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存的鯊魚有380多種,其中在我國海域中生存的鯊魚約有70種,在我國的近海當然也是有鯊魚的。一直以來,鯊魚給人的影響就是兇殘的,尤其是一些鯊魚題材的影視作品中,對鯊魚襲人過分的誇大,給人形成一種只要是鯊魚就會吃人的印象。實際上,鯊魚每年約殺死6人,而人每年要殺死7500萬-1億條鯊魚。從數字上看,人遠比鯊魚要兇殘的多。
鯊魚的分布
鯊魚是一種古老的海洋生物,它們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比恐龍都要早幾億年。胸脊鯊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出現在地球上最早的鯊魚,它生活在距今約3.7億年前,這是一種喜歡在近海活動的鯊魚,它的平均體長在1.5米左右,因其背鰭形狀酷似一個「大託盤」而為人熟知。但是,由於在當時,胸脊鯊的體型較小且有鄧氏魚等大型的海洋生物威脅,所以胸脊鯊在地球上存活了約3000萬年就滅絕了。
在所有現存的鯊魚中,以鯨鯊的體型最大,但是鯨鯊雖大,它卻不是最兇猛的,因為它的主要獵物為小型的魚類,而最兇猛的鯊魚就是大白鯊、虎鯊和牛鯊。
從分布上看,鯊魚幾乎遍布全球各大海洋中,而且作為一種兇猛的肉食動物,鯊魚在海中的分布也很廣,從淺海到千米的深海中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在海洋深度的分類中,0-500米屬於淺海(近海),500米以上屬於深海。
因此,在世界各大海洋的近海和深海中,都有鯊魚的分布,當然也包括我國的近海。
下面我們說幾種常見的鯊魚在我國近海的分布
01 虎鯊
虎鯊又稱居氏鼬鯊,它們生性兇猛,以大型的魚類以及海洋生物為食。虎鯊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大溫帶海域中,在我國的東海、南海以及臺灣北部的近海中生活著一種漂亮的虎鯊,它全身有著褐色斑紋,全身顏色以黃色為主,它就是狹紋虎鯊。
狹紋虎鯊通常在近海的海底活動,以貝類和甲殼類生物為食,這一點與我們對虎鯊的印象有些大的出入。
02 虎頭鯊
虎頭鯊又稱藍鯊,它也是我國近海海域常見的一種鯊魚。在我國的黃海、東海、南海的近海海域中都有分布。作為一種兇猛的鯊魚,虎頭鯊的食性很廣,大到一些大型的魚類,小到貝殼類生物,甚至是腐肉,它都不會放過,因此虎頭鯊也被認為是會襲擊人的鯊魚。當然,目前為止,並沒有虎頭鯊襲人的報導。
03 鉸口鯊
鉸口鯊又稱護士鯊(頭部形狀類似於護士帽),它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的近海海域中,以加勒比海中分布最多,不過在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也有鉸口鯊的身影。鉸口鯊是一種中型的鯊魚,成年個體體長在3米左右,與狹紋虎鯊一樣,鉸口鯊也是一種生活在近海海底的鯊魚。
由於鉸口鯊不像大白鯊那樣有著尖利的牙齒,所以它的進食大都靠吸食,因此它的獵物大都以小型的魚類和甲殼類生物為主,性情溫順的鉸口鯊不會主動攻擊人。
除了以上三種常見的鯊魚外,我國的近海中還有狗鯊、大白鯊、豆腐鯊、牛鯊、鏽須鮫、戟齒砂鮫等等不下70種鯊魚。
總結
雖然鯊魚給人的印象比較差,實際上在幾百種鯊魚中,會主動攻擊人的僅佔不到20%,而且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鯊魚攻擊人並不是當作食物,而是出於好奇。這也是每年鯊魚攻擊人的次數雖然不下幾百次,但是致死的僅有6起的主要原因。
由於魚翅被過度的「神話」,鯊魚的數量在逐年減少,雖然人只是割掉了鯊魚的魚鰭,但是沒有了魚鰭的鯊魚無法控制身體的平衡,無法捕獵,最後只有死路一條。實際上,經科學的研究發現,魚翅的營養價值與雞蛋、肉類及其接近,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功效。所以,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讓我一起對食用野生動物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