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苗價同比跌50% 疫情加速小龍蝦產業調整:以前「大養蝦」以後「養...

2020-11-30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陳晴    每經編輯 陳俊傑    

時至5月,又是一年小龍蝦消費旺季。不過,今年受疫情影響,小龍蝦行情有了新變化。

近日,三農問題學者李昌平在微博上發出一封特殊的「求助信」。李昌平稱,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湖北省一地的小龍蝦出現滯銷,其中小龍蝦種苗價格低迷難銷,而成品蝦價格也大幅下跌。

湖北省是小龍蝦大省,2018年產量約佔全國總產量的一半。湖北省潛江市、監利縣、洪湖市都是知名的產蝦縣市,其中,潛江市被稱為「中國小龍蝦之鄉」。

作為小龍蝦主產區,湖北省正是近期新冠肺炎疫情中心地區。今年的湖北小龍蝦產業現狀究竟如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了解到,今年小龍蝦蝦苗價格相比去年大幅下跌。而成品小龍蝦價格走勢分化,其中大規格小龍蝦量少價格仍然不錯,但小規格的小龍蝦價格持續走低。

「2019年-2020年是小龍蝦產業調整期。」在專業人士看來,今年的小龍蝦產業調整和疫情影響有關,但疫情並非主要影響因素。眼下,小龍蝦養殖面積已經基本飽和,但從規格上來說出現結構性失衡。未來小龍蝦養殖戶想要賺錢,需把規格和品質做起來,「從以前的『大』面積養蝦到養大蝦」。

小龍蝦被按照不同規格分裝和售賣 每經記者 陳晴 攝

養殖戶故事1:蝦苗滯銷引發連鎖反應

「我這會還在田裡,晚些再和你聯繫啊。」近日的一個下午,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聯繫小龍蝦養殖戶陳鎳時,他正忙得不可開交。

陳鎳是潛江市後湖農場一分場一隊小龍蝦養殖基地負責人,養殖小龍蝦的土地面積大約200畝。陳鎳的養殖基地既有蝦稻田也有小龍蝦精養塘。一般來說,1-3月賣蝦苗,蝦苗賣得差不多了就賣成品蝦。

受疫情影響,今年陳鎳的蝦苗銷售不佳。「本地蝦苗賣不動,外地人也不方便過來拉蝦苗。」

陳鎳回憶道 ,去年開春蝦苗曾經賣到38元一斤,今年同期蝦苗價格不及一半。「往年主要收入就是賣蝦苗,今年這塊收入難了。」

蝦苗滯銷還引發了連鎖反應:大量賣不出去的蝦苗擠在塘口,導致塘口密度過大,小龍蝦生長受阻,難以長大。

如此形勢下,市場充斥著大量的小規格小龍蝦,價格也持續走低。「庫蝦今天是四塊五一斤,之前最便宜一天曾經賣二、三塊錢一斤。」據介紹,1-3錢的小蝦子被稱為庫蝦,一般加工廠冷庫收購後用來加工成蝦球等。

對於庫蝦賣得最便宜的那一天,陳鎳記憶深刻,當天可能剛好十幾個冷庫停收,市場上蝦販子競相壓價。「連青菜都不如,現在黃瓜、西紅柿子每斤可能都要五塊。」

不過,大規格小龍蝦價格仍然不錯。一般6錢以上的大規格小龍蝦,蝦販收購價格達到每斤20元甚至更高,但市場量少缺貨。

陳鎳認為,想要賺錢還是要適應市場,把小龍蝦養大,而想要把小龍蝦養大就必須降低密度。

部分養殖戶調整養殖模式,在蝦稻田裡放黑魚吃蝦子;還有的把蝦苗賣給別人餵雞餵鴨。

陳鎳近期急於出手小龍蝦與他對於後續市場行情的擔憂也有關。「過年那幾天,聽說(加工企業)凍蝦都沒賣完。」陳鎳說,就怕加工廠冷庫收滿了提前不收了。所以自己搶著賣,能賣一分錢是一分錢。

