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本土動物發聲|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

2020-09-05 動妖局萌寵樂園

2017年7月,一則關於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的新聞橫空出世,之後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今年四月,這座大陸首個本土動物主題展區終於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

說實話剛看到鄉土區得照片時有一些小失望,並不是因為它不好,或許是對它的期望值太高了,剛完工時的大部分展區環境都比較單一,丰容、布景很單調且與遊客步道的隔離不夠,節假日的投餵現象恐怕會非常嚴重。經過時間的推移,三個月已經過去了,這座鄉土動物區開始越發完整,儘管這次遊園是在暴雨中度過的,但小編還是從這裡獲得了不一樣的驚喜,也讓小編覺得這半天的遊園是值得的。

話不多說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座鄉土動物區

淺水區

中國分布有三種水獺,分別是歐亞水獺(Lutra lutra)、亞洲小爪水獺(Aonyx cinereus)以及江獺(Lutrogale perspicillata),上海動物園中展示的是三種水獺中最小的一種——亞洲小爪水獺。

深水區,可以在水下增加一個取食器

鄉土區中的水獺展區可以分為三個區域,兩個淺水區和一個深水區,淺水區非常生態,動物也非常活躍,而正是它們的活躍造成的這裡嚴重的投餵現象。當然投餵現象的原因來源於遊客們的「熱心」以及展區隔離設施的問題,而先天的不足需要後天的彌補,在鄉土區呆的一個多少時中可以始終看到工作人員的影子,他們也成為了勸阻遊客投餵的最後一道屏障,在這裡為堅守崗位的工作人員們點讚

小獸展區相比之前有了非常大的改變,展區內大多安置了洞穴及樹幹供動物躲藏,並根據每種動物的習性進行整改,例如貉有定點排洩的習慣,園方在水池邊設置了一定面積的卵石場地供其排洩,這樣用心的小獸展區還是相當好看的。

如果運氣好的話是有可能在動物園中看到野生的貉的

左狗獾,右豬獾

豬獾和狗獾的展區「背靠背」,遊客多走幾步就可以直觀比較他們的區別。它們最明顯的的區別在於吻部,正如它的名字一樣,豬獾的吻部長得非常像豬鼻子,而且叫聲也非常像豬。豬獾和狗獾在我國分布較廣,但由於人類的捕殺,它們的數量也開始減少。

魯迅筆下閏土叉的的「猹」指的就是狗獾啦。

豬獾的對面是獐的展區,獐的展區還是非常大的,遊客有很大機率可以看到它們蹦跳奔跑的樣子。獐與上海可謂是頗具淵源,由於棲息地的減少以及獐肉的興起,上海地區的獐於20世紀初消失,但上海又於2006年開始進行獐的重新引入,並於 2009年至2011年在上海地區幾處不同類型生境實施了重引入獐的野放,對獐的保護起到了積極作用。

目前在上海明珠湖公園、上海濱江森林公園、華夏公園都有獐的種群。

上圖可以清楚的看到獐嘴邊的獠牙,雄性的獐的獠牙最長可達8㎝,正是這長長的獠牙為它們博得了「vampire deer(吸血鬼鹿)」的英文俗名。

上海的獐共展出十頭,前段時間接連繁殖四隻幼崽,希望這些小傢伙這一在這裡無憂無慮的長大。

這處豪豬與獐的視覺混養也是小編非常喜歡的展區。

上海是長江三角洲衝擊平原的一部分溼地資源豐富,且地處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線上,候鳥種類繁多,鄉土區裡就有這麼一片溼地景觀來展示上海的鳥類。島上種植了蒲葦、茅草、菖蒲等植物,除了展出的丹頂鶴、東方白鸛,白枕鶴等動物,野生的黑水雞、白頭鵯、珠頸斑鳩、灰喜鵲以及赤腹松鼠等動物也經常出沒在這裡,足以說明這裡的生態環境還是非常理想的。

觀鳥亭上的展牌

岸邊還建了一座兩層的觀鳥亭供遊客觀鳥

觀鳥亭旁的黃麂住的就沒有對面的獐那麼舒服了,儘管展區面積不算太小,但展區內的遮蔽物不夠,對於生性膽小的麂子來說僅有兩個木屋是不夠的,希望園方後期可以進行完善。

鄉土區的末尾是猛獸區,目前展出豹、豹貓、赤狐以及虎(掛牌華南虎,實際展出疑似孟加拉虎)

虎展區

虎的科普展牌,主要介紹了對於虎的滅絕人類做了什麼,而現在上海動物園對於虎的保護又在做什麼。

左手邊的展牌不由得引人思考,也許虎的滅絕看似離我們很遙遠,而如果不是人們對虎骨、虎皮的嚮往,不是人類大面積濫砍濫伐擴大農田面積,虎這一物種不會離我們漸行漸遠,還好現在一切還不晚。不僅僅是老虎,鄉土區的每一個物種都面臨著生存的困難,也許我們每拒絕一件皮毛製品或是其他通過傷害動物來獲得的非必需產品,我們也許就可以救活一條生命,動保的理念看似遙遠其實就在我們身邊,關愛本土動物,愛護我們身邊的生態環境,正是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想要向我們傳播的!

