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郵票:德國新票三連發,楊家埠年畫與航天(圖)

2021-01-13 歷史醉人

新郵

2018年2月1日,德國發行青年系列格林童話青蛙王子郵票

2018年2月1日,德國郵政發行青年系列格林童話青蛙王子郵票,全套三枚。

2018年2月1日,德國發行波恩萊茵弗裡德裡希-威廉大學200周年郵票

2018年2月1日,德國郵政發行《波恩萊茵弗裡德裡希-威廉大學200周年》紀念郵票,全套一枚。

2018年2月1日,德國發行Tafel組織在德國25周年郵票

2018年2月1日,德國郵政發行Tafel組織在德國25周年郵票,全套一枚。

2018年2月1日,奧蘭群島發行帆船:大地圖號和阿爾巴尼亞號郵票

2018年2月1日,奧蘭群島郵政發行帆船:大地圖號和阿爾巴尼亞號郵票,全套二枚。

2018年2月1日,根西島發行狗年郵票紀念郵戳

老票

2017年2月1日,匈牙利發行古拉格受害者紀念日郵票

2017年2月1日,匈牙利郵政發行《古拉格受害者紀念日》郵票,全套一枚。

2005年2月1日,中國郵政發行楊家埠木版年畫郵票

2005年2月1日,中國郵政發行《楊家埠木版年畫》特種郵票,全套四枚,另有小全張一枚。

楊家埠木版年畫亦稱「濰縣年畫」或「楊家埠年畫」,因起源於山東淮坊市的淮縣楊家埠,主要採用木版水印套色印製,色彩以紅、綠、黃、紫為主,既有北方年畫的質樸明快,又具有南方年畫的柔麗雅質。

2002年2月1日,中國郵政發行《中國鳥》普通郵票

2002年2月1日,中國郵政發行《中國鳥》普通郵票,黃腹角雉,80分;白尾地鴉,1元;臺灣藍鵲,2元。

1996年2月1日,朝鮮發行鄧麗君逝世一周年郵票

1986年2月1日,中國郵政發行航天郵票

1986年2月1日,中國郵政發行《航天》特種郵票,全套六枚,分別為樂聲環宇——東方紅一號衛星、天外歸來——回收衛星、雷霆海天——潛射火箭、騰飛萬裡——飛向靜止軌道、天地同音——地面接收站、 玉宇明燈——同步通信衛星 。

