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麻醉」+機器人輔助!超重婦科手術患者安全度過圍術期

2020-12-03 瀟湘晨報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肥胖人數明顯增加,肥胖已成為第六大疾病危險因素,由肥胖引起的健康問題已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根據醫學雜誌《柳葉刀》的調查顯示,中國的肥胖人口位居世界首位。而肥胖腫瘤患者數量也日益增加,對於麻醉醫生而言,由於肥胖患者代謝方面、心血管及呼吸系統併發症發生率很高,其麻醉往往存在挑戰。

近日,湖南省腫瘤醫院麻醉手術中心迎來一位超重患者,來自永州東安縣的胡女士今年57歲,身高157釐米的她體重竟達246斤,BMI指數為48。多年肥胖的她年輕時就被診斷為高血壓,血壓最高時達到 230/120mmHg,同時合併有重度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伴重度肺通氣功能障礙、低血氧症等,胡女士幾乎夜夜入睡都不能平臥,嚴重影響了其生活質量。今年胡女士因陰道不規則流血並發現盆腔巨大腫塊而四處求醫,均因肺功能較差麻醉手術風險高被委婉拒絕。最終,湖南省腫瘤醫院婦瘤一科唐潔主任團隊熱情接診了胡女士並答應為其手術治療。考慮到患者的特殊狀況,決定實施達文西機器人輔助下子宮全切加雙附件加盆腔腫瘤切除術。

患者初次來術前會診評估時,楊文茜副主任醫師仔細詢問病史,充分了解病情,認為患者目前症狀嚴重程度與心功能檢查不符,建議戒菸抗炎治療並完善睡眠呼吸監測,並請心內科呼吸內科相關專家會診改善心肺功能。經過一周積極處理以後,患者再次來術前評估,楊文茜副主任醫師認為患者較前呼吸困症狀明顯好轉,但實施機器人輔助手術風險較大,立即向麻醉手術中心主任楊金鳳教授匯報,經過科內專家討論,大家一致認為患者過度肥胖,目前重度肺通氣功能障礙,如果實施機器人輔助手術,由於頭低腳高的特殊體位和人工氣腹影響,術中很可能引起氣道阻力顯著增加,缺氧甚至更嚴重的併發症,對麻醉醫生實屬一個巨大的挑戰,必須制定周密的麻醉計劃和圍術期管理策略。

首先,楊金鳳主任提出一系列降術中低氣道阻力的一些辦法:比如儘量選擇型號大的氣管導管插管、控制合適的氣腹壓力、胃腸減壓等。最終,患者維持在38mmHg左右的較高氣道壓下順利完成手術。

其次,如何保障患者安全甦醒?鑑於患者過度肥胖,如果按照全體重用藥,勢必造成患者體內藥物蓄積,大大增加患者拔管困難和甦醒延遲的風險,採取個體化精準麻醉方案,術中維持生命體徵平穩,拔管順利。

最後就是如何提高術後鎮痛,如果術後鎮痛過度,患者容易出現呼吸抑制,影響患者安全;如果鎮痛不全,患者感覺疼痛不敢咳嗽及下床活動,容易出現肺部感染及血栓形成,甚至可能出現致命的肺栓塞危及生命。於是決定術後採取B超引導下雙側腹橫筋膜阻滯聯合靜脈自控鎮痛泵為患者鎮痛。11月25日,胡女士順利完成手術,術後患者沒有明顯的疼痛,第2天,患者已能下床活動,目前患者恢復良好。

