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是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的一年。實現全面小康離不開老年人的幸福安康,這一年,我國養老事業呈現出新變化和新成就,這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生動詮釋。
截至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規模已達3億人,老有所依是每個家庭面臨的問題,完善養老護理體系,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可缺失的一環。
日益完善頂層設計持續推進為老服務
2020年,黨中央、國務院不斷加強養老服務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建設,民政部等部門積極跟進,推進養老事業快速發展;初步實現了從重視機構建設向居家社區機構協調發展的轉型,從補缺型、碎片化向體系化、制度化、多元化轉型,為構建成熟穩定型的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奠定堅實基礎。
「他們不僅給我送飯、量血壓、剪頭髮、修電器,還陪我聊天、散步,我心裡好溫暖。」安徽省合肥市翠微南苑小區91歲的獨居老人洪厚雲握著社工孔芹的手不停地誇讚。不遠處的合肥經開區芙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裡,65歲的胡飛正與桌球友切磋技藝。據了解,這個中心約1000平方米,舞蹈室、書畫室、圖書室、健康保健室、棋牌室一應俱全,已成為轄區老人的首選活動場所。老人們說:「能夠在家門口享受養老服務,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社區老人們享受的「家門口養老服務」,得益於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的推行。作為試點之一,合肥市推行新建住宅必須同步規劃建設配套養老服務設施,政府無償新建、改擴建社區養老用房等措施,積極打造小區養老「毛細血管」。一批小而美、專又精的社區養老機構逐步興起,讓老人實現養老不離家的願望。
多元智慧養老服務 讓「養老」變「享老」
2020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首次提出了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意義。《建議》中提出,創造 「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機遇,加快推進養老服務信息化智能化進程。
「有了這個系統,獨居的我不再孤單無助了。」江西省南昌市一家養老服務中心的趙女士高興地說,她所在的社區實行智慧化養老服務,創造出條件為部分老人家裡安裝智能床墊、緊急呼叫、生命安全監控系統,只需在手機上動動手指、一鍵呼救,家人或社區工作人員就能知曉老人的需求;她希望能把這種智慧養老模式推廣開來,給更多老人提供幫助。
「您好,王阿姨,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在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一家養老院調度指揮中心,話務員正在與獨居老人王阿姨視頻連線。為解決老人居家養老但子女不在身邊的難題,當地創建了由政府主導、企業加盟、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虛擬養老院。
與此同時,浙江杭州、四川成都等地也通過大數據建立老年人需求評估體系,推動實現養老服務供需的有效對接,為老年人提供精準分類服務,養老服務正向著個性化精準服務升級……新時代,更加精細化、多元化、智能化的養老服務,正讓老年人走向更幸福的生活。
老年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源自一件件具體的實事落實,源自養老服務「最後一公裡」的暢通無阻。不斷以高質量服務滿足養老服務需求,才能讓老年人的晚年更加幸福,才能夠提升全面小康的質感和溫度。
優化養老服務 加快供給體系
2020年,我國養老服務供給體系加快優化。截至2020年6月底,全國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總數達22萬個,床位790多萬張。其中,民辦養老機構的床位和數量均突破50%。我國已基本建立起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為應對人口老齡化提供了重要支撐。
在江蘇省南京市,為破除養老機構「一床難求」問題,當地開展「家庭養老床位」建設,通過一鍵呼叫等設備,足不出戶就能享受養老護理員上門護理服務。不僅如此,政府還給符合條件的困難老人家庭按照2000元標準進行適老化改造。
「照顧得很周到!」享受著養老服務中心貼心的服務,年近八旬的江西省興國縣良村鎮西嶺村失能老人郭大爺說。為解決農村失能特困老人長期照護問題,興國縣創新實施公建民營、集中供養的方式,通過以獎代補、給予經費補貼引入有專業護理能力和醫養結合條件的團隊,將失能、半失能農村特困老年人集中養護,保障了全縣失能特困老年人享受優質服務。
及時出臺政策 孕育希望曙光
「繼續執行下調企業養老保險費率等制度」「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發展養老、託幼服務」……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有7處提及養老,積極回應日益增長的社會養老服務需求。
由於我國養老服務市場主體主要是中小微企業,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給原本脆弱的養老機構帶來了巨大衝擊,在運營成本大幅增加、營業收入銳減的情況下,政府及時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及幫扶措施,讓深陷疫情「泥潭」的養老機構看到了希望、迎來了曙光,為養老事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同時,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各地政府也積極出臺了支持養老服務行業發展的措施。山東省根據疫情防控期間實際收住老年人床位數量,分別按照自理床位每張100元、半自理床位每張200元、完全不能自理床位每張4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運營補助;落實信貸融資支持政策、稅收減免政策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甘肅省提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養老服務健康發展的措施,對符合條件的中小微養老服務企業免徵養老、失業、工傷等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免徵期限為5個月……
2020年,養老服務領域改革「實招」「硬招」不斷落地,為老年人託起穩穩的幸福。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的美好願景,正化為一幅幅現實的幸福圖景。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全國民政工作會議上獲悉,加快發展基本養老服務將是我國2021年的民生重點工作之一,未來將積極順應廣大老年人及其家庭日益增長的需求,繼續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頂層設計,推進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促進醫養康養相結合,鼓勵基層實踐創新,加快搭建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的「四梁八柱」。
【來源:慈善公益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