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蚌知識,如何進行河蚌的人工繁殖?這些都是重點

2021-01-14 水繞蘆花月說三農

大家好,今天教教大家如何鑑別珍珠的質量以及如何進行人工繁殖河蚌,想要從事河蚌養殖的朋友們可以和我一起學習,接下來我們一起往下看。

一、珍珠的質量鑑別

珍珠的色澤大致可分為這幾類:(1)白色系統;(2)紅色系統;(3)黃色系統;(4)藍色系統。淡水珍珠色澤柔和,但不象海產珠豐富多彩,以前三種顏色較多。

目前對於珍珠真假、優劣的鑑別方法有:

(1)用火燒之,有爆炸聲者為真珠

(2)剖開,有珠紋者為真珠;

(3)瑩光分析;好珠都是:珠圓,粒勻,外表為亮白、淺紅、並且珠子摸起來光滑、質地堅硬,看起來細膩、剖開後幾乎沒有雜質,每層層紋都可肉眼分辨。

二、人工繁殖河蚌的初步認識

隨著育珠生產的發展,河蚌的需要量愈來愈大,僅僅依靠蚌的自然繁殖將會供不應求。為了解決蚌的資源問題,必須進行蚌的人工繁殖。近幾年來,我們對河蚌的人工繁殖進行了試驗,取得了某些成果,有了一點初步的認識,這裡給大家作簡單介紹。

(一)河蛙的性別

河蚌是雌雄異體。河蚌的性腺埋在斧足內,包裹在內臟周圍,因此,要從性腺區分性別,就得殺死河蚌,剖開內臟來檢查,而這樣蚌就不能用以繁殖了。經過長時間的仔細觀察,找到了區分雄雄蚌的簡易方法:從外形看,雌蚌比同齡的雄蚌的殼略寬厚,用開口器打開蚌殼仔細觀察,可見雌蚌的鰓絲較細狹,雄蚌的鰓絲較寬大,約是雌蚌鰓絲的2~3倍。

(二)繁殖習性

1,繁殖季節

經過幾年試驗的觀察,了解到三角帆蚌的繁殖季節是4~6月。4月開始產卵、排精。卵子受精發育,此時外鰓明顯地逐漸變大;4月底到6月(水溫在18~28℃範圍內),胚體發育成鉤介幼蟲,排出體外。排出鉤介幼蟲的最盛期是5月下旬到6月15日,6月下旬以後就慢慢變少。外河因水溫低,有延遲到8月份的。褶紋冠蚌的繁殖季節是3~4月及10~11月。

2,產卵、排精、受精

每年,當水溫適宜時,雌雄蚌生殖腺逐漸膨脹。雌蚌的生殖腺用針刺破後有顆粒狀的卵流出,不久成熟的卵子就由生殖孔排出,送入外鰓葉中。每隻雌蚌的產卵量約20多萬粒。

雄蚌的生殖腺呈乳白色,用針刺破後有白漿流出,用滴管吸取少量漿液放在顯微鏡下觀察,若見到微小而非常活躍的精子,標誌即將排精。雄蚌的精子直接排出體外,進入水中,隨著水流進入雌蚌的孔中,再到達外鰓中與卵子相遇受精。

3,受精卵的發育

由於蚌的個體和環境(如氧氣、水溫、餌料等)的不同,受精卵在雄蛙的外鰓中孵化成鉤介幼蟲有先有後,一般約需30~45天。

受精卵到釣介幼蟲要經過受精卵-多細胞期--桑樓期-囊胚期-原腸期--釣介幼蟲期幾個階段,最後出膜離開蚌體。在平均水溫20℃時,三角帆蚌胚胎發育所需要的時間如下:

受精卵~桑椹期5天左右。

桑椹期~囊胚期 6天左右囊胚期~原腸期 4天左右。

原腸期~釣介幼蟲 10~15天左右總共約需1個月的時間。

在外鰓內形成的器官:首先形成體腔,然後依次形成閉殼肌、心臟、原始雙殼、剛毛(褶紋冠蚌是感覺器)、原始腸、纖毛環、足絲,當足絲形成後,不久就出膜,經母蚌出水孔排出。褶紋冠蚌在這個過程中還形成了釣齒。

(三)人工繁殖試驗

1,人工自然受精

進行人工自然受精,需要怎樣的環境條件呢?我們曾做過下述試驗:

