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說:「一個人內心如果有了沉香,便能不畏懼浮世。」最早看到有關香的成語便是「紅袖添香」,這四個字出自於清代女詩人席佩蘭《天真閣集》中的「綠衣捧硯催題卷,紅袖添香伴讀書」。「紅袖添香」四字的意象很綺麗,讓人有極大的想像空間。夜深了,萬象俱靜,一位正在備考的書生埋頭書中刻苦用功,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子踩著小碎步悄然無聲地飄了進來,夜色風吹動著她的裙裾,她的體態輕盈阿娜,她的動作舒緩柔美。只見她在一座高高的香案前停住了,案上放著香匙、香箸及一隻小香爐,年輕的女子右手捧著香盒,左手剛剛從香盒裡取出一顆小香丸,輕輕放入香爐中,書生正好抬頭,年輕女子回頭嫣然一笑。這場景正是明代佚名畫家作品《千秋絕豔》中「鶯鶯燒夜香」的情節,「紅袖添香」的場景栩栩如生地展現在了我們的眼前。
漢代有個以香為媒的浪漫愛情故事。漢朝高官賈充有一個姓韓的幕僚,相貌堂堂,風度翩翩。賈充的女兒偶然在帘子後邊看到了韓某,一見傾心,於是悄悄遣人致意,不久兩人便私定終生。恰巧有人來給賈充送來了名貴的龍涎香,賈充送給了愛女,女兒回頭轉送給了情郎。韓某很珍惜地帶在身上,來到賈充家裡,賈充一聞,就知道出事了。古代婚姻講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私通是大逆之罪,為了保全女兒的名節,賈充趕緊託人做媒,把女兒嫁給了韓某,龍涎香成全了一對有情人。
《紅樓夢》中,無論是祭祖拜神、宴客會友,還是撫琴坐禪都有焚香的場景。黛玉和湘雲在《中秋夜大觀圓即景》的聯句中,有「香篆銷金鼎,脂冰膩玉盆」的對句;秦可卿的臥窗前飄出的是一縷「幽香」,薛寶釵的衣袖中散發的是一絲「冷香」,而倒黴的妙玉則被一陣「悶香」燻昏,被歹徒劫持……
《張愛玲文集》首篇《沉香屑:第一爐香》的開頭:「請你尋出家傳的黴綠斑斕的銅香爐,點上一爐沉香屑,聽我說一支戰前香港的故事。您的這一爐沉香屑點完了,我的故事也該完了。」試想在淡淡香霧,嫋嫋輕煙中讀著那個繁盛繾綣中透著蒼涼的故事,是何等相稱的氛圍與意境!
在熱播劇《甄嬛傳》中,香成了宮廷鬥爭的武器。華妃自恃哥哥年羹堯軍功卓越,飛揚跋扈,風頭蓋過皇后,她為擁有皇帝專寵賜與她的「歡宜香」自鳴得意,卻沒想到「歡宜香」被加入了麝香,導致她終生不孕,其中背後的陰謀更讓她傷心欲絕,原來這是皇帝扼制年羹堯勢力、平衡朝中權力的手段!《甄嬛傳》中最香豔最狠毒的報復就是甄嬛藉助狐尾百合的花粉混入凝香露中,把安陵容徹底打入萬劫不復的境地。這些用香的故事讓人聽了不寒而慄,給香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故事終究是故事,雖然怪誕神奇,卻讓人覺得不真實。香道講究靜觀不語,人們在嫋嫋升起的輕煙靜靜地感悟人生道理。古代大量的詩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國古代文人對香的熱愛。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這是李商隱的無題詩中的一首,短短八句之中,就有兩處涉及到香。第一處是「金蟾齧鎖燒香入」,說的是薰香的器具。金蟾是一種精巧的香爐,用銅製成作蛤蟆狀。古時室內香爐焚燒的香,有條狀、塊狀、碎粒狀或線形,金蟾是專門用來燒線香的。可以將線香從金蟾嘴上插入腹內,嘴上有鎖扣,可以控制用量,預先設好,燒完定量自然熄滅,不至於浪費香料或者香味過濃。
還比如,陳去非的《焚香》:明窗延靜書,默坐消塵緣;即將無限意,寓此一炷煙。當時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豈不清友,於今心醒然。爐煙嫋孤碧,雲縷霏數千,悠然凌空去,縹緲隨風還。世呈有過現,燻性無變遷;就是水中月,波定還自圓。
宋代蘇軾的《和魯直二首》:四句燒香偈子,隨風遍滿東南;不是聞思所及,且令鼻觀先參。萬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斕斑;一炷煙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閒。
朱熹的《香界》:幽興年來莫與同,滋蘭聊欲泛光風;真成佛國香雲界,淮山桂樹叢。花氣無邊燻欲醉,靈芬一點靜還通;何須楚客紉秋佩,坐臥經行向此中。
浮華喧囂的塵世是波濤洶湧的水,輕薄的俗木會隨波逐流;而沉香是定石,永保恆定的香與靜。聞香悟道,我想,在浮華的人世,一個人內心若能像沉香一樣,始終保持深沉與寧靜,保持著永遠不變芳香的品德,便不會畏懼世間的沉浮與喧譁,向著最初的方向前行,終能到達自己想要的境界!
