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2種「黃金搭配」太糟糕了!醫生口中的「清淡飲食」是這樣的……

2020-11-22 騰訊網

麻辣火鍋、孜然烤肉、炸雞漢堡等等美食,看著令人垂涎,聞著非常誘人。

不過,這些經過油炸、烤制的美食,一旦吃多了,腸胃就會不舒服,還容易上火。

此時,營養專家都給出一條萬能的建議——保持飲食清淡。

可能很多人對「清淡飲食」這四個字都存在誤解,以為「清淡」指的是只吃青菜、不吃肉。

如果你也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這一種飲食已經是「過於清淡」了。

過於清淡的飲食,易造成營養不良

人們對「清淡飲食」的誤解實在是太多了,以為長期吃素的飲食習慣無害,而事實上,這往往存在著許多健康隱患。

湖北武昌的楊奶奶,在一次洗澡時不慎摔倒,導致全身多處骨質,情況非常嚴重。醫生解釋,楊奶奶的骨頭就像「泡沫」一樣。

歸咎其原因,楊奶奶的骨頭之所以這麼脆弱,與她堅持近30年吃素的習慣有關。

俗話說,過猶不及。不少老人不僅養成了素食的習慣,還不喜歡放一點兒鹽油。

有研究證實,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超過一半都存在營養不良的情況。

過於清淡的飲食會導致營養不均衡。

人的身體需要攝入足夠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素,如缺乏脂肪,身體便無法吸收更多的脂溶性維生素,從而導致免疫力下降,誘發各種疾病。

記住,清淡飲食≠不吃肉≠只吃青菜!

這2種「黃金搭配」,營養糟糕

在日常的飲食中,有一些食物的搭配被認為是「絕配」,即清淡又美味。但其實,這些「黃金搭配」的吃法相當不健康。

如果你還喜歡這樣吃,圈圈勸你快點改過來!

土豆絲+米飯約等於2份主食

這一道所謂的下飯菜,非常受歡迎。可是,土豆絲加米飯這樣搭配著吃,會有發胖的風險。

土豆的澱粉含量極高,佔據17%左右,僅僅比米飯低一點。一盤土豆絲含365大卡,其熱量相當於2碗米飯。

換句話來說,土豆能替代部分主食,而這樣吃會導致熱量攝入過多。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範志紅表示,這些食物主要由澱粉組成,搭配在一起吃,澱粉比例過大,而蔬菜極少,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不足,屬於錯誤的高碳水化合物搭配。

建議

大家不妨在土豆絲裡面加入一些玉米丁、青瓜粒、肉沫,翻炒成一盤什錦菜,同時減少主食米飯的量。

這樣不僅多了蛋白質等營養素,營養更均衡,還沒有那麼容易致胖。

白粥+鹹菜 營養結構單一

早餐來一碗白粥,撒上一點鹹菜,味道確實不賴,圈圈相信幾乎所有人都試過這樣搭配著吃。

白粥搭配鹹菜,看似清淡健康,實則裡面所含的健康風險同樣很多。

一方面,粥的營養結構比較單一,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含量非常低;另一方面,鹹菜是醃製食品,含鈉鹽多。

兩者對身體的益處不大,而且飽腹感低,用來當早餐,一會就餓了。

建議

用紫薯、雞蛋等代替鹹菜,小米粥、雜糧粥、艇仔粥代替白粥。

相比之下,紫薯是粗糧,其飽腹感強,而雞蛋富含蛋白質;小米粥、雜糧粥及艇仔粥的營養成分優於白粥。

清淡飲食,離不開「4字」

真正的「清淡飲食」,關鍵在於膳食平衡、食物多樣化且營養合理。

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平均每周攝入25種以上。

在此基礎上,一道清淡又營養的美食還需要結合簡單、健康的烹飪方式。

清淡飲食適合所有人,尤其是「三高」、肥胖、術後的人群。

既然這種飲食方式的好處這麼多,我們怎樣做才能保持清淡的飲食呢?

