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野蜂的八大方法,有經驗的蜂農都這麼幹!

2021-01-08 蜂部落

在日常生活中,蜂蜜由於純天然和豐富的營養價值引來消費者的廣大好評,但是隨著養蜂技術的發展,尤其是義大利蜂的引進讓蜂蜜的產量大大增加,人們對於我國傳統的土蜂蜜追求量也越來越大,飼養我國傳統土蜂已經成了很多養蜂者的選擇。

我們都知道,我國傳統的土蜂並非人工飼養,而是野生的,想要刻意的去發現很難,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傳統土蜂的養殖已經形成了相當規模,他們又是怎樣做到的呢?其實想要尋找傳統野蜂也不是很難,以下八種方法為蜂農最常用的方法,效果相當不錯。

一是選擇季節:一般春天是蜜蜂分家的季節,蜜蜂喜歡居住在乾燥避雨的地方,附近一般沒有障礙物,向陽,夏天向風,冬天背風。

二是從地理位置判斷:一般蜜蜂喜歡居住在空心有洞的大樹中,所以可以沿著林子邊緣,以空心有洞的大樹作為目標,仔細尋找,選擇石頭比較多的地方,大老樹,坎坷的堤壩,圍牆邊角以及廢舊房屋都是蜜蜂最喜歡的。

三是跟蹤採水工蜂:水蜂一般在500米範圍內進行採水,蜜蜂一般在3公裡範圍內,看圈數一般一圈是一公裡的範圍,根據工蜂飛行的方向。一般採水蜂都是老蜂,所以飛行的路線一般不願,根據飛行方向進山尋找,有水源的地方,如果有採水蜂,那附近肯定有蜂巢。

一般採水蜂飛行的時候都是繞圈子飛行的,不管是下降還是起飛都是這樣,如果飛來時打圈是逆時針方向,而回去時是順時針方向,就表明蜂巢在山的左邊;如果打圈的方向與上述相反,則表明蜂巢在山的右邊。

四是根據工蜂糞便尋找:一般工蜂在認巢飛翔或爽身飛翔時,常在蜂巢附近排下許多糞便。採集蜂在出巢起飛時,也常先排掉糞便後才飛往採集。所以,在蜂巢周圍的樹葉、雜草上,必有很多蜂糞。蜂糞呈黃色,一頭大,一頭小,通常大的一頭總是朝著蜂巢的方向,應按照這個方向去尋找。若發現峰糞逐漸密集,那麼附近就必有蜂巢大約在3/400米範圍內了。

五是根據聲音尋找和看天上的工蜂飛行方向判別工蜂遠近,一般500米左右,這些聲音和飛行方向可以在兩邊都有障礙物,你站中間就容易聽到和看到。

六是選擇恰當時機,分蜂季節蜜蜂勤奮出工多,秋天乾燥不下雨容易看到大便,春天下午2點左右,秋天下午3點左右新蜂試飛。下雨過後第一次天晴。

七是找到一個蜜粉源基地進行判斷:一般歸巢蜂飛行速度慢、聲音混濁、尾部下垂或兩腿帶有花粉團,行徑成直線。勁直飛行的一般都是我們的追蹤的目標。

八是根據幼蜂試飛找蜂巢的方法值得推薦:一般晴朗的天氣,每天下午2—3點,幼蜂會出巢在巢前試飛半小時左右。這種飛行混亂無序,聲音大且嘈雜。聽到這種聲音尋覓而去,可找到蜂巢。

