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訝!這些我們常用的名言,原來都不是作者本來的意思

2020-12-01 文趣新

中華文明五千年,有文字記錄的歷史也在三千年以上。幾千年來,先人們為我們留下無數閃爍著智慧光芒的名言警句,其中很多已經成為大家經常掛在嘴上的「口頭禪」。

但就像《周易》中說的:「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我們常用和常說的這些話,真的是作者的本來意思嗎?這些老祖宗的話,我們真的理解到位了嗎?不妨來看看下面這十句話:

1、言必信,行必果。

相信很多人都會認為孔子說的「言必信,行必果」這句話是告訴人們要言而有信,行動了就要有結果。

但是實際上孔子還真不是要表達這個意思,在這句話的後面還有一句話,連在一起理解,才是他真正想表達的。孔子的原話是:

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論語·子路》

這句話完整的意思是:說話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結果,這種人真的是淺薄固執呢!說出的話就一定要做到嗎?萬一你說錯了呢?說錯了還一定要實踐到底,不是錯上加錯嗎!

孔子也說過「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他主張做人要有誠信,不輕易許諾,一旦答應了別人,就要認真去做,這才是君子之行。反觀那些成天價把胸脯拍得嘭嘭響、一口一個沒問題的,最後有多少能夠兌現呢!

2、父母在,不遠遊。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論語·裡仁》

中國人歷來講究百善孝為先。孔子生活的春秋時期,道路交通極不發達,通訊方式也很落後,一旦出了遠門,基本上就像斷了線的風箏,很難及時跟父母家人聯繫。為了不讓父母牽掛擔憂,最好是守在身邊孝順他們。這也是我們一直用的和說的:「父母在,不遠遊」。

然而現實並不總是那麼豐滿。孔夫子不也帶著一幫學生去周遊列國了嗎?就算孔子的父母早就不在了,那些學生們的父母難道也都不在了嗎?

孔夫子並沒有自相矛盾,他告訴大家「遊必有方」。不是想走就走,而是有一定的原則。如果是為了正確的目標奮鬥,那就去吧。前提是安頓好了家裡——或者至少要讓父母知道你的去處、定期給家裡報個信以減輕他們的擔憂,有責任感的人前途才會遠大。

3、後生可畏。

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論語·子罕》

長江後浪推前浪,時代總是在進步。所以孔子感慨「後生可畏」!但是後生的就一定比先生的厲害嗎?未必。孔子生活的春秋時期,正常人的平均壽命也就五六十歲,人活七十古來稀。因此孔子接著說,「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一個人如果到了四五十歲還沒有什麼成就,就「不足畏」了。

但是如今,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早已超越了七十,四十歲還是青年。華為的任正非不是四十多歲才開始創業嗎?而「中國菸草大王」褚時健則在七十四歲時再次白手起家,開創「褚橙」品牌,名揚天下。

4、學而優則仕。

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論語·子張》

「學而優則仕」,今天多數人的理解就是:學習好的就去當官。

其實不然,「優」在這裡是「有餘力」的意思。夫子的意思是學生們要好好學習,學有餘力了再去做官。更要緊的是前面還有一句「仕而優則學」,不要以為做了官就什麼都知道了,學習不止,進步不止。

「學」與「仕」二者不應對立,而是互相促進的關係。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莊子·養生主》

人生是短暫的,而知識是無窮的。這就是我們平常經常看到的和說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句話被老師們天天掛在嘴上,簡直就是學生們的緊箍咒!然而這只是莊子所說的話的前半句,而有一天終於看到莊子原文的後半句時,那感覺就像被一道閃電劈中!