「控」——嚴格控調味品、控油

鹽、糖、醬油等調味品需要嚴格控量,放得太多對身體無益。

成年人每日攝鹽量不超過6克,吃太鹹會影響新陳代謝。

而醬油、辣椒醬、豆瓣醬等本身含有的鈉鹽較高,不建議做菜時放太多或經常吃。

攝糖量最好不超過2勺,以免引起肥胖。平時少喝可樂、奶茶等含糖高的飲料,用白開水或湯代替更好。

使用限油壺、不粘鍋,以控制油的攝入量。

「用」——善於利用姜蔥蒜等配料

做菜時,適當放姜、蒜,能有效增味,且不失健康。

生薑可以溫中止嘔,含有人體所需的胺基酸、澱粉等成分,對促進血液循環有幫助。在蒸魚時多加點姜,可除腥味,緩解魚的寒性。

蒜則含有大蒜素,有殺菌的作用,常吃可提高抵抗力。在烹飪肉類時放點蒜,提味提鮮。

「選」——選用健康的烹飪方式

不同的菜與食材,有不同的烹飪方式,如炒、炸、煎、燜、燉等等。在此,大家最好以「燉、蒸、煮」為主,少煎炒、油炸、紅燒。

其中,老人可選擇「蒸」的烹飪方式,不僅可以保持營養,而且比較好咀嚼,容易消化。

減肥者可選擇「拌」的方式,可以將蔬菜焯水、放涼後,加少量調料製成涼拌,與雞胸肉搭配著吃。

「加」——每頓飯適當添加肉類

為了營養更均衡,每天都要在膳食中補充「一拳頭大小」的肉類。肉類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等營養元素,能增強體力、恢復能量。

