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內鬼用"蘿蔔章"騙貸3.5億 誰來承擔巨額損失?

2021-01-10 網易新聞

近期蘿蔔章成了一個熱詞,企業主串通銀行員工詐騙的操作模式令人驚詫,而且防不勝防,成為銀行業務中隱藏的重大風險隱患。本報記者梳理三四年前發生的一件銀行案件,再次給同業敲響一個警鐘。

A股份行長春分行和B股份行無錫分行,這兩家相距約2000公裡的銀行,卻因一起同業糾紛案件糾纏在了一起。

經營基本處於停滯狀態,利潤為零甚至虧損,房屋土地等總資產只有4000餘萬元的民營企業柳河聚鑫源米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鑫源公司),因有巨額的債務和實際控制人劉孝義炒期貨虧損需要償還,便挖空心思想從銀行貸款。雖然串通支行行長助理張磊,但多次運作未果,最終經人介紹,通過「同業委託投資」的方式獲得了貸款。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得的司法文件顯示,A股份行長春分行以同業存款的方式將3.5億元存入B股份行無錫分行,A股份行的「內鬼」張磊偽造了聚鑫源公司符合A股份行長春分行貸款資質的盡職調查報告、授信批覆等資料,又通過偽造的《委託定向投資協議》、《投資指令》等協議及公章,將資金通過委託投資的方式貸給了這家企業。

雖然騙取貸款的企業主以及違法違規的銀行員工均被判刑,但最終仍無法彌補造成的近3.5億元巨額損失。兩家銀行也圍繞同業存款、委託投資合同是否有效,應由誰承擔損失等問題進行了長達三年之久的漫長訴訟。

2015年6月,A股份行長春分行以《同業存款協議》為依據訴至吉林省高院,請求判令B股份行無錫分行向其支付存款本金3.5億元以及存款利息和違約金。該院作出的(2015)吉民二初字第16號判決支持了這一訴求。

不過,隨後B股份行無錫分行不服該判決,並上訴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院作出(2016)最高法民終800號民事判決扭轉了此前的結果,認為B股份行無錫分行與A股份行長春分行之間不存在委託定向投資法律關係,《同業存款協議》依法應認定無效,A股份行長春分行要求B股份行無錫分行支付3.5億元存款本金、利息及違約金的訴訟請求不成立。故判決撤銷吉林省高院(2015)吉民二初字第16號民事判決,駁回A股份行長春分行的訴訟請求。

正常貸款未果後「繞道」同業

工商資料顯示,本次騙貸案的主角聚鑫源公司成立於2006年7月,註冊資本2000萬元,主要從事糧食收購、加工、銷售業務,法定代表人為劉孝義,目前該公司已處於吊銷狀態。

江蘇省高院的一份刑事裁定書顯示,2013年下半年,劉孝義通過他人介紹,認識了時任A股份行長春分行汽車廠支行行長助理的張磊。當時劉孝義以聚鑫源公司需購糧資金等為由,隱瞞該公司具有巨額債務需要償還及劉孝義本人炒作期貨虧損的事實,請張磊幫該公司向A股份行長春分行申請貸款3.5億元。二人進行了一系列操作,但均未成功。

為達到A股份行長春分行的放款條件,張磊擅自修改了聚鑫源公司提供的財務報表數據及房地產評估報告,調高了企業信用評級標準,並偽造了A股份行長春分行對聚鑫源公司發放貸款的《盡職調查報告》和《授信批覆》等文件。

意圖通過直接向銀行貸款方式融資未果後,劉孝義等人開始繞道「同業業務」,通過銀行間定向委託投資的方式發放貸款並獲得了成功。

2014年3月,張磊通過他人介紹認識了B股份行無錫分行的侯某。張磊與侯某商議,先由A股份行長春分行以同業存款名義將3.5億元轉入B股份行無錫分行,B股份行無錫分行再根據與《委託定向投資協議》及《投資指令》,通過中山證券、平安銀行深圳分行等資金通道,向A股份行長春分行指定的聚鑫源公司發放貸款。

銀行內鬼偽造合同及公章

劉孝義、張磊等人的刑事判決書顯示,在這個過程中,為了獲得A股份行長春分行的3.5億元資金,張磊僅向同業部門負責人謊稱是3.5億元的同業存款,而隱瞞了該資金要通過B股份行無錫分行等資管通道放貸給聚鑫源公司的事實。

A股份行長春分行同業部門負責人向公安機關的證言也表示,「2014年5月26日,張磊打電話向其介紹一筆B股份行無錫分行的同業存款業務,後該行與B股份行無錫分行籤訂同業存款合同。」