相關焦點

  • 蜜蜂養殖:怎麼誘捕野蜂?收服野蜂的三種方法
    誘捕野生蜜蜂是很多人進入養蜂行業的第一步,蜜蜂原本就是一種野生動物,在蜜源充足的山林中我們也經常會看到野生蜜蜂的身影,不管是新手還是老司機,誘捕野蜂都可以快速擴大自己的蜂群規模,那麼怎麼做才能將野生蜜蜂誘捕呢?
  • 怎樣尋找野生蜜蜂?
    關於如何尋找野生蜜蜂的問題,網絡上說法多種多樣,從尋找野蜂的角度來說,每種尋找野蜂方法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不小的弊端。我們先來看看常見的尋找野蜂方法。常見的尋蜂法第一:憑經驗這種方法是根據蜜蜂的習性,在可能尋找到野蜂的時間通過蜜蜂的糞便、飛行方向、聲音等來綜合判斷蜜蜂所在的位置,從而找到蜜蜂的巢穴的方法。雖然說這種方法看起來比較盲目,但是蜂部落覺得採用這種方法比較靠譜,因為我們尋找蜜蜂必須在蜜蜂多的地方尋找,如果是在大流蜜期,蜂門口往往有很多蜜蜂,較遠的距離就可以聽見蜜蜂飛行,而且蜜蜂採蜜能夠形成路線。
  • 清遠有位「蜂王」 帶動鄉親釀造「甜蜜生活」
    中華蜜蜂最勤勞在群山環繞的田園深處,茶樹婆娑,環境宜人,數百個方形蜂箱一排排有序地擺放在林蔭下,無數的小蜜蜂進進出出,採蜜釀蜜忙碌不停,每個巢穴都像一個熱鬧的城堡,演奏著最悅耳採蜜交響樂。陳志軍說,近來氣溫下降,寒潮偶發,蜂農要注意加強對蜜蜂的管理,做好保溫和越冬糧食補充的工作。蜂蜜是甜的,但養蜂釀蜜卻是一份苦差事,起步尤其不容易。一聊起這幾年的養蜂脫貧故事,陳志軍興致勃勃地打開了話匣子。5年前,陳志軍在朋友的引導幫助下加入了養蜂人的隊伍。
  • 學會這幾招,找野蜂誘蜂都不難!
    野生蜜蜂別稱土蜂、山蜂等,其實就是野生的中華蜜蜂,多居於山區和半山區的樹洞、石縫裡,過著群居生活,在農村地區經常會看到家養的土蜂,這是當地農民把野蜂收服帶回家養的結果,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引誘蜜蜂最快的方法吧!
  • 野外尋找野生蜜蜂,學會這幾種有效方法,一找一個準
    在當地有大量花源蜜源時,巢內會有不少蜂蜜,由於這種野蜂蜜價格高,讓很多人嚮往,其中有些人只取蜂蜜不要蜜蜂,而養蜂人則喜歡蜂蜜和蜂群都要。那麼,要怎樣才能在野外找到蜂巢呢?我分享幾個找野蜜蜂的實用方法:一、目標式找尋。這種方法最原始也最簡單,一般有無找蜂經驗的人都可以用。
  • 為什麼蜂農要不定時的把蜂王翅膀剪掉?說出來你都不敢相信
    為什麼蜂農要不定時的把蜂王翅膀剪掉?說出來你都不敢相信蜜蜂是一直默默無聞為人類勤勞地工作著,蜜蜂跟人類一樣,有一個領導者,掌握著主導權,人類的領導者有的叫主席,有的叫總統,帶動全國人民走向富強民主的道路。
  • 野蜂誘捕,石洞中的蜂群,老蜂農的這種方法簡單粗暴,但卻有用
    關於野生蜂群的誘捕,不論是養蜂人還是有業餘愛好的人都非常喜歡,因為野蜂生長的環境和位置不同,對於一些特殊蜂群的所在位置,一般的方法很難誘捕成功。就下圖所示的野生蜂群,該如何誘捕呢?蜂部落和大家分享一下野蜂誘捕的方法。
  • 農民大哥在地裡發現了一窩野蜂,可不可以把這窩野蜂養起來?
    地裡的野蜂與家裡的野蜂的區別對於在地裡頭發現的野生蜜蜂而言,其實這些野生蜜蜂與我們家養的蜜蜂並沒有什麼區別,因為真正的「家」蜂,也就是意蜂,一般在野外是很難生存的,所以我們如果在野外發現了野蜂,一般都是中蜂。
  • 野蜂巢被人摘走,無家可歸的野蜂蜇死村民,誰之過
    村民介紹在當天上午,王老先生準備出門的時候受到了村民楊先生的提醒,楊先生出門幹活的時候發現山頭的野蜂,有攻擊人的趨勢,在他繞道回來的路上,剛好碰到了準備出門幹活的王老先生,他提醒王老先生,山頭有野蜂,讓他暫時不要出門。王老先生聽到了這樣的信息,也嚇得趕快回了家去。但下午出門幹活的王先生依然沒有逃過野蜂的攻擊,並且不幸命喪於此。
  • 蜇人的蜜蜂——二戰德軍「野蜂」自行火炮
    為了能夠在炮兵裝備上壓制對方,除了傳統的牽引式火炮之外,蘇聯和納粹德國都裝備了各種數量龐大且性能不俗的自行火炮。而今天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下二戰時德軍裝備的「野蜂」自行火炮。」自行火炮之前,德軍已經裝備過好幾款自行火炮了,但是這些自行火炮都或多或少存在性能上的不足。
  • 徒手搗毀蜂巢 要把萬隻野蜂帶回家(圖)