從往年的紅紅火火到今年的大甩賣,小龍蝦產業究竟怎麼了?陳鎳認為,今年的疫情是很大的影響因素,導致了蝦苗滯銷,加上部分蝦農飼料投餵不及時,這些都導致小龍蝦養不大;另外,疫情影響下,今年終端消費沒有往年旺盛,這也一定程度影響了小龍蝦的市場行情。

不過,陳鎳也認為,今年的小龍蝦產業變化,與整個市場已經基本飽和也有關。因為小龍蝦養殖門檻較低,近幾年養殖的人特別多。「只要有錢有地方,都挖塘在養殖,養殖面積大了產量也高。」

「去年全年小龍蝦賣了80多萬,今年一半都難。」陳鎳說,往年自己收入主要集中在3-5月份,但今年到目前才賣了十幾萬。「今年能保本就不錯了」。

盒馬鮮生內小龍蝦正在熱賣 每經記者 陳晴 攝

養殖戶故事2:蝦農今年打算延長捕蝦期

羅發昌是監利縣菱角湖龍蝦養殖社負責人,養殖小龍蝦土地面積達1000畝。他從事養殖小龍蝦已經四五年了。對於今年的行情,他沒抱什麼希望。

「往年每畝收入大概3000元甚至更多,今年就不好說了。」近日,羅發昌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疫情期間投餵飼料不及時,小龍蝦長不大,產量跟不上來。」

羅發昌介紹,今年受疫情影響,蝦農持觀望態度,對龍蝦產業信心不足,所以在疫情期間飼料投餵少,龍蝦生長慢,成品蝦產量不高。

因為大規格小龍蝦數量較少,今年價格比較穩定,6錢以上大規格小龍蝦,養殖戶們賣給蝦販的價格達到一斤20元或者更高。「相比4月份,最近大蝦價格略有下降,但和往年相比也不低。」羅發昌說,往年5月,大蝦子每斤大概10幾塊錢,今年還是保持在20元左右或者以上。

大規格小龍蝦物以稀為貴,小規格的小龍蝦就沒那麼稀罕了。羅發昌說,小蝦子最高的時候蝦販收購價大概6塊五一斤,最低有一天收到一塊五。

「去年高峰期每天可以賣三萬多元,現在每天高峰期就八九千。」今年的羅發昌感覺壓力很大。因為不同於許多小型養殖戶自家田地自家人力,羅發昌的投入包括田地租金、工人工資等等開支。「今天早上和家人算了一筆帳,每天要賠一千多。」

目前才5月份,大規格小龍蝦價格較好情況下,是否可以將小龍蝦養大再賣個好價錢?「我們是蝦稻共作。馬上6月中旬開始種水稻了。」羅發昌說。

「6月中旬種稻穀後,小龍蝦投餵飼料少投入也少了,到時候每天再撈一點蝦賣。」羅發昌打算延長捕蝦周期,以彌補近期的虧損。不過究竟捕蝦到何時,也要看小龍蝦的市場行情。「我去年取到8月份。今年如果行情一直不好,取到6月下旬就不管了。」

盒馬鮮生內的小龍蝦標語佔據醒目位置 每經記者 陳晴 攝

加工企業:今年同比收購增加大約五成

小規格小龍蝦大量上市,很大一部分流向加工廠,今年加工廠收儲能力顯得頗為重要。

潛江市柳伍水產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柳伍水產)位於潛江市。官網資料顯示,公司主導產品有凍煮龍蝦仁、單凍龍蝦尾等。

「我們中青和庫蝦都收,包括4-6錢和4錢以下的蝦。」5月15日,柳伍水產相關負責人陳清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介紹,潛江本地的小龍蝦無法滿足公司需求,公司也在天門、仙桃、洪湖等地收購,還會收購來自湖南洞庭湖的小龍蝦。

