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島,來就好!剛獲得國家5A級旅遊景區稱號的媽祖聖地湄洲島歡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前來做客。
湄洲島黨工委書記林韶雯、管委會主任林鋒實地查看疫情防控情況。
第五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創新線上線下結合舉行,取得突出成效。
宮周片區改造有序推進。
湄洲媽祖祖廟聯合臺灣大甲鎮瀾宮、臺灣媽祖聯誼會舉辦「天佑中華、祈福武漢」——海峽兩岸媽祖宮廟攜手抗疫線上祈福活動。
共享單車助力旅遊業發展。
湖石淉生態公園經過整治後一片綠意盎然,生機勃勃。
臺企落戶湄洲島促兩岸融合發展。
蓮池澳沙灘美如畫。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媽祖信俗——媽祖祭典儀式展示。
核心提示
跨入新年,湄洲島喜訊連連,令人振奮。湄洲島媽祖文化旅遊區為莆田首個獲評國家5A級旅遊景區,湄洲媽祖祖廟景區管理處實現全國文明單位創建「五連冠」,湄洲鎮入選省級森林城鎮名單……帶著「湄」好祝福,湄洲島牢記使命,乘風破浪,跨進2021年,揭開「十四五」恢弘序幕。
勇擔新使命,闊步新徵程。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和「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湄洲島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系統把握新發展階段,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大力弘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鬥老黃牛精神,堅決扛起「保護好湄洲島」政治責任,全力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突出開放招商、強化項目帶動,聚焦「雙輪」驅動、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以傳承弘揚媽祖文化為切入點,以對臺交流合作為出發點,以打造國際旅遊目的地為抓手,以平臺經濟、總部經濟為支撐點,全力把湄洲島建設成為世界媽祖文化中心核心區和朝聖島、生態島、旅遊島。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湄洲島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持新發展理念,全力抓好保護好湄洲島工作,凝心聚力推進「一區三島」建設,實現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堅持嚴標準防控,疫情管控保持——新常態
湄洲島堅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理念,集全島之力打贏疫情防控守衛戰。立足海島實際,突出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兩個重點」,做到嚴格執行各項防疫工作要求,嚴格落實聯防聯控制度、嚴格督導督促工作,把牢數字信息關、輪渡口岸關、海面巡察關、宣傳動員關「四個關口」,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攻堅戰和人民戰爭,實現全島無一例確診病例,被列為全省第一批無疫情區,較好地維護了媽祖平安旅遊品牌;認真落實「六保六穩」部署要求,組建7個復工復產工作服務小組、9個開放景區服務工作小組、1個復學工作小組,出臺扶持政策,全力推動復工復產復學工作;壓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強化衛生消殺、國民健康、核酸檢測、風險防範、防控救治、信息發布等工作,確保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常態、平穩、有序。
堅持高規格落實,保護好湄洲島取得——新成效
對應市委、市政府高規格保護好湄洲島工作領導小組規格,調整優化湄洲島工作領導小組及專項工作組,實行領導班子成員「每人牽頭一個工作小組,一人一個專項,帶動一個專班,突破一個難點」的落實機制;制發《保護好湄洲島任務實施方案》等,明確保護好湄洲島發展戰略、發展目標和發展重點,細化成9大類55項具體任務,凝聚高水平保護好湄洲島力量;推動「湄洲媽祖文化遺址保護建設工程」上報國家發改委,列入國家「十四五」重大項目庫,「支持湄洲島設立海峽兩岸文化深度融合示範區」寫入福建省「十四五」規劃綱要;成立「湄洲媽祖文化品牌保護小組」,加大媽祖文化商標品牌保護;區鎮行政服務中心實現整合運營,綜合執法機制改革穩步探索,對臺直航前期工作紮實推進,保護好湄洲島翻開嶄新的一頁。
堅持興特色城鎮,美麗海島建設展現——新風貌