    本報訊 (記者 汪權 通訊員 劉意婷 曹廣之攝影汪權)蜂巢內外有上萬隻蜜蜂嗡嗡飛舞,他卻赤手空拳將蜂巢從洞穴內逐一取出。奇怪的是,蜜蜂沒報復。  他冒著這麼大的危險,只是想把這群野蜂帶回家馴化。
  • 蜂蜜知識,揭秘蜂農現場取蜜的貓膩,學習蜂蜜知識避免上當
    受假蜂蜜的影響,多數蜂農的優質蜂蜜難以售出,消費者又難以入手到優質的蜂蜜,兩者之間存在關鍵問題就是渠道,但是,有些蜂農雖有不少上門的顧客,卻不憑良心辦事,這是山娃養蜂親眼所見,因為朋友需要蜂王漿,山娃飼養的是中蜂,沒有特意釀造蜂王漿,所以帶著朋友去隔壁縣城一戶意蜂養殖場,恰巧遇到蜂農在給幾個顧客現場取蜜,幾個人還美滋滋的說,這蜂蜜好,但被山娃發現了其中的貓膩,這蜂農不夠誠實,請看下文,
  • 「兩蜂」相爭 本地蜂農犯愁
    安福縣洋溪鎮多個村一直有民間養蜜蜂(中蜂)的傳統,田裡村有十幾戶村民還加入了中蜂養殖合作社,養蜂業日漸規模發展。近日,幾名蜂農反映,他們的養蜂基地頻遭外地進駐的意蜂侵擾,利益受損。他們曾多次向縣農業局求助,希望該部門就本地蜂和外地蜂養殖出臺規範性管理舉措,避免相互幹擾,影響蜂農收入,並儘早為蜂農辦理養蜂證。
  • 女子在龍南被野蜂蜇休克,10年前其父因此喪命
    野蜂蜇人可能會要人命!很多人可能有疑問被蜂蜇一口真的這麼危險???前幾日,龍南山區的幾隻野蜂就差點了要一個中年女子的命更令人唏噓的是就在十多年前女子的父親就因為被野蜂蜇了喪了命「醫生,醫生快來!有人暈倒了!」 12月13日上午10時許,龍遊醫共體羅家分院門外傳來一陣呼叫!隨著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分院醫師範建明跑了出去。
  • 四川69歲老人被野蜂蜇死:前一晚死者對門山頭上的蜂巢被摘走
    6日一大早,村民楊大貴出門幹活,發現樹林中有成群結隊的野蜂亂飛,有攻擊人的趨勢,嚇得繞道返回。在路口,楊大貴碰到正欲上坡的王方書,提醒他樹林有野蜂蜇人,王方書也嚇得躲回家了。當天下午4時許,村民張從友看到王方書背著背簍出門。不到一個小時,張從友聽到對面竹林裡人聲嘈雜。原來,王方書被野蜂蜇了,從山頭上滾落到山腳。
  • 野蜂蜇死宜賓69歲老人:前一晚死者對門山頭上的蜂巢被摘走
    6日一大早,村民楊大貴出門幹活,發現樹林中有成群結隊的野蜂亂飛,有攻擊人的趨勢,嚇得繞道返回。在路口,楊大貴碰到正欲上坡的王方書,提醒他樹林有野蜂蜇人,王方書也嚇得躲回家了。當天下午4時許,村民張從友看到王方書背著背簍出門。不到一個小時,張從友聽到對面竹林裡人聲嘈雜。原來,王方書被野蜂蜇了,從山頭上滾落到山腳。
  • 蜂農讓我們自己搖蜜自己裝罐,這蜂蜜還會假嗎?
    60多歲的蜂農正在彎腰搖動搖蜜機採蜜。朋友說明了我們的來意,蜂農一點也不介意,說現在的人什麼錢都敢賺,我們蜂農的正宗蜂蜜的招牌就是這些無良商人搞砸的。一箱蜜蜂也不養,還敢在網上信誓旦旦稱自己的蜂蜜現採現賣,蜂農對「蜂蜜造假」的亂像頗有些憤憤不平。蜂農指著那一框框帶蜂蜜的巢脾,說這些蜜脾都是剛剛從蜂箱內取出的,你們自己動手搖一下吧。
  • 野生蜂蜜價格為什麼這麼貴?看了這篇文章我終於知道了
    走了快2個小時的山路,爬上爬下的,我的衣服溼透了,這附近有花簇,有很多野蜂來採蜜,阿叔說這附近一定有野蜂巢穴,往向陽的山側懸崖面找,果然發現了今天的第一個野蜂巢穴。野蜂巢穴洞口有野蜂進出,這個野蜂巢一定有收穫,這裡有個大石頭堵著路了,邊上只有一個遛遛,一個人走都挺懸,阿叔不讓我們過去,說他來採,讓我來拍。
  • 秦嶺蜂農蜂蜜多次被偷吃 現場發現有黑熊腳印
    [摘要]雖然沒有目睹,但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了黑熊。是黑熊偷吃了蜂蜜。雖然沒有目睹,但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了黑熊。是黑熊偷吃了蜂蜜。「6月23日清晨5時許,我聽到外面有動靜,出門一看,上面就是一隻黑熊。但一有動靜,它就迅速離開了,」趙女士說,那段時間,熊來的很頻繁,幾乎每天晚上都來。但這幾天又調整了時間,大約每隔一晚來一次。趙女士是西安市長安區五臺街辦石砭峪新村的蜂農,她和丈夫在這裡養了4年蜂了,之前從來沒發生過這種事情,但是這段時間,他們家的蜂箱多次遭遇襲擊,「蜂箱被拖到了100多米外,裡面的蜂蜜被掏出來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