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繁殖旺盛期的福壽螺 在杭州可能有了新天敵

2021-01-14 瀟湘晨報

都市快報訊 讀者朱大伯近日留言:楊公堤一帶,岸邊水生植物上附有不少粉紅色的卵塊,經了解,是對水生植物危害極大的福壽螺的卵,希望能採取措施清除。

當下,杭州正在進行城市環境「百日攻堅」整治行動。拱墅區城管局河道保護管理中心聯合市路橋集團,研發出了一種新型福壽螺卵清理方法——「福壽螺卵清理器」。

「福壽螺卵清理器」是受吸塵器的工作原理啟發,結合電動自行車的可攜式電瓶,經過組裝改造,成了一款可隨身攜帶、高效的神器。

「福壽螺卵清理器」的吸力比較大,對福壽螺的卵,不管是在駁坎上,還是在水生植物上,可以秒吸且吸起來毫不費力。

「傳統撈網或者徒手徹底清理一顆卵大概需要半分鐘,而用吸螺器只需要幾秒的時間。」

拱墅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說,在大吸力的作用下,福壽螺卵進入到收集桶時,已被全盤粉碎,所以免去了二次滅螺的環節。

不過,該負責人說:「福壽螺卵清理器」1.0版本才剛剛應用,還需要繼續完善和改進。

福壽螺,屬瓶螺科,又稱大瓶螺、蘋果螺,它是廣州管圓線蟲的寄主,這種寄生蟲可進入人腦等器官,使人發生急劇的頭痛,重者可導致癱瘓、死亡。食用沒有燒熟的福壽螺,是人感染這種寄生蟲的重要途徑。

而且福壽螺太能生太能長,它的繁殖力十分驚人,一年可產卵20-40次,每次產卵幾百至上千不等,產卵量可達3萬-5萬粒。這樣一來,就會和水裡其他生物搶奪食物。

福壽螺長大後會吃水生植物,而且粉紅色的卵塊,過度繁殖還會破壞水域生態環境。所以,2003年中國環保總局(現生態環境部)將福壽螺列入首批入侵中國的16種「危害最大的外來物種」之一。

每年3-11月是福壽螺的繁殖期,尤以5-8月最旺。也就是說,當下正是福壽螺繁殖最旺的時候。

拱墅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重點著眼於躲藏在水裡的福壽螺,尋求新方法、新技術來滅螺,將繼續研發一款更加便攜、安全的儀器,不僅能用在城市河道上,還能推廣到農田上。

