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菜之烤雞翅膀,色金紅,味香濃,皮脆肉嫩
雞作為六畜之首,在我國已經有幾千年的養殖歷史。《詩經.君子於役》:「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雞棲於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說的就是古代怎麼養雞。「塒」,就是在牆上挖洞做雞窩;「桀」就是雞棲息的樹樁。不要以為古人比我們笨,其實他們聰明得很,在牆上挖洞做雞窩,讓雞在樹樁上過夜,能夠有效防止鼠類,蛇類等天敵,減少損失。
到了唐宋,雞肉已經是普通百姓的食物,陸遊寫的「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意思就是說,不但糧食豐收,還有足夠的肉類招待客人,不但有雞肉,還有豬肉。古代的「豚」,指的就是豬。
而且雞的吃法多種多樣,甜,酸,苦,辣,鮮,鹹,香等味道都有。你沒有看錯,連苦味也上場了,創新出品的是陳皮雞。另外還有叫化雞,大盤雞,三杯雞,辣子雞,口水雞,鹽焗雞,雞公煲,白切雞,花雕雞等等。這些雞的做法,各有特色,就算是口味刁鑽的食客,也能找到一款適合自己口味的雞肉。
烤雞翅膀
所需食材:雞翅膀10隻,姜1塊,料酒10克,小蔥50克,糖2克,鹽5克,生抽20克,叉燒醬10克,蜂蜜5克。
製作方法
(1)姜洗乾淨切片。小蔥洗乾淨切段。蜂蜜加入少量水拌勻。雞翅膀衝洗一下,撥出殘毛,加入生粉搓揉幾分鐘,清洗乾淨,瀝乾水分。
(2)把雞翅膀裝盤,加入糖,生抽,叉燒醬,鹽,料酒,薑片,蔥段拌勻,醃製3個小時。
(3)烤箱上下火,200度,預熱5分鐘左右。烤盤墊上錫紙,放入雞翅膀,烤30分鐘。
(4)時間到後,取出雞翅膀翻面,這個時候要小心操作,高溫易傷手。全部翻完後,放入烤箱繼續烤30分鐘。
(5)取出託盤,刷一層蜂蜜水,烤5分鐘,然後取出翻面,刷蜂蜜水,復烤5分鐘。
(6)時間到後,別急著取出,利用餘熱焗5分鐘,再取出裝盤。
雞翅膀的醃製時間,最好是12個小時,這樣味道就會全部滲透入雞翅膀內部,連骨頭也入味。如果喜歡吃麻辣,在加入調味品的同時,加入辣椒粉,辣椒圈,花椒粉拌勻。夏天做雞翅膀,應該放入保鮮盒(袋)密封,放入冰箱,這樣就能防止食材變質,冬天則不用。
小貼士:怎麼挑選雞翅膀。首先是看,雞翅根的肉色鮮紅,雞翅膀呈現出白色,或者是米色,光澤明亮。接著是聞,沒有異味,只聞到雞肉特有的香味。最後是按壓,感覺到肉質緊實,有彈性的,就是新鮮的雞翅膀。
如果看到雞翅膀特別潔白,就要注意了,可能是用藥水浸泡過的。有不良商家,用某種「物質」,將雞翅膀漂白,不過這種白色,光澤暗淡,而且雞翅膀特別肥大,很有可能是注水增重。看到這種貨,請勿購買。
圖文原創,百家號獨家發表,抄襲全網追究維權!
創作不易,喜歡請關注,點讚,評論,收藏,轉發。你伸出的手指,就是對我最好的鼓勵。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