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們卸掉了馬甲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2021-01-16 未央網

本文共字,預計閱讀時間。

2000年,來自中國、在摩根大通工作的精算師李祥林,在他的《論違約相關性:相依函數方法》論文裡,闡述了藉助精算以及心碎效應,引入標準的高斯聯結(Gaussian copula)曲線,提出用信用違約互換(CDS)的市場價格數據作為判斷違約相關性的依據。這一理論被當時的業界認為解決了華爾街當時最棘手的「違約相關性」問題。

後十年,李祥林卻被媒體稱為:「摧毀華爾街的精算師」。

2000年之後,網際網路泡沫破滅,房價上漲,美國的銀行手裡積壓了大量低信用等級、高風險溢價的客戶合同,被稱為次級貸款,銀行們想到了一個妙招,就是將這些資產打包以MBS的形式,賣給投資人。

為了防止次級貸款違約,華爾街精英根據李祥林的論文發明了CDS,用來給貸款違約做擔保,後來他們又將MBS的資產作為抵押證券打包,賣給更下遊投資人,這就是CDO了,CDO成了一種純粹賣風險的產品。後來統計發現,CDS的市場是次級放貸市場的48倍大,相當於美國GDP的4倍。

有了CDS專門給次級房貸打包發行的MBS做保險、擔保。華爾街的精英們成功將這些次級貸款包裝成了AAA級。於是,次級房貸在泡沫中無限擴張。

MBS是塊肥肉,收益率高,大家爭先恐後地買。市場排名第四的雷曼兄弟,就是大膽投資次級房抵貸產品的主。此後幾年,銀行加大給低信用人群的貸款力度,降低房貸首付比例,房貸首付從30%降到10%,再到0首付。

2005年,嗅到了次貸危險因子的美聯儲,開始不斷加息抑制通脹,因為加息,貸款人最先開始還不起貸款,而銀行發現,本該賠付的CDS產品也賠付不了,由加息這隻蝴蝶翅膀扇動的風暴越來越大,整個次貸危機終於在2008年大爆發,雷曼兄弟破產。

圖:2015年美國電影《大空頭》講述了幾個投資鬼才在2007年美國信貸風暴前就看穿了泡沫假象,通過做空次貸CDS而大幅獲益。

01

僅8年後,人們在一個中國網際網路金融暴雷事件裡,又一次看到了次貸危機的幽靈。

2016年末,經由粵股交備案、螞蟻集團招財寶發布的11.46億元僑興私募債突然暴雷。這一案件牽涉甚廣。但在招財寶這邊,當時僑興私募債和螞蟻集團突破了當時私募債發行的合格投資人制度,即粵股交要求投資者本人名下金融資產市值在300萬元人民幣及以上;每期私募債券的投資者合計不得超過200人。

僑興的垃圾債通過招財寶平臺以100元起投的門檻、無差別地賣給了數以萬計支付寶的用戶。而購買了私募債產品的個人,為了變現,又在招財寶上進行債權轉讓,產生了實質上的「個人貸」行為。當時,浙商財險為僑興公司提供擔保,眾安保險為招財寶的「個人貸」的投資人提供保險。

暴雷之後,這個衣鮮光亮的網際網路金融創新行為醜聞陸續曝光,其中涉及保險公司相互扯皮。最扯的是,人們在其中發現了次貸危機的幽靈再次浮現,那些私募債的投資人和「個人貸」的投資人,充當了美國次貸危機中的「雷曼兄弟」和個人投資者的角色,眾安保險充當了CDS的角色。

而網際網路平臺突破合格投資人制度的所謂網際網路金融創新,也不過一層薄薄的紗窗紙,一捅就破。當時,P2P及其他網際網路理財平臺與各類金融交易所的合作多如牛毛,螞蟻集團也不過是盲目地跟上邪路。這一事件之後,監管叫停了網際網路平臺和金交所的合作。

每一項金融監管制度的誕生,大抵是歷史教訓的總結。2020年10月,螞蟻集團馬老闆抨擊巴塞爾協議是服務老年人金融的制度,應該想到,巴塞爾協議在2008年之後新增了流動性、槓桿率要求,正是從次貸危機得來教訓;歷史上合格投資人制度的發源地美國,也是在1933年大蕭條的末年推出的。

