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動物區提升改造在即 上海動物園向市民徵集建議

2021-01-12 大眾網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1月5日報導:為了給動物們打造更美好的生活環境、給遊客提供更豐富的觀賞效果,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即將進行新一輪改造。上海動物園初定了一些方案,誠邀關愛動物的市民提供建議。

  上海動物園的鄉土動物區已成立了一年多,在這段時間裡,貉、獾、獐、水獺以及各種水禽類們的繁殖率攀升新高。經過觀察,上海動物園發現兩個兩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第一,水獺深水展區的玻璃反光影響觀看;第二,豪豬遊覽線過於暴曬。

  水獺深水展區增加頂部遮擋,避免玻璃反光

  玻璃是動物園展示區中常用材質,能縮短人與動物之間的距離,達到很好的觀賞效果,但同時也會因為光線原因產生反光,影響觀看。這樣的問題在水獺深水區中暴露無遺,特別是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有「穿衣鏡」的既視感。

  為了提供給遊客們更好的觀賞效果,工作人員考慮做出以下改進:第一,為功能需求,增加頂部遮擋,避免反光;第二,為突出鄉土主題,繼續保留左側的蘆葦蕩,並增強鄉土氛圍的營造。

  設計方案延續鄉土動物區主入口處的仿木廊架,一是將景觀元素延續;二是廊架的輕盈與GRC假山搭接,待兩側的攀爬植物達到頂部實現全覆蓋後,仿佛穿過農家花園一般;此外,設計將現有道路右側的木柵欄及低矮灌木更替為圓木樁,增加石磨盤、栽植芭蕉、花卉類植物營造出後庭院景觀效果。

  豪豬展區增設廊架遮陰,補種農作物豐富景觀效果

  沿遊覽線至豪豬展區時,會發現此處無遮擋,夏日時較為暴曬。最初考慮到豪豬為嚙齒類動物,原設計植被較少。現在為增加遮蔽感,也為豪豬提供更舒適的環境,擬增設廊架,配置噴霧系統,降低高溫天氣的不適感。

  遮陰除了單挑懸臂樣式還有雙挑臂樣式,還將設計補種一些植物:遊步道左側,以樸樹為代表的鄉土喬木和農作物更替現有景觀植物;豪豬與獐區的銜接處增加果樹類喬木,既可以為豪豬和獐提供隱蔽空間,又可以豐富鄉土的景觀效果。

  由於花生、玉米、番薯等農作物也是豪豬、狗獾等動物的食物來源,這些作物既可提供豪豬食物,又有助於鄉土氛圍的營造。這些農作物的存在,可以讓大家更好地理解鄉土動物們為什麼生活在我們的周邊;同時也正是由於大規模農田和荒地的開墾,使得動物們的棲息地進一步減少和碎片化。