【來源:杭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進入繁殖旺盛期的福壽螺,在杭州可能有了新天敵
    讀者朱大伯近日在快報「民意直通車」實時互動版留言:楊公堤一帶,岸邊水生植物上附有不少粉紅色的卵塊,經了解,是對水生植物危害極大的福壽螺的卵,希望能採取措施清除。 說起來,快報民意直通車每年都會收到不少讀者留言,要求相關部門清理福壽螺的卵。
  • 杭州發現外來有害生物福壽螺 對生態環境有極大破壞
    原標題:杭州發現外來有害生物福壽螺 對生態環境有極大破壞   河岸邊那些粉色「小花」,竟是福壽螺卵  一小堆一小堆,粉紅色的東西,其實不是花——最近,很多杭州蕭山市民發現,小河邊的河壁上,長出了很多的像菜花狀一樣的粉紅色物種。
  • 「外來」的福壽螺食量大、繁殖能力強,拱墅城管研究出福壽螺卵清理...
    這兩年,杭州河道的水變得越來越清了。 清澈的水底下,一些市民可以看到魚兒在水底遊來遊去,水下植物也越來越多。 不過每年這個時候,河道清潔人員就會「頭疼」,水底下的福壽螺又出現了,很難根除。
  • 杭州西湖里的不速之客福壽螺正在蠢蠢欲動,「清螺衛士」全湖搜螺
    20世紀80年代引入中國,2003年中國環保總局(現生態環境部)將福壽螺列入首批入侵中國的16種「危害最大的外來物種」之一。一顆福壽螺一年可產卵20~40次,每次產卵幾百至上千不等,產卵量可達3~5萬粒。卵十幾天就能成螺,繁殖力非常驚人。最關鍵的是,福壽螺的破壞性也很強,它們以啃食水生植物而生,過度繁殖還會破壞水域生態環境。
  • 河道內出現福壽螺卵 有外來務工者撈福壽螺吃
    家住杭州蕭山區新塘街道的呂女士向記者報料稱,近日,他們村裡的河道內出現了大量的粉紅色福壽螺卵。她不無擔心地說:這些密密麻麻的福壽螺卵會不會對人體產生影響? 多數村民不認識福壽螺卵有外來務工者撈福壽螺吃昨天上午10點,記者來到新塘街道橋南沈村核實情況。
  • 外來物種福壽螺「入侵」,西湖如何應對?
    外來物種會破壞西湖水生態 三伏天到來,氣溫節節攀升,許多人會選擇在晚上去杭州西湖邊散步、納涼。但最近,有細心的市民遊客發現,西湖的一些背光水域處和沿湖岸邊,爬著許多粉紅色的卵,有的地方還密密麻麻地,看著很嚇人。這些東西,是福壽螺的卵。「這是外來物種啊,繁殖起來會不會影響西湖水質?」
  • 福壽螺並不是給人吃的,人工繁殖技術,成螺飼養及幼螺培育
    以前因食用未煮熟的福壽螺而感染廣州管圓線蟲的病例時有發生。所以千萬不能吃這種螺類。但福壽螺的生命力強,個體大,生長繁殖快,能適應多種水域環境,人工養殖設備簡單,飼料來源廣,技術容易掌握,產量高等,這些優點,都意味著它的市場前景。現在主要用於養殖戶飼料供應。
  • 小心是福壽螺產卵 有三大危害-福壽螺 產卵 外來...
    「在近岸水域發現的福壽螺均為螺殼長度5釐米以上的大個體,最大的超過8釐米,所以我們懷疑這批福壽螺是人為投放的,可能是放生的。」姜先生表示。  除了老鹽鐵塘這處水域,在聯躍路北側另一處水域也發現有福壽螺及卵塊。
  • 溼熱季馬蜂進入繁殖旺盛期 成都一個消防大隊 一月端掉180個馬蜂窩
    崇州消防出警處置蜂窩  盛夏,天氣潮溼炎熱,馬蜂也進入築巢和繁殖的旺盛期。  到底有多旺盛?警情顯示,其轄區怡和新城小區一住戶的陽臺雨棚處有一個馬蜂窩,需要進行摘除。  對於處置馬蜂窩,消防員們早已是輕車熟路。「先提前給小區住戶聯繫,喊他們準備好編織袋、滅害靈殺蟲劑,需要用到火的還要準備好火具。」消防員何紅利說。  到達小區後,兩名消防員又通知了物管、保安,對小區內的零散居民共計上百人進行疏散。「儘管蜂巢不大,但馬蜂可能在處置的過程中亂飛,難免會蜇傷人。」
  • 作家曝福壽螺瘋狂入侵洱海,官方回應來了!網友:這個真的不能吃
    近日,作家@半夏心繭 在社交媒體發消息稱大理洱海遭福壽螺瘋狂入侵,引發關注。福壽螺為世界性最嚴重的100種入侵生物之一,不僅對許多水生作物危害大,還可能成為疾病和寄生蟲的載體,對人類健康產生威脅。大理市洱海管理局相關人員回應,大理溫度不高,相比熱帶地區繁殖少,正人工清除據了解,福壽螺是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其繁殖能力強,可年產卵萬粒左右,可造成其它水生物種滅絕,極易破壞溼地生態系統和農業生態系統。如江陰人喜歡吃的螺螄、田螺在受到福壽螺的生態競爭擠壓後,也會大量減少,同時福壽螺還是寄生蟲的攜帶者。這種寄生蟲如果被人誤食,會導致頭痛發熱,甚至嚴重的話可能會引起死亡。
  • 福壽螺瘋狂入侵洱海 這種外來物種可能你家鄉也有
    福壽螺瘋狂入侵洱海 這種外來物種可能你家鄉也有時間:2020-07-05 00:1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福壽螺瘋狂入侵洱海 這種外來物種可能你家鄉也有 今日福壽螺入侵大理洱海的消息在新浪微博上登上了熱搜榜的第二名,引發了大家的巨大關注。