陳清介紹,今年每天小龍蝦收購量平均在280噸左右,這一數量比去年增加了大概20%。價格方面,相比往年略低。「最近我們的庫蝦(收購價)大概四五塊錢一斤,今天價格略漲了一些,達到五塊多一斤。」

陳清說,2019年,公司收購小龍蝦大概1.3萬噸。今年新增加了一個車間,擴大了產能,生產小龍蝦的工人也從去年的大約1500人,增加到目前的2018人。

柳伍水產預計今年收購增加到2萬噸左右,而截至5月10日,公司才收購了大約5600噸小龍蝦。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和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聯合發布《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19)》,2018年潛江市小龍蝦產量大約9.21萬噸。這種情況下,陳清認為,雖然價格可能有所波動,但潛江市場上的小龍蝦不至於賣不出去。

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完全結束,加工企業擴大小龍蝦收購,銷售能否跟上?公司去年收購的小龍蝦消化情況如何?陳清介紹,去年的1.3萬噸小龍蝦4月中旬已經消化完了。

至於今年的銷售,陳清稱海外市場受疫情影響,目前基本停滯。「他們不敢過來,我們也不敢過去。」好在,公司原本就主攻國內市場,且在各大省會城市布局了銷售網點。

據介紹,柳伍水產每天會和經銷商溝通,對於經銷售商每天的銷售量密切關注;另外,公司也在加大和一些大型商超的合作。例如盒馬鮮生今年已經在公司預訂了800噸(小龍蝦產品),後期可能還要追加2000噸左右。

陳清對於今年的小龍蝦市場仍然很有信心。他說,今年潛江市政府從各方面支持企業的小龍蝦收儲。例如近期公司剛剛獲得了一筆2000萬的貸款,由政府來貼息。

武漢多家小龍蝦店正常營業並恢復堂食 每經記者 陳晴 攝

政府部門:直播帶貨尋銷路,資金回籠收新蝦

養殖戶小龍蝦大量上市,卻遭遇大小規格小龍蝦價格分化,特別是小規格小龍蝦量大價低。如此情況下,政府部門有何妙招?

「疫情突如其來,起初對我們潛江龍蝦產業有一些影響。」潛江市農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於潛江龍蝦產業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疫情防控前期。

疫情防控前期,潛江市交通受到一定管制,導致飼料和其他農資產品供應不太及時,以及小龍蝦蝦苗銷路受阻,部分塘口密度過大,一些小龍蝦難以長大;此外,疫情防控早期餐飲堂食未能開放,加上消費者出行不便,小龍蝦終端消費受到一定影響。「原本春節期間是小龍蝦凍品的消費旺季,但受疫情影響,加工企業2019年的收購的小龍蝦銷售曾經出現一定積壓。」

不過,該負責人同時表示,疫情對小龍蝦產業的影響只是短期現象。隨著潛江市疫情防控工作推進,潛江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龍蝦產業的發展,成立工作專班,針對疫情多舉並施,打通農產品流通渠道,儘早保障飼料等農產品供應恢復正常。同時,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小龍蝦消費也逐步恢復,近日潛江龍蝦市場價格上漲趨勢明顯,小規格的蝦價也在好轉。

另外,近期全國各地政府部門和企業紛紛組織為湖北公益帶貨活動。其中,「潛江龍蝦」作為湖北省政府重點打造的區域公用品牌、湖北特色農產品,頻頻出現在各種直播活動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當前多位熱門主播以及明星都曾經帶貨湖北小龍蝦。而湖北本地政府部門官員甚至親自嘗試直播帶貨。4月13日上午,潛江市委書記吳祖雲走進南方都市報直播間,線上為潛江龍蝦打CALL帶貨,1個半小時直播,吸引180萬名網友圍觀,廣東中荔集團、國聯水產、點籌網、盒馬等多家企業現場認購6000多噸,價值超過2.2億元。

潛江市農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直播帶貨,潛江市政府部門還積極幫助當地小龍蝦對接京東、小米有品、盒馬鮮生等線上平臺以及線下大型商超。

