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敦儒極狂的一首詞,氣勢十足,可與李白比肩

2021-01-11 小佛說史

說起宋代詞人,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柳永、晏殊、蘇軾、李清照、辛棄疾等人,其實稍微學習過中國古代文學史的朋友,一定知道,有一些詞人在現代人眼中名氣不夠大,但是放在他們那個時代,可以說是人人皆知,比如:張先、劉過、賀鑄、周邦彥、朱敦儒、史達祖……

以朱敦儒為例,我們從小學到高中的課本都不曾收錄他的作品,但是這並不能代表他不夠優秀。朱敦儒被人稱為「詞俊」之名,是陸遊的老師,對陸遊的人品與詩詞風格影響極大,並且由於他中年時經歷了北宋滅亡,在詞作風格上多感懷、憂憤、言志,這給了以辛棄疾為代表的辛派詞人極大的啟迪和影響,南宋最有名的兩個文學家都受他影響如此之大,足見他的優秀。

朱敦儒出生於北宋中後期,年輕時名氣就很大不願意入朝為官,北宋滅亡後,他一直深陷亡國之痛中,直到他覺得自己應該為收復故土出力時,已經是南宋初年。那時,秦儈掌權,主和派附庸,朝廷上烏煙瘴氣,在與主和派接二連三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之後,他被免職,自己前往嘉禾隱居。

朱敦儒人生的經歷,讓他的作品豐富多彩,早年詞風婉約,中年詞風悲涼,晚年詞風消極,然而,他早年有一首作品卻與婉約之風相悖,竟是那樣張狂十足,大有可與李白相比肩的氣勢!

鷓鴣天·西都作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奏流雲借月章。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根據一些記載,朱敦儒的這首詞在北宋末年的汴京(東京)和洛陽(西都)流傳極廣,堪稱當時膾炙人口之佳作,那時朱敦儒不過30歲,生活放蕩,也是最狂的時候。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開篇朱敦儒就十分直白地說自己不樂於和世俗打交道,而是流連於山水自然之間,這一切全身都是天帝的安排,讓他做管理山水的神仙,不願意讓他受到世俗禮法的約束,朱敦儒這樣寫,足見心中夠狂。小佛不由得想起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兩句同樣夠狂,朱敦儒說自己是天帝的安排,李白說自己絕不是世間庸人,可以一比肩。

「曾批給雨支風券,累奏流雲借月章」,既然是天帝讓他掌管山水,自然要給他一些權力,比如管理風露的詔帛,作為臣下,他也盡了自己的本分,多次上呈留住彩雲、借走月亮的奏章。全句詼諧、幽默而又不失浪漫主義風採。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這是全詞的點睛之筆,我可以寫詩萬首,飲酒千杯,但是我卻不曾正眼看過朝堂上的達官貴人、王侯將相。靖康年間,皇帝曾將朱敦儒請到汴京,希望他能夠出任朝廷的學官,他就是不願意,說自己閒雲野鶴慣了,不希望受到約束,「麋鹿之性,自樂閒曠,爵祿非所願也」。

「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不僅不願意做人間的官,連天上的官也是不大情願做的,只想留戀山水之間,插著梅花醉臥在洛陽中。