《七律 組詩 春夢有痕香雪海》
一 平水韻:下平八庚
文/古典文學024
春夢有痕香雪海,西崦湖水映繁英。
粉牆黛瓦聞梅閣,古樹臨風與絮榮。
玉蕊幽芳關不住,瓊枝倩影靚無聲。
一心堪折一心賞,半世流連半世傾。
二 平水韻:上聲十賄
文/古典文學024
風光佔盡吳中改,春夢有痕香雪海。
蝶舞蜂飛吻秀妍,暗香浮動任風彩。
銜辭入半寄三杯,倚曲成雙尋幾載。
陡峭凌寒忘我痴,時來偷眼憂君歹。
三 平水韻:上平四支
文/古典文學024
薰風喚醒放飛詩,南浦驚回笑所思。
春夢有痕香雪海,冰心吐蕊靚花妮。
幽姿款款傾花豔,玉骨匆匆攜柳絲。
疊翠胭脂陪友醉,悠然歌管念君時。
四 平水韻:上聲十賄
文/古典文學024
傲骨尋梅心不悔,風吹簇蕊放光彩。
冬青無意賞桃花,春夢有痕香雪海。
疏影橫斜逸致芳,清姿搖曳閒情怠。
閩江吳語盼東君,仰望冰魂詩記載。
五 平水韻:下平一先
文/古典文學024
鈿朵含羞一水灣,雕梁畫棟蝶翩躚。
魚傳尺素邊城遠,霧隔瓊瑤鏡未圓。
春夢有痕香雪海,秋鴻遙影醉花前。
縠紋鬢似君心亂,祈盼青鸞共結緣。
六 平水韻:上聲十賄
文/古典文學024
情歌婉轉琉璃倍,燈火闌珊迷五彩。
傲放紅梅玉骨芳,迎春翠柳銀髯在。
楓林時尚詠心聲,春夢有痕香雪海。
音畫空間錦瑟弦,傾城明月胭脂待。
七 平水韻:下平七陽
文/古典文學024
翡翠瑤花吐豔妝,風吹蕊朵放幽芳。
梅腮粉靨黃鸝唱,柳眼冰肌燕子徜。
春夢有痕香雪海,歲寒遙影瘦君腸。
八仙把盞杯中酒,七律揮弦韻裡翔。
八 平水韻:上聲十賄
文/古典文學024
月入藍關梅苑在,詩情畫意楓期待。
三生石上刻新泥,兩岸鷓鴣聲喝彩。
久羨金枝大路蹊,時聞玉貌深居怠。
林間漫賞醉孤芳,春夢有痕香雪海。
《七律 梅》新韻
文/古典文學024
玉蕊含羞託粉腮,寒風凜冽未曾哀。
青青暖色迎冬放,淺淺春思繞指開。
醉月猶眠遊夢境,瑤芳暗笑遣情懷。
聞香轉角花方露,冷韻連枝異馥來。
《七律誰寫江南一段秋 》
文/古典文學024
何來碧透水悠悠,落葉紛飛古渡頭。
過盡千帆人未見,書空萬句雁難留。
吾憐籬外幾株菊,誰寫江南一段秋。
淚裡問花花不語,寒風拂面愈香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