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是如何把自己弄成世界級名梗的?法國真的愛投降嗎?

2020-12-05 娛樂笑面虎

法國是如何把自己弄成世界級名梗的?法國真的愛投降嗎?

提起法國,很多人想到的不是香水、紳士、包包,也不是羅浮宮、巴黎聖母院、凱旋門、艾菲爾鐵塔這些有名的地標建築或風景名勝,而是……「投降」

網絡上也有不少關於這個梗的表情包

如此很多調侃圖在網絡上流傳,而被廣大網友賦予了一個稱號:「乳法」

要知道在拿破崙時代的法國可是橫掃歐洲大陸,為什麼好好的法國就成了「投降」的代名詞?

說起來還要怪法國人自己的一系列魔幻操作,下面聽我細細道來。

拿破崙一世,法蘭西第一帝國締造者

仔細追溯起來,這要從拿破崙三世(拿破崙的侄子)說起。當時的拿破崙三世作為皇帝御駕親徵,很不幸和他交手的是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作為高貴的法國人,尤其還是皇帝,自然要帶上最好的廚子優雅的贏下勝利,可惜對面的德國人沒有這麼精緻,做飯和催命似的,但打仗卻是把好手。很快德軍在一個叫色當的城鎮包圍了六萬法軍,即便身陷重圍拿破崙三世也頗具大將風範,高喊一聲法國萬歲,就領著六萬手下投降了。就是這麼硬氣,就是這麼鐵血,拿破崙三世這一投降,可謂開創了法國投降梗的先河。

時間轉眼來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法國作為戰勝國,一方面因為自身軍事實力還算靠譜,二是英國、美國、和半道反水的義大利比較給力。但法國的老對頭德國就很慘了,因為《凡爾賽和約》不但丟失了近13.5%的領土,所有的海外殖民地也被瓜分乾淨;高昂的戰爭賠款再加上條約限制自身發展,怎麼看都是翻盤無望的死局。但這時候那個奧地利十八流畫家,阿道夫—希特勒出場了。

圖為電影《帝國的毀滅》中希特勒的扮演者布魯諾-甘茨(2019年2月16日去世,享年77歲)

在希特勒上臺以後瘋狂違反凡爾賽條約,而這時候帝國主義們又奉行「綏靖政策」就是互相干瞪眼,這讓法國不得不沿著德法邊界修一條防線:馬奇諾防線。

要是法國有足夠的錢,是想把馬奇諾防線一直修到海邊,在永固的防禦工事裡看著德軍挨打。可惜正好碰上經濟大蕭條,只能修一段(大概390公裡)。這樣一來德軍如果想要進攻,只能派小部隊佯攻防線,繞道比利時,而阿登地區則是森林,按照當時的行軍速度,最快也得十天,而十天時間足夠英法聯軍回防,這樣就能重現一戰時候的絞肉機,拖住德軍的進攻。

阿登森林

但一件新式武器的應用打破了英法聯軍的美好幻想,鉭克早在一戰時就被投入戰鬥,有關大規模使用鉭克的裝甲集群戰術,德國的曼施坦因和法國的戴高樂都頗有研究。只可惜法國方面並未重視,相反德國方面利用裝甲集群的優勢閃擊波蘭驗證了新戰術的可行,僅僅36天波蘭亡國。而此時法國仍舊不以為意,對新戰術嗤之以鼻。

當時德軍的主力||號坦克

很快德軍就對法國開刀。和法國設想的一樣,德軍在馬奇諾防線佯攻,大部隊進攻比利時。此時法國微微一笑:德國漢斯還是和以前一樣啊。英法聯軍火速支援比利時,可惜古德裡安的裝甲部隊僅用兩天時間就突破了阿登地區,而防守在這裡的法軍第九集團軍竟然在5天之後集體投降,並且在古德裡安向比利時挺近的時候,一路上都有法軍在投降。很快古德裡安完成了對盟軍的合圍,盟軍被迫在海邊徵集一切船隻撤退有生力量,這就是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而另一邊號稱堅不可摧的馬奇諾防線,竟然被德軍打了下來,這就很丟人了,更丟人的是:整個法國只抵抗了不到40天,到最後古德裡安一共俘虜了25萬法軍。要知道當時法國可是號稱歐洲第一強國,這就很打臉了