1929年美股大崩盤前夕,以槓桿融資著稱的股市「融資盤」也被高捧為金融創新,融資槓桿率有4倍、10倍的,引得平民大規模槓桿融資投入股市。然後,就在美聯儲一次將貸款利率由5%加到6%的舉動後,引發了蝴蝶效應。各資金機構要求槓桿融資的個人追加保證金,就是這一行為,使得本就高槓桿負債的民眾無法承受,股市就大規模崩盤了。

合格投資人制度是大蕭條時期股市崩盤導致的投資人經濟損失和信心喪失背景下推出的。中國也在2004年以來陸續完善了合格投資人制度。2013年之後,我們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的很多所謂金融創新,不過搭上了網際網路的便車,就喊著要打破那些以悲劇換來的規制,結果是往往落入另一個陷阱。

阿Q被趙老爺打了一個大耳刮子,不敢姓趙,後來剪了辮子,就要鬧GM,但終究還是落了個ZF的罪名。

02

2017年一開局,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的情勢急轉直下,政府工作報告一改前兩年的「鼓勵」「規範」的積極或溫和說法,提出對「網際網路金融等累積風險要高度警惕」。

這一年4月,網際網路貸款平臺涉校園貸被叫停,人們發現,這不過是7年前又一次悲劇的重演。7年前,中國各大銀行的大學生信用卡業務也曾遭遇這樣的教訓,因為大學生信用程度低、還款能力弱、消費自制力差,很是爆發過一陣紛雜的亂象,後被銀監會叫停。

這年的金融監管,最具標誌性的布局是7月份召開的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確立「所有金融業務都要納入監管」原則

這是一件頂大的事,人們遭遇了P2P暴雷、股權眾籌損失和網際網路理財的各種偽創新的欺騙之後,監管才下定決心,一切金融活動都要嚴密監管。自此,一切金融創新,都要為一張牌照而奔波。

6月結束後,螞蟻集團披露的數據顯示,借唄、花唄背後的兩家重慶小貸公司的貸款餘額合計已達到約2652億元,總放貸規模在3000多億元以上。兩家小貸公司以30億元註冊資本金,用40餘次ABS融資所撬動的槓桿率達到了100多倍。這比當時重慶市小貸公司2.3倍槓桿率要求,已經高出天際了。後來銀監會等監管令下,將ABS發行次數上限定為5次。

在P2P行業,雖然2017年敗局還沒定型。但因為P2P投資人實在太慘了,一些行業學者已經呼籲在P2P行業建立合格投資者制度。一些地方監管要求P2P平臺提高實繳註冊資本金……

一年後,給P2P牌照制實施的節點延期,市場突然在2018年6月底崩潰,數以千計的P2P爆發跑路、倒閉潮。人們這時發現,P2P不是合格投資人的問題,而是本身商業模式和行業普遍的欺詐問題,實繳註冊資本金反倒成了一道催命符,很多平臺只是在憋著勁等待發牌,苦苦支撐著膨脹的壞帳,直到期望落空,就洩氣跑路了。

在這之前一個月,一個大佬在一次會上說,做生意要有本金,借錢要還,投資要承擔風險,做壞事要付出代價,這句話表達的金融監管思路更加明晰起來。後來這句話被總結為,放貸要有資本金,吸儲要有備付金。

就像「趙本山」給「宋丹丹」講的那個笑話:小樣,你以為你換個馬甲我就不認識你了?

