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航空基地健全養老服務體系 為老年人幸福生活「加碼」

2021-01-09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西部網訊(通訊員 魏丹) 走進西安航空基地航空二路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活動室內不時傳出陣陣歡聲笑語,老人們讀書看報、下棋聊天、演奏樂器,其樂融融。該中心於去年11月正式投用,目前已為36位老人提供日間照護服務。

據介紹,該日間照料中心面積300多平方米,採用「民建+民營+政府託底」的運作模式,主推「老年日託」,可為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照料的老年人提供膳食供應、休閒娛樂、康復護理、代辦代購、免費體檢等綜合性優質服務,同時還配套了餐廳、書畫室、棋牌娛樂、多功能理療室等功能區,深受老年群體的喜愛。

「張阿姨,今天該量血壓了。」「王叔,最近天氣比較冷,記得多添衣裳。」在日間照料中心,工作人員細心關愛每一位老人。自投用以來,日間照料中心有效緩解了周邊許多家庭的養老壓力,不僅保障了老年人的就餐,還通過開展多種娛樂活動和健康知識講座,滿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環境整潔、飯菜可口、服務貼心,連日來,日間照料中心獲得了社區居民一致好評。對此,今年74歲的龐曉東老人深有感觸。「平時孩子們都去上班了,呆家裡也不知道幹什麼,現在有了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中午能吃口熱乎飯,閒暇時間還能和同齡人一起聊天、排練節目,日子充實,心情也更開朗了。」

西安航空基地航空二路社區工作人員表示,這種日間養老模式不僅縮短了大家的物理距離,也拉近了心理距離。現在很多老人都把這裡當成了自己的「第二個家」,經常來聊聊家常,說說心裡話。「目前老年人步行或在家15分鐘內就能享受到社區養老服務,後續我們還將進一步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和水平,讓老年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健康護理、送餐上門等服務。」

近年來,西安航空基地積極打造以社區為平臺、社會組織為載體、社會工作者為支撐、社會志願者為依託的「四社聯動」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在創新機制體制、完善配套設施、提升服務水平等方面下功夫,以資源嵌入、功能嵌入和多元運作的方式,為老年人就近提供專業、細緻、個性的養老服務。同時結合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重要節日,積極開展「情暖金秋,愛駐重陽」「暖陽在XIAN」關愛空巢老人等主題志願服務活動,不斷織密民生網,讓老年人幸福感、獲得感滿滿。