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同樣是抵抗德軍,在史達林格勒的巴普洛夫大樓,一幢破破爛爛的四層建築,硬是扛了德軍整整58天。

巴普洛夫大樓,蘇聯紅軍戰士在裡戰鬥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是這樣,戴高樂仍不願屈服,組建了流網鉦府最終復國;法國當地也有很多地下抵抗組織在保衛國家

戴高樂將軍
法國地下抵抗組織

這就是法國投降梗的來源了,最後希望大家理性看待,適度玩梗

相關焦點

  • 擁有底蘊豐厚的投降文化?法國梗:沒人能在法國投降前佔領巴黎!
    我只是想說我不承認我「辱法」,我只是想給大家闡述法國的悠久投降歷史!俗話說得好,正視歷史,敢於面對歷史,才能進步!儘管法國的歷史與我們沒有半毛錢的關係,但是我還是想聊一聊法國這底蘊豐厚的投降文化,給大家增長見識!
  • 揭秘法國梗的由來:普法戰爭中法國神一般的投降,遭到英國嘲笑!
    我們先了解一下最著名的一個法國梗:「沒有人能在法國投降前佔領巴黎!」大家肯定會認為這個法國梗肯定是在嘲諷二戰時候的法國,但是這個法國梗並不是出自這裡!想必各位觀眾老爺有這種想法的都是因為當時身為歐洲第一陸軍的法國在一個月的時間就徹底的妥協,向德國投降了,成為了千古的笑話!
  • 法國真的浪漫嗎?
    法國人真的浪漫嗎?這種浪漫是浮於表面,還是深植文化內核?於是,我從一些有趣的現象、名畫和法國貴族群體,以及幾本好書中,探索法國人是否真的浪漫、浪漫與否的背後有哪些好玩的故事和發人深省的啟迪。不僅如此,很多人表示他們對愛的定義與對方有多浪漫或多熱情無關,而在於這段關係有多穩定,以及這個人能帶給自己多少舒適感和安全感。 那法國女人會對自己浪漫嗎?答案是肯定的,這一點尤其反映在她們做了母親之後。然而不論是在中國還是美國,女性常常對自己作為母親的角色感到焦慮,但這份壓力其實也來自社會,人們希望女性要有一個「當母親的樣子」。
  • 沒人能在法國投降前佔領巴黎
    最近,在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梗:「沒人能在法國投降前佔領巴黎」。一句玩笑話卻道出了法國自19世紀以來盛極而衰的苦澀和無奈。 法蘭西的榮光 公元5世紀,法蘭克人徵服高盧地區,建立了法蘭克王國——第一個以法蘭西民族為主體的國家。
  • 沒人能在法國投降前佔領巴黎?為何法國會在德軍進攻下不堪一擊?
    提起法國,總是有說不完的話題,畢竟在網絡的江湖上,至今仍然流傳著「沒人能在法國投降前佔領巴黎」的傳說,將法國「識時務者為俊傑」的特點概括得淋淋盡致。而幾十年來,法國之所以能夠成為經久不衰的話題,根本原因在於法國給世界帶來的反差實在太大。
  • 法國鬥牛犬的這7點,真的是愛了!
    關於法國鬥牛犬,你對這個犬種有多了解呢?看完之後真的心動了,下面的這些是法鬥犬的優點,真的是愛了愛了,你呢?一、和小孩一起畫面溫馨法國鬥牛犬的性格是比較溫順友善的,特別是對待小孩子,它們是非常有耐心的哦。當法鬥和小孩子在一起時的那個畫面,簡直不要太過溫馨了。
  • 法國鬥牛犬的這7點,真的是愛了
    關於法國鬥牛犬,你對這個犬種有多了解呢?看完之後真的心動了,下面的這些是法鬥犬的優點,真的是愛了愛了,你呢?日常「醜萌」的它,不管怎麼拍,它都有自己的風格,並且讓人非常滿意。上面也有說到,法國鬥牛犬運動量是比較小的,一般溜達就可以滿足了。