但創新金融的監管往往是滯後的,2018年之後,螞蟻小貸和螞蟻商誠小貸資本金擴充到了160億元,按照5次ABS融資上限,也只能做到800億規模。但螞蟻集團又生出一種聯合貸款來,在2020年上半年,用430億自有資金,撬動了近1.8萬億銀行資金放貸。

電影《劍雨》中,「王學圻」對「戴笠忍」說:「你要變戲法的時候就變戲法,要練武功的時候就練武功,你總是混在一起,能活到現在,真是一個奇蹟。

圖:電影《劍雨》劇照

03

現在,人們都知道,11月2日發布的網絡小貸監管辦法意見稿,並不是在馬雲10月24日演講之後倉促出臺的。

但它卻是多年來螞蟻集團們用金融業務「創新」試探出來的。支付寶的出現讓中國發出了第三方支付牌照,也讓支付機構上繳了備付金;招財寶暴雷,讓監管卡死了金交所規避合格投資人制度向網際網路普通大眾風險轉移的路;借唄、花唄的高槓桿,促使小貸監管辦法的出臺。

到這裡,監管思路前所未有的清晰了。10月24日,馬雲在外灘金融峰會上為螞蟻集團所代表的金融科技陣營代言之後,監管層開始要求對「同類業務、同類主體一視同仁」。

相反,同一種業務,不同的監管待遇,正是過去十幾年螞蟻集團們賴以起家的漏洞。比如,在廣告、業務開展、金融消費者保護上,銀行大多畏畏縮縮,畢恭畢敬;金融科技大多則大量燒錢、放肆擴張,許多BigTech強調科技屬性而去金融化,這種舉動本身是為了避開輿論和監管注意,如果同類業務、同類主體一視同仁,那麼意味著著,只要涉足貸款業務,就也須遵守槓桿率和流動性要求,這才是監管的公平與一致性,也是防止監管套利的規矩。

螞蟻集團曾用ABS將槓桿率玩到了100倍,最壞的還不是槓桿率,而是ABS將一切本應該由放貸機構自己資本金承擔的壞帳風險,轉嫁給了其他投資人,誰認購了ABS,誰就是那個承擔風險的人,誰就是那個被次貸幽靈附身的人。

從「所有金融活動都要納入監管」,到「做生意要有本金」,再到「對同類業務、同類主體一視同仁」,我們看到,監管思路在明確,監管辦法在進階。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監管套利的空間將大幅壓縮,回到「當鋪」的隊伍。

11月4日,螞蟻集團被暫緩A股+H股上市,依據網絡小貸監管辦法, 它將卸掉「科技」的馬甲,市場推測,螞蟻集團再上市,市值預估要縮水25%-50%的,最高可能下降1萬億元。

2015年之後,金融企業從「金服」改名為「金融科技」,再到改名「數科」,也是沒什麼用了。如今回歸業務本質,它們一樣要和銀行吃規則的粗糧,喝監管的苦茶。

雷慢初中時,學校有一個很奇葩的規定,學習稍好的,考試時放在一個教室考試,嚴格監管,不許作弊;不好的,放在另一個教室考試,抄書作弊啥的,老師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太上心。

後來我明白了,學習好的那批人,關乎學校學風、中考成績的「系統安全」,做不了假,必須搞好了。不管的那批人,任他們蹦躂、猖狂,只要不鬧出大么蛾子來,學校也不收拾他,讓他們去膨脹。但如果你抄書抄出個年級第一來了,還要去教訓規規矩矩的人:「看老子牛逼的」、「來來來,教你怎麼做這題」,學校定要收拾你了。

非常感謝您的報名,請您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沙龍分享群。

[Source]

