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不在了,但我卻收到了外婆家寄來的雞蛋

2020-12-03 凡人書悟

前言

這是我三年前的文章,上周是外婆的忌日,我去祭拜了她,想念外婆,也想起了這篇文章。

願天下的外婆都健康長壽,並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

有一天周末,外出遊玩,步行數超過1萬步,點運動捐步,但當天的額度已經用完了。

隨手點開推薦的捐贈項目,看到原來捐贈過的「春蕾計劃一對一」、「關懷貧困母親」「關愛受傷天使」等項目還在,正躊躇著要不要再選個項目捐,這時,「外婆養老計劃」映入眼帘。

點開,「百位外婆養老計劃,以買代捐,以此來帶動空巢、貧困山區留守老人們創業養老,讓她們的勞動更有價值,生命更有尊嚴。」這樣的介紹一下子打動了我。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饒有興趣地瀏覽著它的介紹。

這是一個名叫「守望大山」的公益組織舉辦的活動。大意是大山裡的空巢、留守老人很多,四年多來,他們多次組織捐助,但只能解決老人一時或一次的困難,而無法從源頭上解決老人生活貧困問題。

為此,他們想到了「以買代捐」的公益形式,2016年4月開始在騰訊公益樂捐平臺上線,效果很好,多位老人有了經濟來源,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因此,他們繼續在陝南山區開展精準扶貧,準備助力100多位外婆,幫她們募捐買土雞苗和包穀飼料,讓她們採用散養土雞的辦法創業養老。文中有很多位「外婆」的介紹,每個外婆都是花白的頭髮、慈祥的笑容、勞動的狀態,令我倍感親切。

那一刻,我想到了自己已經過世的外婆。外婆把全部的愛都給了我們,外婆於我,是親切、溫暖和愛的象徵,如今外婆不在了,我無以回饋,只有在清明節和七月半(鬼節)念《地藏王菩薩本願經》回向給她。

眼前這些山區的外婆,她們一定也是傾盡所有去呵護她們的孩子的,但孩子因各種原因沒能回報她們,我不願意讓她們的心在貧窮和孤寂中冷卻,我希望天底下善良的外婆都能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於是,我毫不遲疑地捐了款。

按它的介紹,只要助力101.1元,作為捐贈回報,就可以得到「外婆」親手飼養的、最原生態,最綠色健康的雞蛋一盒(40枚);助力1011元,則可以得到「外婆」親手飼養大的土雞一隻、土雞蛋八盒(240枚)、外婆家的山貨、果蔬11次,全部包郵到家。

雖然做公益經常被騙,但還是會做。即使我不相信這個平臺、不相信這個公益組織,但我絕對相信「外婆」們,她們有困難,我願意幫助她們,我相信,只要微小的付出,就能讓她們感受到溫暖和愛意。

至於雞蛋,這種不宜久存的易碎品,山高地遠的,怎麼寄?就算寄到了,還有幾個能吃的?所以我並不想要回報,資助完後也沒當回事。

然而,一念純良。大山的禮物如期而至。那天,我收到了「外婆」家寄出的兩箱雞蛋。包裝非常用心,也很有格調。沒有一個破損的。

隔天我接到電話,說若有破損,她們會再補寄。我感動得連聲道謝。

當天晚上,我迫不及待地煮了那雞蛋,雞蛋個頭不大,但蛋黃大而亮,煮出來的蛋黃燦燦的,吃起來香噴噴的,比我在超市買的所有土雞蛋都好。

我不由得對老公說:「這才是正宗山上散養的土雞蛋啊。」

「你怎麼知道?」老公不以為然。

「我當然知道啦。小時候外婆養了很多雞,但那是在屋後的空地上圈養的,有時那些農村親戚和山裡的人為感謝外婆的熱情招待,會帶一些自家的山貨來,其中就有土雞蛋。外婆總是把它們當寶貝,說這種蛋特別的滋補,全都留給我吃了。就這個味,蛋黃比家養的大。」

「這麼說還真是山上養的呢。」

「那是,外婆怎麼會騙人呢。」我得意地說道。

「外婆?」老公愣住了。「嗯,外婆。」我點點頭,低頭吃雞蛋,內心無比的溫暖。

我想起了外婆,外婆的音容笑貌歷歷在目。外婆是個特別善良和熱心的人。她在市裡大醫院當勤雜工,對一些外地或者農村來看病的親朋好友總是鼎力相助,留他們食宿、給他們送飯、幫他們照看病人、墊付醫藥費,有時碰到素不相識的窮困病人,她也會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