2014年5月30日,雙方籤訂《同業存款協議》,約定A股份行長春分行在B股份行無錫分行存款3.5億元,存款期限為364天,存款利率為年利率6.2%。

為了符合貸款條件,劉孝義也偽造了4億元的虛假糧食購銷合同,虛構了貸款用途。而2013年6月末,聚鑫源公司的評估資產僅有4149萬元。與此同時,張磊又偽造了《委託定向投資協議》及《投資指令》等合同,並加蓋了私刻的公章,指示B股份行無錫分行將資金通過定向投資的方式貸款給了聚鑫源公司。

據B股份行無錫分行侯某給法庭的證詞:2014年5月27日上午,其赴長春籤訂合同,見到了劉孝義、張磊二人。張磊帶其至A股份行長春分行22樓,其將列印好的《委託定向投資協議》、《投資指令》裝在一個黃色檔案袋內交給張磊蓋章。後張磊將檔案袋還給他,並告知印章已蓋好,他於當天返回無錫。

公安機關查明,在這期間,張磊謊稱將上述材料拿去蓋章,實則私下加蓋了偽造的A股份行長春分行公章和法人章後交給了侯某。正是因為這些偽造的協議和公章,A股份行長春分行在B股份行無錫分行的同業存款卻悄然變成了委託投資款。

5月30日,A股份行長春分行以同業存款形式向B股份行無錫分行存入3.5億元。B股份行無錫分行根據所謂的《委託定向投資協議》及《投資指令》,與中山證券籤訂的《中山B股份行無錫1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資產管理合同》將3.5億元資金委託給中山證券管理,並由中山證券再委託平安銀行深圳分行向聚鑫源公司發放貸款。

法院判決書顯示:根據委託投資協議,投資金額為3.5億元,投資期限自2014年5月30日至2015年5月29日,投資收益率為7.2%/年。A股份行長春分行向B股份行無錫分行支付的代理手續費率為0.5%。

誰來承擔巨額損失

張磊作為銀行員工,之所以肆無忌憚地幫助企業偽造合同和公章,騙取貸款,主要也是利益使然。

在聚鑫源公司及劉孝義拿到3.5億元的貸款後,除支付貸款利息486.5萬元外,隨即給了張磊個人好處費2000萬元,給中間人劉某好處費850萬元,歸還其他銀行貸款7800萬元,其餘錢款被其用於歸還劉孝義個人高息民間借貸及炒作期貨的虧空。

如果說張磊、劉孝義等人是挖空心思想要騙取銀行貸款,那麼在這個鏈條上的銀行也暴露出了同業業務中的風控問題。

經法院審理後認定的事實顯示,早在2014年5月29日,侯某審查時便發現,A股份行長春分行在B股份行無錫分行的開戶預留印鑑是該行的財務章和法人章,與其從張磊處拿到的《委託定向投資協議》及《投資指令》上加蓋的公章和法人章不一致。

因為公章明顯不一致,不能辦理業務時,侯某便告知張磊,並要求張磊予以解決。

此後兩人商定對原《委託定向投資協議》進行修改,增加了「若附件二預留印鑑與甲方(A股份行)在乙方(B股份行)開立同業存款帳戶時的開戶預留印鑑不一致的,乙方同意甲方以附件二預留印鑑為準劃轉相關資金的印鑑,而不會因附件二預留印鑑與上述同業存款帳戶開戶預留印鑑不一致對乙方按照投資指令劃轉相關資金的行為提出異議」的內容。同時,張磊還出具了內容為「A股份行長春分行財務章已磨損,由公章代替」的《情況說明》。

2014年8月13日,B股份行無錫分行向無錫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支隊報案稱,A股份行長春分行的張磊等人偽造公章,以A股份行長春分行名義與其籤訂《委託定向投資協議》,為聚鑫源公司劉孝義從「資管通道」平安銀行深圳分行詐騙3.5億元貸款。隨後,無錫市公安局直屬分局予以立案偵查。

經無錫中院審理後,於2015年11月5日作出刑事判決書顯示,劉孝義因合同詐騙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張磊被以騙取貸款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百萬元。此後,劉孝義不服並提出上訴,江蘇省高院於2016年8月9日維持了原判。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作者:李玉敏 責任編輯: 彭照_BJS3392