讀完整首詞,我們可以看到年輕時候的朱敦儒真的夠狂,心境也是十分曠達,無怪乎南宋黃升在《絕妙詞選》說他:「以詞章擅名,天資曠遠」。

參考資料:《全宋詞》

相關焦點

  • 朱敦儒最狂的一首詞,霸氣十足驚豔千年,最後2句卻遭世人抨擊!
    如果要列個宋代狂人榜,朱敦儒絕對是榜上有名。朱敦儒出生於洛陽富貴人家,五歲能寫詩,七歲就才名遠播。他才高八鬥,卻生性淡泊,縱情山水間,視王位如敝履,視富貴如浮雲。靖康年間,宋欽宗召見朱敦儒,欲授以學官,他固辭道:「麋鹿之性,自樂閒曠,爵祿非所願也。」最終拂衣還山。
  • 朱敦儒最經典的一首詞,霸氣十足,常人無法企及!
    朱敦儒 ,字希真,宋代詞人,有「詞俊」之稱。與「詩俊」陳與義等人並稱「洛中八俊」。朱敦儒是兩宋詞史上能夠比較完整地在詞中抒情言志的詞人,這對於當時有著明顯功能區分的詩詞(詞多言情,詩多言志和敘事)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進步。而除朱敦儒之外,就只有後來的辛棄疾。
  • 史上最狂的18句詩詞,慷慨激昂,李白一個人就佔了4句
    ——李白《俠客行》俠客們武藝蓋世,十步可斬殺一人,千裡之行,無人可擋。他們為人仗義行俠,事成之後,連個姓名也不肯留下。武藝與俠義的結合,才能稱真正的俠客。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唐玄宗召李白進京,李白面對往日他人的嘲笑,仰面朝天縱聲大笑著走出門去說:我怎麼會是長期身處草野之人?旁觀笑我太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細說李白最「狂」的詩句
    一說到詩詞,你肯定一下就能想到"詩仙"李白。詩詞,是我國歷史文化寶庫的珍寶之一,是指以古體詩、近體詩和格律詩為代表的漢族傳統詩歌,是一種可以闡述感情的表達工具。不同的詩詞所表達的意思也不相同。今天就讓咱們一起走進李白老師的詩歌裡去,來探究探究關於"李白式狂妄"的詩句。
  • 李白很「漂亮」的一首詞,無一字寫美卻美到窒息,僅28字流傳千古
    「白也詞無敵,飄然思不群」,這是杜甫對李白的描述。什麼意思呀,就是說李白的詞歌無人能敵,他的詞歌自有一股飄然而上的氣勢,這是其他處在紅塵之中的詞人模仿不來也學不會的東西。李白是「詞仙」,他詞歌的浪漫瑰麗,其實來自於他個人。他的思想,看問題的角度根本不同於同時代的其他詞人,甚至是有歷史以來的任何詞人。「思不群」就是李白詞歌獨樹一幟的原因。
  • 李白寫下一首詩,雖全詩恣意灑脫到極致,讀起來卻盡顯歲月靜好
    歲月靜好這個詞總給人一種徜徉在靜謐時光裡面的愜意感。有人為爭名奪利而選擇地在社會這個大舞臺上不停地旋轉;有人卻喜愛喝著咖啡、看著書的淡泊生活;更有人願意一輩子都為祖國的繁榮昌盛操勞……無論選擇哪種生活,我們的心目中總有對歲月靜好這種生活的羨慕。李白是我們很熟悉的大詩人,他的性格灑脫,總是喜歡恣意淋漓地喝著美酒。
  • 李白寫的原版,比你讀到的更狂
    其中,《將進酒》是李白以古樂府為題所作的一首詩,通篇都在談飲酒,飲酒歌,借酒消愁;只要開始閱讀,就會情不自禁地一口氣讀完,然後深深體會到作者心中的豪邁灑脫之情: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鏡之悲白髮,朝如絲暮成雪。生活就是要快樂,不要讓金樽空對月。
  • 李白最「low」的一首詩,我覺得應該是這首
    他的詩風格豪放,清醒飄逸,想像力十足,意境奇妙,這與當時所在的社會環境是有關係的,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去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寫出了大量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如眾人熟知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等等。有人會說:貴為詩仙的李白,怎麼可能寫「low」詩呢?
  • 李白最搞笑的一首詩:美女看見李白就跑,假裝害羞!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名人,上至頭髮斑白的耄耋老人,下至稚氣未脫的少年兒童,都會背幾句李白的詩,「床前明月光」幾乎是許多人的啟蒙詩歌。詩人之間的逸聞趣事古來不少,可是要說李白寫了900多首詩,哪一首詩最搞笑?許多人可能一時半會兒也不知道是哪一首?
  • 漫天大雪下李白寫此詞,僅一個雪字卻句句是雪,最後10字妙不可言
    在文壇,詠雨詩經典頻出,但詠雪之作寫得好的卻並不多,究其原因是雪難遇,更難寫出氣勢。在所有詠雪詩詞中,最經典的自然是那首《沁園春.雪》,胸中若是沒有萬點恢弘氣魄,是難以寫就的。除此之外,其它的詠雪作,如韓愈的《春雪》、陸遊的《除夜雪》、白居易的《夜雪》等,雖也出彩,卻算不得驚豔。
  • 李白描寫美人的一首詩,無一「美」字卻美到窒息,僅28字流傳千古