後半句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意思是以有限的生命在無邊的知識海洋中遨遊,難道不是很危險的事情嗎。如果不能明白這一點,還要仗著自己那點有限的知識自以為是,那就更危險了。

有人說莊子達觀,也有人說他消極,但他確實看到了問題的本質:人生不過滄海一粟,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無限的知識,受到挫敗是必然的。人生在世,不能不有所追求,只有認識到了自身的渺小和不足,才能有真正的追求和進步。

6、相濡以沫。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莊子·大宗師》

當水源乾涸時,擠在一起的魚們靠吐沫來互相潤溼。但是到了這一步,所謂「相濡以沫」也就成了苟延殘喘。《莊子》一書,寓言十九,莊子並非不同情魚,他用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對於一條魚而言,遼闊江湖才是最好的歸宿。

其實《莊子》裡還有一句話,可以作為這一句的註解: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莊子之「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然。「人相忘乎道術」,就需要破除執念,不汲汲於名利,人只有在「自然」的狀態中,才是自由的。

7、獨善其身。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

孟子的獨善其身,本義是提升自身修養,保持個人的道德節操。沒想到後世居然將其演化為「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式的個人主義處世哲學。

人是社會動物,現代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再渺小、再平凡的人也需要處理好個體與社會的關係,否則自身的生存就是一個問題。孟子從來就是一個胸懷天下的人,終其一生孜孜以求的「王道」,正是他為戰國亂世開出的社會藥方。而「兼濟天下」也成為一代又一代讀書人的偉大夢想,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所以,儘管我們都很平凡,偶爾也會像杜甫一樣仰天長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8、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

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僻邪侈,無不為已。——《孟子·滕文公上》

擁有也意味著責任。對於一個人普通人而言,當他有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有了「老婆孩子熱炕頭」,他也就有了相對固定的社會坐標,會自覺遵循相應的社會規範,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反之則不然,所謂「光腳不怕穿鞋的」,當一個人一窮二白活不下去的時候,道德和法律對他來說將形同虛設,也就什麼事都幹得出來了。

所以一個社會要穩定、和諧,就必須保證其多數成員擁有一定數量的生產、生活資料,正如管子所言: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這是「民之為道」,即適用於普通老百姓的道理和規律。但是,一向主張「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孟子,還講過另一句話:

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闢邪侈,無不為已。——《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所謂的「士」也就是「勞心者」,按照他的理想標準,應該是具有高度道德修養、知識水平和使命感的文化人。什麼樣的使命感?兼濟天下。孔子、孟子或者說儒家,從來是以天下為己任的。到了北宋,大儒張載將其概括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儒家對自己的理想化定位,很偉大,也很美好。

不過我想,這些「無恆產而有恆心」的人,這些「勞心」的人,到最後——無論「生民」有沒有幸福,世界是不是天平——恐怕他們自己的「恆產」都是少不了的。

9、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

今天,「熙熙攘攘」已經演化為形容城市熱鬧繁華的褒義詞,而「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則形容人們為了利益奔忙不休,帶有貶義。

其實太史公司馬遷的本意並無褒貶,既然千乘之尊的王、萬戶之封的侯、百室之富的有錢人家,尚且不能滿足於現狀,還要不斷追逐利益,那麼平民百姓為了養家餬口而奔波逐利,又有什麼可指責的呢。

10、不求甚解。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很多人在對某種事物或某件事情不是很清楚、但又不想耗費時間和精力去徹底弄明白的時候,往往會用「不求甚解」來為自己開脫。陶淵明這樣的高賢不都是這樣嗎?

那你真的錯怪他老人家了,他只是不喜歡一字一詞地摳字眼罷了,看了他後面說的就知道了。「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他讀起書來是相當投入的,以至於每當對書中要義有所領悟的時候,高興得連飯都忘了吃。

