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新聞記者 牟小容 )一到年底,醫院門診中的失眠患者逐漸增多,可醫生告訴記者,這些眾多的「失眠患者」中,其實大多數都只是有失眠的症狀,是一種臨床狀態,還沒有達到失眠症那麼嚴重,而且只需要簡單的調適即可享受健康睡眠。
門診發現
失眠不一定是失眠症
記者在重醫附屬大學城醫院的心理衛生中心發現,許多前來就診的患者都表示自己一到冬天就會睡眠不好,要麼入睡困難,躺床上幾小時都睡不著;要麼就是多夢、易醒……睡眠質量下降後,那面焦慮、心煩,而且總擔心自己有失眠症,可越擔心就越睡不著。
重醫附屬大學城醫院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況利教授告訴記者,如果人們在平常生活當中連續一些日子或者僅僅只有一天睡不好覺,那麼並不能算是失眠症。失眠是指睡眠質或量的不滿意狀態,通常不是一種病,是一個臨床狀態。入睡困難指就寢後30分鐘內不能入睡。維持睡眠困難,指夜間轉醒2次或2次以上。睡眠不足,指總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只有因常常出現失眠,經過長期的睡眠不正常,並且隨著失眠症狀的產生,白天身體有所不適感,譬如,而且每周至少三次以上或者三次,時間大概持續30天左右時,那麼才能稱之為失眠症狀。
心理處方
7招「好眠處方」 幫你告別失眠
況教授表示,只有到門診中通過專業的測評和檢查後確診的失眠症才需要藥物治療,而普通的睡眠困難,則需要自我的調適,而這樣的調試必須從生活習慣和睡眠衛生入手,只有做到了這些,才能從心理上完全放鬆,從而達到健康的睡眠質量。
1. 告別喝下午茶的習慣
睡前喝咖啡或茶對睡眠毫無益處,這點應該是不言自明了。「但是,同時也要警惕你的下午茶。」況教授告誡說。喜歡在下午4點喝點蜜桃味紅茶?那裡面可是含咖啡因。事實上,一些果味飲料、甚至橙汁汽水裡面也含有咖啡因。選擇下午茶之前,先看看飲品的營養成分標籤,任何聲稱具有提神醒腦功效的飲料都是影響睡眠的潛在罪魁禍首。
如果可以,下午兩點以後儘量不要喝這種飲料,這樣睡覺之前咖啡因就會失效。當然,咖啡和茶都會對睡眠質量造成極大損害,因此午餐後還是遠離咖啡和茶為妙。
2. 選擇有助於睡眠的超級食物
雖然睡前不宜吃得過飽(吃不飽也會妨礙睡眠),但一些食物卻非常有助於入睡。況教授表示,如果你幾個晚上都沒睡上一個安穩覺了,晚餐可以吃點麵食或粥類,加上點新鮮蔬菜,清淡又可口。這樣的晚餐富含有益於睡眠的蛋白質和色氨酸,兩種結合在一起能夠在人體內轉化為產生助眠血清的胺基酸。如果半夜肚子餓的咕咕直叫,試著吃一小碗脫脂乳酸乾酪吧,放幾片香蕉在裡面,也能提供助眠的色氨酸
3. 睡前想喝酒?要儘早哦
況教授還提出,很多人都以為睡前喝點酒有助於放鬆,會幫助你儘快入睡,事實上,一般睡到後半夜就會讓你焦躁不安,睡眠質量令人堪憂。「酒精會減少深度睡眠時間,增加睡夢中驚醒的概率」, 她表示,如果你喜歡晚上喝酒,那就在晚餐時喝點,大約每天下午6點左右,千萬別等到晚上11點才喝。同時要適量少飲,這樣睡覺前酒勁才能褪去。
4. 泡澡要趕早
睡前喜歡泡在浴盆裡放鬆嗎?但說來奇怪,睡前泡熱水澡可能會讓你入睡更加困難。況利教授提出,「實際上,睡前任何增加體溫的活動都可能阻礙你的正常睡眠,因為只有體溫降到特定溫度時才能讓你安然入睡。」不過,這並不意味著辛苦工作了一天後回到家連泡澡都不能了,而是不宜在睡前泡澡。想泡個熱水澡,下班後早點行動吧。
5. 睡前做點輕柔的瑜伽動作
睡前做點動作輕柔的瑜伽,有助於放鬆身心,平穩呼吸,提高睡眠質量。況利表示,這樣的運動無需加快心跳又能減少肌肉的緊張感。試著平躺在床上,雙腳腳掌合十,兩膝彎曲平放在床上,雙臂和手掌向上,放於身體兩側。保持肩部打開並擴胸。閉上雙眼,緩慢用鼻子吸氣,慢慢數到四,然後輕輕吐出,倒數到一,完成一個呼吸節奏。如此重複10分鐘,或者一直做到你感覺完全放鬆為止。這會令你充分放鬆,享受寧靜。
6. 調整睡眠情緒
睡覺時保持臥室黑暗對於保證睡眠很重要,睡前把燈光調暗同樣重要。「因為暗淡的光線會對我們的生物鐘發出『該休息了』的信號,而強光則發出『天亮了』的信號。」況教授提醒稱,睡前喜歡在床上看書?那就在不影響視力的前提下儘量使用相對微弱的燈光,趕緊把臥室裡高瓦數的燈泡換上低瓦數的吧!
7. 睡前遠離手機
在床上刷手機會讓你興奮,所以當你關機準備睡覺的時候,往往容易睡不著。況教授指出,這可是當下最大的睡眠殺手。睡眠時要想免受這些「科技產品」的幹擾,睡前一小時就關掉手機,把其他會影響睡眠的電子產品都收進抽屜裡,或隔壁的房間等夠不著的地方,這樣即使手機半夜響了也不會影響睡眠。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