相關焦點

  • 銀行內鬼偽造合同及公章騙貸3.5億 巨額損失誰承擔?
    至誠網(www.zhicheng.com)07月07日訊  在聚鑫源公司及劉孝義拿到3.5億元的貸款後,除支付貸款利息486.5萬元外,隨即給了張磊個人好處費2000萬元,給中間人劉某好處費850萬元,歸還其他銀行貸款7800萬元,其餘錢款被其用於歸還劉孝義個人高息民間借貸及炒作期貨的虧空。
  • 兩大股份行陷入3.5億騙貸案:內鬼偽造合同及公章
    在聚鑫源公司及劉孝義拿到3.5億元的貸款後,除支付貸款利息486.5萬元外,隨即給了張磊個人好處費2000萬元,給中間人劉某好處費850萬元,歸還其他銀行貸款7800萬元,其餘錢款被其用於歸還劉孝義個人高息民間借貸及炒作期貨的虧空。近期蘿蔔章成了一個熱詞,企業主串通銀行員工詐騙的操作模式令人驚詫,而且防不勝防,成為銀行業務中隱藏的重大風險隱患。
  • 17家銀行67億風險敞口 德正系騙貸案持續發酵
    「我覺得不止是工行,應該說大家都在做相關的資產保全的動作,這也是儘可能化解風險,減少損失的一個措施,有利於下一步的起訴。」一位股份制銀行的人士稱。截至目前,德正系騙貸案還處於不斷發酵之中,最終將如何收局,理財周報記者還將持續關注。
  • 600元決定千億交易,蘿蔔章怎麼這麼囂張?
    騰訊損失1600萬廣告費,被推上熱搜,都因一枚蘿蔔章。查閱過萬能的百度和神奇的知乎之後,你會發現,目前為止,這兩個網站居然沒有一個專門的詞條來解釋什麼叫「蘿蔔章」。當然,你也能幸運的發現,百度知道中有:如何預防蘿蔔章。那麼,蘿蔔章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 銀行員工偽造老東家公章行騙,興業銀行損失6.7億
    由於熟悉B銀行青島分行業務流程和銀行內部操作規範,鄒某夥同馬某與趙某1偽造虛假貸款材料、借用老東家VIP室成功騙取出資方巨額資金,截至案發,尚有6.7億餘元未歸還給興業銀行寧波分行。在此過程中,鄒某等人「各司其職」做局騙貸。由於馬某從事做融資中介服務,所以專職負責協調聯繫各方;趙某1負責通過資金中介聯繫出資方;鄒某曾在B銀行青島分行工作6年,對該行內部流程與環境十分熟悉,於是他主要負責與馬某耀假冒B銀行青島分行的工作人員,借用B銀行青島分行的貴賓室,並且使用偽造的B銀行青島分行的公章、法人章,出具虛假的借款保函、授信申請審批通知書、用印申請單等證明文件。
  • 消失的4500萬銀行存款:兩套蘿蔔章 均騙過了銀行
    兩年後,陽天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因經營需要用款到該行取款時,卻發現巨額款項不翼而飛。陽天通信要求該行履行兌付義務,遭到該行拒絕。隨後銀行選擇了報警。隨調查深入,一位名為魏彥軍的人進入警方視野。警方調查發現,2012年8月份至2013年12月份期間,魏彥軍一夥使用假章,先後多次把上述公司的款項轉入一家名為石家莊德天貿易有限公司的帳戶之中。石家莊德天貿易這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便是魏彥軍。
  • 消失的4500萬銀行存款:兩套蘿蔔章均騙過銀行
    購買密碼支付器、轉帳支票需要公司機構代碼證複印件、開戶許可證複印件、法人身份證複印件,還需要帶著財務章、法人章、公章(製作委託書用)、委託人的身份證複印件才可以購買出來。這些東西都是許某柱和史某章提供的,三個複印件是魏通過小馮向企業要過來的,三個章都是假章。 河北一家銀行的一位部門主管告訴新京報記者,銀行有電子驗印系統自動核對,蘿蔔章很難通過。
  • 銀行再爆「蘿蔔章」事件!騙走銀行40億!
    過了一段時間,洪虎良向倪某提議一起做商業承兌匯票轉貼業務,並將魯萬雯介紹給他,洪虎良說魯萬雯認識很多銀行,可以幫忙解決資金問題。2014年10月,洪虎良在倪某辦公室給民泰瓜瀝支行的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金融許可證、銀行公章文本的複印件等進行了拍照。
  • 青島港騙貸風波追蹤:銀行貸款敞口超10億
    「德誠與四家不同的倉儲公司分別出具倉單,然後利用銀行信息不對稱的漏洞,去不同銀行重複質押,實際的銀行貸款敞口超過10億元。」消息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透露。  青島工商行政管理局網站顯示,青島德誠成立於2005年10月,註冊資本為8.5億元,法定代表人為陳基隆。
  • 富豪自製「金縷玉衣」騙貸 故宮副院長等專家估價24億
