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真的冷,加上疫情影響,大家開玩笑都是說還要啥自行車,能好好活著就不錯了,唉,這可能算是面對未知,我們新一代打工人對命運最卑微的乞求了吧,但就是這麼個最低限度的目標,還是有人沒有實現,有23歲如花似玉的女孩子倒在加班的深夜,也有43歲正當壯年的外賣員倒在送餐的路上。
一邊是他們的猝死讓大家感同身受的難過,一邊是他們的死去沒有讓資本有任何對生命的敬畏,很多人沒有說出來,但心裡一定在感慨,他們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這種猝死的情況,這些年已經不知道發生了多少,只是最近開始了網際網路平臺的反壟斷,讓普通人更加認識到了資本殘酷的一面,所以才體會更加難過。
這樣的事發生,會有各種各樣的聲音,有的是健康層面提醒大家要注意自己的身體,有的是法律層面希望嚴格執行《勞動法》,也有的是對資本的控訴,這些很多人都說過了,今天我想從更加本質的層面,嘗試著看能不能找到這種問題的根本原因在哪裡。
這種對根本原因的追尋,是希望在必然性的層面,去找一找原因。
為什麼網際網路行業加班這麼多
我們都習慣說加班是資本對員工的一種剝削,有種說法說資本是青春的榨汁機,要把所有人的價值都榨乾,其實我也常在想這麼一個問題,資本到底是誰呢?是老闆嗎?我們就拿一個最典型的行業來舉個例子,看看資本到底是誰。
網際網路是大家公認最喜歡加班的行業,雖然工資高,但是加班也特別厲害,我們就以一個上市公司的普通員工舉例子吧,他要加班,首先是領導要求今天的活必須得幹完,那領導就是加班的直接責任人,但是領導自己也在加班,他加班是因為他要對這個項目負責,而他上面還有領導要考核,那這麼一層層往上推,加班就是老闆的責任。
但老闆也有話說,老闆他也加班,半夜發的郵件他還秒回,老闆說公司還有其他的投資人,投資人對利潤有要求,我只能把任務分攤下去。那投資人會說我們能拿到錢,也是因為別人有投資回報的要求我們必須做到,那這些投資人的錢又從哪來呢?風險投資的錢可能是其他機構投的,股市上的則是二級市場的投資者出的,那他們的錢又從哪來呢?
搞不好還可能是網際網路公司員工買理財產品的投資,這在資本上簡化一下,簡直可以形成一個閉環,你花錢買高收益的理財產品,理財產品追求高回報的成長型公司,公司老闆反過來追求高成長,最後是通過你加班實現。
那麼這裡面,誰是資本的化身?第一個最多的答案肯定是老闆,因為他雖然也加班,但是他的收益最大啊,按傳統的理解邏輯是這樣的,但是按資本的邏輯不是這樣,資本的邏輯是,他承受的風險最大所以收益最大,而加班只不過是他自己降低經營風險的一部分而已。按這個邏輯,老闆背後的投資者也是一樣的,承受風險較高獲取收益較大。
這個在員工看來就不對了,我承受的是猝死的生命風險,為什麼我的收益這麼低?但是資本的邏輯裡,員工的生命,甚至老闆的生命,那都不過是風險成本而已,最重要的是這一整個鏈條繼續維持運轉。
所以我們去尋找資本的化身,會發現似乎這個鏈條裡每個人都是參與者,在相互影響相互推動,但是否所有人都是資本本身了呢?那肯定不是的,從這個意義上說,規則都是由人定的,誰有權制定規則誰就能代表資本意志,那誰制定規則呢?首先肯定是錢多的說了算,所以這個層面上而言,資本最先浮出水面的化身,還是資本家跑不脫。
回到這個問題,為什麼中國的網際網路公司加班特別多,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因為我們本身資本積累時間短,然後趕上了網際網路這個轉型期,所以網際網路公司是有限的資本投入的重點領域。第二個轉型的成本是很高的,這裡的資本投入最後算成本時,還要把其他行業被衝擊的成本覆蓋掉。這兩個原因加在一起,對於網際網路公司來說,既享受了資本和時代的紅利,也要承受高額的回報考核。
