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陳晴 每經編輯 陳俊傑
時至5月,又是一年小龍蝦消費旺季。不過,今年受疫情影響,小龍蝦行情有了新變化。
近日,三農問題學者李昌平在微博上發出一封特殊的「求助信」。李昌平稱,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湖北省一地的小龍蝦出現滯銷,其中小龍蝦種苗價格低迷難銷,而成品蝦價格也大幅下跌。
湖北省是小龍蝦大省,2018年產量約佔全國總產量的一半。湖北省潛江市、監利縣、洪湖市都是知名的產蝦縣市,其中,潛江市被稱為「中國小龍蝦之鄉」。
作為小龍蝦主產區,湖北省正是近期新冠肺炎疫情中心地區。今年的湖北小龍蝦產業現狀究竟如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了解到,今年小龍蝦蝦苗價格相比去年大幅下跌。而成品小龍蝦價格走勢分化,其中大規格小龍蝦量少價格仍然不錯,但小規格的小龍蝦價格持續走低。
「2019年-2020年是小龍蝦產業調整期。」在專業人士看來,今年的小龍蝦產業調整和疫情影響有關,但疫情並非主要影響因素。眼下,小龍蝦養殖面積已經基本飽和,但從規格上來說出現結構性失衡。未來小龍蝦養殖戶想要賺錢,需把規格和品質做起來,「從以前的『大』面積養蝦到養大蝦」。
小龍蝦被按照不同規格分裝和售賣 每經記者 陳晴 攝
「我這會還在田裡,晚些再和你聯繫啊。」近日的一個下午,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聯繫小龍蝦養殖戶陳鎳時,他正忙得不可開交。
陳鎳是潛江市後湖農場一分場一隊小龍蝦養殖基地負責人,養殖小龍蝦的土地面積大約200畝。陳鎳的養殖基地既有蝦稻田也有小龍蝦精養塘。一般來說,1-3月賣蝦苗,蝦苗賣得差不多了就賣成品蝦。
受疫情影響,今年陳鎳的蝦苗銷售不佳。「本地蝦苗賣不動,外地人也不方便過來拉蝦苗。」
陳鎳回憶道 ,去年開春蝦苗曾經賣到38元一斤,今年同期蝦苗價格不及一半。「往年主要收入就是賣蝦苗,今年這塊收入難了。」
蝦苗滯銷還引發了連鎖反應:大量賣不出去的蝦苗擠在塘口,導致塘口密度過大,小龍蝦生長受阻,難以長大。
如此形勢下,市場充斥著大量的小規格小龍蝦,價格也持續走低。「庫蝦今天是四塊五一斤,之前最便宜一天曾經賣二、三塊錢一斤。」據介紹,1-3錢的小蝦子被稱為庫蝦,一般加工廠冷庫收購後用來加工成蝦球等。
對於庫蝦賣得最便宜的那一天,陳鎳記憶深刻,當天可能剛好十幾個冷庫停收,市場上蝦販子競相壓價。「連青菜都不如,現在黃瓜、西紅柿子每斤可能都要五塊。」
不過,大規格小龍蝦價格仍然不錯。一般6錢以上的大規格小龍蝦,蝦販收購價格達到每斤20元甚至更高,但市場量少缺貨。
陳鎳認為,想要賺錢還是要適應市場,把小龍蝦養大,而想要把小龍蝦養大就必須降低密度。
部分養殖戶調整養殖模式,在蝦稻田裡放黑魚吃蝦子;還有的把蝦苗賣給別人餵雞餵鴨。
陳鎳近期急於出手小龍蝦與他對於後續市場行情的擔憂也有關。「過年那幾天,聽說(加工企業)凍蝦都沒賣完。」陳鎳說,就怕加工廠冷庫收滿了提前不收了。所以自己搶著賣,能賣一分錢是一分錢。
從往年的紅紅火火到今年的大甩賣,小龍蝦產業究竟怎麼了?陳鎳認為,今年的疫情是很大的影響因素,導致了蝦苗滯銷,加上部分蝦農飼料投餵不及時,這些都導致小龍蝦養不大;另外,疫情影響下,今年終端消費沒有往年旺盛,這也一定程度影響了小龍蝦的市場行情。
不過,陳鎳也認為,今年的小龍蝦產業變化,與整個市場已經基本飽和也有關。因為小龍蝦養殖門檻較低,近幾年養殖的人特別多。「只要有錢有地方,都挖塘在養殖,養殖面積大了產量也高。」