針對今年小規格小龍蝦產量比例較大這一問題,近期潛江市農業發展中心正在鼓勵養殖戶及時捕蝦以降低塘口密度。「我們合理投入一些烏鱧、烏龜、甲魚等食肉動物,降低小龍蝦密度,這樣大蝦生長得好一點。」

相對而言,小規格小龍蝦更多流向加工企業,加工企業成為調節小龍蝦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據介紹,目前潛江市已經形成小龍蝦全產業鏈布局,當地加工企業達十餘家,年加工能力達30萬噸。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海外疫情形勢仍未得到有效控制,這是否會影響小龍蝦的出口銷售?潛江市農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疫情影響下,小龍蝦出口確實不如以往順暢,但疫情爆發前,潛江當地的小龍蝦已經不太依賴出口。因為隨著近年國內經濟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小龍蝦漸漸成為國民大眾食品,國內市場消費增長很快。

「前期加工企業的庫存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現在正在大量收購(新蝦)。」加工企業資金得到回籠,並騰出倉庫來收新蝦,再次形成良性循環。

小龍蝦成為武漢燒烤店主打美食 每經記者 陳晴 攝

專業人士:調味蝦未來有較大發展空間

對於今年小龍蝦產業發生的變化,專業人士並不覺得意外。「去年我們就大概預判到今年這種情況。」中國水產養殖網主編蔡俊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19年-2020年是小龍蝦產業的調整期。「今年小龍蝦產業變化和疫情影響有關,但不是主要影響因素。」

蔡俊介紹,往年湖北很多小龍蝦養殖戶收入主要靠賣蝦苗。特別是2019年,小龍蝦蝦苗最高賣到40多元一斤,「那時是虛高的」。

蝦苗熱銷的前提是有足夠的新增養殖面積。「從養殖面積來看,目前國內已經基本夠了。」蔡俊告訴記者,小龍蝦養殖一般是自繁自育,如果第一年買了蝦苗,第二年就有苗種不太需要新購蝦苗。加上今年新增面積減少,蝦苗需求量大幅下降。而養殖戶未能狠心處理蝦苗,以及部分養殖戶投餵飼料不及時,造成了今年小規格小龍蝦較多。

「今年小規格小龍蝦價格肯定低一點,但大規格小龍蝦價格還可以。」蔡俊認為,從消費終端來說,今年餐飲業受疫情衝擊比較大。在餐飲業沒有完全恢復情況下,大中規格小龍蝦也還不錯。而如果餐飲業完全恢復,今年大中規格小龍蝦可能將更加走強。

蔡俊分析,消費者希望吃到大規格、品質也比較好的蝦。小龍蝦產業最終還是要面向終端消費者,根據消費者需求來設計產品。因此,未來小龍蝦養殖戶想賺錢,要把規格和品質做起來。「從以前的『大』養蝦到養大蝦。」

雖然今年受到疫情衝擊,但蔡俊認為小龍蝦產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這主要表現在凍蝦得到消費者的認知,調味蝦迎來一波快速發展。蔡俊分析,調味蝦此前主要走電商渠道,今年疫情形勢下,受直播帶貨模式帶動,調味蝦得到了更多消費者的認識。「調味蝦後續加工簡便,且適合家庭消費,在餐館終端消費還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是個良好的發展機會。」

記者注意到,新晉網紅羅永浩的直播首秀中就曾帶貨小龍蝦。不過,羅永浩直播間賣出的小龍蝦也曾被部分網友質疑保質期和生產日期問題。而生產企業通過官方微博回應稱,小龍蝦採用液氮低溫速凍技術保鮮,因此保質期可達18個月。

對此,蔡俊認為這是行業普遍現象。正是因為調味蝦保質期較長,也將拉長其消費周期。加上調味蝦加工工藝的完善和提升,未來空間和市場還會更大。「目前生產調味蝦的廠家已經很多,未來誰能勝出,主要拼口味、質量和食品安全。」

