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趣事 | 高體鰟鮍和河蚌的互利共生!

2021-01-18 水族圈

養魚,造景,懂生活的人都關注了水族圈!



最早認識高體鰟鮍(牛屎鯽),是十年前一位家長送給我一顆河蚌和兩隻高體鰟鮍幼魚開始,他說以前在農田、埤塘很常見牛屎鯽這種魚,會將卵產在河蚌內,非常有趣,但隨著都市發展、魚類棲地破壞,加上田間排水溝水泥化,造成河蚌生存受限、減少,牛屎鯽也就跟著愈來愈少,因此值得我們加以重視並保育。



當時我並不以為意,沒特別注意這種中小型魚類。直到去年,偶然在科學讀物讀到一篇介紹「高體鰟鮍與河蚌共生」文章,讓我憶起曾與這種特殊魚類邂逅的往事。我實在懷疑,沒有河蚌,這種魚真的無法繁衍下一代嗎?為了驗證,決定開始試養,於是利用暑假,帶著幾位有興趣的學生,設計幾個研究方向,就開始做實驗了…。暑假過去,高體鰟鮍長大後體長可達5-6公分,成熟的高體鰟鮍,竟變得鮮豔亮麗,身體顏色呈現藍、綠、黃色金屬光澤,眼眶艷紅,在水中遊動經由光線的反射,彷彿一顆顆閃閃發亮的七彩寶石,漂亮極了!



每次上完自然課,總有學生偷偷對著我說:「老師,可不可以給我一條魚?」一學期結束,真的發現沒有河蚌的高體鰟鮍組,儘管公魚婚姻色出來了,母魚產卵管也出現了,卻始終生不出小魚;相對的在教室外另一組蓄養有河蚌的高體鰟鮍,從去年九月到今年三月,八隻魚在半年的時間裡陸續生了41 只第二代小魚。兩組對照實驗的結果,令人不得不相信高體鰟鮍對河蚌的依賴甚深,這種特殊的繁殖行為,令我們深深著迷。



高體鰟鮍和河蚌可說是互利共生。高體鰟鮍在產卵時,母魚產卵管會變長,把握河蚌濾食的空檔,將產卵管靠近其入水口,讓管內的卵被吸進河蚌體內,此時公魚也隨之靠近,將精子產在入水口,讓魚卵得以受精,受精卵附著在河蚌鰓上,可以得到充分的保護,不被其他魚吃掉,同時河蚌在濾食時,經由入水口和出水口的水流流動,卵也可以得到充足的氧氣。



高體鰟鮍魚卵的孵化期約二十天,跟其他魚種比起來算是較長的,魚卵孵化期愈長,愈增加魚卵被吃掉的機會,對魚愈不利,不過還好有河蚌保護,擔任「代理孕母」的角色,不然高體鰟鮍的卵就算可自行產出魚體外,恐怕也早被其他掠食者吃掉了;對河蚌來說,蚌卵會附著在母蚌的鰓上,孵出的幼蟲因為貝殼上長著鉤,所以稱為「鉤介幼蟲」,河蚌幼蟲可藉由鉤在高體鰟鮍卵孵化成的小魚身上,並隨之遊出離開河蚌體外,藉以擴張河蚌族群的活動領域。因為對河蚌和高體鰟鮍兩者都有好處,所以說它們是互利共生。 



與動物繁殖相關的課程,我常常介紹和討論這個主題,藉以推廣認識和保護動物的觀念,搭配牛屎鯽和河蚌的實體觀察,學生學習得特別起勁,在一問一答的互動中,許多有趣且深入的問題也一一浮現:只有河蚌可以幫助孵小魚,其他淡水蚌類如石蚌、河蜆呢?河蚌一次可以孵幾隻小魚?河蚌愈大,孵出魚卵的數目是否愈多?河蚌的出入水流速愈快,表示河蚌愈健康,愈有助於小魚的孵出嗎?魚卵在河蚌體內會全孵出嗎,會不會難產死掉?……等。這些有趣的問題,挖掘愈多也愈深入,網絡上、圖書館都找不到答案,老師也不全了解,就留待同學進一步設計實驗來驗證囉!