世上「好讀書」的人總是很多,然而真正能夠「會意」的,恐怕就不多了。能夠為「會意」而廢寢忘食者,則少之又少。

相關焦點

  • 歷史上那些被刻意誤解的經典名言,真實含義讓人驚訝不已
    歷史上那些被刻意誤解的經典名言,真實含義讓人驚訝不已古往今來,有很多的被奉為經典的警世名言,一直流傳,成為人生信條和行為準則。其實,有很多的影響深遠的話語並不是出自它的本意,有的恰恰相反,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列舉幾條被刻意誤解的經典名言,真實含義肯定會讓你驚訝不已。第一句:「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擊鼓》先秦本來是一篇典型的戰爭詩,用來袒露自身和主流意識的背離,宣洩自己對戰爭的牴觸情緒。
  • 狗狗翻肚皮打滾,其實不是服從的意思,原來我們都想錯了~
    雖然在行為學中這種姿勢被定為「服從的姿勢」,但這個服從於我們一般所認知的服從並不同。學術上使用到的定義字眼,與日常生活中使用到的詞條,有時看起來一樣,但實質意義是不同的。狗狗翻肚子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當狗狗把本來想要保護的身體部位暴露出來時,是在想對方表示自己並沒有惡意,所以請對方也不要攻擊自己。從這個角度來看,「翻肚子」也可說是安定訊號的一種。
  • 在雨中拉蕭邦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表達自己悲傷的情緒
    在雨中拉蕭邦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表達自己悲傷的情緒時間:2019-12-16 17:14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在雨中拉蕭邦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表達自己悲傷的情緒 全句為:我活的好悲傷,我在雨中拉蕭邦。表達自己悲傷情緒的一句話。
  • 你一直被蒙在鼓裡的18個「假名言」,必有一個你深信不疑
    但是,很多名言在流傳的過程中,有的被人有意無意地肢解而斷章取義;有的被人曲解以訛傳訛,不知不覺意思改變了;有的張冠李戴,作者成了另外的人;有的本出自無名氏之嘴,卻被冠以名人之名……因而,就產生了很多「假名言」。下面這些名言有的流傳了幾百幾千年,有的源自國外,有的出自網絡,但無一例外,都是「假名言」。這些「假名言」,一定有你相信並使用過的,不信你接著往下看。
  • 英雄聯盟常用遊戲術語彙總 這些詞彙都是什麼意思?
    每個遊戲都有自己專屬的遊戲語音,比如像英雄聯盟這樣的熱門遊戲,在電競比賽中,這些特殊詞彙也是選手經常用來交流的,想要更加了解這款遊戲,必須先弄清楚這些詞彙的意思,以下是小編整理的LOL遊戲術語解讀,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原來interesting還可以表示呵呵?還有哪些常用口語有意想不到的意思
    原標題:原來interesting還可以表示呵呵?還有哪些常用口語有意想不到的意思 為什麼在我們的口語中 總會出現Chinglish 因為我們不是 cheers 大家都知道 cheers 有「乾杯」的意思,其實在大英國協國家,它還可以表示「謝謝」。 例如:-Here's your breakfast. -Cheers.(-這是你的早餐。-謝謝。)
  • 為什麼我們如此迷戀愛因斯坦,有時就連他不曾說過的「名言」都照單...
    面對金錢問題,他曾經說:「並非所有我們能計算出價值的東西都重要,也並非所有重要的東西我們都能計算出其價值。」面對音樂問題,他曾經說:「對我而言,死亡意味著再也不能欣賞莫扎特的作品。」面對人生觀問題,他曾經說:「做事應該力求簡單明了,但不能敷衍。」
  • 表示驚訝只會用」Wow」?學會這些語氣詞,讓你的英語更地道!
    原標題:表示驚訝只會用」Wow」?學會這些語氣詞,讓你的英語更地道! 說起英語語氣詞你會想到什麼? Wow?Oh? 太初級啦! Oops? 高級點兒的就會這一個?
  • 不是山谷是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常用於沒有被回應時的自我安慰
    不是山谷是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常用於沒有被回應時的自我安慰時間:2020-07-03 16:44   來源:禮儀之家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不是山谷是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常用於沒有被回應時的自我安慰 不是山谷,全句是:不是山谷,所以不必有回音。
  • 這個我不知道怎麼起標題 但作者有屬於有點意思
    作者:古見硝子說實話,剛看見圖的時候沒想發出來的,因為光看圖片「真的做的不好「,感覺跟十幾塊錢的軟膠一樣,本來都準備刪了,看到了作者寫的」由於是用泡沫板從0開始,所以漆面和造型都會有點問題「,我一看不對勁啊,用泡沫板從0開始,woc,這就屬實有點意思了
  • 笑死企鵝肉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非常尬,常用於打斷別人的說話