對於當前養殖戶小規格小龍蝦價格不理想現象,蔡俊建議還是要及時出貨。「該賣就賣,捨不得賣,容易導致塘口密度過大。」不過,在和加工廠對接的過程中,蔡俊建議養殖戶形成合作機制,統一和加工廠協商較合理價格。

相關焦點

  • 小龍蝦養殖面臨轉型升級的十字路口,從大養蝦轉向養大蝦!
    小龍蝦養殖面臨轉型升級的十字路口,從大養蝦轉向養大蝦!2018-11-19 17:1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22232 次 我要評論
  • 風靡全國的小龍蝦,一斤要賣50元,為啥養蝦人卻「埋蝦」止損?
    蝦而甲殼堅硬,是一種淡水蝦,這是一種競爭優勢非常強的蝦類,它的生長速度快,雜食性,適應能力非常強,因此極易成為一種入侵物種,在中國,小龍蝦也屬於一種入侵物種,但近些年來,小龍蝦,味道鮮美的特點,讓它受到了中國人的歡迎,如今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經濟養殖品種。
  • 小龍蝦遭遇棄養潮:產量嚴重過剩 塘口幾乎無人問津
    加之疫情對出口加工、餐飲業的深刻影響,曾經重出口、強線下的小龍蝦產業正迎來一輪全產業鏈的深度調整。 「今年的小龍蝦產業已進入深度調整期,產業炒作熱度明顯降溫。」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小龍蝦產業分會秘書長蔡俊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目前小龍蝦市場已出現結構性失衡,部分炒作和跟風者開始退場或轉型,今後發力高品質、大規格的蝦產品將成為養殖、加工、餐飲等產業鏈上環節的共識。」
  • 很多養龍蝦的虧慘了?如何突破產業瓶頸期?如何走上養蝦轉型升級之路?
    很多養龍蝦的虧慘了?如何突破產業瓶頸期?如何走上養蝦轉型升級之路?&nbsp儘管技術分析、模式解讀依然大有人在,但對養殖細節的認知,大多是對已有知識的重複闡述,始終在同一層面徘徊,停滯不前,養殖者也因此變得淡漠。這些現象表明,小龍蝦產業進入了發展的一個瓶頸期。這是小龍蝦產業前期野蠻生長、規模極速擴大後,必然遇到的階段性困境。
  • 小龍蝦賣價5月起斷崖式下跌,2019養蝦賺錢難,賭價囤貨要理智
    世界小龍蝦看中國,中國小龍蝦看湖北。湖北小龍蝦產業經過十幾年發展,由小變大,一路高歌猛進,火遍全國,2018年我省小龍蝦綜合產值突破千億元大關。但今年卻有一些鄉親反映,養殖小龍蝦不僅沒賺到錢,還虧了不少,到底怎麼回事呢?說起今年養殖小龍蝦的情況,荊州市公安縣的羅培成師傅就連連搖頭。
  • 有人說2020年小龍蝦產業將普遍破產?看看資深養蝦人怎麼說
    伸出你的發財手,點一下 最近幾年來,隨著小龍蝦養殖產業越來越火爆,唱衰小龍蝦產業的聲音也絡繹不絕。而事實上,小龍蝦產業一年好於一年,無論是養殖端,還是消費端都處於瘋狂狀態,甚至出現小龍蝦往電商方向發展的趨勢。
  • 中國小龍蝦(餐飲)十大品牌榜在京揭曉