看另外魚友 姬黑 碰到的,鰟鮍要下蛋了,可是蚌不配合

鰟鮍是野採的,蚌是菜市場採的。今天看到蚌開口了,一群黑殼在吃。







- The End -


分享水族知識,傳遞快樂生活!

感謝每一天有魚、有景、有您的陪伴!

一切靜好,而我們一直在!

轉載請獲取授權!


● ● ● ● ●


讚賞是對水族圈最好的支持!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詳情

相關焦點

  • 牛與鳥為什麼親近呢 這就是所謂的互利共生
    每隻牛背上甚至還有一隻鳥充當「警衛」,當覺得有危險時,「警衛鳥」便大聲呼喚,提醒牛和周圍的鳥注意安全。如此,牛與鳥之間產生了一種互惠互利的關係,雙方和平相處,展現大自然和諧之美。  還有一種互利共生的動物,就是鱷魚跟牙籤鳥。
  • 動物之間除了弱肉強食,還有共生互利
    小丑魚的體色和行為完美地體現了其名稱的隱喻。由於電影宣傳有很多人想要飼養小丑魚作為寵物。野生的小丑魚需要靠海葵為生,儘管海葵有毒,甚至有致命的毒觸鬚。小丑魚和海葵之間形成了奇特的互利共生關係,小丑魚在海葵中覓食、繁衍、抵禦外敵侵入。
  • 動物的共生——大自然的自然之道,也是最「奇妙」的現象之一
    共生是指兩種不同生物之間的密切合作和互利關係,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動物、植物、原生動物和真菌之間存在共生關係。根據共生的性質和目的,共生可分為有益共生、寄生共生和互惠共生。有益共生是指一方受益,另一方不受影響的共生關係;寄生是指一方受益,另一方受損的共生關係;互利共生是指互惠互利的共生關係。
  • 千名市民餵飼海鳥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千名市民餵飼海鳥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作者: 2018-04-06 07:05   來源:大連日報
  • 鹹肉河蚌的做法大全 鹹肉燒河蚌的做法步驟
    鹹肉河蚌的做法大全河蚌豆腐湯做湯的話是非常有營養的,但也要會做才行,那麼河蚌豆腐湯的做法大全是什麼呢?河蚌讓攤販幫忙處理好,回家先用清水衝洗一下,抓一把鹽,揉搓河蚌去除粘液,再用清水衝洗乾淨。自己醃製的鹹肉不會太鹹,用清水衝洗後切片。青菜洗淨後切成段。
  • 河蚌的營養價值 常吃河蚌的好處可真多
    處理河蚌的時候方法多少都是有些不足的,對於河蚌的營養價值與藥用價值也不太清楚,那麼不清楚的朋友可以跟隨我們一起來看看有關河蚌的相關知識吧。  一、河蚌簡介  河蚌是軟體動物門蚌科的一類動物統稱,分布於亞洲、歐洲、北美和北非的淡水湖泊、河流、池塘中。
  • 河蚌知識,如何進行河蚌的人工繁殖?這些都是重點
    大家好,今天教教大家如何鑑別珍珠的質量以及如何進行人工繁殖河蚌,想要從事河蚌養殖的朋友們可以和我一起學習,接下來我們一起往下看。一、珍珠的質量鑑別珍珠的色澤大致可分為這幾類:(1)白色系統;(2)紅色系統;(3)黃色系統;(4)藍色系統。淡水珍珠色澤柔和,但不象海產珠豐富多彩,以前三種顏色較多。
  • 這種小原生魚的繁殖方法很奇特,飼養它們還要在魚缸裡養河蚌!