所以她的人緣特別好,也交了很多朋友,我小時候吃的山上散養土雞蛋就是那些山區農民送的。外婆也從不讓他們空手回去,總是拿更多的東西讓他們帶回去。

其實小時候我們家自己也過得緊巴巴的,外婆精打細算,總是在接近中午才去菜市場買菜,而且很擅長與人討價還價。

但平時如果碰到老弱病殘的挑夫走卒,她則有用沒用都會買一點,而且從不還價。我們都不理解,她總是說:他們很不容易的,這大熱天(冷天)的,能幫一點是一點。有時她會請他們進門歇口氣、喝口水,並像朋友一樣地聊會天,言語間沒有絲毫的輕視或者嫌棄之色。

自從祖先的牌位放到寺廟以後,父母就不用再在家裡為祖先做祭祀了。碰到祖先的祭日,媽媽有空就到存放先人牌位的寺廟去祭奠,不再像以往那樣把我們全召喚到家裡去聚會了。

但我總是不時地想起外婆,回娘家再也看不到外婆的遺像,這令我心裡總是空落落的。

現在,每天一開冰箱,看到那些小小的雞蛋,我就會想起外婆,想起從小外婆對我的呵護和疼愛,往事歷歷在目,令我恍如回到外婆在的幸福時光。

感恩「守望大山」,讓我遇見一群大山裡的外婆,她們辛勤地勞動,精心飼養著小雞,盼著它們早日下蛋,這些蛋,以往外婆們一個也捨不得吃,全攢著給她心愛的孫子孫女,換錢買學習用品或者補補身子。

現在,她們身邊沒有親人相伴,只因為我們給了她們一點小小的資助,她們就像對待親人一樣溫柔地對待我們,把最好的東西給了我們。

所以雖然遠隔千裡未曾謀面,但我分明感受到了外婆的愛和關懷。

愛出者愛返。

感謝外婆從小給我愛的滋養,從她身上,我得到的不僅僅是親人間濃濃的親情和無微不至的呵護,而且,從她對需要幫助的人、對窮人和陌生人無條件的關心和幫助中,潛移默化地學會了真正的愛~博愛。

愛是能量,一切愛都報之以美好。

感謝遙遠陝南山區的那些外婆們。她們讓我重溫了外婆的愛,讓我覺得外婆還活著,就和她們在一起勞作著,並一如既往地關愛著我。

不由得想起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說的:「愛,讓死去的復活,讓活著的閃閃發光。」