    說到唐代最負盛名的詩人,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李白和杜甫,杜甫生前還曾用「白也詞無敵,飄然思不群」這句話來形容李白,他的意思是說,李白的詩歌無人能敵,他的作品中有一股與生俱來的氣勢。李白作為「詩仙」,他的作品無疑是浪漫的,而這份獨一無二的浪漫,正是來自於他自身。但是一個人飄逸久了,難免也會被塵世中的事物所吸引。
  • 這首《廬山瀑布》,白居易說直追李白,蘇軾評為惡詩,您怎麼看?
    廬山開先瀑布徐凝這首詩的第一個推崇者是白居易,白居易認為徐凝這首詩,不可超越,比肩李白。有人認可白居易的看法,說李白的詩和徐凝的詩,都是不朽之作,「李白雄豪妙絕詩,同與徐凝傳不朽」。宋朝的大文學家蘇軾卻不這麼認為,他寫了一首絕句表達自己的看法,題目是《世傳徐凝瀑布詩云,「一條界破青山色」,至為塵陋。又偽作樂天詩稱美此句,有「賽不得」之語。樂天雖涉淺易,然豈至是哉?戲做一絕》。
  • 宋詞版「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這個書生有點狂!
    就像南北朝時期的「山中宰相」陶弘景,梁武帝曾邀請他出山輔政,但他卻以一首小詩「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拒絕了梁武帝的邀請。如果陶弘景的拒絕還算有禮貌,那我們本期要介紹的這位詞人的拒絕之後寫的這首詞就顯得有點狂放了,可謂是絲毫不給皇帝面子。下面就來和我一起走進這首詞,走近這位詞人。《鷓鴣天 西都作》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雲券,累上留雲借月章。
  • 柳永很經典的一首詞,行文撲朔迷離,最後14字卻經久不衰
    多少青樓女子因彈唱柳三變的詞而紅極一時,而最後也是這些歌女成全了這位奉旨填詞的才子,讓他在詞壇上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正如陳寅恪所說,「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下面介紹柳永很經典的一首詞,行文撲朔迷離,最後14字卻經久不衰。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宋代:柳永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 蘇軾很出彩的一首詞,雄渾蒼涼,語意高妙,代表了宋詞的最高水平
    蘇軾很出彩的一首詞,雄渾蒼涼,語意高妙,代表了宋詞的最高水平每一個時期都是有其主流的文學形式,都是有歸屬於它的光輝歲月,唐朝是詩的盛世,而宋朝則是詞的盛世。蘇軾最出彩的一首詞,雄渾蒼涼,語意高妙,代表了宋詞的最高水平詞最開始形成於民間,在初、盛唐時期,文人墨客作詞的偏少。
  • 這是一首悼亡詞,借詠梅表現詞人對亡故之人的緬懷、悼念之情
    本文由作者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每日一首詩詞。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今天咱們依舊還是來欣賞李清照的詩詞。不知道各位讀者欣賞完這幾首詩詞有什麼不同的感受?好了,咱們話不多說。下面咱們先來欣賞他的這首詩作。
  • 辛棄疾也「花心」:一首《憶李白》,道出他對李白和杜甫的感情
    不尋飯顆山頭伴,卻趁汨羅江上狂。定要騎鯨歸汗漫,故來濯足戲滄浪。 頷聯的「青山埋骨至今香」,說的是這李白墓位於安徽省的青山西麓隴地上。當年李白去世後,本是葬在了安徽省的城南龍山東麓,後來李白好友的後人給李白遷墓,就把李白墓移到了與龍山相對的青山。因此,很多人追悼李白,都會用到「青山」二字,這辛棄疾自然也不例外。
  • 李白有一首流傳千年的閨怨詩,紫薇只敢借鑑2句,後面4句太肉麻了
    要用幾個詞來形容李白的詩,肯定是飄逸灑脫、天馬行空和放浪不羈。作為豪放派詩人的奠基者,李白的詩句讀起來都霸氣十足。譬如「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等云云。
  • 李白的一首唐詩,適合健身時反覆吟誦,讓你的運動充滿詩意
    當我們健步運動的時候,一般不會選擇固定的跑道,而是選擇山水絕佳處,曲徑通幽或景色宜人的場所,這時候能大聲吟誦這首長短句結合的長詩,有節奏的韻律動感十足。朗誦詩歌和背景音樂一樣,在長距離運動期間不適合節奏感極強的韻律,反而這種舒緩有致的詩歌更加適合吟誦,既不影響運動效果,也能調劑身心,舒緩的節奏令人平和。
  • 李白酒醉後的一首詩,吃了麻雀的閉門羹,最後10字卻豪放而曠達
    【臨其詩境】今天我們來看李白,李白一生的大多數時間在四處漂泊中度過,即使有那麼一段定居安陸的時間,他也是熱心於仕途,四處幹謁以求舉薦,沒有老老實實待在家裡的時候。後來終於得到了入京為官的機會,卻又因為耿介天真的個性很快就受到了打壓,不久被賜金放還。感受到官場的黑暗之後,李白對於仕途的態度也有了細微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