    然後我這哥們又聽說了方魚可以在河蚌中產卵,於是乎給我整來了三四個能有三十公分大的河蚌,隨手就扔到了招財貓的魚缸裡,我把倒缸這事給忘了。結果可想而知了,沒有幾天的光景,魚缸中就傳來了濃鬱的香氣,我的招財貓和河蚌們就一起歸西了,最終我自己把這些小方魚養了大半年,剩下的都送人了。唉,我的小小發財夢又破滅了,還搭上了一缸招財貓,哈哈,這就是我當年養殖鰟鮍魚的經歷。
  • 《精靈寶可夢》奇聞趣事:全員惡人盔甲鳥,小霞的毒刺水母情結!
    小夥伴們好呀,本次小二依然要帶來的奇聞趣事的文章,本次的奇聞趣事小二會說到巨翅飛魚、盔甲鳥以及漂浮特性的一些趣事,也會說到無印篇動畫出現的一些細節,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都有什麼內容吧!NO.1 巨翅飛魚和鐵炮魚的共生關係在早期的巨翅飛魚的繪圖裡,我們可以看到巨翅飛魚的身邊一般都會跟隨著鐵炮魚,這可能是因為巨翅飛魚和鐵炮魚本身形成了某種生態上的共生關係,巨翅飛魚幫助保護鐵炮魚,且鐵炮魚則以巨翅飛魚吃剩的食物殘渣為食,而鐵炮魚則可以幫助巨翅飛魚吸引可供巨翅飛魚捕食的獵食者,達到互惠互利;這類似於現實中的鯊魚和印頭魚之間的關係;另外,雖然在早期繪圖中巨翅飛魚的旁邊帶有鐵炮魚
  • 棕熊寶寶被河蚌夾住了手,提著河蚌到處找媽媽,可愛得有點過分
    棕熊寶寶被河蚌夾住了手,提著河蚌到處找媽媽,可愛得有點過分!在自然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小動物,棕熊就是其中一種,光從棕熊的外形來看,它顯得非常的高大,而且攻擊力也比較強,之前就有一個老外在野外出行的時候,遭到了一隻棕熊的攻擊,直接瘋狂地跟隨著老外,在森林中來了一場生死競速。
  • 鱔、鰍在稻田混養可是技術活,互利共生,成就立體生態種養高效益
    前言:利用水稻田套養黃鱔、泥鰍是一種以種養相結合的生態立體生產模式,稻、鱔、鰍三聯混養促進互利共生,以更充分地利用稻田的水域資源,為黃鱔、泥鰍提供足夠的水生生物餌料和蔭蔽的養殖場所。另外鱔、鰍在喜歡在泥土中鑽洞、穿行,起到翻動泥土,使田土疏鬆,促進肥料分解及增進土質種養結構。
  • 小編教你剖取河蚌肉的竅門,不學買了河蚌也吃不到哦!
    肉可食用,也可作魚類、禽類的餌料和家禽、家畜的飼料。河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少量的維生素和微量的人體所需的元素,因此河蚌的營養價值很高。河蚌渾身是寶,河蚌是珍珠的搖籃,不僅可以形成天然珍珠,也可人工養育珍珠;除育珠外,蚌殼可提制珍珠層粉和珍珠核,珍珠層粉有人體所需要的15種胺基酸,與珍珠的成份和作用大致相同。
  • 通過非洲草原典型鳥類:牛椋鳥,認識鳥類與其他動物的共生關係
    但隨著對生物了解的加深,後來才知道原來不只有牙籤鳥這種為其他動物服務的鳥類,也知道原來牙籤鳥和鱷魚的關係並非嚴格意義上的「互利共生」。在非洲草原水源附近,還有這麼一種神奇的鳥兒,它們和大象犀牛長頸鹿作伴,一方面給它們提供「服務」,一方面又偶爾「禍害」這些非洲精靈——這種鳥類就是機靈的牛椋鳥。
  • 抓住春天,嘗一嘗肥美的河蚌吧
