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下沉市場,每日優鮮重注社群電商「每日一淘」

2021-01-10 36kr

從去年底到今年3月,每日優鮮孵化每日一淘只用了四個月。用每日一淘COO淡焦成的話說,這個社群電商項目寄託了每日優鮮「儘快成為生鮮零售商第一名」的期望,如今它的速度可能超出了內部預期。

資本寒冬中,每日一淘完成了兩輪融資,共計1.3億美金。據內部人士透露,每日一淘上線至今的近8個月,銷售額每月環比都在翻倍增長,一些爆款品類,比如牛排、進口榴槤、大閘蟹、獼猴桃等,都實現了上千萬銷售。

依靠社交流量買貨是2018年電商圈的最大主題。拼多多從進入大眾視野到納斯達克上市不過半年,迅速完成卡位,第二梯隊的雲集卻引來眾多效仿者——在發展會員,靠返利激勵會員賣貨的創業公司中,還沒有一家佔據絕對優勢,後來者仍有機會。

社群運營的方法論大同小異,每一家公司都在小心翼翼地摸索,如何建立一套激勵機制,以兼得發展速度與監管安全。

最初上線時,每日一淘設置了399的會員門檻,付費才能獲得自購和賣貨的返利。但進入12月,這個門檻被取消,用戶只需要邀請10位朋友註冊,就能免費成為會員,淡焦成稱,這是由於付費模式「有些違背給3到5線城市帶去消費升級的初衷」。

事實上,成為會員要不要付費,困擾過許多社群電商公司,它們大都都經歷過摸索和轉型。雲集就嘗試過不收費,但發現用戶不活躍,買賣的意願都不強。「如果我花了錢,那這個app是不能卸載的,如果成本是零,那就隨便卸。」雲集CEO肖尚略曾在接受36氪採訪時說。

免費可以更快收割用戶、形成規模,付費則可以維持一定活躍和復購,這是不同公司在不同階段的戰術選擇。對於每日一淘來說,免費的挑戰在於,在沒有「成本」的情況下,用好的商品和服務留住用戶。

每日一淘可能對此有信心。「在生鮮品類開發、供應鏈組織、品控等這些複雜環節的管理,每日優鮮有很好的積累。」淡焦成說。

不過,每日一淘並沒有大規模復用每日優鮮的商品,而是在選品上側重「特色化,個性化」,同時更強調性價比。一位家住通州的每日一淘用戶稱,她為家人購買的成箱水果比家附近超市賣的便宜、新鮮。

「不用下app,也不用找入口,在微信群裡看到別人分享覺得合適的,就買。」這位用戶說。

對於每日優鮮來說,每日一淘的戰略價值在於,它用一種更輕的平臺式打法,迅速地切入低線城市,這是每日優鮮依靠開城、建倉所難以達成的速度。從這個意義上說,從自營模式拼好貨轉向平臺模式的拼多多,也是每日優鮮的一個樣板。

不過,每日一淘也在嘗試建設區域的物流中心,這也是它花錢的一個主要方向。未來理想的狀態是,每日優鮮的倉配體系優先覆蓋一二線城市,每日一淘優先覆蓋三到五線城市,兩者獨立發展,又能互相借用。