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相關焦點

  • 細數英國5大電子投資顧問平臺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2.Money on ToastMoney on Toast通過一個智能算法,收集金融顧問的專業知識,並編寫了「在線投資旅程」的程序。該智能算法捕獲許多不同專家的觀點和發言。該公司宣稱,他們的技術和谷歌取代黃頁的技術非常類似——「就像谷歌可以取代黃頁一樣,新技術允許算法像人類顧問一樣工作,有時甚至效果更好。」
  • 螞蟻金服改名螞蟻科技:金融企業改名是在怕啥?
    將金融企業名稱中去金融化,是將資本中的「血和骯髒的東西」儘量降到最低——題記那個耳熟能詳,被我們叫得相當順溜,已經發展成「超級獨角獸」的螞蟻金服(全稱為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最近改名了,變成了陌生拗口的「螞蟻科技集團」(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了。據說相關的工商登記變更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當中。
  • 薩摩耶金服專注助貸金融科技,為持牌金融機構打造「風控」利劍
    近兩年來,「助貸」一詞頻被提及,尤其是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無論是金融科技平臺還是互金公司,紛紛涉足助貸行業。作為一家深耕普惠金融領域的金融科技公司,經過4年多的發展,薩摩耶金服已成為助貸行業的佼佼者,目前與近70家持牌金融機構。
  • 螞蟻集團CEO:金融科技讓小微企業不用求人也可以獲得貸款
    來源:澎湃新聞螞蟻集團CEO:金融科技讓小微企業不用求人也可以獲得貸款澎湃新聞記者 葉映荷9月24日,螞蟻集團CEO胡曉明在外灘大會之「外灘話金融:科技驅動金融發展新格局」分論壇上表示,希望用三年時間把外灘大會打造成全球金融科技的第一盛會。
  • 外媒盛讚螞蟻森林 稱金融科技將促進全球綠色轉型
    【觀察者網TMT報導】近日,有外媒表示中國的綠色金融創新項目取得了超預期的效果,未來金融科技等數位技術將繼續促進中國和世界的綠色轉型。 1月25日,總部設在日本的《外交學者》(The Diplomat)網站刊文稱,稱螞蟻金服的公益項目螞蟻森林影響巨大,卻相對不為人知,這是一個通過金融科技鼓勵人們踐行環保的典範。
  • 金融科技巨頭的歸宿:小金控
    小金控:金融科技巨頭的歸宿早在2018年5月,螞蟻集團等幾家公司已經成為央行的金控公司的試點機構,並在兩年多的時間裡積累了很多監管和合規經驗。而作為率先披露金控方案的機構,螞蟻集團選擇的金控模式自然成為機構關注焦點,後續也可能會被其他金融科技公司效仿。
  • 讓金融科技創新靈感不斷迸發——專訪黃浦區區長巢克儉
    螞蟻集團的區塊鏈公司註冊在黃浦區,我們還有一些重量級的公司,如票交所的金融科技公司等。我們要用好「外灘大會」這一抓手,它更多的是在室外,有幾十個分論壇,各個行業可以充分互動。此外,我們在大會期間會共同發起一個基金,上海金融科技股權投資基金,黃浦區是重要的發起參與方。
  • 香蜜湖金融科技創新獎揭曉
    1月23日,首屆「香蜜湖金融科技創新獎」頒獎典禮在深圳福田隆重舉行,香蜜湖金融科技創新獎獲獎單位代表、深圳金融科技業界精英、福田金融科技青年人才培訓基地成員單位代表、深圳市金融科技協會會員等相關代表歡聚一堂,共同分享和回顧福田區金融科技過去一年的進步與創新發展。
  • 消費金融案例研究:螞蟻金服
    螞蟻金服以「讓信用等於財富」為願景,致力於打造開放的生態系統,通過「網際網路推進器計劃」助力金融機構和合作夥伴加速邁向「網際網路+」,為小微企業和個人消費者提供普惠金融服務。 螞蟻金服旗下有支付寶、餘額寶、招財寶、螞蟻聚寶、網商銀行、螞蟻花唄、芝麻信用、螞蟻金融雲、螞蟻達客等子業務板塊。
  • 螞蟻集團以2.1萬億成中國最值錢金融科技企業 |《2020胡潤中國10強金融科技企業》重磅發布
    本次榜單研究範圍是獨立發展的金融科技企業,屬於集團附屬業務板塊的,如騰訊旗下的微信支付不在範圍內。 胡潤百富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官胡潤表示:「今年是金融科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榜單前四名有3家都提交了上市申請,其中螞蟻集團已經完成了科創板上市註冊並獲得了港交所的批准,即將登陸A+H股。」
  • 薩摩耶金服藉助科技創新 為金融機構賦能
    科技被看作是當下社會的核心競爭力,從國與國利用出口專利限制對方博弈,到企業間商業模式之爭,再到個人不斷保持學習培養創新意識,科技創新逐漸被全社會共識的背後,是因為其攜帶者巨大的生產力,能充分調動和利用社會資源,提高邊際生產率。  在金融行業,科技創新對其影響同樣也不容小覷。科技不僅決定了金融公司旗下產品拓展的界線,也是企業能否打破同質競爭重要因素。