在肉類的選擇上,多吃白肉、少吃紅肉,最好一周吃2~3次魚肉。

來源 / 實用小百科

編輯 / 孫超慧

轉載請註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相關焦點

  • 現在常說的「清淡飲食」究竟應該吃什麼?
    慢慢地,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在飲食方面的理念也在改變,「清淡飲食」逐漸受到大家的追捧。  不過,所謂的「清淡飲食」究竟應該吃什麼呢?接下來,隨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時尚頻道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清淡飲食是什麼?
  • 飲食需要注意什麼?醫生:平時少喝2種水
    喝水確實很重要,有健康專家指出,人每天攝入2000毫升的水,可滿足身體需求,這樣機能才能正常運轉。但有2種水要少喝,醫生表示食道癌變,和愛喝這2種水分不開關係。常喝2種水,食道癌或會悄然而至01 過燙的水你可曾有過不小心喝了一口
  • 醫生提醒:這2種食物,最好不要晚上吃
    醫生提醒:這2種食物,最好不要晚上吃1、高卡路裡食物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大,生活節奏比較快,經常沒有時間也不願浪費時間來做飯,然後就會點外賣。外賣銷量最高的就是燒烤漢堡了,進化讓人類的身體更喜歡燒烤煎炸的食物,這些高卡路裡的食物高熱量高脂肪,吃多了肯定要影響人體健康的。2、高糖食物高糖食物最好不要晚上來吃。
  • 照著3項「清淡飲食」原則吃,腎功能更長壽
    腎病飲食的基本要求,就是「清淡飲食」,腎內科醫生沒少在患者耳邊說這句話。有些腎友單純認為清淡飲食就是少吃點鹽?那你就錯了,腎病飲食指南要求的「清淡飲食」,其實主要包括六個方面,每一項都非常關鍵:第一項:少油少鹽減輕腎臟負擔第一條我們先說最好理解的。先來說說少鹽,日常飲食中除了要重視減少食用鹽的攝入量,重要的是減少所有含鈉高的食物的攝入量。
  • 肝有問題的人,飲食方面要注意,這2種食物,儘量少吃
    導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對很多患有肝病的人來說,都非常注重自己在飲食方面問題,對油炸、油膩食物都避得遠遠的,這是因為吃了這些食物會加重腸胃的負擔,導致大量的脂肪囤積在體內,時間久了容易形成脂肪肝。其實肝病患者計較自己的飲食是非常好的。
  • 醫生提醒:4種飲食習慣,希望早改正
    所以生活中大家要引起重視,4種常見的飲食習慣是引起幽門螺桿菌的源頭,希望你能及時改掉。幽門螺桿菌多半是吃出來的?醫生提醒:4種飲食習慣,希望早改正1、喜歡外出聚餐幽門螺桿菌能夠通過唾液進入到飯菜當中,然後再進入胃部,所以在吃飯的時候要分餐制,很多人在一起吃飯,如果有一個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那麼其他人也會被感染,吃飯的時候大家儘量使用公筷。
  • 醫生建議:這2種傷肝食物儘量少吃,不妨一看
    醫生建議:這2種傷肝食物儘量少吃,不妨一看1、酒現在年輕人為了工作需要大量應酬,往往都有喝酒的習慣,如果有這樣的愛好一定要及時改正,因為酒精當中含有大量乙醇,長期飲酒會使體內乙醇增多,一旦被人體吸收掉乙醇後,會對肝臟產生強烈的刺激,長期以往會嚴重傷害肝臟的健康。
  • 醫生提醒:4種常見飲食習慣及時改掉
    醫生提醒:4種常見飲食習慣及時改掉1、喜歡聚餐現在很多年輕人在下班之後喜歡聚會,同事之間、朋友之間經常三天兩頭的在外邊一起聚餐,但是經常在外邊吃飯,外邊的飲食衛生並不一定達標,並且很多人一起夾一盤菜,這樣很容易會導致細菌通過唾液傳播,尤其是一旦有一個人患上了幽門螺桿菌,那麼很容易出現交叉感染。
  • 醫生:得了癌症,飲食上不能吃的「發物」,並非豬牛羊,別吃錯
    對於有癌症的患者而言,平常最愁的就是飲食,有不少人會問醫生「得了癌症,能不能吃羊肉?能不能吃牛肉?」「這些食物不是發物嗎?得了癌能不能吃?」。很多癌症患者的體質較弱,在飲食上這個不敢吃,那個不敢吃,其實他們口中所謂的發物並不是牛肉和羊肉,醫生跟大家說清楚,對於以下幾種食物才是大家需要注意了解的。發物究竟是什麼?對於發物來說,從它的名字本身就可以看出是引發的意思。
  • 營養師:清淡飲食不等於只吃素
    「少吃大魚大肉,一定要清淡飲食」這句飲食建議相信大家都聽過,不少長輩更把這句話奉為養生、防「三高」的秘訣。但,如果你認為『清淡』等同於吃素不吃肉、頓頓青菜配白粥。那就大錯特錯了!長期這樣吃可能有害健康!
  • 壁虎醫生:秋季腎病患者飲食要注意這三點!
    腎病患者在秋季一定要注意健康飲食,主要以滋陰潤肺為主。除此以外,還有一些注意事項也是需要了解的,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介紹一下吧。 壁虎醫生建議,腎臟病患者以素食為主、肉類為輔,注意葷素飲食的合理搭配,對營養素及礦物質要合理攝取,有助於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除了飲食搭配外,還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 這3種食物,血糖高的人建議少碰,要穩定血糖,3種食物可經常吃