相關焦點

  • 向世界講好山東故事 外媒記者楊家埠邂逅風箏、年畫與民俗
    7月3日下午,歐亞國家新聞官員與記者走進濰坊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實地參觀體驗了濰坊風箏、木版年畫的製作過程,了解幾百年前楊家埠人的生活方式,體味楊家埠人古老的民俗、民間風情,感受民俗的魅力。     楊家埠是濰坊風箏的發祥地,歷史源遠流長,與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並稱為中國木刻版畫三大產地,至明末,風箏藝人技藝精湛,把年畫與風箏融為一體,時有「放到天上是風箏,掛在牆上是年畫」之說,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便集中展示了原汁原味的楊家埠文化
  • 我國發行的第一套鳥類郵票,丹頂鶴郵票,為何備受關注,價值如何
    丹頂鶴郵票眾所周知,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發行過好多郵票,種類齊全,比如有鳥類、魚類、花類、動物類…等等種類的郵票,每一枚郵票都有其自身的商品價值和紀念意義。其中不乏有好多珍貴郵票,今天咱們就來說一下這套丹頂鶴郵票。
  • 用年畫訴說古老神話故事《嫦娥奔月》
    近年來,王乃雲立足特色堅持創作,在古老的傳統文化中融入創新理念,在完成國家非遺項目《柳毅傳說》系列年畫的基礎上,最近又創作完成了市級非遺項目《嫦娥奔月》系列年畫創作。為了保護和傳承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王乃雲廣泛查閱歷史資料、精心構思,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數易其稿,著重從人們對生活的美好嚮往和愛情故事的角度,創作完成了《嫦娥奔月》系列年畫畫稿,既保護了民俗文化,更是傳承創新了楊家埠木版年畫,並賦予了其新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這一幅『美譽嫦娥』,圖中嫦娥和丫鬟洗衣歸來,手中挎著籃子……為了讓嫦娥和丫鬟神態更加鮮活,我嘗試了無數種畫法,比如籃子如何挎?
  • 80版猴票都上不了榜單,中國郵票拍賣史上最貴的30枚天價郵票
    >專場:郵品時間:2004-11-08郵票拍賣榜第28名 1935年中華蘇維埃郵政紅軍戰士圖郵票半分一枚估價:RMB 40,000-40,000郵票拍賣榜第27名 蘇皖區1946年華中軍區寄一分區南通縣金沙區封,貼信鴿圖華中抗幣一角郵票RMB 200,000-500,000RMB 460,000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賣會
  • 年畫裡的新年
    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副會長、瑞豐堂木版年畫社社長汪銳,從事年畫製作、研究工作30餘年,對年畫有著深厚的了解和認識。他告訴記者,「木版年畫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民俗信仰的最好體現,涵蓋了福、祿、壽、禧、財、吉、和、安、雅、全十大要素,是表現中華文化的載體之一。」
  • 千姿百態木版年畫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河南省開封市朱仙鎮木版年畫是中國木版年畫的鼻祖,是中國古老民間藝術精華,它源於唐,興於宋,鼎盛於明清。明末清初,朱仙鎮生產木版年畫的作坊達300餘家,年銷量幾千萬張。春節臨近,河南省開封市朱仙鎮幾十家木版年畫作坊也正抓緊時間製作年畫,供應節日市場。
  • 人物年畫——春分日,來聽些有趣的風俗故事!
    民國上海年畫《全省鼠精娶親圖》畫面上新郎著藍衣騎著大馬民間常把花王和十二月花神合在一起,十二月花神都附會為一位古代名人,每位花神所執花不同以表身份,花為本月當令花,類似的還有清代江蘇蘇州桃花塢年畫《福壽雙全十二花神圖》。花神是深受世人歡迎的吉祥神之一,舊時養花賣花的人都要祭祀花神,以祈百花盛開,春色滿園,也期望花神為自己帶來幸福如意的生活。俗信花神能給人帶來吉利、好運。
  • 「郵票知識」「郵票印樣」究竟是個什麼玩意?
    「印樣」最初是郵票印刷環節,單獨印製出,用於展示、檢查,審查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的「專門郵票」。我們在「生肖郵票開機儀式」上,會看到設計師籤名在郵票版張上簽名,這個環節叫做籤樣,按照郵政規定,設計師和郵政方面的領導籤樣許可之後,郵票才可以印刷發行。
  • 民俗文化中的犬:剪紙、年畫、泥塑中的「汪星人」
    民俗文化中的犬   犬成為民間工藝美術品中經久不衰的題材,有關的剪紙、年畫、泥塑以及布藝製品,都一直為人們所喜愛。   清版楊柳青年畫《八百千秋》中,一肥腴兒童笑容可掬,左手撫按一隻叭狗,右手高舉柏樹枝,圖中以「叭」與「八」,「柏」與「百」諧音,再輔以象徵富貴的牡丹、珊瑚等,組成「八百千秋」之吉意,表達對幸福長壽的冀望。此圖為楊柳青年畫中的「娃娃樣」,畫面採用象徵手法,利用娃娃所持器物的諧音或寓意,湊成吉利短語。民間年畫裡「張仙射天狗」的故事流傳也很廣。
  • 飛鴻踏雪,入木三分 記「日照鳳凰莊木版年畫」的傳承與發展
    1943年,年僅17歲的薛玉彥對大集上花花綠綠的楊家埠木版年畫產生了濃厚興趣。為叩開年畫的大門,他經常蹲在年畫攤前跟賣畫人聊天。慢慢地他得知年畫是用棠梨木雕版,套色印刷出來的。只要刻出幾套版,每年過年之前,就可以有一筆小小的收入。      從此,他開始「折騰」起來。先用透明紙蒙在年畫上勾勒出線稿,再另起幾張紙依次勾勒出紅黃綠紫的色塊。
