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豆芽的危害與檢測——二氧化硫

2020-11-29 食品安全..

毒豆芽的危害與檢測——二氧化硫

2014-05-16 22:02:15 來源: 瀏覽:

二氧化硫是最常見的硫氧化物。二氧化硫被人體吸入呼吸道後,因易溶於水,大部分滯留在上呼吸道。在溼潤的黏膜上生成具有腐蝕性的亞硫酸,一部分進而氧化為硫酸,使刺激作用增強。二氧化硫還可被人體吸收進入血液,對全身產生毒性作用,它能破壞酶的活力,影響人體新陳代謝,對肝臟造成一定的損害。對動物的慢性毒性試驗顯示,二氧化硫有全身性毒性作用,出現免疫反應受抑制的現象。故長期接觸者可能會有呼吸道疾病發病率增加或感冒後不易痊癒,除由於二氧化硫的直接刺激作用外,尚可能與免疫反應受抑制有關。二氧化硫還具有促癌性:動物試驗結果表明10mg/ m3 的二氧化硫可以加強苯並芘致癌作用,這種聯合作用的結果,使癌症發病率高於單致癌因子的發病率。

由於其漂白作用,二氧化硫常被不法商販用來作為豆芽等淺色食物的漂白劑,給消費者的食品安全帶來潛在危害。由於豆芽生產過程中,伴隨著豆芽培育時間的增長, 不斷淋洗豆芽,使得有害物質殘留量相應減少,沒有達到急性中毒的有效劑量,目前尚無直接致毒病例發生。但是長期食用違規生產的豆芽,潛在的慢性健康損害不容忽視。

毒豆芽中的二氧化硫檢測技術

(1)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測定二氧化硫是一種經典的方法,即鹽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由WEST提出。其主要原理如下:首先食品和藥材等含有的二氧化硫經前處理把二氧化硫釋放出來,然後用四氯汞鈉吸收酸化,最後與鹽酸副玫瑰苯胺反應形成紫紅色的絡合物,在一定的波長下進行分光光度測定。測定用的試劑較多,操作較繁瑣,但靈敏度高,並且分析數據可靠,已經成為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測定二氧化硫的標準方法。由於所用的四氯汞鈉吸收劑是對環境汙染嚴重,人們提出了許多非汞物質作吸收劑,如甲醛、乙醇胺、嗎啉、三乙醇胺、瓜環等,都具有很高的靈敏度和可靠性。

(2)化學發光法

某些物質經過特定化學反應後會產生激發態物質,然後躍遷至低能態時會出現發光現象,化學發光法正是基於這種現象的一種分析方法。二氧化硫就具有這種性質,其發光反應機理是從中間體二氧化硫產生三線態二氧化硫能夠出現發光現象。

(3)碘量法

碘量法是最早分析二氧化硫的技術之一,它是利用吸收液固定二氧化硫後,用碘標準溶液來滴定二氧化硫的含量。

食品安全常識:

(1)芽身粗壯:自然培育的豆芽芽身挺直、稍細,芽腳不軟、脆嫩、光澤白;而用激素、抗生素催生的豆芽,則芽身粗壯發水,色澤灰白。

(2)無芽根:自然培育的豆芽根鬚髮育良好,無爛根、爛尖;毒豆芽一般根短、少根或無根。

(3)豆粒發藍:自然培育的豆芽豆粒正常;毒豆芽豆粒一般發藍。

(4)斷面出水:豆芽稈斷面無水分冒出的是自然培育的豆芽;毒豆芽斷面會有水分冒出。

 




