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是我三年前的文章,上周是外婆的忌日,我去祭拜了她,想念外婆,也想起了這篇文章。
願天下的外婆都健康長壽,並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
有一天周末,外出遊玩,步行數超過1萬步,點運動捐步,但當天的額度已經用完了。
隨手點開推薦的捐贈項目,看到原來捐贈過的「春蕾計劃一對一」、「關懷貧困母親」「關愛受傷天使」等項目還在,正躊躇著要不要再選個項目捐,這時,「外婆養老計劃」映入眼帘。
點開,「百位外婆養老計劃,以買代捐,以此來帶動空巢、貧困山區留守老人們創業養老,讓她們的勞動更有價值,生命更有尊嚴。」這樣的介紹一下子打動了我。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饒有興趣地瀏覽著它的介紹。
這是一個名叫「守望大山」的公益組織舉辦的活動。大意是大山裡的空巢、留守老人很多,四年多來,他們多次組織捐助,但只能解決老人一時或一次的困難,而無法從源頭上解決老人生活貧困問題。
為此,他們想到了「以買代捐」的公益形式,2016年4月開始在騰訊公益樂捐平臺上線,效果很好,多位老人有了經濟來源,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因此,他們繼續在陝南山區開展精準扶貧,準備助力100多位外婆,幫她們募捐買土雞苗和包穀飼料,讓她們採用散養土雞的辦法創業養老。文中有很多位「外婆」的介紹,每個外婆都是花白的頭髮、慈祥的笑容、勞動的狀態,令我倍感親切。
那一刻,我想到了自己已經過世的外婆。外婆把全部的愛都給了我們,外婆於我,是親切、溫暖和愛的象徵,如今外婆不在了,我無以回饋,只有在清明節和七月半(鬼節)念《地藏王菩薩本願經》回向給她。
眼前這些山區的外婆,她們一定也是傾盡所有去呵護她們的孩子的,但孩子因各種原因沒能回報她們,我不願意讓她們的心在貧窮和孤寂中冷卻,我希望天底下善良的外婆都能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於是,我毫不遲疑地捐了款。
按它的介紹,只要助力101.1元,作為捐贈回報,就可以得到「外婆」親手飼養的、最原生態,最綠色健康的雞蛋一盒(40枚);助力1011元,則可以得到「外婆」親手飼養大的土雞一隻、土雞蛋八盒(240枚)、外婆家的山貨、果蔬11次,全部包郵到家。
雖然做公益經常被騙,但還是會做。即使我不相信這個平臺、不相信這個公益組織,但我絕對相信「外婆」們,她們有困難,我願意幫助她們,我相信,只要微小的付出,就能讓她們感受到溫暖和愛意。
至於雞蛋,這種不宜久存的易碎品,山高地遠的,怎麼寄?就算寄到了,還有幾個能吃的?所以我並不想要回報,資助完後也沒當回事。
然而,一念純良。大山的禮物如期而至。那天,我收到了「外婆」家寄出的兩箱雞蛋。包裝非常用心,也很有格調。沒有一個破損的。
隔天我接到電話,說若有破損,她們會再補寄。我感動得連聲道謝。
當天晚上,我迫不及待地煮了那雞蛋,雞蛋個頭不大,但蛋黃大而亮,煮出來的蛋黃燦燦的,吃起來香噴噴的,比我在超市買的所有土雞蛋都好。
我不由得對老公說:「這才是正宗山上散養的土雞蛋啊。」
「你怎麼知道?」老公不以為然。
「我當然知道啦。小時候外婆養了很多雞,但那是在屋後的空地上圈養的,有時那些農村親戚和山裡的人為感謝外婆的熱情招待,會帶一些自家的山貨來,其中就有土雞蛋。外婆總是把它們當寶貝,說這種蛋特別的滋補,全都留給我吃了。就這個味,蛋黃比家養的大。」
「這麼說還真是山上養的呢。」
「那是,外婆怎麼會騙人呢。」我得意地說道。
「外婆?」老公愣住了。「嗯,外婆。」我點點頭,低頭吃雞蛋,內心無比的溫暖。
我想起了外婆,外婆的音容笑貌歷歷在目。外婆是個特別善良和熱心的人。她在市裡大醫院當勤雜工,對一些外地或者農村來看病的親朋好友總是鼎力相助,留他們食宿、給他們送飯、幫他們照看病人、墊付醫藥費,有時碰到素不相識的窮困病人,她也會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
所以她的人緣特別好,也交了很多朋友,我小時候吃的山上散養土雞蛋就是那些山區農民送的。外婆也從不讓他們空手回去,總是拿更多的東西讓他們帶回去。
其實小時候我們家自己也過得緊巴巴的,外婆精打細算,總是在接近中午才去菜市場買菜,而且很擅長與人討價還價。
但平時如果碰到老弱病殘的挑夫走卒,她則有用沒用都會買一點,而且從不還價。我們都不理解,她總是說:他們很不容易的,這大熱天(冷天)的,能幫一點是一點。有時她會請他們進門歇口氣、喝口水,並像朋友一樣地聊會天,言語間沒有絲毫的輕視或者嫌棄之色。
自從祖先的牌位放到寺廟以後,父母就不用再在家裡為祖先做祭祀了。碰到祖先的祭日,媽媽有空就到存放先人牌位的寺廟去祭奠,不再像以往那樣把我們全召喚到家裡去聚會了。
但我總是不時地想起外婆,回娘家再也看不到外婆的遺像,這令我心裡總是空落落的。
現在,每天一開冰箱,看到那些小小的雞蛋,我就會想起外婆,想起從小外婆對我的呵護和疼愛,往事歷歷在目,令我恍如回到外婆在的幸福時光。
感恩「守望大山」,讓我遇見一群大山裡的外婆,她們辛勤地勞動,精心飼養著小雞,盼著它們早日下蛋,這些蛋,以往外婆們一個也捨不得吃,全攢著給她心愛的孫子孫女,換錢買學習用品或者補補身子。
現在,她們身邊沒有親人相伴,只因為我們給了她們一點小小的資助,她們就像對待親人一樣溫柔地對待我們,把最好的東西給了我們。
所以雖然遠隔千裡未曾謀面,但我分明感受到了外婆的愛和關懷。
愛出者愛返。
感謝外婆從小給我愛的滋養,從她身上,我得到的不僅僅是親人間濃濃的親情和無微不至的呵護,而且,從她對需要幫助的人、對窮人和陌生人無條件的關心和幫助中,潛移默化地學會了真正的愛~博愛。
愛是能量,一切愛都報之以美好。
感謝遙遠陝南山區的那些外婆們。她們讓我重溫了外婆的愛,讓我覺得外婆還活著,就和她們在一起勞作著,並一如既往地關愛著我。
不由得想起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說的:「愛,讓死去的復活,讓活著的閃閃發光。」
被譽為諾貝爾獎百餘年歷史上最受尊崇的3位獲獎者之一的特蕾莎修女說:「我們必須在愛之中成長,為此我們必須不停地去愛,去給予,直到成傷。」
感恩遇見。讓我們用愛溫暖自己、照亮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