「去年全年小龍蝦賣了80多萬,今年一半都難。」陳鎳說,往年自己收入主要集中在3-5月份,但今年到目前才賣了十幾萬。「今年能保本就不錯了」。
盒馬鮮生內小龍蝦正在熱賣 每經記者 陳晴 攝
羅發昌是監利縣菱角湖龍蝦養殖社負責人,養殖小龍蝦土地面積達1000畝。他從事養殖小龍蝦已經四五年了。對於今年的行情,他沒抱什麼希望。
「往年每畝收入大概3000元甚至更多,今年就不好說了。」近日,羅發昌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疫情期間投餵飼料不及時,小龍蝦長不大,產量跟不上來。」
羅發昌介紹,今年受疫情影響,蝦農持觀望態度,對龍蝦產業信心不足,所以在疫情期間飼料投餵少,龍蝦生長慢,成品蝦產量不高。
因為大規格小龍蝦數量較少,今年價格比較穩定,6錢以上大規格小龍蝦,養殖戶們賣給蝦販的價格達到一斤20元或者更高。「相比4月份,最近大蝦價格略有下降,但和往年相比也不低。」羅發昌說,往年5月,大蝦子每斤大概10幾塊錢,今年還是保持在20元左右或者以上。
大規格小龍蝦物以稀為貴,小規格的小龍蝦就沒那麼稀罕了。羅發昌說,小蝦子最高的時候蝦販收購價大概6塊五一斤,最低有一天收到一塊五。
「去年高峰期每天可以賣三萬多元,現在每天高峰期就八九千。」今年的羅發昌感覺壓力很大。因為不同於許多小型養殖戶自家田地自家人力,羅發昌的投入包括田地租金、工人工資等等開支。「今天早上和家人算了一筆帳,每天要賠一千多。」
目前才5月份,大規格小龍蝦價格較好情況下,是否可以將小龍蝦養大再賣個好價錢?「我們是蝦稻共作。馬上6月中旬開始種水稻了。」羅發昌說。
「6月中旬種稻穀後,小龍蝦投餵飼料少投入也少了,到時候每天再撈一點蝦賣。」羅發昌打算延長捕蝦周期,以彌補近期的虧損。不過究竟捕蝦到何時,也要看小龍蝦的市場行情。「我去年取到8月份。今年如果行情一直不好,取到6月下旬就不管了。」
盒馬鮮生內的小龍蝦標語佔據醒目位置 每經記者 陳晴 攝
小規格小龍蝦大量上市,很大一部分流向加工廠,今年加工廠收儲能力顯得頗為重要。
潛江市柳伍水產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柳伍水產)位於潛江市。官網資料顯示,公司主導產品有凍煮龍蝦仁、單凍龍蝦尾等。
「我們中青和庫蝦都收,包括4-6錢和4錢以下的蝦。」5月15日,柳伍水產相關負責人陳清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介紹,潛江本地的小龍蝦無法滿足公司需求,公司也在天門、仙桃、洪湖等地收購,還會收購來自湖南洞庭湖的小龍蝦。
陳清介紹,今年每天小龍蝦收購量平均在280噸左右,這一數量比去年增加了大概20%。價格方面,相比往年略低。「最近我們的庫蝦(收購價)大概四五塊錢一斤,今天價格略漲了一些,達到五塊多一斤。」
陳清說,2019年,公司收購小龍蝦大概1.3萬噸。今年新增加了一個車間,擴大了產能,生產小龍蝦的工人也從去年的大約1500人,增加到目前的2018人。
柳伍水產預計今年收購增加到2萬噸左右,而截至5月10日,公司才收購了大約5600噸小龍蝦。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和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聯合發布《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19)》,2018年潛江市小龍蝦產量大約9.21萬噸。這種情況下,陳清認為,雖然價格可能有所波動,但潛江市場上的小龍蝦不至於賣不出去。
