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市場估值低到離譜,投資者為什麼仍不喜歡?

2021-01-16 e公司

在投資和證券研究中,與別人交流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工作。在這種交流過程中,一些經典的問題,可以為我們進行正確全面的判斷,起到很好的幫助。

比如說,彼得·林奇曾經說過,在調研企業的時候,問一下企業「你對某某行業內競爭對手如何評價?他們是一家有競爭力的好公司嗎?」面對這個問題,收到問題的人因為是評價別人公司的情況,往往不會有什麼顧慮,同時所謂「旁觀者清」,提問者就能從而得到真實的行業印象。

還有一個經典的問題,是當我覺得某一類資產的投資機會不錯,而市場上大多數人都很鄙視它時,我會到處問大家,為什麼這類資產你們不看好?這個問題,往往能夠找到自己思維的盲區,同時讓提問者更好地理解整個市場的狀態。最近,在面對香港市場一些低估值的股票時,我就再次向大家提出了這個問題。而我得到的答案,也十分足以發人深省。

部分港股低估嚴重

在2020年夏天,香港股票市場中一些股票,尤其是一些業務在內地的公司股票,其估值出現了非常低廉的狀態。就以股息率為例,在這個時間段裡,股息率5%以上的港股簡直比比皆是,有些甚至到了8%到10%。在我看到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息率高達12%時,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不是12%的ROE(淨資產回報率),而是12%的股息率。而這家公司的PE估值,僅有3倍出頭。而且我在進行研究的時候,還特意排除了短期特別股息的幹擾。同時,從其他估值指標看,5倍以下PE(市盈率)、0.5倍以下PB(市淨率)的香港市場上市公司,也有不少。

那麼,為什麼這些資產這麼便宜,許多公司的長期前景和行業內護城河看著也不錯,業務也主要在國內市場,不受香港經濟不景氣的幹擾,但是卻沒有人買呢?為了搞明白大家腦袋裡都在想什麼,我問了不少朋友,從保險公司資產管理部、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到個人投資者都有:「為什麼港股價值不錯,有些股票估值是內地同類股票,甚至是同一隻股票的1/2,乃至1/3,你卻不看好港股呢?」

在和不下20位投資者閒聊以後,我得到了許多的答案,這裡試著列舉一些。「港股的趨勢太差了,買進去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漲。」「港股歷史上經常性低估,我怕估值起不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還在肆虐,國際資本不敢投資港股,這個市場還得低迷一陣子。」「港股市場和內地市場聯動性太差,萬一我們業績受到它拖累,而對手基金沒買,客戶不會放過我們。」「中美貿易衝突還在繼續,國際資本不敢投資港股,我們也不敢。」「美國股市最近一直在漲,對港股形成了資金抽血效應。」還有一個答案更乾脆:「我們從來沒有研究過港股。」

這些理由聽起來都挺有道理,都是非常標準的,我們在不少金融類書籍裡可以看到的「金融式理由」。但是,只要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裡缺失了一條最重要的理由:這類資產沒有價值。沒有一個人是因為這類資產沒有價值,才不看好它的。而這條缺失的理由,恰恰是價值投資中最重要的理由。

如果仔細分析前面所提到的,大家對2020年極低估值的一部分港股的擔憂,就會發現這些擔憂全都集中在價值以外的因素上:短期波動、價格走勢、客戶的看法、國際形勢,等等。但是,對於企業的長期投資價值,卻不在這些考慮以內。而這種情況,恰恰是一個會讓那些基於價值進行判斷的投資者,容易感到高興、甚至是興奮的典型狀態。

那麼,為什麼我們在投資中,需要了解別的投資者的看法,儘管我們其實根本不認可,也不會採納這些看法呢?因為這是一個驗證自己對市場判斷是否理性的過程。

多聽別人的投資邏輯

沃倫·巴菲特有一句名言:「每一桌牌都有一個負責虧錢的冤大頭。如果你坐到牌桌上,玩了半個小時,還不知道誰是那個冤大頭,那麼對不起,你自己就是那個冤大頭。」所以,如果我們能知道別人為什麼不看好的原因,同時通過仔細分析發現這些原因靠不住,那麼我們就可以確定,自己的邏輯不會是一個「冤大頭邏輯」。