  • 年畫話年 | 綿竹年畫: 一黑二白三金黃,五顏六色穿衣裳
    明清時期,中國四大木版年畫產地形成:楊柳青年畫、濰坊楊家埠年畫、蘇州桃花塢年畫、綿竹年畫。楊柳青年畫因臨近京城,深受宋元院畫的影響,描繪細膩;桃花塢年畫顯江南富態;楊家埠年畫質樸簡潔、憨厚純淨;綿竹年畫則受巴蜀文化影響,造型誇張,人物豐富多樣。綿竹年畫博物館館長 胡光葵:綿竹自古就被人們稱為有福之地,在這裡生活的人們閒適安逸,說話幽默風趣。
  • 「同喜同囍」新票上市
    新票票樣。廣東福彩 供圖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學鋼 通訊員 莫冠婷) 七夕佳節即將來臨,如果你想對心儀對象表達愛意,同時碰碰中獎運氣,又順便做善事獻愛心,不妨來試試刮刮樂新款遊戲——「同喜同囍」,一次滿足你的N個願望。
  • 春節貼年畫是不可少的民俗,年畫起源於北宋,共經歷了這些變化
    早在殷商時期,年畫(應該是以雕刻或者是簡筆畫的形式存在的)就已經出現,由於當時神文化的盛行,因此年畫內容也就成了上到貴族,下至百姓都篤信的神話形象。只是當時的年畫,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比較單一,無法形成規模化,因此也只是年畫的萌芽階段而已。到了漢代,年畫開始有了雛形,內容也變成了我們所熟知的 「神荼」與「鬱壘」的門神形象。
  • 中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
    1878年7月24日至8月1日間),清朝政府海關試辦郵政,首次發行中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這套郵票共3枚,主圖是清皇室的象徵——蟠龍。  中國的第一枚正式發行的郵票是大龍票。在發行之前,清海關設計了三款郵票草圖,即雲龍、寶塔和萬年有象圖,其中「萬年有象」最為珍貴,價值連城。大龍郵票有薄紙大龍、闊邊大龍和厚紙大龍。
  • 方寸之間「鼠」你最美 郵票文化寓意深厚
    這枚郵票由著名藝術家黃永玉原畫,邵柏林設計,姜偉傑雕刻,選用大紅作為底色,畫面中金猴翹首端坐,顯示出新春佳節喜慶氣氛。這枚郵票,不僅開啟了我國生肖郵票發行之先河,也受到集郵愛好者的瘋狂追捧,成為生肖郵票之中的「翹楚之作」。十二生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打開中國生肖郵票史,每一枚生肖郵票都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生動寓意。
  • 刮刮樂新票種登陸洛城 「牛年大吉」最高10萬
    本網訊 11日從市福彩管理中心獲悉,刮刮樂新票種「開心時刻」、「牛年大吉」在洛陽上市了!它返獎率高達65%,洛陽各福利彩票投注站都有銷售! 「開心時刻」每張面值2元,最高獎金5萬元。刮開遊戲區與對照區的覆蓋膜,若遊戲區內所示圖符在對照區內出現,即可贏取該圖符下方的獎金;「牛年大吉」每張面值5元,最高獎金10萬元,有10次中獎機會,只要幸運符號區與遊戲符號區獎金符號一致,即中相應獎金,兼中兼得。(記者 陳小偉 通訊員 常娜) 返回洛陽網首頁>>
  • 1980版猴票設計者邵柏林:方寸郵票故事多
    過去年代的郵票故事邵柏林一輩子從事郵票設計工作,執著於他的方寸世界,其中故事頗多。1956年,邵柏林設計的《天安門》郵票。上圖郵票發行不久被收回,下圖為重新繪製的郵票1956年,邵柏林設計了《首都名勝》郵票,發行後,其中的一張《天安門》郵票被緊急收回,但仍有700多枚流入市面而無法收回。多年以後,這枚《天安門》郵票奇貨可居,成為珍稀郵品。
  • 特種郵票《富春山居圖》 面世見證兩岸同根文化
    郵票《富春山居圖》在元代名畫《富春山居圖》成畫660周年之際,由國家郵政局發行的特種郵票《富春山居圖》日前分別在浙江富陽和江蘇常熟首發。1347年至1350年間,黃公望在浙江富陽創作完成紙本水墨畫《富春山居圖》,以長卷的形式描繪了富春江兩岸初秋的秀麗景色,筆墨清潤、意境悠遠,有「畫中之蘭亭」的美譽,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而此畫真跡後經明代大畫家董其昌流入明代收藏家吳洪裕之手。
  • 中國果蠅和德國小蠊成為中國商業航天首批乘客
    本次搭乘「方舟一號」的「乘客」為果蠅和德國小蠊,並通過內部檢測系統獲取了試驗過程所有相關數據和圖像。「方舟一號」的研製方北京航科方舟空間技術有限公司,該公司以弘揚三大航天精神、服務社會為己任,積極挖掘航天高技術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產業結合,聯合國家育種工程聯盟、中國航天育種研究中心、國際宇航聯合會、軍民融合產業聯盟、航天科技
  • 臺灣鳥類郵票發行 典藏卡供郵友賞玩及珍藏(圖)
    臺灣鳥類郵票發行 典藏卡供郵友賞玩及珍藏(圖) 2008年05月30日 16: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臺灣郵政公司特別以臺灣鳥類為主題,發行1組4枚郵票,花蓮郵局也配合於6月5日發行當天推出典藏卡,提供郵友們賞玩及珍藏。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全島可輕易觀賞到不同類型的鳥種。為介紹臺灣鳥類之美,臺灣郵政規劃發行系列「臺灣鳥類郵票」,第3輯選取金背鳩、麻雀、喜鵲及綠繡眼為題材,全套面值76元新臺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