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近日向本報及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在一些公交站臺及道路兩側,因為缺少垃圾箱,不時能看到被人隨意丟棄的垃圾,影響了市容環境。記者經多處點位探訪發現,這些地方垃圾亂堆現象的背後,既有設施缺少的「硬傷」,也存在著市民的不文明行為。要想保持環境整潔,不能光靠增設垃圾箱。
個別公交站臺旁垃圾多
皮村西口公交站位於朝陽區皮村環島西南角的皮村路上,這裡有專175路、306路等多條公交線路經過。由此往西走上100餘米,有一個名稱同樣為「皮村西口」的公交站牌,639路、989路等多條公交線路分別連接著北京站、四惠樞紐站、地鐵通州北關站等交通站點。
國慶長假前夕,記者第一次探訪時,沿著公交站牌旁的人行便道一路向西走去,地上雖然偶有散落的菸頭和塑膠袋,但是整條便道讓人感覺乾淨整潔。兩處公交站牌的南側是一大片草叢,分別用圍欄和臺階隔離開來。放眼望去,草叢裡的景象卻和便道上有著天壤之別。草叢裡散落有大量菸頭、紙巾、塑膠袋等雜物,還有不少果皮、飯盒、飲料瓶、雞蛋殼等食品垃圾。
「每天都有很多乘客在此等車,尤其是早尖峰時段,不少人都帶著早點,就坐在旁邊的臺階上吃,邊吃邊等,吃完之後順手就把垃圾扔到了草叢中。」市民杜先生認為,導致乘客隨手丟棄垃圾的原因在於站臺附近沒有垃圾桶。記者在周圍300米內,的確沒看到有垃圾桶。採訪的過程中,記者碰巧看到一名女子拿著喝完的奶茶杯徑直走到圍欄旁,然後將塑料杯扔到了草叢中的一堆垃圾裡。「實在沒地方扔,總不能一直拿著吧。」該女子略顯無奈。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路北側毗鄰幾家商戶的公交站臺處設置了幾組垃圾桶箱,附近路面和綠化帶相對乾淨多了。「如果在站臺設置垃圾桶,不僅方便了乘客扔垃圾,還會起到提醒作用,讓大家更自覺地愛護環境衛生。」杜先生說。
萬源街西口公交站位於經開區萬源街上,有9條公交線路途經於此。由於毗鄰多處工業園、寫字樓,又與地鐵亦莊線緊挨著,每天的客流量很大,在此換乘的乘客也非常多。可站臺及周邊沒有設置垃圾箱,這裡亂丟垃圾的問題同樣比較嚴重。長假前後,記者兩次前往現場探訪,都能發現站臺四周散落著不少菸頭,旁邊的綠化帶裡還有隨意丟棄的口罩、飲料瓶、食品包裝袋等。更有甚者,為了圖省事,竟把食品包裝袋直接塞進了公交站牌的縫隙之中。
這些路段盼增設垃圾桶
通惠河畔流水潺潺,是附近居民休閒遛彎的首選地。不過有市民反映,河畔大部分路段都缺少垃圾桶,由此帶來諸多不便。
10月7日傍晚,記者從高碑店橋往西,沿著通惠河畔的人行步道一直走,除了在出入口處看到一組垃圾桶外,走了約500米,才又發現一組垃圾桶。在兩公裡長的步道內,記者也僅發現這兩組垃圾桶。在沿途的步道上以及草叢中,散落著不少菸頭、食品袋、飲料瓶等雜物。其中一座橋下的路口,聚集著一些垂釣者,旁邊立著一塊「文明垂釣公約公示牌」,上面有一條寫道「愛護環境,將垃圾及廢棄物扔進垃圾桶」,不過記者環顧四周,沒有看到任何垃圾桶。
據了解,由於此前通惠河專門開闢了垂釣點位,因此兩側的河畔常常聚集著不少釣魚愛好者。接連走近幾個垂釣點位,在臺階上都可見菸頭、飲料瓶等垃圾雜物。沿著河畔走了一圈記者發現,在人員相對聚集的垂釣點位、路口等處,普遍存在著隨意丟棄的垃圾,河面上也漂浮著一些飲料瓶、煙盒等雜物,而其周圍都沒有看到垃圾桶。
天色逐漸暗了下來,越來越多的居民前往通惠河兩岸遛彎兒、跑步。市民趙女士說,由於靠近居民及商業區,每天傍晚,來河畔尤其是南岸活動的人非常多,小廣場上還經常聚集著不少廣場舞愛好者。但是,有時候吃完東西想丟個垃圾,卻找不到地兒,一些人就順手扔到了地上。「在整個通惠河的沿途密集設置垃圾桶或許不太現實,但是能不能考慮在人流量較大的地方適當增設一些呢?」趙女士建議,有關部門還可設計提示標語,引導市民養成文明習慣。
欣海北街南鄰興海公園,北接興華公園,周圍分布著興海家園日苑、月苑、星苑等小區。有市民反映,這條全長約700米的道路兩側也缺少垃圾桶。10月6日,記者實地走訪發現,除了在與宏福路交叉口處設置了一組垃圾桶外,整條道路再沒見垃圾桶。沿途的便道、草叢甚至樹坑裡,隨處可見菸頭、紙巾等垃圾。「我也想往垃圾桶裡扔,但是實在找不到。抽完的菸頭總不能塞兜裡吧。」一名路人表示。
記者注意到,道路兩側分布著不少店鋪。「現在商戶都實行『門前三包』,我們也希望門口乾淨,但是因為路邊沒有垃圾桶,總是有隨意丟棄的垃圾,我還得顧著生意,很難掃得過來。」一位商戶向記者抱怨,清掃完之後怎麼處理這些垃圾也讓她頭疼,由於道路旁邊沒有垃圾桶,她只能把垃圾送到旁邊小區的垃圾桶倒掉。「但是我總不能天天騎車跑個幾公裡,專門處理這些垃圾吧。」該商戶表示,由於「十一」期間生意繁忙,她只能把門前清掃出來的垃圾聚攏在一起,先放在店鋪門口,再等待環衛工作人員進行處理。
對此,大興區環衛中心回復稱,增設垃圾桶需要按照城市規劃要求申請財政批覆,目前該道路周邊增設垃圾桶事宜已經納入2021年預算計劃。
據悉,北京市2007年制定了《北京市廢物箱(果皮箱)設置規範》,對城鎮地區廢物箱的設置和基本規格等做出了規定。2016年出臺《北京市城市道路公共服務設施設置與管理規範》,將廢物箱設置的具體要求納入地方標準。按照相關規定,在商業、金融、服務業街道等繁華地區以及公園、文體活動場所等地,廢物箱的單側設置間隔應為50米左右,其他道路的人行道宜為100米左右;廣場、街心公園、開放綠地周邊及居民活動區等公共空間,按照每900平方米的面積設置1個廢物箱,並可根據人流量的大小適當增減廢物箱數量;每個公共電汽車站應酌情設置1個以上廢物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