  • 岸邊粘滿了福壽螺的卵怎麼破?拱墅城管發明了神器能治它們
    入夏後,杭州河道的駁坎、護岸,水生植物上,開出了一坨坨粉紅色的「花」。靠近看,其實不是「花」,而是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的福壽螺的卵。隨著氣溫升高,福壽螺進入繁殖高峰期,既影響了杭州河道景觀、又破壞了水中的生態。多年來,一直讓河道管理人員頭痛不已。
  • 福壽螺對生態有哪些危害?福壽螺的防治措施
    本期主題:福壽螺對生態有哪些危害?福壽螺的防治措施三農導語:福壽螺原產於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最初引入中國時視為高蛋白產品,作為食物食用為主,後因其口感不佳,市場接受度差遭到市場淘汰。福壽螺在野外環境下繁殖速度極度,且失去了原有的天敵,隨著繁衍逐漸泛濫成災,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嚴重的破壞,擾亂了正常的生態系統。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將福壽螺列為重大危險性農業外來入侵生物之一。那麼對於福壽螺的泛濫成災,我們應該做出哪些防治措施呢?福壽螺對於生態的危害具有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講一講福壽螺的防治措施。
  • 大理「重金懸賞」清剿福壽螺!
    打撈福壽螺(央廣網發 大理市融媒體中心供圖)洱海除「螺」大作戰大理鎮洱海管理所所長張社能介紹,打撈的螺螄是福壽螺,粉紅色卵的塊狀物是螺卵。張社能說:「夏季是福壽螺的繁殖期,會有很多的成螺和螺卵在岸邊,每年都要人工清理。福壽螺的繁殖能力很強,今天這裡清理過了,明天可能又冒出來了,所以我們要進行好幾遍的拉網式清理。
  • 荷花塘被福壽螺啃精光,專家用甲魚治螺,意外發現
    兩個藕塘,長勢差的那個,荷葉是被福壽螺啃光的。圖:沒有福壽螺的荷塘(上)和被福壽螺啃食的荷塘(下)杭州餘杭崇賢,馬良浩家的千畝荷塘,已經鬧了十幾年福壽螺。2015年,當地農業部門來塘上推廣套養甲魚。養了二年,馬良浩發現,養甲魚的藕塘裡福壽螺不見了。
  • 福壽螺的危害
    1981年外來入侵生物福壽螺作為特種經濟動物養殖引入我國後,因棄養流入農田。肆意啃食蓮藕、水稻、茭白或其他蔬菜植物,給農業生產造成嚴重損失,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福壽螺適生性強,進入我國後失去原有自然天敵的制約,加之適宜的氣候條件。
  • 專家說福壽螺 不能吃
    福壽螺大量繁殖,會不會帶來危害?」昨日,記者來到錢清鎮梅東村,在沙地浦門前河、錢江湖等多條河道邊,的確看到零零散散攀附著一團團紅色的卵。經柯橋區水產技術推廣站相關負責人鑑定,這確實是福壽螺的卵。福壽螺繁衍可能跟水質改善有關記者發現,福壽螺卵一般都攀附在比較偏僻的河道岸壁上,顏色鮮紅,老遠就能看到。一個大卵團由無數個紅色小卵組成,長度約三四釐米,卵團散布疏密不均,密集處1米內有七八個。
  • 福壽螺到底能不能吃 福壽螺的食用方法
    福壽螺是軟體動物,食用性比較廣。在一些夜宵攤上,很多商家就會用福壽螺冒充田螺,不少人吃了,也未必知道,畢竟福壽螺看起來和田螺差不多。那麼,福壽螺到底能不能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福壽螺到底能不能吃福壽螺又名大瓶螺、蘋果螺。原產中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如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巴拉圭及烏拉圭等。廣泛分布於北美、亞洲、非洲等十多個國家,已成為世界性的外來入侵生物。
  • 福壽螺又來了 大家看見粉紅卵團最好摘下並踏碎
    專家稱,現實中,已連續幾年有群眾向疾控中心求助辨認福壽螺,結果都被證實確實是該物種,這讓他們也頗為擔心。  因為以福壽螺為代表的野生螺肉,很可能成為廣州管圓線蟲病的中間宿主。人類吃了未成熟的這類螺肉後,寄生蟲即可通過螺肉進入人體繁殖,進而攻擊肺、腦等靶器官,造成非常難治的廣州管圓線蟲病。像網友@鄭一諾er也正是因為得了這種病,結果流產。
  • 水稻田福壽螺危害大 專家建議稻田福壽螺早防早治效果好
    危害現狀福壽螺屬於外來入侵生物,上世紀80年代初從南美亞馬遜河流域進入我國,因繁殖力強,種群數量猛增,隨灌溉水迅速由點及面在稻區擴散分布。福壽螺食性雜,可在溝渠水塘中大面積取食水生植物嫩莖嫩葉;進入藕塘則咬斷藕莖藕葉;進入稻田則啃食秧苗莖稈和葉片,造成秧田大面積缺窩乃至反覆補種,秧苗越嫩,受害越嚴重。水稻秧苗期和移栽期是福壽螺危害最嚴重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