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認安全的AAV基因療法或致癌

2020-12-05 中國青年報

一項針對腺相關病毒(AAV)基因療法的研究,發現了可能會增加肝癌風險的基因組變化。這項16日發表在英國《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上的研究報告向科學界表明:有必要開展進一步研究,以確定AAV是否會在極少數情況下促進了癌症。目前,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的兩項基因療法,都使用了這種載體。

AAV是一種經過工程改造的天然病毒,能將治療基因攜帶進入遺傳病(如血友病)患者的細胞內。此前,AAV載體被認為是安全的,因為一般不會將它們自己的基因組插入人類的基因組中。

不過,有幾項小鼠研究曾顯示,AAV基因療法載體的基因組整合可以導致肝癌。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科學家丹尼斯·薩博提諾及其同事,用了10年時間研究了接受AAV基因療法的9隻狗。通過AAV載體遞送的治療基因,會合成一種叫作凝血因子Ⅷ的蛋白,研究團隊發現,這種治療能在整個研究期間改善狗的血友病症狀。他們還研究了AAV載體是否會將自己的基因組插入狗的基因組,並檢測到了與細胞生長和癌症相關的基因整合。這類事件中有一些似乎能引起細胞增殖,這可能會導致惡性腫瘤。

研究中的兩隻狗,在之前的4年裡,血液中的凝血因子Ⅷ含量一直保持穩定,但後來開始出乎意料地上升,在研究快結束時達到了早期水平的3倍。由於最終水平依然遠低於健康犬,因此被認為不具有危險性。不過,研究人員還無法找出這種上升的原因。在持續開展的AAV基因療法臨床試驗中也從未觀察到這種上升。