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完全結束,加工企業擴大小龍蝦收購,銷售能否跟上?公司去年收購的小龍蝦消化情況如何?陳清介紹,去年的1.3萬噸小龍蝦4月中旬已經消化完了。
至於今年的銷售,陳清稱海外市場受疫情影響,目前基本停滯。「他們不敢過來,我們也不敢過去。」好在,公司原本就主攻國內市場,且在各大省會城市布局了銷售網點。
據介紹,柳伍水產每天會和經銷商溝通,對於經銷售商每天的銷售量密切關注;另外,公司也在加大和一些大型商超的合作。例如盒馬鮮生今年已經在公司預訂了800噸(小龍蝦產品),後期可能還要追加2000噸左右。
陳清對於今年的小龍蝦市場仍然很有信心。他說,今年潛江市政府從各方面支持企業的小龍蝦收儲。例如近期公司剛剛獲得了一筆2000萬的貸款,由政府來貼息。
武漢多家小龍蝦店正常營業並恢復堂食 每經記者 陳晴 攝
養殖戶小龍蝦大量上市,卻遭遇大小規格小龍蝦價格分化,特別是小規格小龍蝦量大價低。如此情況下,政府部門有何妙招?
「疫情突如其來,起初對我們潛江龍蝦產業有一些影響。」潛江市農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於潛江龍蝦產業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疫情防控前期。
疫情防控前期,潛江市交通受到一定管制,導致飼料和其他農資產品供應不太及時,以及小龍蝦蝦苗銷路受阻,部分塘口密度過大,一些小龍蝦難以長大;此外,疫情防控早期餐飲堂食未能開放,加上消費者出行不便,小龍蝦終端消費受到一定影響。「原本春節期間是小龍蝦凍品的消費旺季,但受疫情影響,加工企業2019年的收購的小龍蝦銷售曾經出現一定積壓。」
不過,該負責人同時表示,疫情對小龍蝦產業的影響只是短期現象。隨著潛江市疫情防控工作推進,潛江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龍蝦產業的發展,成立工作專班,針對疫情多舉並施,打通農產品流通渠道,儘早保障飼料等農產品供應恢復正常。同時,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小龍蝦消費也逐步恢復,近日潛江龍蝦市場價格上漲趨勢明顯,小規格的蝦價也在好轉。
另外,近期全國各地政府部門和企業紛紛組織為湖北公益帶貨活動。其中,「潛江龍蝦」作為湖北省政府重點打造的區域公用品牌、湖北特色農產品,頻頻出現在各種直播活動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當前多位熱門主播以及明星都曾經帶貨湖北小龍蝦。而湖北本地政府部門官員甚至親自嘗試直播帶貨。4月13日上午,潛江市委書記吳祖雲走進南方都市報直播間,線上為潛江龍蝦打CALL帶貨,1個半小時直播,吸引180萬名網友圍觀,廣東中荔集團、國聯水產、點籌網、盒馬等多家企業現場認購6000多噸,價值超過2.2億元。
潛江市農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直播帶貨,潛江市政府部門還積極幫助當地小龍蝦對接京東、小米有品、盒馬鮮生等線上平臺以及線下大型商超。
針對今年小規格小龍蝦產量比例較大這一問題,近期潛江市農業發展中心正在鼓勵養殖戶及時捕蝦以降低塘口密度。「我們合理投入一些烏鱧、烏龜、甲魚等食肉動物,降低小龍蝦密度,這樣大蝦生長得好一點。」