  • 解讀網際網路巨頭之變局:金融科技之路何去何從?
    今年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據報導,在「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上,設置了發展理念區和主題展區,精選130影響力的知名企業、創業創新企業及團隊、科研機構,集中展示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5G等數字新技術、創新產業、新應用、新成果。
  • 螞蟻集團回應被約談:成立整改工作組規範金融業務
    我們將利用此次契機,夯實企業合規發展的根基,在服務實體經濟和遵從金融監管的前提下,堅持守正創新,堅持服務小微,通過發展金融科技助力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和普惠性,並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貢獻力量。據新華社報導,2020年12月26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金融管理部門聯合約談了螞蟻集團。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代表四部門就約談情況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紫金分析| 螞蟻去殼,一場金融監管的「底線之爭」
    從11月1日起,3位資深學者連續在央行主管的《金融時報》上發文駁斥,點名螞蟻,每個字都蘊含著深意。經營範圍也隨之變更:新增工程和技術研究和試驗發展、企業總部管理、控股公司服務、以自有資金從事投資活動等;而「接受金融機構委託從事金融信息技術服務外包,金融業務流程外包,金融知識流程外包,投資管理,投資諮詢」則從其經營範圍內去除。 但螞蟻集團招股書顯示,在其上半年的收入中,數字金融科技平臺佔比總營收比例高達63.39%,其中,微貸科技業務「微貸科技」佔比最大。
  • 指旺金科: 深耕新金融領域,做新金融技術解決方案TOP1
    近日,指旺金科CEO周廣益在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接受了未央網的專訪。進行關於「新金融與金融科技」的觀點分享。作為服務金融業的一家技術驅動型公司,指旺金科始終深耕行業研究,為客戶提供一站式金融科技解決方案。
  • 康曉宇:數據基礎設施支撐金融科技創新
    雖然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擾亂了經濟發展節奏,但我國數字經濟也獲得了加速發展機遇,各家金融機構也加快了科技研發的節奏,拓展了金融場景化應用的廣度與深度,金融科技對銀行業生態的塑造正發揮著前所未有的作用。而金融科技創新離不開數據基礎設施的底層支撐。數據基礎設施是傳統IT基礎設施的延伸,它以數據為中心,讓數據存得下、流得動、用得好,使數據要素價值實現最大化。
  • 任澤平:客觀看待螞蟻集團的商業模式、創新貢獻
    要客觀肯定螞蟻在金融科技、行動支付、普惠金融等方面的重大創新貢獻,但也應正視其在金融業務合規、槓桿控制、不正當競爭等方面存在的嚴重問題。在加強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嚴監管背景下,螞蟻應如何調整?未來金融監管如何適應科技創新的新形勢?
  • 螞蟻金融帝國產業鏈深度報告:四大問題,三大主線
    1.資本市場寵兒,螞蟻萬億市值及支撐因素1.1.全球金融科技龍頭,預計市值萬億起跳起步於支付寶,專注 C/ B 端普惠金融解決方案,漸成金融科技全球龍頭。螞 蟻集團,即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起步於 2004 年成立的支付寶。2013 年 3 月 支付寶的母公司宣布籌建小微金融服務集團,螞蟻金服的前身螞蟻小微金融就此成立。
  • 萬億螞蟻IPO!支付寶靠什麼科技賺錢?
    原來與花唄和借唄有關 螞蟻集團公布招股書,今年1-6月,螞蟻營收725億元,歸屬母公司的淨利潤212.3億元。那麼究竟是做什麼業務,有如此高的收入和利潤? 根據招股書,螞蟻集團表示,公司的收入來自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數字金融科技平臺、以及創新業務及其他。
  • 螞蟻集團就是一家科技公司
    這兩天的外灘大會上,CEO胡曉明有一個觀點值得關注:螞蟻多年來的科技投入,不同於傳統的按前中後臺或行業細分的金融科技應用,也不同於一般意義上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產業化、平臺化。顯然,螞蟻希望這次全球金融科技大會,能夠滿足外界仔細觀察的胃口、真正理解自身科技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