但這裡其實就有個矛盾已經出現了,其他行業的衝擊成本,最後網際網路公司的老闆承擔了嗎?所以這裡還有個問題,到底是英雄創造了時代,還是時代創造了英雄?如果是時代創造了英雄,那麼英雄不能把好處全拿走,而讓時代背負所有的衝擊成本。
這兩種說法之間還有啥差別嗎?這個差別其實大了去了,往大了說,這就是我們和美國的區別。
資本的三大陷阱
很多人羨慕美國人就不怎麼加班,到點就走,絕不含糊。從淺層原因來說呢,是他們有工會,有勞動法。從深層來說是他們有原始資本積累,先一步完成了工業化,之後可以利用這個工業化的優勢,實現更高附加值的產品和收益,這就可以使他們不需要加班,還有高收入,說白點,是發展中國家把班都給加了,利潤他們拿走,所以他們就不需要加班。
但是這些年形勢又變了,隨著資本追求更高的收益,他們把產業轉移到成本更低的國家去,然後就是美國攻陷國會山的那些紅脖子,徹底不用加班了,因為連產業帶工作機會全離開美國,你不被需要了。站在這個角度,說加班是福報,還振振有詞,你就能理解是什麼意思了,你不愛加班,你看看紅脖子們,他們想加班都沒得加。
像美國的國際資本搞產業轉移,然後連加班的機會都不給你了,其實就是把衝擊成本甩給了國家和社會,他們只需要利潤和榮譽。但那是美國,我們不行,說白了是時代造就了機會,機會成就了英雄,英雄只是光鮮的一面,他的背後是其他產業的衝擊成本,是加班猝死的員工,要是全像美國的資本家那樣,好處自己拿走,其他的都留給國家和社會,那是對於這個時代的背叛。
但是美國對於這個運行的機制,有另一套邏輯,他們強調個人英雄主義,強調贏者通吃,強調私權保護,也強調個人自由,也就是說你怎麼選全是你自己的事,後果也是你自己承擔。所以可以看到美國的資本家,幾乎可以算是資本的極致化身,因為他們在規則上與資本是基本上完成了由裡到外的統一。
但事實真的是這麼回事嗎?給你自由,你就自己負責自己,聽起來很美好,但是資本早已經布下了天羅地網,你從出生到死亡,都逃不開,其中三個陷阱。
第一個就是生育陷阱。
現在幾乎所有完成了工業化的國家,都會經歷一個差不多的人口曲線,在工業化初期,由於生產力大幅提升,供給快速增加,都會經歷一個人口大爆炸階段。美國在1900年前工業生產總值達到世界第一,那時人口7640萬,到1940年時增加到1.3億。除了移民外,出生率維持在很高的水平。
中國的工業化初期,差不多是建國後,從1953年引進156套工業設備開始,到1980年前,我們初步實現了最初的工業化改造,這個期間我們的人口出生率也是最高的。
其他像日本,韓國,差不多都經歷過工業化初期人口大幅增長的階段。但隨著工業化完成,幾乎也是無一例外,就會出現出生率暴跌,陷入老齡化。美國最明顯的就是當年工業化初期增長人數最多的白人,現在的生育率逐年下降,而且這個趨勢沒法逆轉。而現在的歐洲國家,日本,韓國,包括我們在實現工業化後,都是如此,生育率暴跌。
這就是資本化時代的第一個生育陷阱,伴隨著工業化的進程,人口一開始會大幅增加,這好理解,是因為糧食生產,各方面供應大幅增加,大家幸福感也強,願意多生也養活的起。但是為什麼工業化完成後出生率會大幅下降呢?我覺得這就跟資本有關係了。
第二個是欲望陷阱
工業化的進程,就是資本脫胎換骨的進程。工業化過程中,會實現第一步的資本積累,形成產業資本,隨著產業資本繼續積累增加,產業資本會蛻變成金融資本,最後金融資本為了安全,必定會掌握政治資本,這就是產業資本金融化,金融資本國家化,國家資本化。
在這個過程裡,工業化的產業資本之所以會轉為金融資本,就是因為工業化進程中,產業的提升總會有個限度,技術的進步不是無止境的,隔二三十年就會遇到些瓶頸,這個時候產業資本的擴張速度就慢下來了,但是金融資本發現了一個秘密,那就是通過刺激人們的欲望,人們就會不斷產生新的需求,有了需求,就可以把產業資本中間的這個波動率降得更低。