鄉土區中除了展示動物,還專門設計了一片上海本土植物區,展示了上海野外的部分喬木層、灌木層以及草本植物。這個展區的設置大概是園方用心的最好體現。

這次遊園中最令hanson感到欣慰的是上海動物園已經把本土動物的保護宣傳作為一種理念擴散到全園而不僅僅是鄉土區內,有了這樣一座以本土動植物為主題的展區,不僅讓人們對上海動物園的未來又多了一份期待,因為它真的非常有實力。

上海動物園的中國本土動物並不只集中在鄉土區,靈長區的多種獼猴、食草區的多種小鹿、羚牛、巖羊等等,只需要你用心觀察,希望大家能對我們的中國本土動物多一份關注。


相關焦點

  • 不要再說上海的鄉土動物是三黃雞了!上海動物園建設中的鄉土動物區...
    你能說出幾種上海本土動物?一項針對上海市民的街頭調查結果令人大跌眼鏡,大多數市民能說出「獐」,除此之外,不少人的答案是蟑螂、臭蟲、跳蚤,而更多市民則覺得「三黃雞」才是土生土長的上海動物!  可見,建立一個專門展示本地動物的展區,讓上海人了解自己的家底是多麼必要——上海,這個建立在溼地之上的城市,並不是一座鋼筋水泥森林,更有500多種各具特色的脊椎動物。
  • 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改造在即,在線等待大家的建議
    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改造在即,在線等待大家的建議 2021-01-05 1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鄉土動物區提升改造在即 上海動物園向市民徵集建議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1月5日報導:為了給動物們打造更美好的生活環境、給遊客提供更豐富的觀賞效果,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即將進行新一輪改造。上海動物園初定了一些方案,誠邀關愛動物的市民提供建議。
  • 鄉土動物區提升改造在即上海動物園向市民徵集建議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1月5日報導:為了給動物們打造更美好的生活環境、給遊客提供更豐富的觀賞效果,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即將進行新一輪改造。上海動物園初定了一些方案,誠邀關愛動物的市民提供建議。上海動物園的鄉土動物區已成立了一年多,在這段時間裡,貉、獾、獐、水獺以及各種水禽類們的繁殖率攀升新高。經過觀察,上海動物園發現兩個兩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第一,水獺深水展區的玻璃反光影響觀看;第二,豪豬遊覽線過於暴曬。
  • 動物多樣性:上海的鄉土物種,動物園如何保護?
    為迎接COP15召開,不斷加大生物多樣性的科普宣傳力度,尤其是吸引廣大中小學生共同關注、保護生物多樣性,小編組織了龐大、豪華的師資力量,推出一檔「雲課堂」節目,重點聚焦上海本土的生物多樣性,以饕各位「粉」。
  • 「探索」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21種動物大合集!讓你不再認錯
    上海動物園的鄉土動物區從去年4月開放以來,已經過了一年半啦,同時這也是大陸首個本土動物主題展區。小爪水獺、貉、狗獾、黃麂、東方白鸛……來好好認識一下鄉土二十一俠吧!走進上海動物園的鄉土動物區,你是不是會聽到這樣的對話:「快看!是水貂!」
  • 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要改造了 你有什麼好建議?
    圖說:擬對鄉土動物區進行改造 採訪對象提供(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旻矣)2019年4月,上海動物園的鄉土動物區正式開放,3萬多平方米的展區成了20多種鄉土動物的家,包括貉、獾、獐、水獺、水禽等,它們的繁殖率也攀升新高。
  • 上海動物園推出「鄉土動物」展區,主打「沉浸式」體驗
    上海動物園推出「鄉土動物」展區,主打「沉浸式」體驗 4月22日是第50個世界地球日,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正式向公眾開放 作為國內第一家以「鄉土動物」冠名的展區,「鄉土動物」區以上海溼地生境、丘陵密林生境營造為主,展示在這兩種生境中棲息的動物物種,既有國家重點保護物種(水獺、獐、豹貓、華南虎、東方白鸛等),也有本區域的代表性物種(豬獾、狗獾、貉、綠頭鴨等)。
  • 天氣漸熱,上海動物園暫停企鵝漫步三個月,新增鄉土動物講解
    這個暑期,因天氣漸熱,上海動物園暫停「企鵝漫步」,增加鄉土動物講解。巨嘴鳥喇叭鳥今年5月底,上海動物園首次推出了鳥區、食肉區、食草區和靈長區4個區域的4條遊覽線路,受到普遍歡迎。綠孔雀 崔多英 攝雙角犀鳥 周豔君 攝維多利亞冠鳩不過,澎湃新聞記者6月30日從上海動物園獲悉,隨著氣溫漸漸上升,園方不得不對其中3個點的展示時間作出相應調整。