在「洗」完一波又一波用戶後,一些社群電商已經陷入增長瓶頸。比起高超的社群運營技巧,供應鏈才是這個生意的真正壁壘。

相關焦點

  • 每日一淘:採取社交分享與會員制,打造共享創業模式
    現行電商市場競爭激烈,談及孵化每日一淘原因,CTO王增智告訴創業邦,原因可從兩個維度分析,首先,從企業創新角度,每日優鮮擁有豐富創新基因,縱觀歷史,每日優鮮已創新多種業務試運行,每日一淘也是企業創新過程中作出的創新點之一;其次基於當時市場環境,電商獲客成本逐步提升,需要創新更高效的獲客方式,每日一淘則選擇熟人之間分享作為主要的獲客方式。
  • 社交電商2周年:粉象生活、甩甩寶寶、每日一淘的戰績報告
    不知不覺,一些明星企業也迎來了其2周年的生日,其中就有粉象生活、甩甩寶寶和每日一淘。那麼,它們又有哪些新動作?現在的社交電商又有什麼新的發展方向? 銷貓新零售(DSxiaomao1130)觀察到,這三家社交電商在上半年都舉行了2周年的慶典活動,分別從戰略宣布、商品大促、會員活動等方面來標註自己的發展節點。
  • 每日優鮮產品分析報告 | 領跑你每天的生活新鮮感
    本文將藉由分析每日優鮮的視角,帶你來一覽這家生鮮電商獨角獸以及該行業的運轉邏輯。本文將從如下方面進行分析:行業分析競品分析用戶價值分析商業價值分析產品迭代分析產品結構分析運營分析總結一、行業分析生鮮產品電子商務,簡稱生鮮電商,指在網際網路上直接銷售生鮮類產品,如新鮮水果、蔬菜、生鮮肉類等;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線上買菜也成了廣大消費者享受生活的一種方式。
  • 一路領「鮮」,每日優鮮憑什麼?
    尤其是疫情期間線下消費市場受到重創,「宅經濟」側面拉新了線上消費群體。此外,作為新的「藍海市場」且尚未被電商完全攻克的萬億級賽道,生鮮電商一直是各大投資機構和產業巨頭躍躍欲試的行業,佔據著投資熱度。但是生鮮電商行業未來仍有很大市場和發展潛力。2. 生鮮電商主流模式分析雖然生鮮電商早就憑藉著龐大市場潛力吸引了眾多玩家投身其中,但從當前的格局來看,還沒有形成真正的「一家獨大」。根據艾瑞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模式豐富,加之疫情期間流行的「宅經濟」更是成為了很多生鮮電商復起的契機,這使得生鮮電商市場「混戰」愈發激烈。
  • 社群+草根直播,蘇寧零售雲的下沉市場攻略「新變」
    同時深化零售雲終端門店的網際網路營銷能力,增加社群流量變現手段,讓門店在產品、獲客、銷售環節形成堅固的競爭壁壘。草根直播興起,小鎮店主如何化危為機和許多加盟蘇寧零售雲的老闆一樣,義烏的王向正並非賣家電出身。在加盟蘇寧之前,王向正在義烏小商品市場做過小買賣,也做過天貓店。
  • 每日優鮮疫情期間業務量增長300% 客單價提高到120元
    【億邦動力訊】2月10日消息,疫情期間,每日優鮮業務量增長300%,客單價提高到120元。為緩解一線的壓力,平臺訂單交付時間由平日的1小時達調整為2小時達,且2小時整體的交單率達90%以上,所有訂單當天能夠交付到用戶手中,日清達到100%。近半個月的監控數據為用戶滿意度持續維持在95%以上。
  • 每日優鮮用超高性價比,營造優質新鮮食材
    在物質生活極大改善的今天,人們對於飲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於食材的新鮮度的把控也越來越嚴格,想要足不出戶買到放心的生鮮也是大家共同的需求,每日優鮮就因此應運而生。作為電商平臺,每日優鮮服務齊全,擁有優質新鮮的食材,可以滿足消費者的購買需求。
  • 直售「頂配鮮肉」,看每日優鮮如何守護消費者的健康
    來源:時刻頭條近日,生鮮電商平臺每日優鮮推出「今日鮮」系列食材,此次每日優鮮「今日鮮」系列以鮮肉為主,為用戶提供新鮮不隔夜的美味體驗。食材的新鮮決定了餐品的美味程度,尤其是肉類食材,是否新鮮更是影響著食者的健康。
  • 生鮮電商肉搏戰
    敢於對自己「動刀」的每日優鮮,算是上一場戰役的突圍者。2015年,當大部分生鮮電商都已經主動或被動放緩擴張步伐時,每日優鮮決定要重資產布局前置倉,並且是「ALL in」,當時很多人沒有看懂這種路數。然而,每日優鮮的創始人兼CEO徐正似乎有更高的視野。
  • 青島+每日優鮮,一場直通未來的消費產業升級
    新年將至,農業大省的中心——山東青島給線上買菜又添了一把火。12月9日,青島市政府宣布,由青島國信、陽光創投、青島市政府引導基金組成聯合投資主體,向每日優鮮戰略投資20億元,每日優鮮則會在青島建立全國生態鏈總部產業園及智能供應鏈中心。據悉,這一大手筆,不僅是迄今為止生鮮電商在地方落地的最大規模戰略投資,也創造了當地政府產業基金的單筆投資之最。
  • 每日優鮮用速度為「鮮」和「快」保航,「快」成為每日優鮮配送員的...