將三角帆養在風平浪靜的小螺塘裡,第二年春,沒有一隻雄蚌外鰓懷卵。3月底至4月初,用小柴油機對吊養三角帆蛙的池塘衝水,4月15日檢查,就發現有不少外鰓懷卵的雌蛙。3月底、4月初,沒有進行人工衝水,但天颳大風,4月15日檢查,也發現有不少外鰓懷卵的雌蚌。4月初,將3對雌雄蛙為一組,共8組,分別放入3尺見方的8隻水泥池中,兩性很接近,但由於是靜水,一直到5月初也不見產卵、受精。把這些蚌移養到大魚池中,因有風浪,10餘天以後就見到外鰓懷卵。

河蚌的活動能力極差,雄蚌沒有求偶的行為,完全靠雄蚌的鰓纖毛擺動而吸收精子。若雌雄蚌相隔較遠,就無法受精。所以在河蚌性腺成熟時,一定要人工幫助兩性接近,否則雄蚌的精子排出體外,要大量流失。雌雄一般應按照1與2之比,比較靠近地懸吊於池中。

然而,實踐證明,對於三角帆蚌說來,如果在靜水環境中,即使兩性接近了,也是不會產卵、排精和受精的。三角帆蚌的產卵、排精和受精,必須受流水刺激,這是其生態條件。因此,進行人工自然受精時,必須提供流水環境,如採取人工衝水等措施。