研究團隊在這些狗中沒有發現肝癌跡象,但是,基因組變化或能引起人們的安全顧慮,為此,有必要對接受AAV載體治療的患者開展進一步研究和長期監測。

總編輯圈點

AAV能感染多種細胞,是一種常用的基因病毒載體。它不插入宿主基因組,不改變基因組結構,而且可長時間表達。總之,就是安全、易用還方便,被稱作基因治療明星載體。文中提到的研究也證實,在患病狗身上使用AAV療法,可以改善其血友病症狀。但同時,研究團隊也檢測到了一些與癌症相關的基因整合。不過它還無法作為AAV療法導致肝癌的「實錘」,只能作為某種風險提示。這些動物實驗也告訴我們,隨著研究的深入,一些被公認為是「常識」的東西,也可能被推翻。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Science:一項針對狗的研究提示著基因療法中使用的AAV病毒載體可能...
    2020年2月11日訊/生物谷BIOON/---正當基因療法最終似乎不負人們之所望的時候,一項研究使得人們對病毒載體存有一種持久的擔憂。許多研究工作都依賴於一種病毒載體將治療性基因導入患者體內。
  • 遺傳性失明新療法——基因療法
    一項新研究利用基因療法,成功地改善了幾十位Leber遺傳性視神經病變(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患者的視力。很特別的是,儘管研究對象都只有一隻眼睛接受治療,但是78%的患者兩隻眼睛的視力都得到明顯改善。
  • 近期基因療法研究領域重要成果!
    JCI:新技術提高基因療法治療視力的效果 doi:10.1172/JCI129085 在以大鼠,豬和猴子為模型的實驗中,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挽救視力的基因療法。
  • 基因療法有望治療因HBB基因突變導致的多項血液疾病
    鐮刀細胞貧血症(sickle cell anemia)和β-地中海貧血(β-thalassemia)都是由於編碼成人血紅蛋白β亞基的HBB基因上出現突變而導致的遺傳性貧血症。這些疾病患者可能終生需要接受輸血或者其它療法的治療。已有研究表明,在成人中重新表達胎兒血紅蛋白可以起到緩解貧血症狀的作用。但是編碼胎兒血紅蛋白的基因在胎兒出生之後就停止表達了。
  • 從罕見病到常見病,我們為什麼需要基因療法?
    報告指出,再生醫學領域(包括基因療法,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的細胞療法,細胞療法,和組織工程)在新冠疫情的挑戰面前展現了出色的韌性。2020年上半年,全球這一領域完成的融資金額達到107億美元,超過2019年全年的融資金額。疫情下基因療法的逆勢增長原因何在?從罕見病到常見病,我們為什麼需要基因療法?我們為什麼需要基因療法?人類的疾病可以粗略地分為三種類型。
  • 醫藥黑科技 荷蘭大學基因療法有突破
    阿瑪納團隊是世界上第一家可以使用動物病毒作為載體進行基因治療的團隊,該團隊突破了現有以人類病毒載體進行基因治療存在的安全性、治療可持續性和人體排異反應方面存在的技術瓶頸,從而可以真正實現對糖尿病、黃斑部退化病、血友病、白血病、關節炎等多種疾病的有效治療」。目前阿瑪納團隊已獲得了3個國際專利,並已成功完成了動物實驗。
  • 美批准遺傳病基因療法上市 針對罕見失明症患者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新媒體專電;美媒稱,美國火花基因療法公司說,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了首個在美國上市的遺傳病基因療法。這種療法能夠用功能正常的基因替換有缺陷的致病基因,其價格可能超過100萬美元。
  • 美國FDA發布6大指南 高調「護航」基因療法
    過去的2017年堪稱基因療法元年,FDA先後批准了3款重磅基因治療產品。近日,美國FDA局長宣布,FDA將繼續大力推進基因療法的開發,並發布6大新指南,作為全面監管框架的基石,確保新產品符合FD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金標準。
  • 黃粉致癌?!如何安全使用?
    在我們養魚圈裡,魚友們接觸最多的魚藥,也就是黃粉了,說到黃粉,最基本的兩種,就是日本黃粉和國產黃粉,最近很多魚友前來諮詢,聽說黃粉是致癌物質,還要使用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個問題:首先日本黃粉和國產黃粉的區別:很多新手魚友覺得日本黃粉和國產黃粉成分是一樣的,只不過是產地的區別,這是錯誤的。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46期:新基因療法或可治早衰症 已在老鼠...
    一項國際研究最新發現,一種基因療法或許可以成為治療早衰症的新選擇。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和義大利癌症研究基金會米蘭分子腫瘤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日前在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發表論文報告說,他們對患者細胞的研究和動物實驗結果表明,反義寡核苷酸療法可以改善早衰症病人的狀況,延長他們的壽命。
  • Circulation Res:基因療法可有效治療巴氏症候群
    2020年3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Barth症候群是男性兒童中一種罕見的代謝疾病,是由稱為TAZ的基因突變引起的。Barth症候群會導致威脅生命的心力衰竭症狀產生,並導致骨骼肌以及免疫反應的虛弱並損害身體生長。波士頓兒童醫院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基因治療可以預防或逆轉因Barth症候群引發的心臟功能障礙。
  • 原來吃魚腥草不會致癌?除了魚腥草,還有傳言的3種蔬菜都很安全
    在這個網絡發達的時代,有很多人一看到吃某種食物致癌後,就嚇得再也不敢吃了,尤其是身邊常見的蔬菜,如魚腥草等等,卻對真正致癌的食物,如油炸食物、燒烤食物、鹹魚、檳榔無動於衷,今天和大家說說它們背後的事。吃魚腥草會致癌?闢謠!
  • JAMA Ophthalmology:新基因療法可有效治療完全色盲
    2020年5月2日訊/生物谷BIOON/---近日,由蒂賓根和慕尼黑的研究小組領導的一項臨床研究表明,新開發的一種用於治療完全性色盲的基因療法是安全的,而且初步證據證明其具有一定的效果。天生患有完全色盲的人無法區分顏色。他們的視線模糊,眼睛對明亮的光線高度敏感。
  • 基因甲基化缺失是致癌重要成因
    基因甲基化缺失是致癌重要成因 將為治療癌症提供新途徑 2017-02-27 科技日報 顧鋼 【,其不僅含有人體所有遺傳信息,而且基因中的所謂甲基基團是人體組織的必要成分。
  •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等開發出可延緩衰老基因療法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劉光慧等首次利用全基因組CRISPR/Cas9篩選體系在人間充質幹細胞中鑑定出新的衰老調控基因,並在此基礎上開發了可延緩機體衰老的新型基因療法。該研究為延緩衰老、防治衰老相關疾病提供了幹預靶標與新型策略。相關成果1月7日在線發表於《科學-轉化醫學》。
  • 2018食品安全熱點公布 咖啡致癌等謠言肅清
    「咖啡是否致癌」「三文魚標準之爭」……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正式公布2018年12個食品安全熱點,來自於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及多家主流媒體的提名、篩選與專家複議,國內權威專家對這些安全熱點進行了正式解讀。
  • 科學家嘗試用一種革命性的新療法「從基因層面逆轉衰老」
    ▼ 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新療法,他們稱這種療法實際上可以從基因層面逆轉衰老。通過讓參與者每周五天在高壓氧艙中呼吸純氧三個月,該團隊能夠有效逆轉染色體端粒的年齡。在這個領域顯然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但目前的結果是有希望的。
  • 《自然》首次證實:基因甲基化缺失是致癌重要成因
    人體每個細胞都含有完整的DNA基因,其不僅含有人體所有遺傳信息,而且基因中的所謂甲基基團是人體組織的必要成分。德國耶拿人體老化研究所研究人員首次證實,DNA出錯並甲基化缺失是導致癌症的一個重要成因。這項研究結果刊登在最新出版的《自然》雜誌上。人體每個組織由特定屬性的組織特異細胞構成。
  • AAV基因治療一隻眼睛,竟能拯救雙眼視力——附...
    這項研究發現,將腺相關病毒 ( AAV ) 基因治療載體注射到Leber遺傳性視神經病變 (LHON) 患者的一隻眼睛中,可以顯著改善其雙眼的視力。專家點評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首家眼科基因藥物研發公司——武漢紐福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紐福斯) 正是在眼科遺傳病基因治療領域做出了卓越成就。早在今年4月份,紐福斯完成了由多家投資機構領投的1.3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
  • Science子刊:基因療法有望長期預防沙林等神經毒劑
    2020年1月27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陸軍化學防禦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一次注射一種經過基因改造的病毒可保護小鼠在數月內免受沙林(sarin)和其他致命性化學戰劑(chemical warfare agent)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