的生物,它們的交配時間僅有1秒。

長頸鹿是一種生長在非洲的反芻偶蹄動物,拉丁文名字的意思是「長著豹紋的駱駝」。它們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陸生動物。站立時由頭至腳可達6-8米,體重約700千克,雖然我們看不出區別,但其實長頸鹿被分為4個物種,馬賽長頸鹿(Giraffa tippelskirchi)、南方長頸鹿(G. giraffa)、北方長頸鹿(G. camelopardalis)、網紋長頸鹿(G. reticulata)。

在19世紀的時候,達爾文認為長頸鹿脖子之所以這麼長是因為有助於它們吃到更高處的樹葉,因為在乾旱的季節裡,長頸鹿都是從較低的灌木叢中,而非高大的樹上進食。

所以在科學界,動物學家和演化生物學家依然在爭論長脖子給長頸鹿帶來的真正好處是什麼。

目前比較主流的看法是,長頸鹿長脖子是性選擇的結果,動物學家Robert Simmons和 Lue Scheepers在發表在《美國博物學家》期刊的論文上提出:

長脖子是性選擇的結果。 第一項證據是長頸鹿雄雌之間有著顯著的差異。雄性頸部和頭部尺寸大小上都遠超過雌性。這強有力地表明了性選擇可能在其中發揮了作用。雄性常常為了獲得雌性的青睞而展開爭鬥。

有證據表明,雌性更青睞體型較大的雄性的求愛。所有這些都表明,長頸鹿異於尋常的脖子與進食之間的關係可能很小,更多的是與性相關。



簡單來說,在生物界,雌性都有延續最優基因的任務,所以它們需要選擇可以更好適應環境以及種群繁衍的雄性來結合,那判斷標準是什麼呢?就是誰更強。所以長頸就是雄性之間為了爭奪雌性配偶而激烈競爭的產物——脖子越長越粗打架也就越有優勢。



那雌性為什麼也有長脖子呢?行為生態學家也提出過一個「性感子孫假說」(sexy son hypothesis),簡單來說,每一個雌性除了希望自己的子孫可以更好適應環境,也希望自己的子孫是最漂亮最帥氣的,從而可以更好吸引異性,從而有利於種群繁衍。

但是不同生物對于帥氣的標準是不一樣的,人類是看臉看身材,而雌長頸鹿就是看脖子,所以科學家認為,雌性長頸鹿之所以也演化出了長脖子,很大程度是作為雄性之間性選擇的副產品。


脖子這麼長,腦袋在半空呢,血液也運得到那。這就要求長頸鹿得是天生的「高血壓為了將血液泵到心臟上方七英尺(約2.13米)的高聳頭部,它們就需要特高的血壓、收縮壓要達到人類的三倍之多。而為了不使動脈脹破,它們的動脈內部又必須具備特殊的支撐結構。 

長頸鹿不僅脖子長,腿也特別長,因為腿太長了,即使那樣的長頸依然不能順暢地夠到水潭,因此在低頭飲水的時候,它們必須將兩條前足分得很開才行。



長頸鹿的腿之所以會這樣長,除了可以更好地支撐脖子之外,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可以防範肉食動物的襲擊,有人計算後認為, 如果一隻獅子膽敢攻擊長頸鹿,長頸鹿一腳可以踢碎獅子的頭骨。

不過因為長頸鹿體型很大,可以吃很多天,所以獅子還是經常冒著生命危險去捕獵長頸鹿。

而什麼時候是最佳時期呢?除了年老年幼的之外,還有就是獨居的,除此之外,就是處於交配時期的,因為這個時候是長頸鹿防範意識最低的時候。

所以長頸鹿就要儘量減短交配時間,除了防範肉食動物的襲擊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長脖子長腿,導致了它們無法長時間爬跨在雌性身上,甚至失敗率頗高。



長頸鹿懷孕時間長達15個月,這給了幼崽充分發育的機會,長頸鹿寶寶生下來就有近兩米高,出生後半個小時左右就能走路了,這樣大大提高了長頸鹿寶寶的存活率。

因為周圍常有很多捕食者,沒有儘快學會走路的話,長頸鹿寶寶很容易會被吃掉。調查顯示,一半的長頸鹿寶寶成為了土狼、獅子或者其他捕食者的獵物。



然而,長頸鹿如此努力的生活,但它們它們卻忽略了一個BUG,那就是人類。

據統計,1985年,長頸鹿的數量約為15萬頭,而在2015年則銳減到9萬多頭。在這30年裡,數量減少了40%。2016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將長頸鹿調至「易危」級別。非法狩獵、棲息地的減少、農業與礦業發展的擴大、非洲內亂等原因都在威脅長頸鹿的生存。