  • 貉、獐、狗獾、黃麂、豪豬……一大波上海鄉土動物在此亮相
    獐在草地上奔跑,水獺在水池中遊弋,豪豬在「丘陵」中穿梭……4月22日,經過長達一年半的建設,上海動物園的鄉土動物區開門迎客。該展區也是國內第一家以「鄉土動物」冠名的展區,3萬多平方米的面積內,有鳥類、食草和食肉動物共20多種。豪豬。
  • 【便民】鄉土動物區喜迎獐寶寶,土著家族又添新成員~
    「初來乍到,我是鄉土動物區的獐寶寶,請多多關照。」6月9日,1隻獐寶寶「呱呱」落地,這是鄉土動物區開門迎客一個多月以來迎接的首個新生命,第二天獐媽媽又產下1隻獐寶寶,隨後,另一隻母獐也產下兩隻幼崽。4隻獐寶寶「三男一女」目前體況良好,已經在展區與遊客見面啦,快來看看這些上海本土小可愛吧!
  • 上海動物園開啟夜遊模式,新增鄉土動物展區
    上海動物園,也開啟了一年一度的夜遊模式,邀請大家來探秘晚上的動物園。今年的夜遊新增鄉土動物展區。互動遊戲之後,今天晚上參加夜遊活動的小朋友們算是認識了。在探訪動物之前,首先要掌握一些基礎知識。「動物園裡有哪些夜行動物呢?」「最大的哺乳動物是什麼?」「嗅覺特別靈敏的動物有哪些,它們是如何在夜晚找到食物的?」
  • 上海動物園明天開園,埃及果蝠展區、鄉土動物區獾類和果子狸展區...
    上海動物園將於明天3月13日恢復開園。據悉,公園開放時間為8時—17時,每日接待遊客不超過3萬人次,瞬時不超過1.5萬人次。一旦啟動限流,將關閉售票窗口和檢票口。 開園後,動物展區兩棲爬行館、進入式鳥園、兒童動物園、埃及果蝠展區、鄉土動物區獾類和果子狸展區暫時關閉。
  • ...鄉土,動物園,華南虎,種群,貉,白鸛,丹頂鶴,生境,-上海頻道-東方網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4月22日報導:今天是第50個世界地球日,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正式開放。鄉土動物區成員——丹頂鶴  三萬平米溼地丘陵營造「家」的環境  據介紹,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於2017年8月在原小獸園和豹房地塊進行改擴建,建成之後的展區總面積3
  • 上海動物園 「動物奇妙夜」要拼手速「秒搶」
    暑期,上海動物園「動物奇妙夜」如約而至。「爆料」動物故事和笑料「動物奇妙夜」的重頭戲當然是夜間遊園。今年奇妙夜最大的亮點,就是走進今年4月新開放的鄉土動物區,讓孩子們近距離觀察夜間的水獺、貉、果子狸、狗獾、獐、豹貓等「土著」動物。
  • 上海動物園鄉土區正式開園 20多種「土著」動物喬遷新居
    原標題:上海動物園鄉土區正式開園 20多種「土著」動物喬遷新居  上海的「土著」,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新家。今天是第50個世界地球日,上午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正式開園,成為我國首個以「鄉土動物」冠名的展區。
  • 上海野生動物園亞洲動物區、非洲動物區正式開放
    上海野生動物園亞洲動物區、非洲動物區正式開放 2013年4月27日   東方網4月27日消息:據上海市綠化市容局網站,隨著氣溫的螺旋式上升,上海野生動物園「五一」前夕隆重推出新建的非洲動物區和亞洲動物區
  • 「神奇公司」助力上海動物園復遊!新一代動物天團誕生!
    上周六晚,東方衛視的《神奇公司在哪裡》節目組來到了上海動物園神奇公司的六位員工,受上海動物園園長委託,為助力復遊,開啟了神奇的動物園之旅。、IUCN易危(VU)獐上海的本土動物·獐也榮登寶座!
  • 這些動物竟然曾經都在上海生存過
    東方網4月23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豹貓、華南虎、東方白鸛、丹頂鶴,豬獾、狗獾、貉、獐……昨天,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正式向公眾開放,展示20多種本土鳥類、食草和食肉動物。讓人想不到的是,一些看似不可能的動物竟然曾經都在上海這片土地上生存過。據傳浦東航頭地區曾是丹頂鶴棲息地,史書上也記錄過上海有老虎活動的蹤跡。
  • 上海動物園的「土著」小獐子辦滿月酒啦!來看看
    圖說:滿月的小獐寶寶跟著大獐 記者 周馨 攝(下同)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園,又添一群新生小獐。從5月開始,至今共有13頭獐寶寶陸續誕生,為園內增添了生氣,今天更有小獐滿月。由此,上海動物園2020年生物多樣性活動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