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閆麗君 通訊員 王巖
7月29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煙臺業達醫院獲悉,近日,一名家長帶著8歲的孩子來到該院兒科門診就診,據孩子家長說,孩子最近一段時間經常會出現胸悶氣短然後長出一口氣的現象,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醫生首先安撫了焦慮的家長,又詳細地詢問了家長和孩子一些問題並為孩子做了相關檢查,檢查結果並無異常。醫生告知家長,孩子的這種長嘆氣症狀醫學上稱之為「兒童精神性嘆息症」,是心理因素導致的。
據了解,兒童精神性嘆息症是一種心理髮育障礙,近年來發病率漸增。該病主要是因孩子不適應新環境,情緒緊張、精神過度焦慮造成的,而且3-13歲兒童都有可能出現這種症狀,特別是7-8歲的孩子。7-8歲的孩子正處於幼兒園過渡到小學階段,學校的約束、老師的訓導、家長定的規矩、同學間的競爭等因素,都容易讓孩子產生緊張感,特別是當孩子做錯了事情或考試成績不好,遭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嘲笑、家長的責罵後,孩子的心理負擔會更重。當稚嫩的心靈難以承受這種壓力時,孩子就會出現嘆息樣呼吸。隨著年齡增長,男孩與女孩的心理髮育產生明顯變化,女孩心理脆弱,所以8-13歲女孩更容易出現「精神性嘆息症」。
精神性嘆息症患兒發作時多會有胸悶、氣短、心慌症狀,表現為心神不寧,喜作嘆息樣呼吸,即深吸氣後,不由自主地屏住氣息,然後又一次深呼氣,貌似長嘆氣,這種長嘆氣多發生於孩子安靜狀態或遭家長詢問訓斥之後,與體力活動如跑跳、急步、上樓等無明顯關係,孩子只是通過這種深呼吸的方式將緊張情緒釋放出來。
兒童精神性嘆息症的主要治療方法是心理治療。兒童的自我心理調節能力有限,治療時需要家長「助力」。當孩子患上精神性嘆息症時家長首先要調整心態,用積極的、平和的、包容的、理解的心態對待孩子,不要過分焦慮,父母的緊張言行、焦慮表情、過度關心等,都可能引起孩子症狀加重。同時,家長還應配合醫生採用「心理減壓」療法,根據孩子的情緒變化加以心理疏導,幫助孩子緩解心理壓力,多與孩子用心溝通,用愛交流,讓孩子的心情得以放鬆,以便孩子恢復。
此外,據業達醫院醫生介紹,造成兒童長嘆氣的原因,還可能是這幾方面:
1、上氣道咳嗽症候群
上氣道咳嗽症候群為各種鼻炎(過敏性及非過敏性)、鼻竇炎、慢性扁桃體炎、鼻息肉、腺樣體肥大等上氣道疾病可引起一組症狀。臨床為流清鼻涕、噴嚏、鼻癢、鼻塞等過敏性鼻炎典型症狀,有時伴有咽部不適,清嗓子、打呼嚕、長嘆氣等。
2、兒童哮喘
兒童哮喘主要表現為刺激性乾咳,隨後出現喘息症狀,喘息輕重不一。咳嗽變異性哮喘除了長期咳嗽外,有時可以出現咽部不適,長嘆氣等症狀。
3、急性心肌炎
急性心肌炎的症狀與體徵在心臟症狀出現前 1~2 周有呼吸道或腸道感染,繼之出現疲乏無力、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呼吸困難、面色蒼白,發熱,年長兒可訴心前區不適、心悸、頭暈、長嘆氣。檢查多有心率過速或過緩,或有心律失常。血清心肌酶增高及肌鈣蛋白增高,心臟 B 超顯示心臟擴大,心電圖有 ST 段改變或早搏等。
4、抽動症
抽動症是以多發性運動性抽動或伴發聲抽動為特徵的慢性神經精神疾病。該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了,其發病可能與遺傳因素、神經遞質失衡、心理因素和環境因素等諸多方面有關。其症狀有眨眼、挑眉、皺鼻、伸舌、舔唇、清嗓子、咳嗽,以為發出「吭吭」「啊啊」等不自主的尖叫聲,有時有長嘆氣。
當孩子出現長嘆氣的時候,家長應儘快帶孩子到醫院進行檢查,由醫生來判斷造成嘆息的原因,並根據檢查結果進行相應的治療。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