而中國歷史上楚漢相爭時的劉邦,也曾經通過了解對方的情況,做出過「我不是那個牌桌上的冤大頭」的判斷。

據《資治通鑑·漢紀》記載,漢王劉邦派軍隊攻打魏國,進軍之前,劉邦問自己的謀臣酈食其,魏國大將是誰?酈食其說,是柏直。劉邦很開心:「是口尚乳臭,安能當韓信!」這人太嫩了,小時候吃奶的嘴還沒擦乾淨,跟我的韓信沒法比。又問騎將是誰(類似今天的裝甲兵司令)?回答說是馮敬,劉邦說這人還行,但是也不能跟我的騎將灌嬰比,「雖賢,不能當灌嬰。」那步將是誰?酈食其說是項佗,劉邦說這人不如我的曹參,「吾無患矣!」這下我放心了。同時,韓信也問酈食其,魏國難道沒有用那個能幹的周叔做大將嗎?聽說是柏直以後,韓信說「豎子耳」,意思是這人實在是不太行,小娃娃一個。

於是,漢軍攻魏,一戰大勝,攻城略地,「悉定魏地,置河東、上黨、太原郡。」

劉邦和對手拼的是手下的將軍,今天的投資者和對手拼的,是自己的投資理由和邏輯。只知道自己看好的邏輯,不知道別人與自己相反的、看衰的邏輯,和只知道自己將領水平、不知道別人將領水平的統帥一樣,必然難以擁有全部的勝算。

讓我們再來看一個金融投資上的例子。在多年以前,也就是2015年夏天,我曾經問過許多投資者,為什麼你們不看好分級基金的A端?在當時,由於股票市場火爆,分級基金B端的溢價率高企,因而導致分級基金的A端產品,交易價格相對淨值往往折讓了大約25%。這也就意味著一旦折價消失,投資者會獲得33%的回報,算上期間的利息可能還會更多。

但是,為什麼這樣有價值的資產,沒有什麼人看好呢?在當時,我做了和今天類似的事情,走訪了許多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問大家你們為什麼不看好分級基金的A端產品?我得到了一大堆五花八門的答案:「分級B的市場熱情太高,A就很難漲。」「股票市場現在是大牛市啊,我們不想買固定收益類的產品。」「現在是牛市啊,類固定收益產品的這點收益率,我們兩個漲停板就賺回來了。」「我們公司有3個部門,股票部、債券部和組合管理部,分級基金不歸其中任何一個部門管理,所以沒人看。」「價格波動太小,不夠刺激,現在股市多刺激。」甚至還有一個最簡單的理由:「這類產品太複雜了,我們沒研究過。」聽聽,是不是和今天我得到的「我們從來沒有研究過港股」如出一轍。

在2015年的夏天,當面對潛在回報率30%到40%的分級基金A端,儘管人們有如此多的理由不看好它,但是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其中沒有一條是「這個資產沒有價值」。而恰恰是基金本身的價值,而不是大家所在乎的外在因素,才是決定其長期價格的最重要因素。後來,隨著股市迅速遇冷,分級基金B端的溢價率大跌,A端基金的折價率也就得到了快速修復。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不知彼,一勝一負。不知己不知彼,每戰必殆。」兩千多年前的《孫子兵法》,如此描述了在戰爭中「知己」同時也要「知彼」的重要性。對於今天的投資者來說,當我們發現一種資產有價值的時候,在全面分析這個價值是否靠譜的同時,我們也不妨多和身邊的朋友們多聊聊,看看他們為什麼認為這個資產不值得買,從而做到心中有數,舉措皆當。(作者系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資官)

這些,用戶都在看

業績超預期,2500億巨頭罕見漲停!中信證券大幅調高目標價,還有這些白馬股評級被上調!