    而越來越多的醫生都在惋惜,很多人患有各種各樣的慢性疾病都是因為自己的無知造成的。前不久,天津一位20歲的女大學生居然因為高居不下的血糖失去了寶貴的生命。當人們為這個年輕的生命惋惜時,更是深刻地意識到平日裡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會帶來多麼可怕的後果。而醫生也是從這位女大學生的室友那裡找到了悲劇發生的罪魁禍首,居然是如今層出不窮的垃圾食品。所以說控制血糖,管住嘴一定是最重要的一步。
  • 孩子脾虛不發育,這3種食物在摧毀脾胃,兒科醫生:無知害了娃
    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飲食業也是更豐富化了,很多孩子都容易遇到積食脾虛的問題,而研究表明,現在大多數孩子的積食都是由於飲食不當造成的,所以說家長要開始注重孩子的日常飲食,養護好孩子的脾胃。這孩子個頭小小的,大家都覺得是平時不愛吃飯導致的,可前段時間奔奔發燒去醫院,檢查出孩子脾虛衰竭,胃中堆積了大量積食,這才導致孩子生病不長個。兒科醫生提醒:孩子經常吃到一些損傷脾胃的零食,像辣條、薯片這些,脂肪量和熱量都比較高,裡面的添加劑也比較多,孩子長期吃,胃脾的負擔會承受不住,就會導致消化不良、脾虛積食的,阻礙到身體的發育。
  • 醫生建議:這2種高尿酸食物,儘量少
    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垃圾食品,導致身體吃西安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高尿酸就是其中的一種,這是因為飲食的不規律,導致什麼內的嘌呤太高,所以出現了尿酸高的現象。一、為什麼尿酸會升高?醫生建議:這2種高尿酸食物,儘量少吃1、菌類食物說到菌類食物,大家都不陌生, 蘑菇、金針菇等等。
  • 醫生提醒:血糖偏高,可能會出現這2種症狀,請你注意預防
    導語:高血糖這種慢性病在很多人看來也是一種老年病,其實並不然,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加上飲食習慣不夠好,高血糖的得病年齡已經漸漸走低了,甚至有些人年紀輕輕就因為高血糖誘發了糖尿病,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的飲食中格外注意。
  • 58歲大姐長期吃素,卻突發腦梗,醫生直言:3種素食比肥肉還升脂
    山東濟寧的徐大姐今年58歲了,去年在單位組織體檢的時候查出了高血脂,醫生當時交代她要清淡飲食,少吃肥甘油膩的食物,這麼大歲數了務必降血脂控制下來,於是徐大姐從那之後開始就戒掉了所有的肉類食物,每天清粥小菜,就這樣堅持了一年度。
  • 備孕飲食篇 五種食材少吃為宜
    提醒年輕的夫妻朋友們,如果你們準備要孩子,那麼就要做好備孕期的飲食,把握一些飲食的禁忌可以提升你們的受孕機率,下面就為準爸準媽們介紹孕前要少吃的五種飲食,來看看吧!這樣可以減少體內的「解毒」、「排毒」壓力,讓肝臟和腎臟能好好休息,以便在有寶寶之後能承擔重大任務。各種鹹菜、鹹甜口菜餚和其他過鹹食物也要少吃,養成清淡口味習慣,減少孕期浮腫和高血壓的危險。2、芹菜據報導國外有醫生經過實驗發現,男性多吃芹菜會抑制睪丸酮的生成,從而有殺精作用,會減少精子數量。
  • 天氣熱了,全家人都愛吃這樣的午餐,清淡健康,好吃不上火
    天氣熱了,全家人都愛吃這樣的午餐,清淡健康,好吃不上火周末3菜1湯,成本菜20元,清淡美味又營養,全家都愛吃,實惠天氣漸漸熱起來了,開始喜歡清淡不油膩的午餐。用低脂的魚肉代替牛羊肉等肉,再搭配蔬菜,做成健康低脂的午餐,是家人都喜歡的。現在的人都講究健康飲食,再也不喜歡每天大魚大肉了。
  • 醫生提醒:堅持做好這3件事,血糖或許能穩定
    導語: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飲食水平的提高,現如今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頻發,並且已不單單是中老年人群體多發,這類疾病的患病人群越來越年輕化,這基本都是由於我們日常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所造成的。最近也有很多網絡文章指出,多走路就能降血糖,這種說法又是否正確呢?
  • 世界美食營養與飲食搭配
    現在我們來了解一下美食的基本特點及不同的飲食習慣。美食分類第一類:純動物性的食物:烤鴨、烤豬、龍蝦、霜降牛排、安康魚肝、火腿、烤肉串、瀑布豬柳、螃蟹等第二類:穀物類:玉米、蛋撻、糖漿、薯片、爆玉米花等第三類:肉類+穀物類:炸魚薯條、烤麵條、奶油洋蔥土豆泥、墨西哥肉卷、披薩、漢堡、咖喱等這三類食物的特點是:第一類: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第二類:高碳水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