    笑死企鵝肉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非常尬,常用於打斷別人的說話時間:2020-06-24 19:39   來源:咖綠茵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笑死企鵝肉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非常尬,常用於打斷別人的說話 網絡時代的發展有時候真的是讓人猝不及防,總是不斷的在更新網絡詞彙,比如最近網絡上常用的笑死企鵝肉是什麼意思呢?相信很多小夥伴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接下來咖綠茵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笑死企鵝   原標題:笑死企鵝肉什麼意思什麼梗?
  • 某高中老師曬出工資單,網友看到很驚訝,原來教師這麼賺錢
    從今年開始教師工資又會有所漲幅,之前教師工資一直都不算高,也是大家比較在意的一點,去年就下達了文件,今年的教師工資肯定會漲。但是高中老師的工資一直不低,這次有高中老師曬出自己的工資,的確讓人大吃一驚,原來老師這麼賺錢。一、高中老師工資過萬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曬出自己的工資,從基本工資加上績效獎金再加上職稱補貼,林林總總一共是10000多元。
  • 真沒想到,這些日語常用詞來自於佛教!
    現代日語裡有不少常用詞都是來自於佛教的,今天小編想舉幾個例子,看看大家知不知道!「挨拶」「挨拶(あいさつ)」,是打招呼的意思。它本是來自禪宗的詞彙。禪僧們喜歡通過問答來考察對方的悟性,這樣的一問一答就被稱為「一挨一拶」,「挨拶」一詞也由此而來。
  • 乾貨:我們常用錯的英語單詞,千萬不要裝懂!
    原標題:乾貨:我們常用錯的英語單詞,千萬不要裝懂!「I don't mean it.」而不是究竟誰錯了錯的有多嚴重。均可表示「什麼情況」「這裡發生了什麼」,而不是很多人常用的"what happened?",這個有點 Chinglish。 而看見某人好像有什麼麻煩不要說"what's wrong with you?",這是在問「你(腦子)有什麼毛病!」,此類情況去掉 wrong 就可以了。
  • 「狗屁不通」竟然是這個意思,我們都誤解了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狗屁不通」一詞來形容一件事,不符合邏輯,或者毫無道理可言。卻不知道,「狗屁不通」的本意並非如此,原來我們都被誤解了。滿腹經文之人大部分人的知識都是來源於學校的課本,然而還有一部分,我們則是「道聽途說」,並沒有根據。這就導致了我們經常會對中國的一些俗語、成語產生誤解。
  • 古詩詞裡常用字的不同發音,原來不是高大上的文學知識?
    這些半吊子半桶水以這樣方式獲取優越感。但當你追問為什麼要這麼讀音時,往往對方含糊其辭,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因此,了解這種讀音的源來,有助於提高自己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其實,這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文學知識,只是為了好聽而不是追尋正統。所以,只要樂意,這些發音按照平時發音也是可以的,甚至一定程度上於傾向普通漢語發音更合適。
  • 網絡語BE是什麼意思? 飯圈必懂常用語言科普
    網絡語BE是什麼意思? 飯圈必懂常用語言科普時間:2019-03-11 18:18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語BE是什麼意思? 飯圈必懂常用語言科普 大家刷抖音刷微博的時候,都會看到評論中出現一些非常新鮮的網絡用語,特別是英文詞彙,更是讓很多網友看的懵圈。
  •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原來意思很簡單,但好多人都誤解了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原來意思很簡單,但好多人都誤解了文/卓越歷史君相信大家在誇一個人善良的時候可能會用上善若水來形容這個人。但是你們知道嗎?這種用法卻是錯誤的。許多時候我們用一個成語或者詞語的時候只看到它的表面意思。我們只根據它的表面意思去猜測揣摩他。
  • 淦什麼意思什麼梗? 我淦=臥槽 ,用於表達驚訝的意思
    淦什麼意思什麼梗? 我淦=臥槽 ,用於表達驚訝的意思時間:2020-07-21 17:22   來源:流行語百科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淦什麼意思什麼梗?我淦=臥槽 ,用於表達驚訝的意思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淦的正確發音,其實這個詞不讀金,讀gn,和幹是同音詞,所以在這裡,淦同幹的意思,我淦,表示的書面意思即是我幹,而內在的意思則是臥槽。因此我淦=臥槽 ,用於表達驚訝的意思 至於這詞的   原標題:淦什麼意思什麼梗?
  • 我想剪個閃電不是2是什麼意思?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姿勢
    我想剪個閃電不是2是什麼意思?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姿勢時間:2020-12-29 14:20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想剪個閃電不是2是什麼意思?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姿勢 我想剪個閃電不是2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