    結合「2019中國小龍蝦(餐飲)十大品牌榜」,記者總結出了小龍蝦產業的幾大特點。1 資本看好,搶灘登陸近幾年小龍蝦火爆的行情,使得資本聞風而動,加速入局。川渝地區品牌霸王蝦有13家店,而豪記滷煮龍蝦(加上豪蝦傳)共30多家店,也是以川渝為主陣地。靚靚蒸蝦、峇里龍蝦是武漢數一數二的小龍蝦品牌,前者有13家店,後者有9家店,皆以武漢為主。而來自深圳的松哥油燜大蝦目前有50家店,其中將近45家分店分布在廣深地區。實際上,小龍蝦品牌要發展成全國性品牌,面臨的挑戰非同一般,比如至少需要解決生產加工、冷鏈運輸等一系列供應鏈問題。
  • 轉型實踐蓮田養蝦模式蓮田套養小龍蝦關鍵技術
    轉型實踐蓮田養蝦模式蓮田套養小龍蝦關鍵技術蓮田套養小龍蝦是綜合、互補的一種新型高效生產模式。一是蓮田中水生植物為小龍蝦提供附著物和隱蔽的環境,同時蓮田中的水草、底棲動物可為小龍蝦提供豐富的天然餌料。二是套養小龍蝦後提高了蓮田利用率和產能,通過攝食蓮田水草等,減少蓮田人工除草,同時小龍蝦排洩物又為蓮田增加了有機肥料,實現蓮田物質和能量循環。
  • 楊玉穩:科技養蝦養出富民產業
    近年來,大悟縣揚威生態農業農民合作社理事長楊玉穩在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支持下,改進傳統水產養殖方式,發展「泉水小龍蝦」養殖新技術,助力水產養殖提質增效,帶動養殖戶增產增收。通過前期調查,他發現小龍蝦具有生長周期快,市場前景好等特點,而傳統粗放式養殖的小龍蝦,肉質較差,市場價格不高,楊玉穩決定走泉水原生態養蝦的路子,養殖高品質的小龍蝦。大悟縣揚威生態農業農民合作社理事長楊玉穩:那段時間小龍蝦正火,從事小龍蝦這個行業,我剛好又是華農畢業的,這邊又有技術支持,覺得這個項目不錯。
  • 價格急跌「對半砍」,養蝦不易賣蝦難,外國蝦坑了國產蝦?
    由於受到疫情、自然災害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今年國產蝦類的價格一路下挫。據媒體報導,今年廣東蝦售價創五年以來新低。養蝦是技術活,賣蝦則像炒股票。蝦類價格隨季節溫度波動很大,國產蝦價的低谷期一般為每年7月份左右。今年受疫情打擊,消費減少,蝦產業更是「雪上加霜」,價格下滑趨勢更為顯著。
  • 稻田養蝦催生黃金產業 湖北潛江打造「中國蝦稻之鄉」
    不久前,潛江被中國糧油學會授予「中國蝦稻之鄉」的稱號,並在首屆中國(潛江)國際龍蝦節·蝦稻產業博覽會暨第八屆湖北(潛江)龍蝦節舉行揭牌儀式。此前,潛江早已獲得了「中國小龍蝦之鄉」「中國小龍蝦美食之鄉」「中國小龍蝦加工出口第一市」等一系列國家級殊榮。潛江市水產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16年底,潛江市小龍蝦養殖面積達65萬畝,「蝦稻共作」面積達60萬畝。
  • 25畝小龍蝦養了幾個月都不長大,別人起蝦數量是他的幾倍!為啥
    朱師傅以前在外地養甲魚,今年三月份,他看到周圍的鄉親紛紛養起了小龍蝦,於是,他也回到老家承包了25畝蝦塘,開始學養小龍蝦,但養了兩個多月,蝦苗的長勢卻有點不正常。
  • 養蝦界的一大怪象!蝦還沒上手養,就「樂」在其中
    蝦農的「樂」近年,小龍蝦的火爆,大家有目共睹,單一個好字顯然不足以描繪其持續火熱的市場,而通過蝦農們的收入或許能夠讓大家更加形象的了解到龍蝦行業。近些年,養殖戶們的收入越來越高,這還得感謝廣大的消費者們,在巨大的市場需求下,小龍蝦行情越來越好,市場賣價也在逐年提高。
