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易經》全篇只講了這「3個字」,但很多人都沒搞懂!

2020-12-03 歷史sir123

道法自然,依道行事,人有人規,天有天規,無規無矩,必有禍亂!

人生起起伏伏,千變萬化,再好的機遇,再厲害的能力,都敵不過天道和規律。

縱觀古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規律:

凡是能夠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並且尋找到正確的方向,作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士,都是通讀過《易經》的人。

孔子說,讀懂了《易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

曾國藩說,《易經》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馬雲演講時曾說,做生意做到一定程度多看看《易經》,很有幫助

李嘉誠稱易經智慧受用終身,易經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一直是他的座右銘。

《易經》廣大精微,無所不包。

正如《呂氏春秋》曾言:「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

這兩句話大家應該非常熟悉了,說的就是大到沒有外面,夠大的吧!小到沒有裡面,夠小了吧!

這樣廣大精微的一本書,很多人都會覺得很難讀,難記,難懂,難應用。

其實,整部《易經》,只講到3個字而已。

著名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熟讀《易經》後總結了3個字的成功格言:「上」、「止」、「正」。

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總會遇到各種需要選擇的問題,如何權衡利弊,做出正確的判斷很重要。但無論遇到何種困難,只要及時作出適當地用這三字箴言應對,就可以以一變應萬變。

第一個字是:上。

一個人,不管做什麼事情,一生都不要忘記,要不停地求上進

這個上進,就是往人生前進的方向去邁進。所有中國人沒有一個不從小就求上進,全世界找不到像我們一樣,不管到哪裡都是求上進的。

第二個字是:止。

「上」,經常要加一個豎,叫做「止」,適可而止。

任何事情在求上進的過程中,都要適可而止。這個止非常重要,因為止不住衝過頭,那容易跌落懸崖。

那麼,什麼叫做止?其實很簡單,就是任何事情都有個度,一旦過度,便容易失衡,失衡便生事端。就如《易經》中的陰陽平衡,便相安無事

第三個字是:正。

止中有上,上中有止,然後終結就是一個「正」字。

這個正就叫做道。我們說一個人很上道,就是從上到道。但是這當中經常會出差錯,會走上偏道,所以要及時調整,不斷拉回來,這就叫人生。

上、止、正,這三個字,都只差一點點而已,但卻有著大文章。

凡是中國字,有上面一橫下面一橫的,都告訴我們,上面那一橫叫做頂天,下面這一橫叫做立地。做人就要頂天立地,堂堂正正。

正如《易經》中說: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隨時充實自己,等到合適的機會大展拳腳,把握成功的機遇,然後青雲直上。

雖然《易經》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如何選擇,但卻教會了我們如何思考,然後做出判斷。它教會我們如何根據今時今日的條件,做出的選擇才是最正確的。每選對一次,成功機率放大10倍、20倍。

當我們擁有了"神算鬼謀",也就擁有了看清事物本質的"慧眼",自己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因此,我總是會向他們推薦自己正在學習的《圖解易經》,很多人向我反映都是完全沒了因為文言文導致的閱讀困難的問題,還用以圖解文的方式,全面系統地為我們講授學習《周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這本書解讀了《易經》中的每一句話,將其深奧無比的智慧,以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展現在讀者面前,讓大家可以一探《易經》的古老智慧。

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讓《易經》64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國學大師南懷瑾也曾說:千萬別晚上讀《易經》,不然一下就天亮了,足見其智慧的廣博

如此一本智慧"聖書"45元,是消遣娛樂時的一頓飯錢,卻可以學習到古人的偉大智慧,讓你受益終生!