相關焦點

  • 交配時間最短的動物是什麼?
    讓我們了解一下動物的交配時間,看看究竟誰的時間最短…在自然界中,所有的動物都存活在一個食物鏈裡,那麼有人會問,自然界中的動物交配時間為什麼不一樣呢,為什麼有的時間短呢?如同人類,動物性行為也伴隨著一方求得另一方歡心的努力,往往是雄性扮演著追求者的角色。也許不同的動物有著不同的交配方式,但最根本的目的還是雄性將精子輸送到雌性體內,以達成繁衍後代的目的。當然失敗的追求者會失去繁衍後代的機會,而成功吸引異性並完成交配的雄性,則將自己的基因在大自然中傳了下去。
  • 交配時間最短的動物是什麼?
    繁殖已經成為了傳統,但是在這傳統之中也有一些有著奇奇怪怪的「習慣」的動物。比如說日均交配次數最多的獅子,比如說雌企鵝生蛋雄企鵝負責把小企鵝孵出來,比如說享受著「一夫多妻」的雄海象,比如說交配結束後吃掉雄性的螳螂。
  • 交配時間最長的動物是什麼?它們幾乎用了一生的時間
    兩億年後,海洋中的動物把這種生殖方式帶上了陸地。除了極少動物是無性生殖之外,有性生殖成為了動物繁衍後代的主要方式。在自然界中,大部分動物的交配持續時間都比較短,這對於動物的生存是有利的。例如,綿羊和山羊的交配持續時間通常只有幾十秒,儘快完成繁衍後代的行為,以避免被捕食者攻擊。
  • 在自然界中,交配時間最長的動物是什麼?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平常我們聽到的動物,沒發現它們有什麼奇特之處,而生活在自然界中的,很少被我們聽到的一些動物,它們的奇葩行為簡直讓人大跌眼鏡。每一種生物都需要繁衍,都需要生育下一代,有人會說,如果不生育下一代,不是會少很多事情嗎,其實,每一種生物都會繁衍這是由基因決定的,試想一下,如果某一種生物不會繁衍,那它豈不是就滅絕了,所以能生存下來的動物,天生都知道怎麼繁衍。
  • 交配時間最長、最短的動物分別是什麼?
    不同的動物,交配時間的長短也不一樣,其中交配時間最長的是澳洲有袋類生物袋鼩,它們最長能夠連續交配14個小時,但它們交配之後就會立即死亡;交配最短的生物是長頸鹿,交配時間只有1秒,而它們在交配之前會做許多準備工作。
  • 地球上,交配時間持續最長的動物是什麼?
    另外,還有些動物進化出了超長時間交配的能力。那麼,地球上交配時間持續最長的動物是什麼呢?它們可以持續多久呢?在哺乳動物中,交配時間最長的為馬島縞狸,最長可達8小時。成年馬島縞狸的生育器官非常之長,可達其自身體長(通常為1米)的六分之一,而且裡面還長有骨頭。
  • 地球上,交配時間持續最長的動物是什麼?
    為了繁衍後代,有些生物可以改變自己的性別,比如小丑魚;有些生物是雌雄同體,比如蚯蚓;還有更奇特的是雄性會生育後代,唯一的一種動物是海馬。 另外,還有些動物進化出了超長時間交配的能力。那麼,地球上交配時間持續最長的動物是什麼呢?
  • 交配時間最長的動物——馬島獴
    這女扮男裝有什麼意義呢?雌性馬島獴為什麼要這樣子?其實,當雌性小馬島獴第一次離開它們的母親時,偽裝成雄性是有目地的。首先,其他雌性動物就不會把它們視為領地侵略者。其次,在它們未達到性成熟之前,可以避免雄性的騷擾和強行交配。
  • 馬島縞狸:交配時間最長的動物
    交配是動物的本能,為了能將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所有的動物都使出了看家絕招。有的為了獲得異性的青睞,它們會向異性唱歌、跳舞;還有的為了獲得交配權,不惜和同伴打得頭破血流。當雄性獲得了來之不易的交配權之後,它們要做的並不是和雌性培養感情,而是儘可能把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
  • 地球裡,交配時間持續最長的動物是啥?
    ,這是因為如果時間過長的話很有可能會被其他的肉食動物找到可趁之機,因此在進化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就留下了時間更短的這一批。不過也有一些動物的交配時間並不斷,甚至還特別長,那麼現在地球上交配時間最長的動物是什麼呢?
  • 長頸鹿:交配時間最短的動物