  • 舉國投降過兩次的法國,為何還總給人一種高傲的感覺?
    雖然對此很多國人很不服氣,因為法國歷史上曾經過兩次舉國投降的經歷(1870年普法戰爭、1940年二次時期,投降對象都是德國),投降之國,有啥好高傲的?舉國投降過兩次的法國,為何還總給人一種高傲的感覺?同樣,法國的歷史上也闊過。大家都知道,拿破崙曾他率法軍曾多次打敗過反法聯盟,他曾經統治過大半個歐洲,他的很多親屬都被他派到歐洲各國去當國王。他的哥哥先被封為「那不勒斯國王」,後又被封為「西班牙國王」;他的弟弟被封為「荷蘭國王」;最小的弟弟出任「威斯特伐利亞國王」;他的妹夫被封為「那不勒斯國王」。還有很多親屬都被委任成國王或總督。所以說,大半個歐洲都曾踩在法國人的腳下,法國能不高傲嗎?
  • 文史人物| 向德軍投降的法國元帥貝當,後來命運如何
    1940年5月,德軍閃擊西歐,法國連戰連敗,6月貝當元帥下令法軍停火,終止戰鬥,號稱歐洲「頭號陸軍強國」的法國不到六個星期就此戰敗投降。那麼,下令法軍投降的貝當元帥後來怎麼樣了呢?
  • 拿破崙死前說了7個字,雖充滿了不屈,卻無法阻止二戰時法國投降
    這其實真的不能苛責英國,畢竟一位臨死前,還念念不忘自己國家,奮力召喚國家能夠重生的領袖和統帥,誰敢「放虎歸山」?雖當時的法國政府多次要求取回拿破崙的遺骸,可惜均無進展。直到1840年12月15日,拿破崙的遺體才終於被迎回法國,最終安葬在塞納河畔的榮軍院裡。
  • 150年前法國皇帝率10萬官兵投降 身處最強城堡 卻只抵抗了一天
    1870年9月1日上午,普法戰爭的決定性戰役在色當要塞爆發,9月2日晚,拿破崙三世本人親率的12萬法軍全面投降。這幅畫作展現了拿破崙三世與德國首相俾斯麥閒談的場景。一天後,這個災難性的消息傳到巴黎,拿破崙三世立刻被國民議會罷免,法蘭西第二帝國終結,法國成為共和國。
  • 二戰後的法國:膽小如鼠,敵人還沒打進巴黎便舉國投降
    二戰後的法國:膽小如鼠,敵人還沒打進巴黎便舉國投降!二戰時的法國擁有強大的軍事裝備,可惜卻被德國輕易摧毀。一戰結束後,一種 "自我感覺元氣大傷" 的情緒瀰漫著法國統治階級,多數法國人都幻想著法蘭西已經徹底打敗了當年的 "普魯士",現在防守好我們的國土就可以了。
  • 馬車世界級汗血寶馬給你們婚紗照|法國映像
    北京婚紗攝影電影感婚紗照 紀實婚紗照小眾婚紗照 北京婚紗照精選世界級汗血寶馬,性格溫和但也有融進骨子裡的尊傲氣質,讓你的法式紀實婚紗照更顯高品位選擇,更多新作品敬請期待品牌故事上個世紀50年代,法國著名攝影師杜瓦諾的《市政廳之吻》 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情人,照片中那對幸福的戀人曾引起無數人 的美慕浪漫了半個多世紀的愛情並沒有因為時間而褪色,反而因為 時間更顯珍貴 定格幸福與愛情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有一種方式不會隨 著時間而改變 那就是紀實;紀實讓一瞬,感動一生也成為了法國映像 與生俱來的品牌之源,當幸福遇到紀實當回憶有了溫度一切都變得有意義
  • 究竟是什麼讓法國在20世紀屈尊與自己仇敵英國、德國合作?