    這段時間,每日優鮮不可謂不出名,憑藉著「鮮」和「快」,它很好的佔據了生鮮市場,獲得了越來越多人的理解。對於生鮮來說,「鮮」是最基本的,而要實現「鮮」就需要配送的「快」。每日優鮮之所以以「快」出名,這跟它的配送員是分不開的。
  • 產品分析報告丨每日優鮮,隨時隨地享受食物的美好
    2019年過年期間,時間相對富餘,作為每日優鮮用戶,開始嘗試了解生鮮電商現狀,並試著對每日優鮮app做一個產品分析。一、產品基本信息產品版本:V8.5.1體驗機型:榮耀9體驗環境:EMUI 8.0.0體驗時間:2019年2月體驗者:XccUrate M二、市場背景1.
  • 每日優鮮徐正:那些字字帶「血」的經驗
    徐正,每日優鮮的創始人。他是近幾年國內網際網路創業浪潮中的明星選手,身上的標籤眾多:15歲考入中科大,不折不扣的少年學霸;28歲成為聯想集團最年輕的事業部總經理;2012年,聯想進軍農業領域,徐正又轉戰負責水果事業部;2014年創辦每日優鮮。
  • PRD:倒推「每日優鮮」app產品需求文檔
    每日優鮮作為一個比較成熟的O2O生鮮電商平臺,我根據現有的每日優鮮app進行了文檔倒推,對產品結構、主要業務流程、主要窗口的頁面邏輯和交互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說明。該文檔主要是從前端用戶體驗方面設計的,剛開始學習相關知識,肯定有很多不足,還請各位大佬多多指正!鞠躬~
  • 每日優鮮推出便利購,辦公室零食櫃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目前這一賽道上的競爭者大多是初創企業,為了控制貨損率,大部分的零食櫃售賣的還是常溫食品,而在生鮮、冷凍奶製品方面卻鮮有公司涉及。36氪曾報導過一家專門做即時鮮果的零食櫃,叫「果酷」,為了控制成本,製作的是水果製品,包括現切水果、果汁、水果沙拉。在初期投入市場的時候,貨損率也達到了80%,但是規模化以後,這一貨損率有所降低。
  • 每日優鮮推出「便利購」,辦公室零食櫃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目前這一賽道上的競爭者大多是初創企業,為了控制貨損率,大部分的零食櫃售賣的還是常溫食品,而在生鮮、冷凍奶製品方面卻鮮有公司涉及。36氪曾報導過一家專門做即時鮮果的零食櫃,叫「果酷」,為了控制成本,製作的是水果製品,包括現切水果、果汁、水果沙拉。在初期投入市場的時候,貨損率也達到了60%,後期達到8%。
  • 用每日優鮮1/10融資額做到一半DAU?易觀8月數據顯示食行生鮮只有44%
    9月27日,易觀諮詢發布《8月生鮮電商榜單月報》,生鮮電商行業整體活躍人數持續上升,每日優鮮、盒馬、本來生活三家應用月活人數略有下降,叮咚買菜、京東到家、食行生鮮則位居增長榜單前三位,其中食行生鮮8月日活為24.9萬,每日優鮮日活為57.5萬,食行生鮮日活為每日優鮮日活的44%。
  • 每日優鮮王珺:交易額翻4倍、客單價提升50%,暫無上市計劃
    燃財經(ID:rancaijing)原創作者 | 黎明編輯 | 魏佳2月18日,燃財經舉辦「創新經濟戰疫計劃」 第三期線上沙龍,主題聚焦生鮮電商行業。不惑創投創始合伙人李祝捷、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王珺就「穿越疫情,生鮮電商怎樣把握新機會」這一話題進行了主題分享和互動對話。
  • 淘小鋪這樣的社交電商系統怎麼開發?
    去年年底,由阿里推出的淘小鋪正式上線,屬於社交型購物平臺,以S2B2C模式為主要運營模式,招收分銷商,代理商等到平臺開設自己的店鋪,貨品由平臺統一提供,就此阿里也開始正式進軍社交電商市場。隨著網際網路市場增量猥瑣導致市場紅利流失,讓傳統電商逐漸沉寂,流量的爭搶以及下沉市場的挖掘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生存與否,社交電商模式似乎成為了勝負關鍵。阿里這樣的電商頭部都如此發力,花費了相當高的經費去打造淘小鋪,這足以證明社交電商的重要性,那麼,像淘小鋪這樣的社交電商系統應該怎麼開發呢?
  • 騰訊系社群電商快速崛起,甩甩寶寶等或成「雙十一」電商大戰新看點
    相關資料顯示,在近年來網上商品零售總額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從2018年起,社交電商卻「一騎絕塵」。其從業人員即達到了6000萬,而且年複合增長速度超過了50%,預計到2020年,社交電商的從業人口總和可能會達到1個億,市場規模會突破萬億。這其中,社交電商直播已經成為「最亮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