相關焦點

  • 鄉土動物區提升改造在即上海動物園向市民徵集建議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1月5日報導:為了給動物們打造更美好的生活環境、給遊客提供更豐富的觀賞效果,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即將進行新一輪改造。上海動物園初定了一些方案,誠邀關愛動物的市民提供建議。上海動物園的鄉土動物區已成立了一年多,在這段時間裡,貉、獾、獐、水獺以及各種水禽類們的繁殖率攀升新高。經過觀察,上海動物園發現兩個兩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第一,水獺深水展區的玻璃反光影響觀看;第二,豪豬遊覽線過於暴曬。
  • 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改造在即,在線等待大家的建議
    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改造在即,在線等待大家的建議 2021-01-05 1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要改造了 你有什麼好建議?
    圖說:擬對鄉土動物區進行改造 採訪對象提供(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旻矣)2019年4月,上海動物園的鄉土動物區正式開放,3萬多平方米的展區成了20多種鄉土動物的家,包括貉、獾、獐、水獺、水禽等,它們的繁殖率也攀升新高。
  • 不要再說上海的鄉土動物是三黃雞了!上海動物園建設中的鄉土動物區...
    你能說出幾種上海本土動物?一項針對上海市民的街頭調查結果令人大跌眼鏡,大多數市民能說出「獐」,除此之外,不少人的答案是蟑螂、臭蟲、跳蚤,而更多市民則覺得「三黃雞」才是土生土長的上海動物!  可見,建立一個專門展示本地動物的展區,讓上海人了解自己的家底是多麼必要——上海,這個建立在溼地之上的城市,並不是一座鋼筋水泥森林,更有500多種各具特色的脊椎動物。
  • 為本土動物發聲|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
    2017年7月,一則關於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的新聞橫空出世,之後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今年四月,這座大陸首個本土動物主題展區終於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經過時間的推移,三個月已經過去了,這座鄉土動物區開始越發完整,儘管這次遊園是在暴雨中度過的,但小編還是從這裡獲得了不一樣的驚喜,也讓小編覺得這半天的遊園是值得的。
  • 「探索」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21種動物大合集!讓你不再認錯
    上海動物園的鄉土動物區從去年4月開放以來,已經過了一年半啦,同時這也是大陸首個本土動物主題展區。小爪水獺、貉、狗獾、黃麂、東方白鸛……來好好認識一下鄉土二十一俠吧!走進上海動物園的鄉土動物區,你是不是會聽到這樣的對話:「快看!是水貂!」
  • 天氣漸熱,上海動物園暫停企鵝漫步三個月,新增鄉土動物講解
    這個暑期,因天氣漸熱,上海動物園暫停「企鵝漫步」,增加鄉土動物講解。巨嘴鳥喇叭鳥今年5月底,上海動物園首次推出了鳥區、食肉區、食草區和靈長區4個區域的4條遊覽線路,受到普遍歡迎。綠孔雀 崔多英 攝雙角犀鳥 周豔君 攝維多利亞冠鳩不過,澎湃新聞記者6月30日從上海動物園獲悉,隨著氣溫漸漸上升,園方不得不對其中3個點的展示時間作出相應調整。
  • 上海動物園推出「鄉土動物」展區,主打「沉浸式」體驗
    上海動物園推出「鄉土動物」展區,主打「沉浸式」體驗 4月22日是第50個世界地球日,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正式向公眾開放 作為國內第一家以「鄉土動物」冠名的展區,「鄉土動物」區以上海溼地生境、丘陵密林生境營造為主,展示在這兩種生境中棲息的動物物種,既有國家重點保護物種(水獺、獐、豹貓、華南虎、東方白鸛等),也有本區域的代表性物種(豬獾、狗獾、貉、綠頭鴨等)。
  • ...鄉土,動物園,華南虎,種群,貉,白鸛,丹頂鶴,生境,-上海頻道-東方網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4月22日報導:今天是第50個世界地球日,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正式開放。鄉土動物區成員——丹頂鶴  三萬平米溼地丘陵營造「家」的環境  據介紹,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於2017年8月在原小獸園和豹房地塊進行改擴建,建成之後的展區總面積3
