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項羽打敗了劉邦,那很有可能在幾十年甚至十幾年後,匈奴就能取代蒙古,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一統天下的少數民族政權。那中國歷史上可能就沒有漢族這個名稱了,但應該很快就會有一個像後世朱元璋一樣的人物率領內地老百姓起來反抗匈奴,將他們驅逐到長城以北,建立起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
在楚漢相爭的時候,冒頓單于已經取代頭曼單于成為了匈奴的首領。此時,冒頓單于正在統一蒙古高原以及中國長城以北廣大地區的徵程之中,他幾乎和劉邦同時完成了統一大業。匈奴擁有數十萬騎兵,徵服了東胡、樓蘭、烏孫、呼揭、屈射、丁零、鬲昆等數十個國家或部落,逼迫月氏西遷,控制了西域大部分地區,並重新佔領了河套以南。匈奴佔據了南起陰山、北抵貝加爾湖、東達遼河、西逾蔥嶺的廣大地區,成為北方草原最強大的國家。
而統一之後的匈奴軍隊的戰鬥力都要強於漢軍一籌。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劉邦親自率領32萬大軍迎擊匈奴,結果中了敵人的誘敵深入之計,劉邦和先頭部隊被圍困於平城白登山,時間長達7天7夜。後來,劉邦採用陳平之計才得脫險。此時的西漢經歷了戰亂,國力沒有恢復,但這已經差不多是舉國之力了,仍然無法在力量上壓倒匈奴。而且可以看出此時的匈奴人用兵已經非常通曉兵法策略。
而如果項羽擊敗劉邦,此時的長城內必然還處在四分五裂之中,而靠近匈奴的幾個諸侯王是趙王、燕王和西魏王等,靠這些人抵擋匈奴大軍,簡直就是異想天開、痴人說夢。幾十年以前的趙國雖然能夠打敗匈奴,但那時候的匈奴還是頭曼單于統治時期,還沒有兼併東胡等國家,戰力不足此時的一半。而趙國不但擁有李牧等名將,佔據的地盤也要相當於代國、常山國再加上西魏國一半。此消彼長,此時的北方各諸侯肯定擋不住匈奴。最後還是只能靠項羽和匈奴死拼。
雖然項羽在領兵作戰方面很有實力,但畢竟他的西楚,力量也只有統一後的漢朝的三四分之一,甚至更差。能不能打敗匈奴,我覺得是要打個問號的。如果項羽都失敗了,那整個長城以南,估計就會被匈奴完全佔據了。
但是遊牧民族不擅長農作,估計整個中原大地會被匈奴人糟蹋的面目全非。老百姓肯定會很快起來反抗,會出現一個類似後世朱元璋的人物,將匈奴趕到長城以北,建立一個統一的政權,不會出現小國林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