所以金融資本最大的變化,就是把金融服務從產業帶給了普羅大眾,只要你有需求都給你滿足,你沒有需求,我給你創造需求,你孩子本不需要過一個有排場的生日,但是我告訴你你不但需要而且你也可以,資本一方面對人的欲望刺激無處不在,另一方面又對所有的服務都進行資本標價,這樣大家從開始追求欲望,本質上變成了追求資本。
在這個過程裡,倡導人性的解放就變成了必然,而生育變成了負擔,再把生老病死的每一個環節都資本化定價,高度資本化的世界,就是每個人都是一個商品,大家都從資本的角度出發在考慮生孩子這件事的成本與收益,但是人類繁衍是本能,是不需要計算成本收益的,你只要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就已經進入了資本的邏輯陷阱。
這就是為什麼工業化後期,人口出生率都會暴跌,我認為是資本化的副作用,刺激了過多的欲望,而拋棄了太多的責任。在這個刺激欲望的過程中,還產生了第三個陷阱。
第三個債務陷阱
現在再看所有的工業化國家,雖然在資本的推動下,都實現了工業化的巨大進步,但無一例外最後都會滑入債務陷阱。因為刺激欲望的另一面,就是透支未來,債務就是透支未來最直接的形式,當債務無限增長,就被資本徹底鎖定一生。
債務的形式中,信用卡,分期付款,這些都是美國的發明,也是資本主導的傑作,人為什麼要有債務?人為什麼要進行信用評級?有人說這是時代進步的必然,而信用評級本身就是為債務進行服務的,而債務又是為誰服務的?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那如果以借債為生,還是不是天經地義?借債能創造財富嗎?借債能不能創造財富不知道,但是借債必然可以創造枷鎖,有了枷鎖,就可以讓借債者更加努力的勞動去創造財富。
我們回頭來看,在工業化時代,這三個陷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幾乎是隨處可見,我們經常討論的一些熱點問題,也幾乎都是從這裡面派生出來的,比如生育率低的問題,養孩子成本高的問題,房貸車貸借唄花唄,這些都是枷鎖,當你背上了這些枷鎖,在某一天的風雪中加班猝死,就是偶然中的必然,必然的是有人必須拼命,偶然的只是倒下的那個不是你。
最後
資本是實現工業化的主要推力之一,但是它的副作用就是會把一切都變成商品,在親人眼裡我們的生命是無價的,而在資本的眼裡,生命只不過是2000塊錢的人道主義援助和3萬塊錢的猝死險賠償,資本希望把一切都資本化,但人生來應該有更崇高的意義,而不是做資本的奴隸。
比起抑制加班文化,更深遠的我們也要考慮未來的發展之路,如果是美國那樣的發展路徑,其結果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只要是資本主導的社會最終必定陷入三大陷阱,不是被這個陷阱套住,就是被下一個陷阱套住。在那陷阱裡,有太多資本的糟粕,那不是人類之光,而是人類之恥,我們的資本家不要反以為榮。
我在上一篇文章《千年第一的中國在近代落後,憑什麼只用了六十年,就再次引領世界》中,寫了我們中華文明的過去,曾是千年以來的引領者,我們當時領先的是農業文明,現在呢是工業文明,雖然我們一度落後,但經過幾十年的追趕,我們在工業化上已經初步實現了工業生產總值的再度領先。這一篇寫的就是工業文明的陷阱,我們的目標不應該是現在所謂的工業文明,而是要發揮我們的智慧,走出另一條超越它的人類文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