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組剖析發現硬骨魚體型龐大的奧秘
央廣網深圳9月10日消息(記者鄭柱子 通訊員劉旭林)來自深圳國家基因庫和新加坡A*STAR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Sydney Brenner在內組成的研究團隊首次破譯了世界上最大的硬骨魚--翻車魚(Mola mola, 又稱海洋太陽魚)的基因組,並在開放期刊GigaScience上公布了其研究成果。
-
世界首次!福建特色蛙類品種棘胸蛙基因組破譯
組裝得到的棘胸蛙基因組大小為2.847Gb,ScaffoldN50達到458.756Mb,達到了染色體級別。 據介紹,該成果在世界上首次破譯了棘胸蛙基因組,在國際的蛙類基因組研究上填補了棘胸蛙屬基因組的空白,使得棘胸蛙這個福建省特色的蛙類品種在世界基因研究領域亮相。
-
世界首次!福建省特色的蛙類品種棘胸蛙基因組破譯
組裝得到的棘胸蛙基因組大小為2.847Gb,Scaffold N50達到458.756Mb,達到了染色體級別。據介紹,該成果在世界上首次破譯了棘胸蛙基因組,在國際的蛙類基因組研究上填補了棘胸蛙屬基因組的空白,使得棘胸蛙這個福建省特色的蛙類品種在世界基因研究領域亮相,對棘胸蛙的科學研究有重要的意義。
-
首個現代蛙類基因組被成功破譯
原標題:首個現代蛙類基因組被成功破譯 南方日報訊 (記者/馬芳 通訊員/劉旭林)3日,來自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和深圳華大基因國家基因庫的研究人員成功破譯了高山倭蛙基因組,這是迄今為止破譯的首個現代蛙類基因組,也是目前破譯的第二個兩棲動物的基因組,為兩棲動物進化研究提供了新線索。相關研究成果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雜誌在線發表。
-
螞蟻基因組序列被破譯 有助探究人類衰老根源
美國科學家8月30日表示,他們首次繪製出了兩種螞蟻的全基因組序列圖。此舉可為科學家更好地了解人類衰老以及行為表現提供幫助。
-
科學網—首個「現代蛙類」基因組破譯
本報訊(記者丁佳、張晴丹 通訊員張剛強)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張亞平院士以及研究員車靜課題組與華大基因國家基因庫及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等單位合作,成功破譯了首個「現代蛙類」——高山倭蛙的基因組。
-
【新華社】科學家破譯首個「現代蛙類」——高山倭蛙基因組
【新華社】科學家破譯首個「現代蛙類」——高山倭蛙基因組 2015-03-04 新華社 吳晶晶 【字體:大 中 小】
-
科學網—我學者破譯食蟹猴與中國恆河猴基因組
繼人類、黑猩猩、印度恆河猴之後 該研究成果的取得是猴遺傳背景工作框架的又一重要階段性成果,對更好地了解靈長類的進化過程和遺傳背景差異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為新藥評價與研究、靈長類動物學、基礎醫學、群體遺傳學和系統地理學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也為進化醫學研究奠定了科研基礎。
-
首個「現代蛙類」——高山倭蛙基因組破譯
隨著基因組測序、組裝、及注釋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提高,通過破譯物種的基因組信息,並通過一系列基因組的比較分析已經成為目前研究基因組的進化模式的較普遍的研究思路。然而對於兩棲動物這一重要的生物類群,目前僅有熱帶爪蟾(Xenopus tropicalis)一個物種的基因組被測定。
-
我國科學家破譯食蟹猴與恆河猴基因組
南方日報訊 (記者/雷雨 通訊員/劉慧嬋 樊麗)本月17日,由華南理工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名譽院長王小寧教授為共同責任作者,青年教師、副研究員凌飛為共同第一作者參與完成的論文《食蟹猴與中國恆河猴兩種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的基因組測序與比較》在國際頂尖期刊《自然生物技術》上在線發表,實現了華工生物學院教師問鼎自然系列雜誌零的突破
-
鴨茅基因組測序完成 我國牧草「生命天書」被破譯
鴨茅基因組測序完成 我國牧草「生命天書」被破譯 2020-01-21 03:48:44 我國牧草「生命天書」被破譯 科技日報訊 (張喆 記者盛利)在我國西南地區海拔1600米至3100米的森林邊緣地帶及山坡草地上,有一種其貌不揚的草,名叫「鴨茅」。