本期內容到這類就結束了,如果喜歡本文可以收藏,並給我點讚,如果想學習更多有關河蚌養殖的知識,可以關注我,或翻閱我往期內容,我分享了很多有關河蚌養殖的知識,謝謝大家大家的支持,下期我將繼續講解有關河蚌的人工繁殖,千萬不要錯過了,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河蚌的營養價值 常吃河蚌的好處可真多
    處理河蚌的時候方法多少都是有些不足的,對於河蚌的營養價值與藥用價值也不太清楚,那麼不清楚的朋友可以跟隨我們一起來看看有關河蚌的相關知識吧。  一、河蚌簡介  河蚌是軟體動物門蚌科的一類動物統稱,分布於亞洲、歐洲、北美和北非的淡水湖泊、河流、池塘中。
  • 這種小原生魚的繁殖方法很奇特,飼養它們還要在魚缸裡養河蚌!
    我記得當時是賣三塊錢一條,但是我們這裡城市太小了,很多人在鄉下都見過這種魚,我們這叫做方魚,所以人家根本不買我的帳,最終也沒有賣出幾條去。然後我這哥們又聽說了方魚可以在河蚌中產卵,於是乎給我整來了三四個能有三十公分大的河蚌,隨手就扔到了招財貓的魚缸裡,我把倒缸這事給忘了。
  • 自然趣事 | 高體鰟鮍和河蚌的互利共生!
    一學期結束,真的發現沒有河蚌的高體鰟鮍組,儘管公魚婚姻色出來了,母魚產卵管也出現了,卻始終生不出小魚;相對的在教室外另一組蓄養有河蚌的高體鰟鮍,從去年九月到今年三月,八隻魚在半年的時間裡陸續生了41 只第二代小魚。兩組對照實驗的結果,令人不得不相信高體鰟鮍對河蚌的依賴甚深,這種特殊的繁殖行為,令我們深深著迷。
  • 鹹肉河蚌的做法大全 鹹肉燒河蚌的做法步驟
    鹹肉河蚌的做法大全河蚌豆腐湯做湯的話是非常有營養的,但也要會做才行,那麼河蚌豆腐湯的做法大全是什麼呢?河蚌讓攤販幫忙處理好,回家先用清水衝洗一下,抓一把鹽,揉搓河蚌去除粘液,再用清水衝洗乾淨。自己醃製的鹹肉不會太鹹,用清水衝洗後切片。青菜洗淨後切成段。
  • 小編教你剖取河蚌肉的竅門,不學買了河蚌也吃不到哦!
    河蚌河蚌在一些地方稱為蚌殼、歪兒,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等水底,半埋在泥沙中。河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少量的維生素和微量的人體所需的元素,因此河蚌的營養價值很高。河蚌渾身是寶,河蚌是珍珠的搖籃,不僅可以形成天然珍珠,也可人工養育珍珠;除育珠外,蚌殼可提制珍珠層粉和珍珠核,珍珠層粉有人體所需要的15種胺基酸,與珍珠的成份和作用大致相同。
  • 棕熊寶寶被河蚌夾住了手,提著河蚌到處找媽媽,可愛的有點過分!
    棕熊寶寶被河蚌夾住了手,提著河蚌到處找媽媽,可愛的有點過分!棕熊是一種體型龐大的哺乳類動物,強力的爪子能夠直接講人的頭骨捏碎,也敢和老虎搶食物吃,不過這麼厲害的棕熊,在戰鬥民族俄羅斯人面前卻異常的溫順乖巧。
  • 哪些東西和生物,在魚缸裡有淨化水質的作用,河蚌可以嗎?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現在很多魚友飼養觀賞魚,已經不滿足裸缸飼養了,總希望在魚缸裡造景或者栽種水草,還有一些魚友會在魚缸裡選擇飼養某種螺類、甚至於飼養河蚌來淨水,它們真的具有一定的淨化水質的作用嗎?
  • 喜歡吃河蚌不知道怎麼選,技巧都在這裡!
    對於河蚌,各地的叫法不一樣,有的地方叫高娃,有的地方叫阿尼,還有的地方叫河歪。其實,它是軟體動物門河蚌科的一類水生動物,人們常食的是背角無齒蚌。帶殼的蚌,可食部份大約佔百分之四十。國內大多數湖河塘堰,都有河蚌。作為水產商品在菜市上買賣的,還是江浙地方較為經常,其它一些地方,都不常見,就連李時珍所說的盛產河蚌的「洞庭漢沔」地方也難得碰上。在集市上偶爾發現,往往無人問津,還常常有好奇的人問「這東西怎麼個吃法?」是的,弄河蚌肉是有點技巧的,歸納起來是四個字,就是殺、摘、拍、洗。
  • 棕熊寶寶被河蚌夾住了手,提著河蚌到處找媽媽,可愛的有點過分
    大棕熊是野外兇猛的生物,體型威猛高大,一雙強勁有力的臂膀足以讓很多生物瑟瑟發抖,這種生物也有著兇猛的攻擊力,但即便是再威猛也有可愛的一面,棕熊寶寶被河蚌夾住了手,提著河蚌到處找媽媽,可愛的有點過分!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在戰鬥民族的家中,他們已經完全適應了人類的生活,看上去非常悠閒自得,而和主人相處的畫風也非常和睦,一點都沒有野外彪悍的樣子
  • 美食菜譜,河蚌的簡單做法,辣炒河蚌,一個大貝殼一盤不夠吃
    河蚌味美,但是許多朋友不知道怎麼做,今天教大家做一道辣炒河蚌,喜歡的朋友歡迎評論關注,轉發收藏拿回的河蚌放入清水中養著準備配料:泡椒一小碟切小段,青椒一小碟切小段,小蒜瓣4個切小片,姜一塊切碎>取出河蚌,用菜刀從河蚌中間切開除去蚌殼肉旁的蚌鰓和黑色的膜,擠去蚌肉的肚腸,用清水衝洗乾淨清洗乾淨的河蚌肉用刀切成小條裝入碗中備用起鍋燒油7成熱下入泡椒,姜蒜翻炒爆香爆香配料後加入三勺辣椒麵,一勺花椒麵,開小火翻炒均勻至油色紅潤