TikTok48小時倒計時?沃爾瑪被傳參與競購,兩大巨頭股價爆拉!估值200億至300億美元…

突發!美偵察機頻現南海後又惹事!美商務部制裁24家中企,這些上市公司被涉及,原因竟然是……

臺積電重磅曝光!3納米晶片2022年大量生產!A股晶片股卻集體熄火,專家說出了原因

終於來了!千億廣電成立在即,阿里、國家電網共砸200億入股!10家上市公司齊發聲……

《證券時報》旗下專註上市公司新媒體平臺

●一手信息 ●一線互動

●一鍵發布●入駐資本圈

▲小手一點,全新體驗!▲

相關焦點

  • 這一市場估值低到離譜 投資者為什麼仍不喜歡?
    部分港股低估嚴重在2020年夏天,香港股票市場中一些股票,尤其是一些業務在內地的公司股票,其估值出現了非常低廉的狀態。就以股息率為例,在這個時間段裡,股息率5%以上的港股簡直比比皆是,有些甚至到了8%到10%。在我看到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息率高達12%時,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不是12%的ROE(淨資產回報率),而是12%的股息率。
  • 老唐估值法答疑(續)
    這意味著今天50倍賣出,是提前三年在合理估值的基礎上加價50%賣給接盤俠,符合老唐不佔便宜不交易的投資原則。 第二,關於孰低原則的疑惑。 至於為什麼選50倍賣出,在2019年4月20日的《實戰細節分析:老唐為什麼不不賣茅臺換分眾》一文裡,我已經寫得清清楚楚。 直接拷貝過來。
  • D315篇、估值 繞不開的話題
    D315篇、估值繞不開的話題2020年12月15日皖 淮南  胡永洲首先值得一說的是,股友可以加我的微信
  • 市場震蕩價值投資者獲低配時機 三指標選出27隻股
    市場震蕩價值投資者獲低配時機三大指標選出27隻成長潛力股■本報記者 趙子強 莫 遲編者按:近期A股的回落,讓價值投資者擁有了逢低配置的機會。分析人士認為,市場經過本輪調整後,不少個股投資價值凸顯,從2017年年報業績預喜、公司股票估值低於所屬行業平均值和產業資本逆市增持等三大指標可以迅速鎖定未來成長潛力較高的公司。從統計數據來看,共有27家公司同時滿足以上三項指標,今日本文特對上述公司股票進行分析梳理,供投資者參考。
  • 樂活IPO估值相當於同類美股3倍,投資者會買帳嗎?
    Seeking Alpha刊文指出,樂活財務表現可圈可點,而他們所在的市場未來幾年預計也會強勢成長,但是樂活開出的估值要相當於美國同類上市公司的3倍,他們的潛力恐怕配不上這麼高的溢價。概覽樂活計劃在納斯達克市場進行IPO交易,通過發行A類股票融資2570萬美元,擬用代碼「LOHA」。
  • 航運物流企業成為海信混改戰略投資者,國際化能否提高估值?
    根據Alphaliner的統計,以運力計,截至2020年6月30日,海豐國際在全球貨櫃航運企業中排名第17位;2019年海上貨櫃運量超過248.3萬標準箱(不含空箱)。公告認為,海豐在國際航運、倉儲、物流服務方面的資源能夠助力海信的國際化發展戰略,幫助海信處理好當地的公共關係,以及引進海外技術、產品 和人才,開拓海外的政府市場和企業客戶市場,具有很好的產業協同效應。
  • 霍華德·馬克斯:市場信號沒有價值,因為市場什麼都不知道
    在此之前,《陸家嘴》記者在橡樹資本舉辦的霍華德·馬克斯媒體見面會上聆聽了馬克斯先生的在這一年對於投資與市場的一點思索與總結,並且在原著「Mastering The Market Cycle」中找到了一點他對於為何寫作這本書以及其中核心內容的線索。「七年前,我寫了一本書叫《投資中最重要的事》,這本書有21個章節,描述了20件在投資中很重要的事。
  • 如何3分鐘算出一家創業公司的估值 | 獵雲網
    投資者一般不太會想壓低這個金額。為什麼呢?因為你表明了這是你成長到下一階段需要的最低金額。如果你拿不到這筆錢,你的業務就不會增長--這不符合投資者的利益。因此,我們可以說,投資金額就是這樣了。現在,我們需要弄清楚要給投資者多少股權。它無論如何不可能超過50%,因為這將使你,也就是創始人,失去努力工作的動力。同樣,它也不能是 40%,因為這樣留給下一輪投資者的空間就很小了。
  • 邱國鷺:這5類股票容易是價值陷阱,包括低PE的周期股
    對投資者而言,這是個生死攸關的問題。比爾米勒在輝煌了15年之後晚節不保,在第16年把前15年的超額收益悉數退還給市場的前車之鑑,值得每個投資者深思。價值陷阱價值投資最需要的是堅守,最害怕的是堅守了不該堅守的。金融危機時花旗從55元跌至1元的過程中就深度套牢了無數盲目堅守的投資者。關鍵是要避開價值陷阱。
  • 公開發行估值高的掘金新能源汽車板塊仍有階段性機會
    【公開發行掘金新能源汽車板塊的高估值還有一個階段性機會】2021年,板塊依然火熱。接受採訪的公眾投資者認為,雖然目前新能源汽車軌道估值不低,但2021年仍有良好的投資機會,因為行業的高度繁榮是相對確定的。(證券時報)