    法國影響力來自於它較為完善軍事工業和武器研發體系,自己擁核不用任何大國提供保護傘,所以,法國人能夠保持相對獨立的國防和外交政策。那麼,作為一直有較大影響的法國,為什麼在20世紀屈尊與自己曾經的仇敵合作,甚至兩度想與有世仇的英國合併,不成後又另闢蹊徑與死敵德國合作推動歐洲一體化呢?
  • 為何說法國是「五常之恥」?法國到底做了什麼荒唐事
    而成員國是中國、俄羅斯、英國、美國、法國。而在其中法國是最後加入的,但是對於法國的加入很多人是不服的,並稱之為「五常之恥」,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下為何會這樣說,法國到底做了什麼事。我們先逐一對比下,總兵力和前線兵力法國都強於德國,而武器裝備方面,數量也是遠遠強於德國的,可以說法國的優勢是比較明顯的,按理說就算德軍強大,法國的兵力和武器優勢,至少也能立於不敗之地的。
  • 普法戰爭中,法國皇帝都被俘虜了,為什麼普魯士不吞併法國?
    但是面對普魯士統一德意志,歐洲各國卻是自己的算盤打得叮噹響。 尤其是法國,法國在拿破崙之後,一度萎靡不振。但是拿破崙三世上臺後,通過和英國的合作,打了幾次勝仗,平息了不少內部矛盾,也拉攏了一定的民心。
  • 二戰前法國修築馬奇諾防線真的錯了嗎
    法國人曾吹噓馬奇諾防線牢不可破,德國人根本打不過來。不過法國戰役中,馬奇諾防線沒有起到一點作用,成為了華而不實的擺設,不禁讓人大跌眼鏡。馬奇諾防線也因此飽受人們的詬病,人們普遍認為法國人修築馬奇諾防線是人傻錢多,思維僵化,是非常愚蠢的。那麼法國修築馬奇諾防線真的錯了嗎?真的非常愚蠢嗎?答案自然不是,法國人修築馬奇諾防線自然有他的道理。
  • 這裡被電視臺評為2019法國人最愛小鎮
    「法國人最愛的小鎮」  「法國人最愛的小鎮」是一檔創始於2012年的電視節目,該節目從法國本土的13個大區和海外部分挑選的小鎮作為「候選人」,由觀眾和網友通過簡訊、電話、「臉書」(Facebook)進行投票,得票數最高者,即為當年的冠軍。
  • 在法國,獨身的人如何老去?
    Sophie甚至策劃好了自己的葬禮,還專門準備了葬禮的錢。「我不覺得孤獨,但看著又很孤獨,可我能接受這樣的生活。」在法國,像Sophie這樣的孤身老年人越來越多,他們孤獨地生活著,孤獨地老去。老年人的生活:如何應對法國正面臨著人口老齡化日益嚴峻的問題,登記在冊的長期護理需求也逐年增加。根據預測,2050年,法國人口將達到7000萬,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將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老年人口將比45年前的2005年增長80%。
  • 法國斬首教師的這堂言論自由課,會如何喚醒法國?
    對於法國的世俗主義者來說,這一權利和現實,近些年面臨致命挑戰。 按比例來說,法國是歐洲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大約有500萬到600萬,不到法國人口的十分之一。絕大多數人是守法的,接受法國的法律。但在過去的20年裡,甚至在溫和的穆斯林中,也發生了轉變,他們開始更加公開地強化自己的信仰和伊斯蘭身份,他們越來越渴望天平偏向另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