-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聯合四校 破譯世界首個毒蛙基因組
今天(1月24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了解,該所聯合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夏洛特分校、加利福尼亞大學和匹茲堡大學的研究人員,成功破譯世界首個毒蛙基因組—草莓箭毒蛙基因組。研究人員對草莓箭毒蛙進行了基因組測序和組裝分析,發現草莓箭毒蛙的基因組的大部分區域是由高度重複序列組成。進一步的比較基因組學研究發現,草莓箭毒蛙的重複元件在魚和蛙類之間存在著大量的水平轉移。草莓箭毒蛙的基因組大小為6.76–9Gb,相比於四足動物要大很多。
-
昆明動物所等成功破譯樹鼩基因組
2月5日,由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動物模型與人類疾病機理重點實驗室、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等單位合作完成的破譯樹鼩基因組研究工作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在線發表。研究表明,相比於人類,樹鼩基因組中包含絕大多數與人類同源的視覺相關基因,但缺少了兩種中波長視蛋白基因。中波長視蛋白是視錐細胞的綠光感受器,在較高級的靈長動物中與短波長視蛋白、長波長視蛋白共同形成三元色色彩分辨能力,樹鼩的這一基因缺失說明其與低等靈長類一樣,是二元色視覺動物。另外,與夜間視覺相關的視紫紅質基因發生了快速進化,這與樹鼩晝行性特徵相一致。B肝和C肝是重大的傳染病。
-
小鬚鯨全基因組圖譜獲破譯
11月25日,韓國海洋科學技術研究所、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等宣布成功破譯了小鬚鯨全基因組圖譜,並對鯨類獨特生理習性的遺傳學機制進行了分析。
-
走進地球的「活化石」——姥鯊的基因組
5億年究竟是一個什麼數字概念,下面以恐龍、人類作為例子來比較一下,早在恐龍出現之前,鯊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將近3億年的時間。從第一隻恐龍出現,到最後一隻恐龍轟然倒地,恐龍在地球上經歷了一億六千三百萬年的輝煌歷程。
-
科學家成功破譯草莓箭毒蛙基因組
新華社昆明2月6日電(記者 嶽冉冉)中、美、丹科學家成功破譯了草莓箭毒蛙的基因組,並揭示其基因組演化特徵。該成果於近日發表在了國際期刊《分子生物學與進化》上。 中國、美國、丹麥科學家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對草莓箭毒蛙進行了基因組測序和組裝分析,發現草莓箭毒蛙的基因組大小為67.6億-90億鹼基對,比四足動物要大很多;其基因組大部分區域也是由高度重複的序列組成。
-
中外科學家成功破譯首個毒蛙基因組
中新社昆明1月23日電 (記者 胡遠航)記者23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近日,該所聯合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夏洛特分校、加利福尼亞大學和匹茲堡大學的研究人員,成功破譯世界首個毒蛙基因組——草莓箭毒蛙基因組。
-
中外學者破譯香菜基因組序列並搭建數據共享平臺—新聞—科學網
對香菜喜好為何各不相同
-
我國科研團隊成功破譯德州驢基因組
日前,國際著名科學雜誌《自然通訊》發表了一篇意義非凡的論文,我國科學家成功破譯了德州驢基因組,獲得國際首個組裝到染色體水平的家驢基因組參考圖譜。這也意味著,專家們用紮實的科研結果為家驢找到了祖先。「我們先是選擇了東阿阿膠的一頭黑驢作為樣本,把德州驢的基因組解析出來,接下來要找到它的祖先,就要去採集全世界的不同品種驢的樣品。」
-
「破譯」草莓箭毒蛙基因組揭示其演化特徵
本報訊(記者 季徵)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聯合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和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成功「破譯」草莓箭毒蛙基因組,揭示了其基因組演化特徵。箭毒蛙是生活在中美洲及南美洲加勒比海沿岸低地森林中的一種小型陸地蛙,當地部族將它們分泌的毒素塗在箭上,故得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