大家可以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

相關焦點

  •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127)旅卦上 行旅之道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一百二十七)旅卦上行旅之道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九)坤卦上 陽極成陰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九十五) 夬卦上 決其當決
  • 《易經的奧秘》|2021,別再糾結了,為自己「算一卦」吧
    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掐指一算,就什麼都算出來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手掌的二十八節象徵二十八星宿,也就是說宇宙二十八星宿其實都在我們的手掌內,這就是非常神奇的「袖裡乾坤」。看看你的手掌,算一算你的一隻手有幾個節?十四個,兩隻手就是二十八個。
  • 曾仕強《易經》:養魚缸裡有幾條魚?為啥看得越清楚的人越是短命
    你看世界到底是一還是多,這是一,這是多。西方人爭了兩千多年,到今天沒有結果,到底是一元論,還是多元論?因為中國人它的《易經》是講數,而數是活的,數是有生命的,它是生生不息的。外國人把它變成數學以後,它就固定了,它就僵化了,它就不靈光了,它就沒有變通。這樣各位才知道,你問一個外國人,說那邊來了幾個人?
  • 曾仕強怎樣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壞心眼你只需要問他這一個問題!
    人也是如此。邪惡的內心遠遠比醜陋的外表讓人厭惡,也讓人可怖。畫虎畫皮難畫骨,自然界中的毒物多數長著吸引人的美麗外表,這大概是因為萬物都有愛美之心,可人卻不像別的毒物那麼容易判斷。 人的想法都隱藏在自己的腦海之中,沒辦法用外表去判斷,只能在一次一次地接觸之中了解一個人究竟是好是壞。
  • 曾仕強:怎樣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壞心眼?
    人也是如此。邪惡的內心遠遠比醜陋的外表讓人厭惡,也讓人可怖。畫虎畫皮難畫骨,自然界中的毒物多數長著吸引人的美麗外表,這大概是因為萬物都有愛美之心,可人卻不像別的毒物那麼容易判斷。 人的想法都隱藏在自己的腦海之中,沒辦法用外表去判斷,只能在一次一次地接觸之中了解一個人究竟是好是壞。
  • 臺灣學者曾仕強去世 加V微信公眾號發布訃告證實
    12日,名為曾仕強的加V微信公眾號發布訃告證實,曾仕強已於11日19時54分在臺灣去世,享年84歲。 微信公眾號曾仕強截圖。   原標題:臺灣學者曾仕強去世 加V微信公眾號發布訃告證實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12日電 (記者 宋宇晟)11日晚,有媒體爆料稱,臺灣學者曾仕強去世。12日,名為「曾仕強」的加V微信公眾號發布訃告證實,曾仕強已於11日19時54分在臺灣去世,享年84歲。
  • 常讀《易經》不僅可窺探古人智慧,還有這4點好處!
    這裡面影響較為的大的,《易經》一定排前列。易經地位高,名氣還大,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中國哲學思想的開始。在2000年前就被稱為了「群經之首」、「群經之始」。其後的文化現象或書籍都或多或少地收到了《周易》的影響,所以從《易經》裡就可以大體了解中國文化發展的脈絡。
  • 易經說:相由心生,有這3個特徵的人,多半沒留「好心眼」,警惕
    《易經》作為上古時期的一部著作,其中的內容包羅萬象,除了字面上描述的內容,其實還有更深層次的內涵。一說到《易經》,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封建迷信,其實這是千百年來的一大誤解。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隨心轉,有容乃大。佛家認為,世事原本沒有特殊含義,而對這些事的解讀,卻是從人心生長而出的。
  • 曾仕強:中國社會,「溝通」二字最難,不懂這點必吃虧
    如果把中華民族與世界各個國家的人民作比,無論民族性格有怎樣的異同,你會發現中國人在打交道上的「含蓄」或是「難解」都是出了名的獨一份。 有的外國人不懂其中的彎彎繞繞,習慣了直來直去,和中國人打交道的時候自然會遇到很多難以理解的地方。但這也算情有可原,連中國人都不能完全在交際場上遊刃有餘如魚得水,遑論外國人。
  • 曠世奇文:全篇773個字、37個典故,40個成語!
    曠世奇文:全篇773個字、37個典故,40個成語!張國良轉載▼標籤:雜談《滕王閣序》全稱《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亦名《滕王閣詩序》,以詩為主,序文只用來解釋詩作的背景,卻比詩作更為著名。文章全篇773個字,包含了37個典故、40個成語(見文尾),是王勃的巔峰之作。序文的第一部分(第1段)是應酬性文字,敘及洪州地理位置的重要,讚美東道主名望的崇高,以及歷史上人物的傑出和眼前賓客的尊貴。敘述不卑不亢,漂亮得體。第二部分(第2、3段)由眼前的宴會寫到滕王閣的景色。先寫一路走來,在山水迤邐中,遠眺滕王閣。
  • 曾仕強教授什麼是「易經」氣陰陽五行