被譽為諾貝爾獎百餘年歷史上最受尊崇的3位獲獎者之一的特蕾莎修女說:「我們必須在愛之中成長,為此我們必須不停地去愛,去給予,直到成傷。」

感恩遇見。讓我們用愛溫暖自己、照亮他人。

相關焦點

  • 外孫寄明信片外婆兩年後才收到 郵局稱途中積壓
    宜賓劉大爺最近終於收到了小孫女寄來的明信片,這張明信片足足遲到了2年多。  事件 外孫寄明信片 外婆兩年後才收到  3月19日,今年69歲的劉國華(化名)收到一份意外的禮物。「劉大爺,您家有張明信片,快來收取哦。」劉國華有些納悶:又沒有什麼特別的日子,誰會寄明信片啊?  當他去門衛室拿到明信片時,仔細一看,明信片已有些泛舊,邊角還有些外翻,上面歪歪斜斜地寫著,「說您:福如東海、shai比南山。
  • 實錄 | 狼外婆
    狼外婆今年九十幾歲了。小時候,愛開玩笑的三叔常常對丫頭說:丫頭,你家麻婆今天又過你家房背後了。是的,外婆一臉的麻子,讓人看了很不舒服。用三叔的話說:十個麻子一個呆,剩下九個是妖怪。而外婆經常過丫頭家房背後,那是因為有親戚住在後山,必須經過丫頭家屋子後面那條山路。
  • 女兒賴在外婆家裡不肯走,說外婆做菜很好吃,我一看照片,懵了
    家裡有個小女兒,今天剛六歲多點,不知道從哪裡冒出挑食的毛病,我做什麼她都不愛吃,可能也怪我廚藝太差了吧,反正平時餓了就自己吃點零食,只有帶她去外面餐廳吃飯,她才能多吃那麼幾碗飯,幼兒園這不放假,我就想著帶她去外婆家裡住幾天,讓二老也看看孩子,沒想到這一住她就不肯走了,到現在都賴在那邊不肯回家
  • 我的外婆
    外婆的第一個丈夫時並不是我的外公潘文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外婆嫁給了趙姓人家的一個公子。外婆和他在一起的那些年,生下了一個孩子,就是我的舅舅趙文濤。從小在家嬌生慣養的外婆嫁入趙家後,大概是實在不習慣或難以忍受各種規矩吧,反正最後在趙家是待不下去了,於是只能和她的第一位老公拜拜了。
  • 韓國催淚電影《外婆的家》,看完哭成死狗
    小可愛們下午好呀~應粉絲要求毒劇君今天帶來了《外婆的家小宇覺得非常無聊這樣的山村甚至連遊戲機適配的電池都買不到他從不和外婆交流因為外婆不會說話在外婆家處處不適應的小宇在一次想吃炸雞外婆做成了燉雞哪怕那是她冒著大雨抓來的小宇也絲毫不領情他摔了碗來宣洩自己的不滿
  • 【我的外婆作文】感謝我的外婆
    我有一個外婆,她是一名古箏教師。外婆有許多學生,大家也很尊敬她。  記得那時,我才剛上一年級。外婆一個月才能從福州到永安來一次。外婆每次來,我都強烈要求外婆教我學古箏。但外婆總是說:「你的年齡太小,古箏技巧多,怕你掌握不了。」我並沒有氣餒。不論外婆多少次拒絕我,也阻擋不了我對古箏的熱愛。  我那幾次不斷的哀求,外婆似乎有所打動。
  • 媽媽被男人騙了一輩子,我不知道爸爸是誰?外婆把故事反轉了
    外婆攆走了舅舅。她說不會去拖累他們,決定了養就好好養,不會讓我寄人籬下,受人白眼。04就這樣,外婆重新拿出25年前,喪偶後的倔強與堅強。我媽寄來的生活費根本不夠,她便買來一些雞蛋,孵出很多小雞。公雞養大了拿到集市上賣錢,母雞生蛋後,蛋黃加在米糊裡餵我,外婆吃蛋白。她還在房後的山腳下開墾出一片菜園。
  • 外婆的手
    外婆的手   □宋雨霜  外婆睡著了,病痛的折磨讓她瘦脫了相,原本紅潤飽滿的臉龐凹陷進去,蒼白瘦弱的樣子令人無比心疼。  我坐在病床右側,用左手虎口託起她的右手,一陣細微的溫熱在掌心間瀰漫開。我第一次覺得外婆的手這麼軟,又這麼輕,無力地搭在我的手間。
  • 想帶你回外婆家,帶你回外婆家
    想帶你回外婆家,儘管現在我們年齡都沒多大,這是一直都埋藏在我心裡的想法,因為我在那裡長大,外婆家的房子不大,但我想這也不怕,我相信你會和我一起好好的照顧她,因為你很乖!所以外婆一定很喜歡你,讓你吃她煮的稀飯,也不會讓你洗碗,讓你滿意的在外婆家,度過放假的每一晚,如果你害羞的話,那麼你睡床上,我睡地板,放心吧,我們回到外婆家外婆不會一定不會讓你碰拖把,我會帶你去看外婆家養的豬和雞,阿貓阿狗你想要哪只外婆都會給你,當做自己家,反正早晚是你家,沒有意外的話那麼孩子的媽媽就是你啦。
  • 小學生作文《我的狼外婆》,「惡毒外婆」好外婆,家長難分辨
