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優良家規家訓生根 東陽打造「一鎮一品」新格局

2020-12-05 浙報融媒體

2018-07-20 14:36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 董瑩 通訊員 方裕健

為了更好地繼承發展家訓文化,推進家規家訓「一鎮一品」建設,7月19日上午,東陽市召開了全市家規家訓「一鎮一品」建設現場推進會。東陽市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胡勇春參加會議。

來自各鎮鄉街道的紀(工)委書記一行參觀了城東街道單良村、李宅社區和虎鹿鎮葛宅村三個試點村的家規家訓文化建設情況。在城東街道單良村內,隨處可見圍繞著「和」「善」兩個主題的家規家訓,不論是家訓館內「善行天下,和諧單良」的家訓,還是家訓長廊裡的家訓小故事,隨處可見的細節均展現著單良村的文明風貌。

李宅社區人文底蘊濃厚,人才輩出,歷史上通州通判李大有「有例可送,無法可支」、明代監察御史李敘「善察民情、直言敢諫」的故事更是廣為流傳。在家規家訓文化建設過程中,李宅社區以歷史名人和祖訓為紐帶,將老街打造成廉政一條街,同時製作「清廉」為主題的荷花燈,將家規家訓文化融入到社區的各個角落。

走進葛宅村,貼在房屋外牆上的「黨員家訓」格外引人注目,道路兩側介紹葛洪等歷史名人故事的宣傳牌也頗具特色。此外,建設「孝義」公園和修復舊居建設葛氏家訓館都彰顯出葛宅村在建設過程中充分挖掘本地素材,發揮其在育人成才、教化後人方面的作用。

在隨後進行的座談會上,城東街道、虎鹿鎮匯報了家規家訓「一鎮一品」試點工作情況,其他鎮鄉街道紀(工)委書記也簡要匯報家規家訓「一鎮一品」建設選點工作情況,並結合本次試點參觀中所見所感,提出了各自鄉鎮開展後續建設的部分計劃。

東陽市家訓文化歷史悠久,各鎮鄉街道在家規家訓文化建設中,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豐富文化業態,實現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的協調發展。

東陽市家規家訓「一鎮一品」建設的號角已經吹響,試點村的建設工作各具亮點,值得學習借鑑。鎮鄉街道將加快建設步伐,推動家訓文化建設形成「一鎮一品、一村一色、百花齊放」的嶄新局面,使得優良家規家訓在農村基層的千村萬戶落地生根。