    氣它有陰有陽,這是我們說的兩儀,氣裡面有陰有陽,所以我們叫做陽氣。陰氣我們每天都在講四象,都是易經裡面的東西,兩儀如果陰跟陽分離,那就陰歸陰,陽歸陽,那沒有什麼作用啊。因此我們只能講東西,就不能講南北。你就是根據這個來的,由河圖你去了解易經的理氣、象、數,你可以做到很多的東西。但是我們還是那句話,我們會把這個大致上做一個介紹就好了,我們還是要從易理開始,大家明白易經的道理,回頭看這個你不會著迷,你不會一頭鑽進去就拔不出來不會的。
  • 南懷瑾:2種人可探《易經》,第一流的智慧人、沒讀過書的白紙人
    由此,《易經》發展出三個核心,用六個字歸納為"簡易"、"變易"、"不易"。簡易是指世界上有許多雜亂的、超出人們了解範圍的事物,可是都可以經過人類的才智,將其轉換成人們簡單了解和處理的問題;變易則是指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每時每刻都在改變發展著;不易是指在世界萬物皆變的前提下,存在著僅有不變的東西,便是萬物皆變的這條規則。
  • 男孩女孩取名大全:10個易經中國風字的女孩名字,個個都美的與眾不同
    中華文化,陰陽中和,《易經》就充分體現了這種文化的生命力。自古以來,很多名人的名字取名直接來源於《周易》,下面跟隨吉生起名看看有哪些歷史人物的名字出自周易。一、那些出自周易的名人名字1. 王艮王艮,字汝止。
  • 群經之首《易經》,是什麼意思?看懂這24個字,絕路逢生逆風翻盤
    當代人對《易經》當做天書來對待,那麼,究竟這些先賢大德們從易經裡得到了哪些智慧,讓這些人從億萬萬生靈中脫穎而出,做出不朽的事業,深奧難懂的《易經》究竟在講些什麼呢?「源易緣」就由《易經》第一卦乾卦卦辭,結合諸葛亮的這一生功績,看來易經給大家的人生指出一條什麼樣的處世之道。一、初九:潛龍勿用。易經的所有精髓都在一個「易」字上,「易」即「變」。
  • 世事難料,詠哥離開沒多久,他也走了
    18年的娛樂圈真的發生了太多的事情,10月是一個讓人悲傷的月份,太多童年熟悉的臉龐離開了自己的視線。這些人都憑藉著自己出色的專業能力獲得了大家的認可,也給大家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29日哈文公布了自己失去了此生摯愛,這個消息無疑是讓人十分震驚的,感覺李詠在前段時間才出現過,狀態看上去也很好的樣子。沒想到再一次看到他的消息的時候會傳來這樣的噩耗。李詠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才50歲,這個年齡其實放在現在還是很年輕的,還記得前段時間他換了髮型,大家意外的發現李詠居然是這麼帥氣的一個男人。當初還說著李詠多麼多麼的醜,現在發現原來是一個被髮型耽誤了的男人。
  • 「千古奇書」《易經》,精髓只有3個字,悟懂後,更易走好人生路
    這兩個作品分別是《易經》和《論語》。可能不是恰當的比喻:《易經》堪比於基督教的《舊約》,而《論語》堪比基督教的《新約》。《易經》內容複雜晦澀,一般人很難理解,所以很多人稱之為「天書」。《周易·繫辭上》中,孔子說:「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它廣大精微,綱紀群倫,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是中華文明的源頭。被認為是儒家經典,被認為是群經之首。被稱為「千古奇書」。
  • 曾仕強丨《易經的智慧》合集(144集全)
    曾仕強:易經給我們的64個人生智慧  易經中的64個人生智慧:《易經》沒有那麼神秘,它是科學的,它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每天的生活起居,工作事業,健康幸福,都受這64我們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這64個哲理,就形成了64個感悟,64個感悟回答了人生64個怎麼辦 易經的智慧 。易經的智慧64卦為我們的生活解惑,減壓。  第一感悟:養精蓄銳把握機會學會定位  《易經》告訴人們,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的定位是不同的,而又是承前啟後相互銜接密不可分的,因而又是不能超越的。
  • 易經:話少說,自我養正,積累到一定程度,好時機自然會出現
    這是「正人以慎言語」。3、節飲食,養成良好的飲食和作息習慣。《易經》頤卦講:「慎言語,節飲食。」禍從口出,病從口入;言語一出則不可復入,飲食一入則不可復出。言語和飲食,最應該慎重對待。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現代人放縱自己在過度的飲食、作息習氣中,由此給自己帶來的費事,會通過一段時間的醞釀,而體現出來。
  • 易經:人越是沒錢的時候,這三件事越是不能少!有錢沒錢都要看看
    說起《易經》,它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之書」,儒家、道家均深受其影響;也是一本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這本包羅萬象的神書,其實把你可能遇到的絕大多數問題,都回答了。更是一本排憂解難的書,當你遇到生活裡裡面的苦難、挫折時,根據《易經》所說,書中的卦辭就是解決你問題的最好方法。易經:人越是沒錢的時候,這三件事越是不能少!
  • 曾仕強教授:怎麼才能樂得合適呢?做到這三點就很了不起了
    曾仕強教授《易經的智慧》——樂極生悲篇(3)樂得合適我們要樂,一定要記住。第一個:要眾樂,不能獨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當大家都不高興你一個人高興對你是絕對沒有好處的。因為你會引起他們的嫉妒。這種無形的力量會對你照成很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