  • 怎樣養出又大又乾淨的小龍蝦?做到這幾點,蝦想不大都難
    文:磊GG的鄉村悠閒生活在小龍蝦批發市場上,漂亮又乾淨的蝦,總是非常搶眼奪目的,即使在蝦大量上市,價格不好的情況下,大規格清水蝦依然能賣上很好的價錢。在每年7.8月份,小規格蝦儘管只賣幾塊錢,甚至還很難賣掉,兩蝦依然堅挺的賣出20到30元一斤的好價錢,偶爾還會出現販子搶貨的情況,羨煞眾人。在受環境和技術制約的情況下,無法提高每畝池塘龍蝦的產量,於是養出大規格成品蝦,成了每個蝦農的追求。畢竟一斤大蝦的價值差不多是小規格蝦的3倍。無論從技術要求,池塘環境維護,市場需求和養殖成本來講,大規格蝦似乎更勝小規格量產蝦。
  • 鹹寧女研究生棄高新回鄉成立合作社 稻田養蝦養鴨年賺百萬
    鹹寧網訊 鹹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黃柱、通訊員王世剛、李攀龍報導:在赤壁市中夥鋪鎮,女研究生田淑嫻放棄大城市的高薪,回鄉成立合作社,發展稻田養蝦養鴨,去年產值超百萬元。
  • 贛州白蓮蓮田套養小龍蝦生態綜合種養技術
    首先對蓮田做基本改造,挖「田」字形蝦溝,溝寬6米、深1米、底寬2米左右。加高、加寬、加固池埂,池埂高出水平面0.8米,埂面寬3~4米。池埂四周架防逃網,埋入土中30釐米,地面露出50釐米,防止小龍蝦攀爬外逃。在蓮田兩端對角設置進排水口,進水口高出池水20釐米以上,排水口比溝底略低。進排水口安裝過濾網罩,以防逃蝦和敵害生物進池。2.放養前準備(1)清溝消毒。
  • 湖北小龍蝦之鄉迎生死4月:蝦戶準備砸錢請主播帶貨,希望餐飲業快好...
    全國小龍蝦供應,湖北佔據半壁江山——國家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9年中國小龍蝦總產量達163.87萬噸,其中湖北產量81.24萬噸。湖南、安徽、江蘇、江西位列其後。當湖北成為新冠疫情重災區時,小龍蝦產業無異於遭受地震。養殖戶們正面對近幾年來最嚴酷的打擊。
  • 科技養「蝦稻」 山村甩窮帽——安徽六安漫山紅村產業扶貧記
    新華社合肥12月26日電 題:科技養「蝦稻」 山村甩窮帽——安徽六安漫山紅村產業扶貧記新華社記者徐海濤稻在水中長,蝦在稻下遊。黃衛兵沒想過,祖祖輩輩耕作的稻田裡還能養蝦。更沒想過,坐在家裡就可以遠程「監控」蝦稻田,水質下降了還會自動報警。
  • 小夥精養蝦塘50畝賺20萬元!錯峰上市、混養模式提高收益
    陳大哥養殖了50畝精養蝦塘,經過四年的養蝦摸索,今年他的每畝蝦塘產量超過了600斤。小龍蝦不僅產量高,而且賣價也不錯,而讓他收益增加的秘訣就是打時間差。荊門市麻城鎮朱廟村 養殖戶 陳雲洲:這個是八月份才放的苗,這個蝦子又好賣,差不多高於以前的蝦子一塊錢。
  • 「蝦稻共養」助力脫貧致富 綠色農業迎來黃金時代
    提起浸了一夜的誘捕籠,裡面的小龍蝦油亮壯碩,有的蝦身能到一隻手的長度,應該能賣個好價錢。崔老漢曾因殘致貧,在當地政府的幫扶下,摸索出了「蝦稻共養」模式,簡言之就是將水稻種植、小龍蝦養殖有機結合,全程不使用農藥,達到小龍蝦、水稻同步增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