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是中國傳統麵食之一,饅頭是漢族美食的象徵,在各地習俗、喜好各有不同,如北方人偏愛甜味、南方人喜愛淡口,南北都有著不同的麵食愛好,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饅頭的不同做法,看看哪種才是你愛吃的。
綠豆面饅頭俗稱綠豆面饅頭,這種做法在我們村發展的最早,這種做法是不摻水的。因為綠豆面和糯米不同,綠豆面軟而易爛,透著綠豆清香味,大家比較喜歡吃。用的面是蛋白質含量高的高筋麵粉,沒有糖,口感就像米一樣清甜。這樣的麵團有點稍幹,適合用軟和的配料,或者是不喜歡吃水的人吃。和面的同時,在一碗水裡加入少量綠豆粉,麵團會軟很多,會因為加入綠豆粉而多少改變麵團的清甜程度。這種做法對麵粉有要求,用白面的話做出來的饅頭不容易蓬鬆,用粉面的話,麵團可能感覺硬一些。和綠豆面饅頭是,麵粉不好,糯米不行的話,的確做出來饅頭要軟一些。
紅豆面饅頭俗稱紅豆面饅頭,和綠豆面饅頭相比,紅豆面饅頭口感略硬一些,紅豆粉含量也比綠豆高一些,口感會略鹹一些。紅豆面饅頭是在青黃麥麵粉裡加入紅豆沙,這樣做出來的紅豆面饅頭非常甜美,甜一些,香一些。這種做法對麵粉有要求,不好的麵粉做出來的饅頭要鹹一些。
紅小豆面饅頭,也是糯米粉裡加入紅小豆,這個饅頭口感好一些,大家更喜歡吃這個。蕎麥麵饅頭吃起來味道略粗糙一些,有嚼勁,是一種不容易軟軟的饅頭,更適合吃炒饅頭,做的時候一定注意不要加水。
麩子面饅頭,比同樣好吃不用水的。像包餃子用的麵皮,並不是包水餃用的麵皮,它的外形跟包水餃的長方形麵皮很像,切開後切面是綠色,稍硬一些,做起來需要削皮,其實有一種低筋麵粉,加上雞蛋、酵母等,做出來的饅頭和水餃很像,口感也比較軟糯,我家鄉做的,當地人都叫我們胖頭面,當地百姓很喜歡吃,有點像麵皮有包水餃。
做法是,把包水餃的麵粉放到一個加了豬油或者是白面的白饅頭上,揉成圓球狀,在鍋裡淋上幾滴水,加上放入酵母發酵,6小時以上。發酵麵團醒發好後,揉成長條,切成菱形塊,一起放入油鍋裡炸,炸出來的食物會很嫩很軟,餡兒也不會太多,炸出來有點彈性,味道也不錯。
不說別的,炒的時候,如果不沾油,可以用油潑出去,可以做出意想不到的效果。紅薯饅頭這種饅頭我們叫做紅薯饅頭,具體製作法是先準備好紅薯和麵粉,再用紅薯粉衝水,叫放成稀糊,然後蒸熟,蒸的時候放入紅薯,再加一勺餡兒,不過後面加餡兒時可以跟面包裹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