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樂託起幸福晚年——2020年我國養老服務事業取得全方位進步

2021-01-09 瀟湘晨報

2020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是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的一年。實現全面小康離不開老年人的幸福安康,這一年,我國養老事業呈現出新變化和新成就,這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生動詮釋。

截至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規模已達3億人,老有所依是每個家庭面臨的問題,完善養老護理體系,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可缺失的一環。

日益完善頂層設計持續推進為老服務

2020年,黨中央、國務院不斷加強養老服務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建設,民政部等部門積極跟進,推進養老事業快速發展;初步實現了從重視機構建設向居家社區機構協調發展的轉型,從補缺型、碎片化向體系化、制度化、多元化轉型,為構建成熟穩定型的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奠定堅實基礎。

「他們不僅給我送飯、量血壓、剪頭髮、修電器,還陪我聊天、散步,我心裡好溫暖。」安徽省合肥市翠微南苑小區91歲的獨居老人洪厚雲握著社工孔芹的手不停地誇讚。不遠處的合肥經開區芙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裡,65歲的胡飛正與桌球友切磋技藝。據了解,這個中心約1000平方米,舞蹈室、書畫室、圖書室、健康保健室、棋牌室一應俱全,已成為轄區老人的首選活動場所。老人們說:「能夠在家門口享受養老服務,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社區老人們享受的「家門口養老服務」,得益於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的推行。作為試點之一,合肥市推行新建住宅必須同步規劃建設配套養老服務設施,政府無償新建、改擴建社區養老用房等措施,積極打造小區養老「毛細血管」。一批小而美、專又精的社區養老機構逐步興起,讓老人實現養老不離家的願望。

多元智慧養老服務 讓「養老」變「享老」

2020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首次提出了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意義。《建議》中提出,創造 「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機遇,加快推進養老服務信息化智能化進程。

「有了這個系統,獨居的我不再孤單無助了。」江西省南昌市一家養老服務中心的趙女士高興地說,她所在的社區實行智慧化養老服務,創造出條件為部分老人家裡安裝智能床墊、緊急呼叫、生命安全監控系統,只需在手機上動動手指、一鍵呼救,家人或社區工作人員就能知曉老人的需求;她希望能把這種智慧養老模式推廣開來,給更多老人提供幫助。

「您好,王阿姨,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在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一家養老院調度指揮中心,話務員正在與獨居老人王阿姨視頻連線。為解決老人居家養老但子女不在身邊的難題,當地創建了由政府主導、企業加盟、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虛擬養老院。

與此同時,浙江杭州、四川成都等地也通過大數據建立老年人需求評估體系,推動實現養老服務供需的有效對接,為老年人提供精準分類服務,養老服務正向著個性化精準服務升級……新時代,更加精細化、多元化、智能化的養老服務,正讓老年人走向更幸福的生活。

老年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源自一件件具體的實事落實,源自養老服務「最後一公裡」的暢通無阻。不斷以高質量服務滿足養老服務需求,才能讓老年人的晚年更加幸福,才能夠提升全面小康的質感和溫度。

優化養老服務 加快供給體系

2020年,我國養老服務供給體系加快優化。截至2020年6月底,全國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總數達22萬個,床位790多萬張。其中,民辦養老機構的床位和數量均突破50%。我國已基本建立起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為應對人口老齡化提供了重要支撐。

在江蘇省南京市,為破除養老機構「一床難求」問題,當地開展「家庭養老床位」建設,通過一鍵呼叫等設備,足不出戶就能享受養老護理員上門護理服務。不僅如此,政府還給符合條件的困難老人家庭按照2000元標準進行適老化改造。

「照顧得很周到!」享受著養老服務中心貼心的服務,年近八旬的江西省興國縣良村鎮西嶺村失能老人郭大爺說。為解決農村失能特困老人長期照護問題,興國縣創新實施公建民營、集中供養的方式,通過以獎代補、給予經費補貼引入有專業護理能力和醫養結合條件的團隊,將失能、半失能農村特困老年人集中養護,保障了全縣失能特困老年人享受優質服務。

及時出臺政策 孕育希望曙光

「繼續執行下調企業養老保險費率等制度」「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發展養老、託幼服務」……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有7處提及養老,積極回應日益增長的社會養老服務需求。

由於我國養老服務市場主體主要是中小微企業,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給原本脆弱的養老機構帶來了巨大衝擊,在運營成本大幅增加、營業收入銳減的情況下,政府及時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及幫扶措施,讓深陷疫情「泥潭」的養老機構看到了希望、迎來了曙光,為養老事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同時,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各地政府也積極出臺了支持養老服務行業發展的措施。山東省根據疫情防控期間實際收住老年人床位數量,分別按照自理床位每張100元、半自理床位每張200元、完全不能自理床位每張4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運營補助;落實信貸融資支持政策、稅收減免政策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甘肅省提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養老服務健康發展的措施,對符合條件的中小微養老服務企業免徵養老、失業、工傷等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免徵期限為5個月……