熱門標籤:二氧化硫 豆芽

相關焦點

  • 漂白豆芽的檢測與危害
    由於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二氧化硫常被不法商販用來作為豆芽等淺色食物的漂白劑,給消費者的食品安全帶來潛在危害。那麼如何檢測豆芽中的二氧化硫呢?以下是對應的幾種檢測方法:(1)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測定二氧化硫是一種經典的方法,即鹽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由WEST提出。
  • 說案:使用AB粉浸泡製發銷售「毒豆芽」如何定性
    說案:使用AB粉浸泡製發銷售「毒豆芽」如何定性 2014-12-03 10:10:54來源:人民法院報作者:責任編輯:吳濤 經檢測,所扣押豆芽含6-苄基腺嘌呤及赤黴素、4-氯苯氧乙酸鈉。所扣押AB粉經鑑定,其成分為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鈉。另查明,2011年11月4日國家質檢總局《關於食品添加劑對羥基苯甲酸丙酯等33種產品監管工作的公告》明確禁止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鈉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
  • 一次性筷子泡過熱水變黃湯 二氧化硫超標了嗎
    二氧化硫含量實驗兩家品牌餐廳筷子二氧化硫超標除了簡易的熱水浸泡實驗外,在南京CEC消費者體驗中心,我們還進行了快檢測試,選用檢測試劑,對一次性筷子的二氧化硫殘留進行檢測。在「GB19790-2005《一次性筷子木筷/竹筷標準》」中明確規定,二氧化硫浸出量需要小於等於600mg/kg。
  • 葡萄酒中竟有二氧化硫?到底是能養顏還是危害健康
    很多細心的朋友發現酒杯裡經常有含有二氧化硫成分的標記。二氧化硫通常被認為是有害的氣體。為什麼它在紅葡萄酒裡?添加二氧化硫的紅酒會影響人體健康嗎?為什麼在紅葡萄酒中添加二氧化硫?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葡萄酒專業博士李小溪在接受《生命時報》採訪時表示,實際上,使用二氧化硫是傳統持續和科學選擇的雙重結果。文獻報導,早在1487年,德國 普魯士王室就同意在釀酒過程中使用二氧化硫。當時原因不明,但在釀酒過程中添加二氧化硫仍然保持著傳統。二氧化硫是非常重要的食品添加劑,葡萄酒的二氧化硫含量遠低於一些包裝食品和保存水果。
  • 陝西「毒豆芽」瀆職案多名官員被撤訴或發回重審
    近日,多名涉「毒豆芽」案的陝西官員告訴澎湃新聞,部分官員的上訴和申訴陸續有了結果。陝西省榆林市五名因「查處毒豆芽不力」被控食品監管瀆職罪的官員,已收到法院的撤訴刑事裁定書。靖邊五官員案撤訴,寧強兩官員案發回重審添加「無根水」(含6-苄基腺嘌呤)制發的無根豆芽曾被認為是「毒豆芽」,但並無科學證據表明「無根水」中的主成分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鈉
  • 瀋陽查獲毒豆芽 警方稱老鼠吃了個頭都很大
    導讀:最近,食品安全的問題真是頻頻出現,這不,昨日又有一例,(4月18日)在瀋陽市于洪區沙嶺鎮一處的豆芽黑加工廠房內,警方查獲約200箱的毒豆芽。毒豆芽的「美容」這些毒豆芽是不法商販為了私利,用無根劑和亮白速長防腐劑「美容」而成。
  • 硫磺燻八角,二氧化硫超標16倍,還能放心吃嗎?
    但其實,我們吃的很多食物中天然就有二氧化硫,八角也不例外。八角在生長過程中,大氣中的二氧化硫會通過植物體的葉面氣孔進入植物體內,其他土壤或水中的結合態的二氧化硫也會通過植物的吸收作用進入到植物體內。進入的二氧化硫容易和植物體內的醛酮類化合物,特別是糖類化合物等發生反應生成結合態的亞硫酸。
  • 硫磺燻制八角調查:二氧化硫超標16倍 銷往飯店食堂
    「超標」的八角二氧化硫超原標準16倍,銷往飯店、食堂賣相好、工時短、價格便宜,硫磺八角漸漸「霸佔」了高峰市場。一名謝姓老闆坦言,如今的高峰市場90%都是硫磺果。因為二氧化硫超標,這些八角只能通過批發賣給各地商戶,銷往各地的飯店、食堂、私人小廚房等,這些商家需求量大,也更喜歡購買便宜的硫磺果。