相對而言,小規格小龍蝦更多流向加工企業,加工企業成為調節小龍蝦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據介紹,目前潛江市已經形成小龍蝦全產業鏈布局,當地加工企業達十餘家,年加工能力達30萬噸。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海外疫情形勢仍未得到有效控制,這是否會影響小龍蝦的出口銷售?潛江市農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疫情影響下,小龍蝦出口確實不如以往順暢,但疫情爆發前,潛江當地的小龍蝦已經不太依賴出口。因為隨著近年國內經濟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小龍蝦漸漸成為國民大眾食品,國內市場消費增長很快。
「前期加工企業的庫存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現在正在大量收購(新蝦)。」加工企業資金得到回籠,並騰出倉庫來收新蝦,再次形成良性循環。
小龍蝦成為武漢燒烤店主打美食 每經記者 陳晴 攝
對於今年小龍蝦產業發生的變化,專業人士並不覺得意外。「去年我們就大概預判到今年這種情況。」中國水產養殖網主編蔡俊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19年-2020年是小龍蝦產業的調整期。「今年小龍蝦產業變化和疫情影響有關,但不是主要影響因素。」
蔡俊介紹,往年湖北很多小龍蝦養殖戶收入主要靠賣蝦苗。特別是2019年,小龍蝦蝦苗最高賣到40多元一斤,「那時是虛高的」。
蝦苗熱銷的前提是有足夠的新增養殖面積。「從養殖面積來看,目前國內已經基本夠了。」蔡俊告訴記者,小龍蝦養殖一般是自繁自育,如果第一年買了蝦苗,第二年就有苗種不太需要新購蝦苗。加上今年新增面積減少,蝦苗需求量大幅下降。而養殖戶未能狠心處理蝦苗,以及部分養殖戶投餵飼料不及時,造成了今年小規格小龍蝦較多。
「今年小規格小龍蝦價格肯定低一點,但大規格小龍蝦價格還可以。」蔡俊認為,從消費終端來說,今年餐飲業受疫情衝擊比較大。在餐飲業沒有完全恢復情況下,大中規格小龍蝦也還不錯。而如果餐飲業完全恢復,今年大中規格小龍蝦可能將更加走強。
蔡俊分析,消費者希望吃到大規格、品質也比較好的蝦。小龍蝦產業最終還是要面向終端消費者,根據消費者需求來設計產品。因此,未來小龍蝦養殖戶想賺錢,要把規格和品質做起來。「從以前的『大』養蝦到養大蝦。」
雖然今年受到疫情衝擊,但蔡俊認為小龍蝦產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這主要表現在凍蝦得到消費者的認知,調味蝦迎來一波快速發展。蔡俊分析,調味蝦此前主要走電商渠道,今年疫情形勢下,受直播帶貨模式帶動,調味蝦得到了更多消費者的認識。「調味蝦後續加工簡便,且適合家庭消費,在餐館終端消費還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是個良好的發展機會。」
記者注意到,新晉網紅羅永浩的直播首秀中就曾帶貨小龍蝦。不過,羅永浩直播間賣出的小龍蝦也曾被部分網友質疑保質期和生產日期問題。而生產企業通過官方微博回應稱,小龍蝦採用液氮低溫速凍技術保鮮,因此保質期可達18個月。
對此,蔡俊認為這是行業普遍現象。正是因為調味蝦保質期較長,也將拉長其消費周期。加上調味蝦加工工藝的完善和提升,未來空間和市場還會更大。「目前生產調味蝦的廠家已經很多,未來誰能勝出,主要拼口味、質量和食品安全。」
對於當前養殖戶小規格小龍蝦價格不理想現象,蔡俊建議還是要及時出貨。「該賣就賣,捨不得賣,容易導致塘口密度過大。」不過,在和加工廠對接的過程中,蔡俊建議養殖戶形成合作機制,統一和加工廠協商較合理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