  • 河蚌的做法,感興趣的進來看看~
    喜歡吃河蚌嗎?河蚌,又名河歪、河蛤蜊、鳥貝等,屬於軟體動物門瓣鰓綱蚌科,是一種普通的貝殼類水生動物。河蚌以濾食藻類為生,肉質特別脆嫩可口,是筵席之佳餚。好了,小編教你們怎麼做河蚌吧~蒜香烤白蚌做法1河蚌2打開取蚌肉(沒找到珍珠),去掉腸子及邊邊那些赤色物,3取出的蚌肉用料酒醃製10分鐘4大量蒜未炒至金黃5調汁: 生抽/蠔油/ 各在茶匙, 油及鹽少許6把炒好的蒜未加進來調成蒜泥7準備好蚌殼8把醃製好的蚌肉各自放到蚌殼裡
  • 棕熊寶寶被河蚌夾住了手,提著河蚌到處找媽媽,可愛得有點過分
    棕熊寶寶被河蚌夾住了手,提著河蚌到處找媽媽,可愛得有點過分!在自然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小動物,棕熊就是其中一種,光從棕熊的外形來看,它顯得非常的高大,而且攻擊力也比較強,之前就有一個老外在野外出行的時候,遭到了一隻棕熊的攻擊,直接瘋狂地跟隨著老外,在森林中來了一場生死競速。
  • 魚塘裡抓的河蚌可以放進魚缸?3大風險你要自己來承擔
    其實很多河蚌是不能用來培育珍珠的,常見的育珠蚌是三角蚌和褶紋冠蚌。但是在魚塘或者湖邊抓到的河蚌大多不是這些品種,而是背角無齒蚌或者杜氏河蚌。在水族圈,最熟悉河蚌的魚友是那些專注於玩鰟鮍的原生魚玩家,他們對各類河蚌的習性和特點了如指掌。
  • 闢謠:河蚌常用來做河流淨水輔助,可放魚缸裡能幫忙清澈水質嗎?
    不過除了能夠摸到很多小雜魚以外,還能從淤泥中翻出來一個個碩大的河蚌,外加幾個小蜆子。那時,河蚌一般都用來餵鴨子,餵雞,很少有人會吃這個東西。因為煮不好的話會有濃重的腥味,而且肉會非常難嚼。河蚌在當時一直都是無用之物。現在,養魚圈子有一個說法:河蚌能夠淨水,可以放幾個在缸裡面,魚缸的水會變得很乾淨。這個說法源自誰的口中?這個咱不知道。但是,用河蚌來淨水,屬實無理。
  • 抓住春天,嘗一嘗肥美的河蚌吧
    氣溫高了,河蚌的口感就會下降。所以,吃貨們趕緊抓住春天,去嘗一嘗美味的河蚌吧!  盛懿,浙江軒尼珍珠有限公司CEO,是個吃過無數河蚌的資深吃貨。1988年,公司開始養殖珍珠,養殖塘面積曾經達到一萬餘畝,每年塘裡有四五百萬隻河蚌。盛懿也因此對河蚌比較有研究,經常吃河蚌,久而久之,就成了吃河蚌的行家。
  • 做河蚌咬不動嚼不爛,炒之前這一步驟不能省,炒的河蚌又鮮又好吃
    本期導讀:做河蚌咬不動嚼不爛,炒之前這一步驟不能省,炒的河蚌又鮮又好吃河蚌是一種水生動物,又叫:河蛤蜊,是一種非常普通的水產品,很多人喜歡吃河蚌,河蚌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河鮮,而且肉質鮮美滑嫩,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它具有補血去疲勞、去水痘、美容養顏,河蚌肉對人體有良好的的保健功效
  • 《我的小夥伴——河蚌》小學生作文閱讀帶音頻
    我的小夥伴——河蚌.mp303:08來自學習club我的小夥伴——河蚌爸爸出差回來的時候給我帶了十幾隻體型很大的大河蚌,其中一隻我最喜歡,給它取名叫可愛。突然,一股水從河蚌一側的小方口處出,水柱約有一寸高,小口周圍顯現出一線毛,而另一側卻伸出一片雪白的肉。我興奮起來,突然想起「水漫金山寺」裡翩翩起舞的蚌姑娘來了,要是這隻蚌的硬殼也能全部張開,那該多有意思啊!但我等了半天,也沒見蚌殼完全張開,更沒有翩翩起舞。我的手不由自主地摸了它一了,誰知它把硬売合上了。哦!我明白了,這可能是「可愛」的本領吧。我揣測那方口就是蚌的嘴巴,白肉就是它的尾巴。
  • 網友:這下不敢小看這河蚌了
    今天要說的河蚌跟珍珠有什麼關係嗎?當然有的,很多人不知道,其實河蚌也是能產生珍珠,只是比較少而已。正確來說,是所有的貝殼類海鮮都有可能產生珍珠的,所以在吃貝殼的時候當心一些了,小心這萬年絕緣體把你的牙齒磕壞了。
  • 河蚌營養多多,冬季烹飪最好吃的方法
    河蚌又名水菜、高蛙、河至。它肉質鮮美,營養豐富,並有清熱毒、解煩渴、防治癤腫等醫藥作用。民間有「河蚌鮮湯喝一碗,免生癤腫免淌膿。」的傳說。河蚌可以供吃的部份,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還有部分微量元素,如鈣、磷、鐵等。
  • 揭秘河蚌的吃法,真有想像中的又老又硬嗎?我們一起看結果!
    說起河蚌,可謂是河鮮裡最難做的一類食材了。就像我們山東內陸這一塊,以前,一般撈著河蚌都是餵鴨子的,營養高不說,鴨子養的肥肥壯壯的還肯下雙黃蛋。河蚌肉也不少,卻沒人吃都餵鴨子,說來,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它的肉太緊緻了,一個煮的不小心就會又老又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