編輯:賀桐

相關焦點

  • 國辦:健全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的政策體系,加大養老託育投資
    (二)統籌推進城鄉養老託育發展。強化政府保基本兜底線職能,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優化鄉村養老設施布局,整合區域內服務資源,開展社會化管理運營,不斷拓展鄉鎮敬老院服務能力和輻射範圍。完善老年人助餐服務體系,加強農村老年餐桌建設。
  • 西安航空基地以航空產業發展為引領:打造國家級航空先進位造業產業...
    服務體系更全,產業發展環境不斷完善 近年來,西安航空基地持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寬政策兌現覆蓋領域,積極鼓勵企業開展科技創新和技術成果轉化,發揮企業在航空高端裝備製造、航空零部件研發生產等領域的產業輻射和技術示範作用,實現轉型升級發展。
  • 西安航空基地舉辦豐富多彩的重陽節主題系列活動
    央廣網西安10月23日消息 10月23日,在重陽佳節來臨之際,西安航空基地航空二路社區組織舉辦「情暖金秋,愛駐重陽」主題系列活動,邀請社區老人共慶重陽節,營造敬老、愛老、助老的濃厚氛圍。  「我愛我的爸媽,自己有了孩子之後更懂得了父母的辛苦。」「表白老爸老媽,祝所有的老人身體健康。」
  • 老有所樂託起幸福晚年——2020年我國養老服務事業取得全方位進步
    實現全面小康離不開老年人的幸福安康,這一年,我國養老事業呈現出新變化和新成就,這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生動詮釋。截至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規模已達3億人,老有所依是每個家庭面臨的問題,完善養老護理體系,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可缺失的一環。
  • 健全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的政策體系
    據新華社北京12月31日電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就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提出四個方面23項舉措。一是健全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的政策體系。
  • 國辦:從嚴懲處養老服務機構欺老、虐老等侵害老年人權益行為
    來源:新華社原標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工作作出部署。
  • 三明大田:補齊養老事業發展短板 好服務讓養老變享老
    目前,大田縣建成6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3個鄉鎮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77個農村幸福院。為惠及更多老人,大田縣為65周歲以上特困供養人員、低保對象、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重點優撫對象、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成員、重度殘疾人中的老年人等7類群體購買價值80元的線上線下服務,並為獨居、孤寡老人購買線上服務。「我在中心參加了家政培訓,還學習按摩和足療。」
  • 西安航空基地:愛國歌曲大聯唱 國慶吃麵樂融融
    央廣網西安9月29日消息(記者王佳愛 通訊員 賈爽)9月29日,西安航空基地2020第三屆航空城音樂季「思鄉月 赤子情」愛國歌曲大聯唱暨「國慶吃麵 國泰民安」國慶吃麵活動精彩舉辦,廣大幹部群眾喜樂迎雙節、共祝祖國好。
  • 想方設法讓老人在家門口幸福養老
    感動的是上海這個街道不斷培育居家養老服務隊伍,豐富居家養老服務產品、藉助物聯網技術提升服務品質,在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信息化服務為輔助」的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上持續發力,讓「銀髮族」不出家門,或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質的服務。
  • 空巢爺爺奶奶的生活照料怎麼辦?「物業服務+養老服務」來了
    物業服務企業開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應當內設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部門,專門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急、助行、助醫、照料看護等定製養老服務,並按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財務會計制度,對社區養老服務的營業收支實行單獨核算。此外,支持養老服務品牌化連鎖化經營。
  • 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解讀「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本報北京12月29日訊 記者韓秉志報導: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這是我國養老服務領域第一份以監管為主題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文件。在29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民政部副部長高曉兵表示,我國將實現對養老服務機構全流程、全鏈條、全方位監管,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資金、管設施,牢牢守住質量和安全底線。
  • 養老服務強制性國家標準規定:防止在養老機構兜售保健食品和藥品
    老有所養,讓老年人過上幸福快樂的晚年生活,是每個人的心願,也是文明社會的基本責任。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發布強制性國家標準《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範》。該標準規定,應防止在養老機構內兜售保健食品和藥品。同時,在老年人飲食安全方面,養老機構也應盡到安全防護作用,包括飲食方法和食品質量等方面的食品安全保障。
  • 呼籲關注,老年人能力評估師發展事關養老機構200萬老人照護服務
    在這場關於老年人能力評估師的線上會議上,多名業界人士呼籲重視這一新職業。「過去集中養老只是把老人管起來而已,養起來而已,這樣的服務已經不能滿足社會高質量晚年生活的需求。」思德庫研究院院長田蘭寧說。她認為,無論是為老年人精準地提供照護服務,還是提高養老服務產業的效率,都離不開這一新職業及評估制度的建立。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錫林浩特: 居家型牧民養老園 開啟養老...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錫林浩特: 居家型牧民養老園 開啟養老新模式 原標題: 2014 年,錫林浩特市按照「集中居住、養老育幼、政府扶持、多元運作」的牧區養老服務模式,結合實際探索牧區養老新道路,採取廉租住房與公共租賃住房並軌運行的辦法,拿出 495套廉租房作為牧區老年人進城集中養老用房,拿出 10 套商業用房作為養老服務用房,建設了居家型的愛祺樂牧民養老園區。
  • 濟寧「幸福院+周轉房」養老模式 讓老人「老有所安」
    濟寧市不斷加大養老、孝老、敬老服務體系,大力實施「銀齡安居」工程,讓老年人「老有所安」。在濟寧市魚臺縣張黃鎮袁窪村,佔地1200㎡的老年人安居房建設進入收尾期。目前,主體工程、內部裝修、基礎設施配套已經完工,預計6月23日可竣工交付使用,可滿足60位老人養老需求。
  • 許你一個暖暖的「人生秋天」 新華社點讚昆明養老服務新模式
    11月11日,新華每日電訊刊登了題為《許你一個暖暖的「人生秋天」 看「春城」這座小樓如何盤活養老事業》的文章,報導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昆明結合實際,推進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發展。昆明市官渡區投資1.6億元、於2019年3月建成的養老綜合服務示範中心。
  • 打造失智老年人照護體系 嘉善開出「幸福憶站」守護夕陽紅
    1月9日上午,在嘉善縣羅星街道柳洲社區,81歲的馮美華熟門熟路地趕到設在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裡的「幸福憶站」,在書架前選起書來。前不久,嘉善縣開出首批2家為失智老人提供專業服務的「幸福憶站」,吸引了當地不少有需要的老人前來,馮美華就是其中一個。做健康操、丟沙包、繪畫填色、聊回憶……每周一,在「幸福憶站」裡,馮美華就和老年朋友們一起玩遊戲,常常玩得開懷大笑。
  • 何潤生委員:借鑑澳門模式提升養老服務
    「以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為例,既為長者提供居家養老服務,還有專門的長者護理中心,解除老年人居家養老的後顧之憂。」何潤生說,近年來,澳門致力構建以居家為基礎、小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 西安航空基地:社警聚合力 幫助走失老人回家
    央廣網西安12月2日消息 「我們正著急地到處尋找,就接到了你們打來的電話,真是太感謝了。」見到母親平安,家住西安航空基地碧水藍庭小區的吳先生不住地向幫助母親的民警和社區工作人員道謝。  11月27日中午,西安航空基地航空二路社區工作人員郭禎和代靜像平常一樣下班回家,在經過藍天路與航空二路交匯處時,發現一位老人站在路邊面露難色,顯得焦急不安。二人便主動上前表明自己社區工作者的身份,詢問老人是否需要幫助。在交流過程中,她們發現老人不記得自己的家庭住址和家人的聯繫方式,一邊安撫老人的情緒,一邊聯繫轄區民警。
  • 北京:嚴厲打擊以「以房養老」名義侵害老年人權益行為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研究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和信訪工作等事項本報訊(記者 祁夢竹)昨天下午,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研究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和信訪工作等事項。市委書記蔡奇主持會議。會議研究了《關於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方案》,指出,要按照「老有所養」的要求,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讓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大力發展居家養老服務,加強養老照料中心、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建設,試點建設家庭照護床位,探索實行「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將專業服務延伸到家庭。推進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推動老舊住宅加裝電梯工作,增加老年食堂、老年活動室等養老服務功能。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