    提到交配時間最短的動物,可能很多人想像不到是長頸鹿,長頸鹿的交配時間非常短,每次只有1秒鐘時間。別看人家的交配時間短,但人家為了這1秒,做出了很多準備。所以很多交配時間比較長的個體,都被天敵吃掉了,留下來的都是交配時間較短的個體。雖然長頸鹿的交配時間較短,但為了提高受孕率,它們在此之前準備了很多工作。
  • 動物交配時間是越久越好嗎?
    特別是談到交配時間的問題,人類男性通常以時間越長越引以為傲。但是在動物的世界中是否也是時間越長表示該動物越優秀呢?其實不是這樣的,有一些動物認為時間越短越好,兵貴神速!交配的初衷是繁衍,動物之所以要交配,就是為了能夠更好的繁衍下一代,甚至有一些動物為了一次交配連性命都可以不要,更有許多動物一生存在的意義就是交配繁衍
  • 為什麼動物交配時間短、次數多
    交配時間短大多數動物的交配時間都很短,它們插入-射精-撤退,一氣呵成,絕不拖泥帶水。雄性水貂交配的時候,跳到雌性背上,狠狠地咬住它的脖子或者耳朵,雌性想逃也逃不掉,它們每次交配時間長達30分鐘到1小時之間。據記載,觀察到的雄性水貂最長的交配時間是8個鐘,足夠嚇人的數字。
  • 交配時間最長的動物,目前瀕臨滅絕
    交配是動物的本能,為了能將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所有的動物都使出了看家絕招。有的為了獲得異性的青睞,它們會向異性唱歌、跳舞;還有的為了獲得交配權,不惜和同伴打得頭破血流。當雄性獲得了來之不易的交配權之後,它們要做的並不是和雌性培養感情,而是儘可能把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
  • 什麼動物的交配時間最長?袋鼩為了交配連命都可以不要
    它們以長達14個小時的自殺式交配而聞名世界。最多可連續交配14個小時。袋鼩之所以會瘋狂交配,和它們身體內的睪酮素有關。,會比較嚴格地挑選交配對象,以便讓自己的後代能夠生存得更好。總結袋鼩是交配時間最長的動物之一,可以連續交配14個小時。雄性袋鼩會珍惜每一次繁殖機會,因為它們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了迎接發情期,然後在短短兩個星期內,儘可能多地留下後代。
  • 動物界讓人「嫉妒」的動物?交配時間最長可達14小時
    眾所周知,世界上有許多動物,而有些動物在我們看來很普通,但有些動物很特別,比如非常記仇「平頭哥」,不怕子彈的犰狳,還有只能活一天的蜉蝣等。今天小編說的動物很特別,最令人咋舌的特別是他們的交配時間非常長,超過很多人的想像!
  • 「自殺式交配」的動物,瘋狂交配的原因到底為了什麼?
    有袋類的動物都有什麼呢?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澳大利亞的特有動物——袋鼠,畢竟是出了名的。嗯...上了餐桌的國寶。事實上,世界上一共有240多種有袋類動物,分為10個科。最憨憨的要屬拉「方粑粑」的袋熊。
  • 地球上交配時間最長的動物是誰?專家:這個動物持續一生
    並且為了繁衍生命,有些生物甚至不惜變換自己的性別,小丑魚就是這樣;而有一些則是雌雄同體,例如蚯蚓;那麼地球上交配時間最長的是什麼動物呢?其實地球上有很多動物的交配時間都是很長的,比如長達8小時的馬島縞狸
  • 交配時間最長的動物是什麼?
    人類的好奇心永無止境,很多人對大自然都有這樣的疑問:「究竟哪種動物交配時間最長?」科學家通過對不同物種繁殖習性的研究,也在不斷更新這個記錄。長達8小時?14小時?24小時?7天?神奇的它們,在這方面毫不保守,足以驚掉你的下巴。8小時的馬島縞狸!——攜有遠古「武器」!
  • 交配時間最長的動物:馬島縞狸
    它們以長達14個小時的自殺式交配而聞名世界。據科學家發現,雄性在發情階段,會不間斷的與母袋鼩進行交配,最多可連續交配14個小時。在最開始交配時候,雄性袋鼩身體相當健康, 但在交配時,雄性袋鼩的睪酮素分泌過高,以至於它們身體各個器官被破壞,甚至會全身出血、器官衰竭、體毛脫落以及死亡。研究袋鼩的生物學家貝克爾提到,他曾經親眼看到一隻雄性袋鼩瘋狂交配後,死在母袋鼩身上。雄性袋鼩的這種行為,其實並不是為愛發狂,而是為了儘可能地留下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