    「金縷玉衣」資料圖一起巨額貸款詐騙案透露出驚天秘密: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伯達等5名頂級鑑定專家,為騙子自製的「金縷玉衣」開出24個億的天價評估。建行兩位行長由此輕信了騙子的經濟實力,發現被騙貸6個多億後不但未報案,還繼續為其違規提供資金4個多億,導致銀行最終損失5.4億多元。經過三個月的努力,記者翻閱350多本卷宗,聯繫到當時的鑑定專家深入採訪。他們承認,評估時大家連「金縷玉衣」的玻璃罩子都沒打開,只圍著走了一趟,「過程不太合規矩」。
  • 百億假黃金大騙貸:貓鼠一家的遊戲
    趙振凱所說的刑事追責,是指司法機關對通告中提及的質押貸款案件的涉案人員的處理——這起橫跨豫陝兩省、牽涉19家銀行、涉及金額近190億元的假黃金騙貸案,已在2016年5月被陝西潼關縣公安局立案。  而趙振凱是這起刑事案件中最大受害方陝西省潼關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以下簡稱「潼關聯社」)的代理律師。潼關聯社被犯罪嫌疑人張青民等用假黃金騙貸累計超過110億元。
  • 青島港騙貸案將銀行推向危機深淵:信用體系不嚴密
    原標題:青島港騙貸案將銀行推向危機深淵:信用體系不嚴密  德正資源通過重複開立倉單,去多家銀行融資騙貸的行為,在青島港引發了不小的風波。Sipaphoto  【金融·資本】青島港騙貸案背後:倉單質押利益鏈錯綜  中國進出口銀行等17家銀行深陷148億信貸黑洞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勞佳迪 | 上海報導  提到水域寬深的青島港,業內常用四個字:口小腹大。這原本是用來形容其作為天然良港的優質特徵,如今卻很貼切地描述了當地發生的一宗騙貸醜聞。
  • 浙江老闆50箱假茅臺騙貸2億 投資失敗假酒案露餡
    如果讓曾經身家數億的富豪老尤再選擇一次,也許他不會做出靠假冒茅臺酒去大量騙貸又一股腦兒投入房地產的決定。  因為這一念之差,不但讓他的生意在三年後逐漸癱瘓,還讓他難逃階下囚的命運。今年5月,捂了三年的蓋子終於被揭開,老尤等多名涉案人員,全都難逃法網。  為進軍房產做準備  實業老闆制假酒騙貸  這批酒,究竟是哪裡來的?  根據物品源頭,民警很快把矛頭指向了一家名為浙江恒基貿易有限公司的單位。
  • 「天外飛來」2239萬巨額銀行貸款,讓項先生房子沒了,未婚妻跑了
    因為一筆「天外飛來」的2239萬元巨額銀行貸款,南昌項先生房子沒了,創業黃了,未婚妻跑了,精神受挫幾度想要輕生。近日,項先生在華夏銀行舉牌誓要為自己「討回公道」!2016年11月,江西南昌的項先生向銀行申請貸款準備開網店。
  • 三輪車夫一夜暴富 騙貸2億為進軍房產?
    今年5月,捂了三年的蓋子終於被揭開,老尤等多名涉案人員,全都難逃法網。   為進軍房產做準備,實業老闆制假酒騙貸   這批酒,究竟是哪裡來的?   根據物品源頭,民警很快把矛頭指向了一家名為浙江恒基貿易有限公司的單位。
  • 摘馬蜂窩意外摔傷,數十萬損失誰承擔?
    摘馬蜂窩意外摔傷,數十萬損失誰承擔?劉某和唐某在一旁聊天,唐某還用手機對摘蜂窩過程進行錄像。王某在彭某的幫助下穿好防護服,拿上鋸子、繩子等工具爬樹摘蜂窩。當王某爬上樹幹離地6-7米時,在鋸樹的過程中,因樹幹斷裂,王某摔倒在地。
  • 金融機構違規推廣更縱容騙貸風險:醫療美容分期貸混水誰來清?
    原標題:【追蹤】金融機構違規推廣,更縱容了騙貸風險:醫療美容分期貸這潭混水究竟誰來清?  去年12月27日至30日,上觀新聞連續發布《整形醫院內設「銀行營業點」?醫療美容分期貸款「疑點重重》、《專家:醫美分期貸款諸多隱患值得高度警惕》、《「坐診」整形醫院的諮詢師、網紅……手術方案為何由你們定?》等稿件,關注醫療美容分期貸款市場的亂象。
  • 螞蟻金服蔣國飛:支付寶要用區塊鏈徹底消滅 「蘿蔔章、假合同」
    螞蟻區塊鏈雙鏈通致力於解決供應鏈金融中的信任難題。過去,「蘿蔔章、假合同」現象形成供應鏈金融的怪圈——銀行等金融機構因識別風險困難而止步不前、不敢放款,廣大中小企業嗷嗷待哺。直接導致這一融資模式難以普及,數據表明,目前有98.5%的供應鏈融資需求未被滿足。據介紹,這一模式目前已在成都率先跑通。
  • 蘋果不願承擔巨額流片費:3nm晶片要涼?
    不得不說,面對高端晶片製造工藝研發,確實也需要大量的資金以及時間、技術的支持,但對於臺積電而言,尤其是在晶片流片技術階段,根據IBS所公布的數據顯示,7nm晶片工藝流片費用高達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