相關焦點

  • 家規家訓以勵其行 東陽首個農村家訓館開館
    2018-12-15 16:3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東陽報導組 王晨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社稷安。12月14日,位於東陽市虎鹿鎮葛宅村的葛宅家訓館在村民們的見證下順利開館。據悉,這是東陽首個農村家訓館。
  • 東陽農村黨員亮家訓 「葛宅文化」帶來額外旅遊收益
    浙江在線9月1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蔡鳳 董潔 通訊員 方鵬航 方裕健) 走進東陽市葛宅村,黨員家門口的家訓牌格外引人注目,通往葛氏宗祠的村道被打造成「家規家訓一條街」,黨員家規家訓、葛氏家規、先賢家訓等內容一一呈現,形成了特有的「葛宅文化」。
  • 客家人的家規家訓
    作者:吳中勝(贛南師範大學特聘教授)  客家家規家訓是傳統中國家訓文化的代表,是客家人注重家教、傳承優良家風的集中體現,蘊含著客家人忠孝為本的家國情懷、親善睦鄰的行為規範、克勤克儉的生存智慧,處處彰顯中華優秀傳統美德,蘊含著豐富的人生經驗和深厚的文化精神。  對於家庭,客家人重視「孝」的教育。
  • 東陽葛氏家規文化傳承600年 這天人們這樣為它打CALL
    2017-12-03 17:3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錢關鍵 東陽報導組 杜倩倩「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在建村600周年之際,12月2日,東陽市虎鹿鎮葛宅村數百位鄉賢齊聚一堂,圍繞傳統族規家訓舉行了系列紀念活動,共敘鄉情,暢談發展。
  • 王國生:讀《家訓 家規 家事》一書有感
    中華民族重家教、守家訓、振家風的優良傳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傳承,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它是中華民族一個獨特的精神標識。翻開《家訓 家規 家事》一書,首先看到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 作為此書的開篇,「講話」讓我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總書記那濃濃的家國情懷。
  • 世傳張一貼家族與羅斯柴爾德家族家訓家規比較
    關於家規家訓家風的認識家庭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單位,沒有家規的家庭,缺乏做人做事的規矩;沒有家訓的家庭,缺乏教育子女做人的標準;沒有家風的家庭,缺乏延續家興業旺的環境。只有傳承家文化(家規、家訓、家風),才能譜澤後世。中國人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家規家訓家風。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世家不同,家規家訓家風廻異。
  • 葛宅:賞古建 品家訓 繡葛巾
    葛宅:賞古建 品家訓 繡葛巾源稿:東陽日報 | 發布時間:2019年04月15日 17:01:06 | 作者:王倩玫 孫振華 | 編輯:許琳琳  漫步於虎鹿葛宅古蘭橋上,腳下是蘭溪的潺潺流水,四周是中西合璧的各式建築,以村莊主幹道為界,西邊是整齊劃一的「小洋樓」,村東則是連片的明清和民國時期東陽傳統民居
  • 重溫家規求索鄉村振興力量 葛宅村600年恪守《葛氏家規》
    當於幼時教以孝悌之義,應對進退之儀……」12月2日上午,虎鹿鎮葛宅村文化禮堂,一群著漢服者在臺上集體吟誦《葛氏家規》。臺下,數百村民與嘉賓神情專注,聲聲吟誦在禮堂內迴響,仿佛是祖先的殷切囑咐穿越時空,金聲玉振令人發省。這是由東陽市歷史文化研究會為葛宅建村600年而特別編排的節目。「把一個村莊的家規用吟誦的形式表現,這還是首次。」
  • ■「我的家訓」主題作文獲獎作品
    傳承優良家風 做優秀接班人平原縣王打卦鎮中心小學 王芹芹中國有禮儀之邦之稱,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烙印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一說到家規、家訓,很多人會與豪門貴族、王侯將相之家聯繫在一起。其實,每個家庭都有自家的家訓、家規、家風。
  • 石碣:「一鎮一品」保育員技能培訓開班 提高幼教機構保育員技能水平
    近日,2020年石碣「一鎮一品」保育員技能培訓班暨「南粵家政」人才培訓班正式開班,65名從事幼教保育工作人員參加了培訓。據悉,本次活動由石碣人社分局、石碣衛生健康局、教育管理中心共同舉辦,結合「一鎮一品」產業人才培養以及「南粵家政」工程,進一步提高幼教機構保育員技能水平。
  • 臨報集團領導到前十社區了解村德家訓建設情況
    臨沂24小時訊6月19日,在臨報集團黨委委員、紀委書記趙立春的帶領下,集團14位黨支部書記以及黨群工作部、黨群事業部工作人員來到蘭山區蘭山街道前十社區深入了解村德家訓建設情況。趙立春一行分別來到傳統文化一條街、紅色文化一條街、科普一條街、村史展館等,併入戶參觀了解村德家訓落戶情況。在傳統文化一條街,宣傳展板上詳細介紹了前十社區修訂的前十精神,前十村訓、前十政訓、前十村德以及社區各姓氏家訓,傳統文化中的五常、五倫、四維、八德等內容。感黨恩、傳美德,弘孝道、促和諧,築文明。一行人員認真聽取講解,實地感受前十社區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
  • 溫江「貓壩」楊氏宗族 三百餘年篤行「30字家訓」
    「貓壩」楊氏一族是溫江區壽安鎮三邑村及其周邊村莊人口最多、影響最大的宗族,數百年繁衍,族人們奉行「奉祖先、親宗族、教子孫、讀詩書、孝父母、尚勤儉、和夫婦、睦相鄰、務職業、守誠信」30字家訓,並以此為道德準則嚴格遵守。
  • 成都「貓壩」楊氏宗族 30字家規傳承300年
    祖孫三代楊世槎(右三)、楊建(右二)、楊國軻(右一)著書均被省圖書館收藏。孝父母、睦相鄰、務職業、守誠信…家訓有十戒,家教強調崇德重義、修身養性等在成都溫江繁衍300年的楊氏宗族,家規家訓多得令人吃驚。
  • ...打造硬核成果】打造以花園村為典範的「歌山畫水」和美鄉村硬核...
    以關鍵少數為示範、以作風建設為重點,打造風清氣正、實幹擔當的良好政治生態打造十大硬核成果,是浙江「重要窗口」建設在東陽的具體體現,是今後東陽發展的工作重點和工作抓手。前期各創建班子充分研究論證創建方案,分別召開研討會,藉助外腦、集中智慧,邀請兩代表一委員、企業代表、市民代表、在外鄉賢代表等廣泛聽取對家鄉發展的意見建議。為更廣泛徵求意見,東陽發布現推出「十大硬核成果」網絡建議徵集活動,圍繞各成果方案,希望廣大市民朋友積極參與,為東陽發展獻計獻策。
  • 中國傳統中的家規」--江西義門陳忠孝為本耕讀傳家
    義門陳氏家規義門陳氏家規由《家法三十三條》、《家訓十六條》、《家範十二則》構成,是一部完整的家族管理制度。其中「家法」側重規範家族成員的行為,是家族事務的具體管理辦法,核心思想是「均等」、「和同」,體現了「一公無私」的本質與內涵,被當朝奉為「齊家」的典範;「家訓」、「家範」側重規範家族成員的思想,訓導家族成員孝順重親、團結和睦、明德修身、禁絕非為,形成良好家風傳承後代。
  • 婺城有個珊瑚村 清代制定最嚴家規守護綠水青山
    2016-11-21 16:22 |浙江新聞客戶端通訊員 章一平
  • 寧波五方面推進家風家訓培育工作 弘揚核心價值觀
    最有名的《朱子家訓》和《顏氏家訓》中闡述的內容非常具體,現在多數是獨生子女時代,家庭容易過於溺愛,而忽視了原本好的家庭傳統,寧波通過開展「家風家訓」大討論,樹立良好的、符合公民道德建設基本要求的家規、家訓、家風,提高道德素質。
  • 東陽打造「歌山畫水」和美鄉村
    八裡灣共享田園是東陽和美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自2018年,金華市委市政府制定了高水平建設現代化和美鄉村行動方案以來,東陽市委市政府圍繞「農業興旺發達、農村人人嚮往、農民安居樂業」總目標,深入實施鄉村振興示範、人居環境提升、鄉村產業培育等六大行動,打造以花園村為典範的「歌山畫水」和美鄉村硬核成果,努力實現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鄉村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