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肥胖人數明顯增加,肥胖已成為第六大疾病危險因素,由肥胖引起的健康問題已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根據醫學雜誌《柳葉刀》的調查顯示,中國的肥胖人口位居世界首位。而肥胖腫瘤患者數量也日益增加,對於麻醉醫生而言,由於肥胖患者代謝方面、心血管及呼吸系統併發症發生率很高,其麻醉往往存在挑戰。
近日,湖南省腫瘤醫院麻醉手術中心迎來一位超重患者,來自永州東安縣的胡女士今年57歲,身高157釐米的她體重竟達246斤,BMI指數為48。多年肥胖的她年輕時就被診斷為高血壓,血壓最高時達到 230/120mmHg,同時合併有重度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伴重度肺通氣功能障礙、低血氧症等,胡女士幾乎夜夜入睡都不能平臥,嚴重影響了其生活質量。今年胡女士因陰道不規則流血並發現盆腔巨大腫塊而四處求醫,均因肺功能較差麻醉手術風險高被委婉拒絕。最終,湖南省腫瘤醫院婦瘤一科唐潔主任團隊熱情接診了胡女士並答應為其手術治療。考慮到患者的特殊狀況,決定實施達文西機器人輔助下子宮全切加雙附件加盆腔腫瘤切除術。
患者初次來術前會診評估時,楊文茜副主任醫師仔細詢問病史,充分了解病情,認為患者目前症狀嚴重程度與心功能檢查不符,建議戒菸抗炎治療並完善睡眠呼吸監測,並請心內科呼吸內科相關專家會診改善心肺功能。經過一周積極處理以後,患者再次來術前評估,楊文茜副主任醫師認為患者較前呼吸困症狀明顯好轉,但實施機器人輔助手術風險較大,立即向麻醉手術中心主任楊金鳳教授匯報,經過科內專家討論,大家一致認為患者過度肥胖,目前重度肺通氣功能障礙,如果實施機器人輔助手術,由於頭低腳高的特殊體位和人工氣腹影響,術中很可能引起氣道阻力顯著增加,缺氧甚至更嚴重的併發症,對麻醉醫生實屬一個巨大的挑戰,必須制定周密的麻醉計劃和圍術期管理策略。
首先,楊金鳳主任提出一系列降術中低氣道阻力的一些辦法:比如儘量選擇型號大的氣管導管插管、控制合適的氣腹壓力、胃腸減壓等。最終,患者維持在38mmHg左右的較高氣道壓下順利完成手術。
其次,如何保障患者安全甦醒?鑑於患者過度肥胖,如果按照全體重用藥,勢必造成患者體內藥物蓄積,大大增加患者拔管困難和甦醒延遲的風險,採取個體化精準麻醉方案,術中維持生命體徵平穩,拔管順利。
最後就是如何提高術後鎮痛,如果術後鎮痛過度,患者容易出現呼吸抑制,影響患者安全;如果鎮痛不全,患者感覺疼痛不敢咳嗽及下床活動,容易出現肺部感染及血栓形成,甚至可能出現致命的肺栓塞危及生命。於是決定術後採取B超引導下雙側腹橫筋膜阻滯聯合靜脈自控鎮痛泵為患者鎮痛。11月25日,胡女士順利完成手術,術後患者沒有明顯的疼痛,第2天,患者已能下床活動,目前患者恢復良好。
根據該院麻醉手術中心主任楊金鳳教授介紹,自該科室在省內率先開展術前麻醉會診評估以來,已成功實施大量像胡女士一樣高危患者的手術麻醉。術前麻醉會診評估的開展,可以使麻醉醫生儘早介入手術患者,通過對患者全面系統的評估,可以和外科醫生一道為患者制定最佳的手術時機和手術方式,同時可以提前為患者制定周密的麻醉計劃和個體化圍術期管理策略,為患者的手術安全保駕護航。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彭璐 黃春暉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