2020年,養老服務領域改革「實招」「硬招」不斷落地,為老年人託起穩穩的幸福。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的美好願景,正化為一幅幅現實的幸福圖景。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全國民政工作會議上獲悉,加快發展基本養老服務將是我國2021年的民生重點工作之一,未來將積極順應廣大老年人及其家庭日益增長的需求,繼續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頂層設計,推進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促進醫養康養相結合,鼓勵基層實踐創新,加快搭建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的「四梁八柱」。

【來源:慈善公益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澄城縣大力發展養老服務事業
    養老服務關係民生,情牽百姓。「十三五」期間,澄城縣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行動的工作方針,積極推進「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讓更多老人老有所養。興辦公辦養老機構。
  • 人民論壇漫評 | 打造「網際網路+」智慧養老服務新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養老事業多元化、多樣化發展,讓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大力發展老齡事業,讓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  近年來,隨著新技術革命和新產業變革加快推進,網絡技術、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得到了廣泛應用,智能化適老產品走進千家萬戶,「網際網路+」打造的智慧養老平臺受到越來越多老年人的歡迎,智慧養老逐漸成為養老產業新的發展趨勢,為人民群眾養老帶來了更多可能性。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愛老助老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 養老服務強制性國家標準規定:防止在養老機構兜售保健食品和藥品
    老有所養,讓老年人過上幸福快樂的晚年生活,是每個人的心願,也是文明社會的基本責任。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發布強制性國家標準《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範》。該標準規定,應防止在養老機構內兜售保健食品和藥品。同時,在老年人飲食安全方面,養老機構也應盡到安全防護作用,包括飲食方法和食品質量等方面的食品安全保障。
  • 多元服務+個性化護理=幸福晚年——蕾娜範(濟南)康養中心
    9月25日,由齊魯晚報主辦的「第二屆(2020)濟南市養老機構口碑榜頒獎典禮「在濟南舉行,132家養老機構遴選入圍,參與人數達20餘萬人,累計投票數近700萬票,經過激烈角逐,21家養老機構最終脫穎而出,濟南市蕾娜範康養中心榮獲「最受歡迎養老機構」。
  • 致敬「十佳養老護理員」|70後奉獻忙,用心為老人做好生活服務
    張碧雙,女,1979年2月出生於湖南長沙,中共黨員,現任長沙縣青山鋪鎮敬老院院長。  五年來,她信守對黨的忠誠,對養老事業的熱愛,以「愛心、孝心、貼心、細心、知心」的五心服務帶領13位員工全心全意照顧著全院八十餘位孤寡、失能失智老人,為老人們創造了一個安享晚年的溫馨家園。
  • 2020年中國養老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候鳥式旅居養老接受度提高【組圖】
    原標題:2020年中國養老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候鳥式旅居養老接受度提高【組圖】   2001年起,我國就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近年來,我國社會老齡化進程加快,按照聯合國標準
  • 了解我國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及其發展歷程
    二、我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發展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951年到1984年,我國採用的是傳統的養老保險制度1951年,政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草案)》,規定企業或僱主按職工工資總額的3%繳納勞動保險基金,由中華全國總工會委託中華人民銀行代理保管,並在全國範圍內調劑使用。
  • 加快醫養結合進程,螞蟻集團區塊鏈技術著力提升區域養老幸福指數
    武漢市人民政府為產業區塊鏈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鼓勵政策,並將聯合區塊鏈技術應用能力全球領先的螞蟻鏈共同推進區塊鏈技術的自主原創和服務社會應用。而健康養老產業發展的重心在基層社區,「醫養結合」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解決養老服務的「最後一公裡」問題。鏈X雲英雄城市峰會上,《中國數位化社區健康養老產業聯盟》正式成立,各聯盟代表共同攜手開啟聯盟成立儀式,共同打造健康養老產業生態,數十家生態內企業及機構正式加入中國數位化社區健康養老產業聯盟。聯盟致力於聚合生態資源,切實為老年人帶來更加幸福、優質的生活體驗。