  • 上海動物園明天開園,埃及果蝠展區、鄉土動物區獾類和果子狸展區...
    上海動物園將於明天3月13日恢復開園。 開園後,動物展區兩棲爬行館、進入式鳥園、兒童動物園、埃及果蝠展區、鄉土動物區獾類和果子狸展區暫時關閉。室內展館科學教育館暫時不對外開放;動物展區飼餵講解暫時停止;公園遊客服務中心、售品部、停車場提供服務;園內餐飲(包括晨練茶室)、遊樂設施及遊覽車暫時停止營業,恢復正常營業另行告示。
  • 動物多樣性:上海的鄉土物種,動物園如何保護?
    為迎接COP15召開,不斷加大生物多樣性的科普宣傳力度,尤其是吸引廣大中小學生共同關注、保護生物多樣性,小編組織了龐大、豪華的師資力量,推出一檔「雲課堂」節目,重點聚焦上海本土的生物多樣性,以饕各位「粉」。
  • 上海動物園河馬媽媽生下第三胎 向市民徵集小河馬名字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2月18日報導:上海動物園河馬館傳來喜訊:河馬媽媽「小東西」於1月3日生下一隻雄寶寶,成功晉級三胎媽媽的行列。上海動物園正在向公眾徵集河馬寶寶的名字,歡迎市民遊客在園方的官方微信留下金點子。  河馬媽媽「小東西」今年17歲,此前已經生育了雄寶寶「喜寶」和母寶寶「喜妹」。去年夏天,「小東西」成功吸引了雄河馬「圓圓」的注意。在一個冬日,飼養員驚喜地發現「小東西」成功懷上了第三胎,立即為她開啟了高規格服務。
  • 上海動物園開啟夜遊模式,新增鄉土動物展區
    上海動物園,也開啟了一年一度的夜遊模式,邀請大家來探秘晚上的動物園。今年的夜遊新增鄉土動物展區。互動遊戲之後,今天晚上參加夜遊活動的小朋友們算是認識了。在探訪動物之前,首先要掌握一些基礎知識。「動物園裡有哪些夜行動物呢?」「最大的哺乳動物是什麼?」「嗅覺特別靈敏的動物有哪些,它們是如何在夜晚找到食物的?」
  • 武漢動物園向全市徵集回憶遊
    為此,1984年10月,中共武漢市委、市政府動員武漢空軍部隊指戰員12500多人次和全市園林系統的職工,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軍民共建武漢動物園「百日大會戰」,分別建成前區與中區的路、堤、大門、停車場、環湖路等8項工程,中山公園的動物們也在其後全部移交於此。
  • 貉、獐、狗獾、黃麂、豪豬……一大波上海鄉土動物在此亮相
    獐在草地上奔跑,水獺在水池中遊弋,豪豬在「丘陵」中穿梭……4月22日,經過長達一年半的建設,上海動物園的鄉土動物區開門迎客。該展區也是國內第一家以「鄉土動物」冠名的展區,3萬多平方米的面積內,有鳥類、食草和食肉動物共20多種。豪豬。
  • 上海動物園鄉土區正式開園 20多種「土著」動物喬遷新居
    原標題:上海動物園鄉土區正式開園 20多種「土著」動物喬遷新居  上海的「土著」,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新家。今天是第50個世界地球日,上午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正式開園,成為我國首個以「鄉土動物」冠名的展區。
  • 上海野生動物園亞洲動物區、非洲動物區正式開放
    上海野生動物園亞洲動物區、非洲動物區正式開放 2013年4月27日   東方網4月27日消息:據上海市綠化市容局網站,隨著氣溫的螺旋式上升,上海野生動物園「五一」前夕隆重推出新建的非洲動物區和亞洲動物區
  • 武漢動物園明年1月1日起閉園改造,未來動物園長這樣
    從1985年開園至今,武漢動物園給武漢市民帶來了無盡的歡樂和難忘的回憶。為了升級場館設施,更新展陳方式,將其打造成為一座有內涵、有故事、有趣味、有地域特色、有技術的國內一流城市動物園,進一步提升動物福利和遊客遊覽體驗,經過近兩年的規劃和設計後,武漢動物園將暫別市民,於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暫時閉園兩年,進行綜合改造一期工程建設。
  • 【便民】鄉土動物區喜迎獐寶寶,土著家族又添新成員~
    「初來乍到,我是鄉土動物區的獐寶寶,請多多關照。」6月9日,1隻獐寶寶「呱呱」落地,這是鄉土動物區開門迎客一個多月以來迎接的首個新生命,第二天獐媽媽又產下1隻獐寶寶,隨後,另一隻母獐也產下兩隻幼崽。4隻獐寶寶「三男一女」目前體況良好,已經在展區與遊客見面啦,快來看看這些上海本土小可愛吧!
  • 這些動物竟然曾經都在上海生存過
    東方網4月23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豹貓、華南虎、東方白鸛、丹頂鶴,豬獾、狗獾、貉、獐……昨天,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正式向公眾開放,展示20多種本土鳥類、食草和食肉動物。讓人想不到的是,一些看似不可能的動物竟然曾經都在上海這片土地上生存過。據傳浦東航頭地區曾是丹頂鶴棲息地,史書上也記錄過上海有老虎活動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