    小學生作文《我的狼外婆》,「惡毒外婆」好外婆,家長難分辨狼外婆大家在小紅帽這個童話故事裡都聽說過吧!故事講述一個人見人愛的小姑娘,喜歡帶著外婆送給的一頂紅色天鵝絨的帽子,於是大家就叫她小紅帽。有一天,母親讓小紅帽給住在森林的外婆送食物去,並囑咐她不要離大路太遠。小紅帽在森林裡遇見了大灰狼,她從來都沒見過狼,不知道狼是會吃人的,就善良的告訴了大灰狼,她要去森林深處的外婆家。狼知道後就騙小紅帽去採漂亮的野花讓他送給外婆,趁機跑到了外婆家,騙外婆偽裝成小紅帽的聲音,讓外婆打開房門,一口就把外婆吞進了肚子裡。
  • 外婆、蠍子與我
    記得,某一個夏夜我上炕的時,不小心碰到炕沿的蠍子,被蟄到小腿,那哭的是驚天動地,現在想想那種痛比馬蜂蟄到得更嚴重。小孩子總是好奇和喜歡叛逆,越不讓幹就越稀罕,比我大六歲的二叔喜歡把蠍子放在一個大的搪瓷盆裡。他賣蠍子的時候,那大盆一端出來,一片豔羨的目光「唰」就轉去,看著二叔手上的錢更讓人羨慕不已。
  • 狼外婆
    「你家有幾口人呀?」 「我家有四口人,我有三個閨女。」 「她們都叫什麼名字呀?」 「大的叫大門環兒,二的叫二門鼻兒,三的叫笤帚疙瘩兒。」 「你住在哪個村呀?」 「我家住在西村莊南頭,院子裡有棵老棗樹的就是。」 老婆子說:「哎,我看你頭上有蝨子,我給你捉捉吧!」 老嬤嬤說:「好吧!」
  • 外婆不單單是老人,也是母親的母親
    首先,外婆是個很有善心的老人,我是跟著外婆長大的,小時候家中養了很多家貓,外婆很喜歡給它們餵小魚乾,後來家裡不養貓了,外婆還是會給家附近的流浪貓餵小魚乾,橘黃的路燈下,外婆依偎著瘦小的身子,顫巍巍地給貓兒們投小魚乾的影子晃動著,著實讓人看著心疼。其次,外婆是個很固執的老人。
  • 大腳外婆,走天下
    外婆是個了不起的女人,她用一雙大腳撐起了一個一貧如洗的家,養活了六個子女,操持著一家老小的生計。外婆的家教與眾不同,女兒出閣前在娘家不進廚房。外婆常說:做一天姑娘做一天官,當一天媳婦當一天差。她把一手精湛的女紅毫無保留地傳給了五個女兒,她一個人燒飯做菜,洗洗涮涮,廚房的事從來不讓五個女兒插手。
  • 外婆中風生活不能自理,拉拉陪在外婆身旁,狗:請叫我陪護犬……
    其實拉布拉多並非只是在吃方面在行,拉拉智商狗,性情穩定,是不可多得的優秀犬種,在人類生活中也有很多用途,比如導盲、搜救、陪伴等,網友阿呂家的狗子雖然沒有經過訓練,但是陪伴起老人來,比之專業犬絲毫不差。阿呂家的狗子是一隻淺色的拉拉,如今已經三歲多的狗齡,狗子比較貪吃,因此體型有點肥胖,在平時生活中,狗子身上的優良品質就展露無遺,比如每天買早餐的時候,只要對它說一句蹲下,狗子就會蹲在商店門口靜靜地等候主人,絕對不會因為貪玩而亂跑。前不久阿呂帶著狗子回外婆家,外婆得了中風,生活不能自理,常年在輪椅上度日,年輕人工作忙,能陪在老人身邊的時間比較短。
  • 再見外婆
    大學畢業那年,我到單位報到的那一天,外婆離開人世。距離現在已經7年了。每年的這個時候我都會夢見我的外婆。每次的場景都是在外婆家,父親、母親、姐姐和我,一家子去外婆家做客,我就跟一群表弟表妹們玩耍,而外婆總是在家裡忙活個不停。    夢醒十分,心裡不免有些悲傷。
  • 感謝「她」 悄悄幫我照顧外婆
    感謝「她」 悄悄幫我照顧外婆 2020-11-12 10:40:26   來源:蕪湖新聞網
  • 看哭了,《外婆的家》,豆瓣評分9.1分
    大家好,歡迎瀏覽我的文章。「民以食為天」,在這裡,我給大家分享我在看書、看影視過程中,領略到的飲食文化。《外婆的家》講述的是為了方便找工作,媽媽帶著7歲的相宇去鄉下外婆家,把相宇委託給外婆照顧一段時間。外婆年紀大了,白髮蒼蒼,又窮又啞,還駝著背。
  • 《外婆的家》一部感人肺腑潸然淚下的隔代情
    今天給大家聊一部小編含著淚看完的電影《外婆的家》,看完直接淚奔。電影是由韓國導演李延香執導,金藝芬、俞承豪主演的親情影片。金藝芬以76歲的高齡首次出演電影,沒有任何演戲經驗,但是在電影中舉手投足間的每個鏡頭都是感動和淚點。
  • 漫長的告別:阿茲海默症、外婆與我
    除了白內障,以及10多年前在自家院子裡跌倒導致的腿腳不便,外婆的身體並沒有器質性疾病。2009年夏天,等待出國的兩個月裡,外婆每天都要問我航班是哪一天、有沒有同學一起,並且叮囑我,到了英國要每天吃雞蛋。再把記憶倒推五六年,似乎一直以來外婆就是這樣,嘮叨,健忘。我們並不以為這有什麼異常,2008年外公外婆金婚,我問朋友借來漢服和影棚燈,肖像裡,兩人都精神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