  • 生產銷售「毒豆芽」 一人被重罰
    拂曉新聞網--拂曉報訊 1月12日,記者從市檢察院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龍某某生產銷售「毒豆芽」,在受到市場監管部門處罰後,檢察機關依法對其提起民事公益訴訟。
  • 廣西硫磺八角:20斤硫磺燻出2噸八角,二氧化硫超原標準16倍
    「超標」的八角二氧化硫超原標準16倍,銷往飯店、食堂賣相好、工時短、價格便宜,硫磺八角漸漸「霸佔」了高峰市場。一名謝姓老闆坦言,如今的高峰市場90%都是硫磺果。因為二氧化硫超標,這些八角只能通過批發賣給各地商戶,銷往各地的飯店、食堂、私人小廚房等,這些商家需求量大,也更喜歡購買便宜的硫磺果。
  • 食品中的防腐劑有何危害?
    食品中的防腐劑有何危害?時間:2017-02-27 09:46   來源:百度知道日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食品中的防腐劑都有哪些? 食品中的防腐劑有何危害? 食品防腐劑是指為防止食品在儲存、流通過程中的腐敗、變質,延長食品保存期而使用的一種食品添加劑。
  • 17批次藥品不合格 「二氧化硫殘留量」不符規定
    原標題:17批次藥品不合格 「二氧化硫殘留量」不符規定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塗端玉)國家藥監局日前公布了9家企業生產的17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名單,其中包括2批次複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5批次獨活、3批次地黃等常見藥。
  • 百利、金箭兩款話梅產品二氧化硫超標被禁售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29日訊 (記者 佟明彪)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在近期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北京市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禁售百利偷閒奶梅,百利達人西梅,金箭古香雪梅,紅青隆鐵觀音,仟客情人梅5種不合格食品,其不合格項目涉及二氧化硫,苯甲酸,稀土,三氯殺滿醇超標。
  • 自製葡萄酒的危害,你真的知道嗎?
    其實自釀葡萄酒有非常大的危害,你知道嗎?一、細菌危害酒廠釀葡萄酒時大多會選擇皮厚肉少,籽大而且酸度高。反正具備了一切不好吃的條件。釀酒葡萄的厚皮和大籽會產生足夠的單寧,單寧不只是影響口感,是天然的防腐劑。自釀時,都會選擇食用葡萄,食用葡萄就相反了,大都是肉多、皮薄、籽小,產生的單寧也弱。專業酒莊和酒廠在釀造過程中還會加入二氧化硫,進行漂白和殺菌。
  • 廣州官燕棧商貿四款官燕棧燕窩飲品檢出二氧化硫
    廣州官燕棧商貿有限公司從中國香港的「康研進科集團有限公司」進口的「官燕棧特濃金絲燕窩飲品、官燕棧特濃冰糖燕窩飲品、官燕棧冰糖金絲皇燕窩飲品、官燕棧冰糖金絲皇燕窩飲品」四款燕窩飲品,均檢出檢出二氧化硫遭退貨!   5月27日,國家質檢總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今年4月進口食品不合格情況。
  • 來論|又見「硫磺八角」,能否強制檢測
    據檢測,這種八角的二氧化硫超原標準16倍。廣西是全國八角主要產區。然而這裡的八角卻與硫磺扯上關係。新華社2012年曾報導,九成八角靠「硫磺燻蒸」保鮮。曝光之後,當地有關部門召開專題會議進行部署,加大執法力量,增加抽檢頻次,以制止硫磺燻制八角流入食品藥品生產加工環節。但報導顯示,之前治理曾讓硫磺八角淡出過一段時間,卻未從市場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