全力跟進《湄洲島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同步推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生態修複方案等9項規劃修編;投放新能源分時租賃汽車74輛、公共自行車1372輛、電助力車50輛,逐步打造全域人、車、路、平臺智能網聯智慧島;推行全島垃圾分類,形成了「四色收集、五色收運、分類處置、循環利用」的保潔體系,先後榮獲全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範縣、全國衛生鄉鎮等榮譽稱號;全力推進媽祖文化特色小鎮建設,建成投用鵝尾神化石景區遊客服務中心、宮下碼頭遊客服務中心風雨廊、5G無人駕駛體驗路段等項目,持續推進「一貫四片區」風貌整治、對臺遊輪停靠點、湖石淉及周邊水系生態景觀綜合整治工程、「空港式」過渡提升工程、一級漁港、環島路西環新開路段、汙水處理廠技改(擴容提升)工程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
堅持強文旅產業,國際旅遊目的地匯聚——新動能
以發展全域旅遊為目標,著力補齊「食、宿、行、遊、娛、購」旅遊全產業鏈,把「風景」變成為「產業」,將「美麗」轉化為「生產力」;圍繞讓遊客「慢下來、停下來、留下來、住下來」,全面實施業態豐富、特色風貌整治、影視基地、規模酒店和民宿提升、漁港休閒工程等旅遊配套,成功舉辦「湄洲之夏沙灘音樂季」,帶動蓮池沙灘音樂餐飲廣場常態化運營,促成鵝島主題餐廳、馬蹄鐵餐飲和鵝尾日落時光海島風情項目落地;全力推進點亮湄洲行動,建成主幹道、主要景觀、碼頭集散廣場、湖石淉公園、遊客服務區等重要節點的夜景照明工程,打造夜遊湄洲打卡點;加大與廣東、江西等省份旅遊宣傳合作,推出「一票遊遍全島」,相繼實施島上景區門票減免及17時後入島遊客免進島門票等措施,增設輪渡夜間航班,不斷做大遊客流量,帶動旅遊市場保持強勁回暖態勢。
堅持促心靈融合,媽祖文化交流彰顯——新氣象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媽祖文化傳承,深入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發揮湄洲媽祖祖廟慈善基金會等機構作用,帶動日本、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西班牙、新加坡和中國臺灣等實現防疫物資捐贈互助,共同抗疫;創新舉辦模式,首次採用「線上+線下」方式,順利承辦第五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探尋了新路徑;推動湄洲媽祖祖廟和臺灣大甲鎮瀾宮、臺灣媽祖聯誼會共同舉辦「天佑中華、祈福武漢」———海峽兩岸媽祖宮廟攜手抗疫線上祈福活動,圓滿舉辦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為當前複雜形勢下推進莆臺民間交流合作做出有益探索;堅決推動相關惠臺政策落實,賦予臺胞「島民待遇」,「一事一議」解決臺胞政策保障問題,鼓勵扶持在島臺胞臺企發展壯大;以宮周片區及牛頭尾片區風貌整治為載體,啟動兩岸心靈契合共同社區的試點前期工作。
堅持優生態效益,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提升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論效益在湄洲島逐步轉化為經濟和社會效益,「生態美」成為湄洲島最亮麗的底色。以塑造全國海島農村水系綜合整治示範樣板為目標,從汙水全收集、全處理、全達標、全利用四個方面入手,全覆蓋收集汙水,建設生態型中水回用工程,解決汙水處理廠中水直接排海問題,實現水資源有效再利用;編制全省首個海島造林綠化提升規劃,繼續推進「綠滿城鄉·花樣湄洲」行動,全島綠化覆蓋率突破59.8%;全面推進「廁所革命」,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見綠透綠成為常態;推進「城市智慧汽車基礎設施及機制建設」一期成果轉化,投用東環路、湖石淉5G無人駕駛基站和試驗道路,實現無人駕駛汽車試運行,研發生成「智慧的路」+「聰明的車」+「5G雲指揮中心」無人駕駛汽車檢測體系標準;堅持常態化巡邏巡查,嚴厲打擊非法盜採砂活動,常態化保持沙灘清潔。
堅持順群眾期待,民生福祉不斷得到——新改善
嚴格按照「一超過、兩不愁、四保障」要求,因戶施策,完成全區建檔立卡58戶181人的貧困戶全面脫貧,全面建立全國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統並實時錄入管理,發放各類補助資金82.1225萬元;結合莆田市2020年「兩違」春季攻堅戰、房屋結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百日攻堅戰」,組織開展 「兩違」綜合執法64場,拆除歷史遺留 「兩違」52宗,拆除面積2.45萬平方米,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完成小規模學校小學、幼兒園整合撤併,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堅決落實糧食安全屬地責任,確保「米袋子」、「菜籃子」及豬肉等物資供應總體穩定,滿足居民日常所需;紮實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組織開展黑惡線索大摸排、大起底,維護社會安定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