    春天的河鮮,當數螺螄和河蚌。兩周前,我們寫了「賽過鵝」的清明螺,今天,我們再帶大家去嘗一嘗春季肥美的河蚌。  河蚌燒得好,不老也不腥氣,一吃就上癮。杭州春天短暫,一轉眼夏天就快來了。河蚌好不好吃,能不能吃,全看水質。如果養殖塘過度投放肥料,水質就會被汙染,河蚌就不能吃了。  盛懿告訴記者,到菜場裡買河蚌,一定要挑蚌殼緊閉的青殼蚌,個頭要適中,不能選太大的。很多人不吃河蚌,一般都是因為在第一次燒河蚌時留下了「心理陰影」。好端端的河蚌,處理的方法不對,燒出來就會又腥又老,咬不動。  河蚌要去除腮邊和內部的淤泥,這些活兒菜場賣河蚌的老闆一般都會代勞。
  • 世界地球日: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人民網北京4月22日電 (記者 餘璐)今年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記者從自然資源部了解到,今年的宣傳主題為「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地球日是宣傳我國自然資源國情國策、引導社會公眾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建立正確的自然資源觀和普及地球科學知識的重要平臺。為呼籲人類珍愛地球家園,與大自然和諧共生,自然資源部向全社會推出由群星演唱的原創歌曲《我們屬於大自然》。
  • 美食菜譜,河蚌的簡單做法,辣炒河蚌,一個大貝殼一盤不夠吃
    河蚌味美,但是許多朋友不知道怎麼做,今天教大家做一道辣炒河蚌,喜歡的朋友歡迎評論關注,轉發收藏拿回的河蚌放入清水中養著準備配料:泡椒一小碟切小段,青椒一小碟切小段,小蒜瓣4個切小片,姜一塊切碎>取出河蚌,用菜刀從河蚌中間切開除去蚌殼肉旁的蚌鰓和黑色的膜,擠去蚌肉的肚腸,用清水衝洗乾淨清洗乾淨的河蚌肉用刀切成小條裝入碗中備用起鍋燒油7成熱下入泡椒,姜蒜翻炒爆香爆香配料後加入三勺辣椒麵,一勺花椒麵,開小火翻炒均勻至油色紅潤
  • 動物界相互依存的共生關係
    大型食草動物因為自身的原因,行動較體型小的動物遲鈍笨重,機動性不高,我認為這種情況下就衍生出了一種互利共生的關係。我覺得牛椋鳥和絕大多數大型食草動物就是這樣一種互利共生關係,大型食草動物為牛椋鳥提供食物,而牛椋鳥負責放哨提前察覺食肉動物帶來的危險。
  • 河蚌的做法,感興趣的進來看看~
    喜歡吃河蚌嗎?河蚌,又名河歪、河蛤蜊、鳥貝等,屬於軟體動物門瓣鰓綱蚌科,是一種普通的貝殼類水生動物。河蚌以濾食藻類為生,肉質特別脆嫩可口,是筵席之佳餚。好了,小編教你們怎麼做河蚌吧~蒜香烤白蚌做法1河蚌2打開取蚌肉(沒找到珍珠),去掉腸子及邊邊那些赤色物,3取出的蚌肉用料酒醃製10分鐘4大量蒜未炒至金黃5調汁: 生抽/蠔油/ 各在茶匙, 油及鹽少許6把炒好的蒜未加進來調成蒜泥7準備好蚌殼8把醃製好的蚌肉各自放到蚌殼裡
  • 喜歡吃河蚌不知道怎麼選,技巧都在這裡!
    此外,還含有不少的鈣、磷和鐵。蚌肉還有很好的藥用價值。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蚌肉「甘鹹冷無毒」,「能止渴除熱,解酒毒,去眼赤,明目除溼」,看來是有涼性藥效的。難怪民間有傳說:「春天喝碗河歪湯,伏天不長癤子不生瘡」。蚌肉味道鮮美,它可以本身單獨為菜,例如蚌肉湯,色白如奶,湯味純鮮。它可與多種葷素搭配在一起,如河蚌木耳湯,看上去黑白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