  • 單一估值方法失效,挑戰23倍PE,估值或分...
    傳統估值方式或失效按意見稿的相關規定,科創板企業的上市條件分五類,每一類按不同市值進行區分,首次網下發行階段還要看這個估值能否得到詢價機構的認可,如果達不到預期市值發行將告失敗。此前,一家華南大型投行也向記者表示,按市值設置上市門檻是好事,這將引領資本市場走向國際化和市場化。
  • 價值投資者如何看「樂融融」
    但是作為一個投資者,尤其是一個價值投資者,眼裡只有風險和回報,天然地對這類投資很恐懼——因為中途倒下的概率很高。即使能走得很遠,但融創中國(01918.HK)以150億元入股,價格太高,回報會很低,考慮到資金的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融創的這筆投資,自然讓中小投資者抓狂。所以當相關公告宣布時,很多投資者霎時崩潰,連夜趕到北京,爭取在融創戰略入股樂視的發布會後,一起開一個投資座談會。
  • 彭博社:小米450億美元估值過高-虎嗅網
    虎嗅註:去年,小米可謂風光無限:消費者排隊購買其產品,投資者狂熱追捧,這家北京創業公司以450億美元的估值完成了上一輪融資。而如今,飛速發展的小米開始遇到阻礙。小米發展道路上出現的蹣跚顯示出,在大步流星地在中國智能機市場超越蘋果、三星電子後,小米試圖維持其增長勢頭正面臨挑戰。投資者看重小米,是因為其以創業公司的身份攪亂了市場格局,並且採用了獨特的在線銷售模式,但是中國經濟增速的放緩以及銷售模式被對手的複製,讓小米的先發優勢消失殆盡,高估值遭到質疑。
  • 傳奇投資人格蘭桑:市場正深陷「史詩級泡沫」
    在泡沫中,財富始終在得與失的邊緣反覆橫跳——這也是投資者們真正感受「富貴險中求」的機會。為了避免泡沫破裂帶來的損失也已成為了最困難的事情——無論是每個人的職業要求,還是心理上的判斷失誤,都會讓一大批投資者投入到泡沫的浪潮中。但是,無論美聯儲再如何費盡心思救市,泡沫終將會迎來破滅的那一天,並對經濟體和投資組合產生毀滅式打擊。
  • 六大高手:堅定看好A股市場未來!
    房地產行業在經歷了三季度的多方位政策打壓之後,香港內房股普遍跌至歷史最低估值附近。房地產行業可能會進入一個蕭瑟的秋天:房價不漲不跌,許多實力較弱的地方房企將被淘汰或兼併,行業的利潤率也會隨著房價的滯漲甚至下行而被壓縮,這將有利於大企業尤其善於兼併重組的公司逆勢擴張。我們認為行業的政策壓力已經見頂,四季度可能會出現房地產的估值切換和估值修復。而從長期來看,我們亦看好房地產龍頭的整合壯大。
  • 96隻股票5年10倍 機構投資者是怎樣發掘的?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外資不斷湧入,A股審美偏好正發生明顯改變,未來業績相對具有「確定性」的大市值公司的估值水平明顯有了提升,而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的公司估值水平有所下移。確定性溢價提升了機構投資者整體資產的估值水平,而這或許是公募業績創近10年新高的主要原因。
  • 私募觀點集錦:梅花香自苦寒來 估值是最好的錨
    我們也一直在思考,這輪熊市與以往相比有什麼不同。其實我們思考下來的結果是,沒什麼不同。股市本身是對經濟發展前景的映射,每一輪熊市的末期,都充斥著投資者情緒的極端焦慮和失望,充滿著對國運的悲觀一如在牛市對國運的樂觀。每一輪熊市的末期,投資者都是瘋狂出售股票,直至把估值壓到低點。當然大家也都在每輪熊市末期,認為這一輪是不一樣的,估值根本是無效的,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 Niantic估值超200億元 矽谷風投如何錯失Pokemon Go
    原標題:Niantic估值超200億元 矽谷風投如何錯失Pokemon Go   近日,據市場調研公司Sensor Tower的報告顯示,《Pokemon GO》自7月6日上線到8月1日,遊戲內營收1.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7億元)。
  • 螞蟻集團退款安排明確,有利於保護投資者
    螞蟻集團A股退款政策與H股主動退款這一舉動一致,有利於公平保護兩地投資者的正當權益。但值得注意的是,內地與香港在發行繳款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存在差異。在現行制度下,H股按照認購意向金額繳款,A股則是中籤後按實際中籤金額繳款。這造成兩地投資者凍結資金金額差異較大,螞蟻集團H股香港公開發行凍結資金高達13萬億港元,A股中籤繳納資金合計約13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