  • 《養老內參》 2020年11月26日
    蘇滬浙皖三省一市民政部門於2019年籤署了推進長三角區域養老一體化合作備忘錄,通過建立養老服務補貼異地結算制度,讓區域內異地養老的老年人享受戶籍所在地的各類養老服務補貼,以破除養老服務發展障礙,促進三地老年人共享養老服務資源,保護老年人的權益。  http://cnsf99.com/Detail/index.html?
  • 【海東市】實施「六助服務」讓老年人安度晚年
    8月26日,在海東市平安區社會福利中心,記者看到生病的孤寡老人有專人照料,困難老人在這裡吃住不愁,文化娛樂豐富,安度晚年。自2015年迄今,海東市累計投入資金1.8億元,每年為2.7萬名困難老年人提供個性化養老服務。
  • 2020年銅川市養老護理員培訓班開班
    12月2日上午,2020年銅川市養老護理員培訓班在職業技術學院開班。市民政局局長宋軍明、銅川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任斌、職業技術學院孫思邈醫學院副院長童海民參加開班儀式。來自全市各區縣及各級養老機構的90餘名管理和服務人員參加培訓。
  • 2020年屬猴人的全年事業運勢
    2020年屬猴人的全年事業運勢 事業方面的運勢好不好其實都會影響到一個人的事業順利與否,所以進入到新的一年的時候很多人都想要知道自己的事業運勢好不好,而針對屬猴的人來看的話你知道進入到2020年的時候會有什麼樣的事業運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2020年是子鼠的本命年,在這一年裡,地支申金與太歲子鼠有三合的關係
  • 養老服務有特色種類齊,老人為何拿養老補貼買包子而不買服務?
    驛站的上門清掃,工作人員在張殿鵬老人家裡服務據張輝提供的數據顯示,2017年養老驛站剛剛開設的時候,提出上門服務等需求的老人,每個月不超過100人次;如今,每個月驛站服務的人次上漲到500次左右。粗略計算,每次服務的價格平均近百元,這些收入加上驛站內的服務,政府還按照服務人次和項目等給予「流量補貼」,基本已經可以維持驛站的運營。
  • 三明大田:補齊養老事業發展短板 好服務讓養老變享老
    山高路遠、居住分散,給農村老人養老帶來不小難題。面對逐漸到來的老齡化社會,如何實現老有所醫、老有所養?建平臺 養老服務有「智慧」「可以來幫我理個髮嗎?」近日,91歲的文江鄉昭文村視力殘障老人楊斯杯按下手機的SOS鍵。在大田縣澤惠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一接到電話,信息平臺自動定位,並調度附近孝老員,15分鐘後,同村的孝老員上門為老人服務。
  • 城鎮社區居民養老 太原解出「幸福」方程式
    黃河新聞網訊(記者張文娟 實習記者高嘉千)「城鎮社區養老幸福工程」是2020年山西省政府確定的10件民生實事之一,也是太原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太原市養老服務工作2020年行動計劃》任務之一。1月5日,記者從山西省委省政府召開的全省社區居家養老暨康養產業推進會上獲悉,在山西省民政廳大力支持下,太原市迎澤、杏花嶺、萬柏林、晉源區承擔7個「城鎮社區養老幸福工程」建設工程穩步推進,是全省11個市建設任務最多的城市。
  • 探訪太原南官坊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創新服務,健康養老
    最近養老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太原也力爭用5年的時間實現「城鎮社區養老幸福工程」全覆蓋。前不久,在迎澤區南方坊社區建成了一個規模較大,項目設施也很完善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田大爺今年80多歲了,由於子女平日裡都挺忙的,就留他一個人在家,每天中午這頓飯的成了大問題。
  • 我國養老機構專業護工普遍短缺 養老護理行業為何留不住年輕人?
    上海的養老護理員隊伍平均年齡偏高,已達50.9歲;學歷水平偏低,大專及以上學歷僅佔4.4%。某種程度上,年齡和學歷等因素都決定著護理服務能力。而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加深,老齡人口、失能老人的數量都會增加。就即使是目前,我國目前有超4000萬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按照護理員與老人1比3的養護比推算,也需要養老護理人員上千萬。
  • 濟寧「幸福院+周轉房」養老模式 讓老人「老有所安」
    濟寧市不斷加大養老、孝老、敬老服務體系,大力實施「銀齡安居」工程,讓老年人「老有所安」。在濟寧市魚臺縣張黃鎮袁窪村,佔地1200㎡的老年人安居房建設進入收尾期。目前,主體工程、內部裝修、基礎設施配套已經完工,預計6月23日可竣工交付使用,可滿足60位老人養老需求。
  • 各地成效回頭看:讓您享受舒適的晚年生活,我們是認真的
    新華網北京7月30日電(馮文雅)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人已達2.41億人,佔總人口比重17.3%。也就意味著,再過30年,3個人中就有1個老年人。那麼未來,我們去哪兒養老?
  • 2020年社保新政策,7月1日開始,實施兩類人不能再補繳養老保險
    通知原文如下: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管理的通知》規定,為進一步規範參保繳費政策,經市政府同意,決定自2020年7月1日起,廢止《關於印發〈關於超過國家規定勞動年齡的本市城鎮人員補繳社會保險有關問題的處理辦法〉的通知》和《關於城鎮職工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有關問題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