根據該院麻醉手術中心主任楊金鳳教授介紹,自該科室在省內率先開展術前麻醉會診評估以來,已成功實施大量像胡女士一樣高危患者的手術麻醉。術前麻醉會診評估的開展,可以使麻醉醫生儘早介入手術患者,通過對患者全面系統的評估,可以和外科醫生一道為患者制定最佳的手術時機和手術方式,同時可以提前為患者制定周密的麻醉計劃和個體化圍術期管理策略,為患者的手術安全保駕護航。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彭璐 黃春暉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湖南省腫瘤醫院「精準麻醉」 機器人助患者安全度過圍術期
    近日,湖南省腫瘤醫院麻醉手術中心迎來一位超重患者,體重竟達246斤,BMI指數為48。多年肥胖的胡女士年輕時就被診斷為高血壓,血壓最高時達到 230/120mmHg,同時合併有重度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伴重度肺通氣功能障礙、低血氧症等,胡女士幾乎夜夜入睡都不能平臥,嚴重影響了其生活質量。
  • 圍術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麻醉管理
    一位老年患者因髖部骨折入外院,因疼痛誘發心肌梗死入我院,進行緊急、有效的介入治療後,接下來的骨科手術卻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 中國老年患者圍術期麻醉管理指導意見(2017)
    >  老年患者術前訪視與評估是實施麻醉手術前至關重要的一環,其目的是客觀評價老年患者對麻醉手術的耐受力及其風險,同時對患者的術前準備提出建議,包括是否需要進一步完善檢查、調整用藥方案、功能鍛鍊甚至延遲手術麻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地提高患者對麻醉手術的耐受力,降低圍術期併發症和死亡風險。
  • 【頭頭是道】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患者上呼吸道手術的圍術期...
    在一項系統回顧中,將OSA患者非UA手術與對照組比較發現OSA患者肺併發症、低氧血症、困難插管、心臟併發症及房顫的風險更大,但僅有1項研究發現患者死亡率增加。目前已有關於OSA患者行非OSA手術圍術期護理的指南,但有關OSA患者行UA手術的圍術期護理缺乏共識。
  • 德州市立醫院:精準麻醉引領舒適醫療,安全無痛護航患者健康
    但你不知道的是,手術一開始,麻醉醫生便要一直守護在患者身旁,確保氧氣供給、心血管系統穩定等,並隨時準備處理特殊情況。無論是術前、術中、術後,都需要麻醉醫生的全程護航,他們不僅要看著病人「睡著」,也要寸步不離等病人甦醒。德州市立醫院手術麻醉科不僅能為高難度、高精尖手術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還將麻醉醫學技術延伸到危重病人搶救、無痛分娩、內鏡診療、疼痛治療等領域。
  • 馮豔:圍術期評估隨訪與日間手術
    在發達國家,日間手術開展已有二十多年歷史,其優點是能縮短患者手術等待時間及住院時間,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在當前微創、快速康復、精準外科發展理念下,日間手術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重要觀點 1.
  • 兩場麻醉學術年會成功舉辦——手術疼痛、術後康復、舒適化診療,你...
    當天,思永玉為現場參會人員帶來了題為「肺心病患者行腹部大手術的麻醉」的精彩講座,對高齡人群手術併發症的麻醉管理進行了經驗分享與交流。「隨著老齡化步伐的加快,手術患者面臨著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並發的風險,手術做好了,但病人術後長期臥床、恢復困難,這不是患者所希望的,更不是醫生想看到的」。
  • 婦科腫瘤手術與預後——舒更葡萄鈉:深肌松的「解藥」
    1947年首次將腹腔鏡應用於婦科臨床,1989年報告了腹腔鏡下淋巴切除術,從此腹腔鏡在婦科惡性腫瘤的應用越來越受到關注。目前來看,幾乎全部婦科手術均可通過腹腔鏡開展,除傳統腹腔鏡外,單孔腹腔鏡、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手術等在各大醫院均已開展。快速康復外科(ERAS)理念用於婦科腫瘤手術的優勢在於提高治療效果、減少術後併發症、加速患者康復、縮短住院時間、降低醫療費用、減輕社會及家庭負擔等。
  • 麻醉不止「打一針」那麼簡單 無痛、安全、舒適為患者首選
    論壇主席、中大醫院麻醉科主任孫杰指出,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舒適化醫療的要求越來越高,無痛、安全、舒適成為患者的首選。高齡不再是手術麻醉的「禁區」隨著人類壽命的不斷增加,外科手術中高齡患者也逐漸增多。「過去,80歲以上的老人股骨頭壞死,就不手術了,導致病情加重,無法下床,不僅影響了老人的生活質量,還增加了併發症的風險,甚至因此失去生命。」孫杰主任介紹道。
  • 機器人輔助與胸腔鏡輔助右肺上葉切除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回顧性
    機器人輔助與胸腔鏡輔助右肺上葉切除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回顧性隊列研究.將 579 例患者按手術方式分為機器人輔助胸外科手術(robot-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RATS)組(283 例)和電視輔助胸腔鏡手術(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組(296 例);比較兩組患者的基線數據以及手術時間、淋巴結清掃情況、術中出血量、中轉開胸情況、術後引流時間、術後住院時間、術後併發症、術後 30 d 死亡及手術費用等圍術期結果
  • 機器人輔助肺癌手術中國臨床專家共識
    陸軍軍醫大學大坪醫院 胸外科(重慶  400042)通信作者:羅清泉關鍵詞: 肺癌;機器人輔助手術;專家共識引用本文:羅清泉,王述民,李鶴成,胡堅,矯文捷,譚群友 代表中國醫師協會醫學機器人醫師分會胸外科專業委員會.機器人輔助肺癌手術中國臨床專家共識.
  • 麻醉真是「打一針、睡一覺」那麼簡單嗎?無痛、安全、舒適為患者首選
    交匯點訊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麻醉不止「打一針」那麼簡單。11月21日上午,由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麻醉科主辦的第五屆中大論壇-麻醉與神經科學分論壇暨中大醫院麻醉科省級繼續教育學習班在南京舉行。論壇主席、中大醫院麻醉科主任孫杰指出,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舒適化醫療的要求越來越高,無痛、安全、舒適成為患者的首選。
  • 心臟標誌物檢測 圍術期的風險「捕手」
    「麻醉、鎮痛或緩解疼痛的藥物易掩蓋臨床症狀導致漏診,錯失最佳治療時機。此外,許多患者在圍術期合併心肌損傷,但嚴重程度尚不構成心梗,而心肌損傷已預示患者預後不良。」邊波教授介紹道。 據介紹,非心臟手術相關心肌損傷(MINS)為缺血導致的具有預後預測價值的心肌損傷伴或不伴心肌細胞凋亡,通常在術後30天內發生。
  • 機器人手術精度達亞毫米級!珠海完成首例骨科手術機器人輔助手術
    「天璣」機器人上崗輔助手術近日,54歲的患者胡某不慎外傷致胸腰疼痛,經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診斷為腰2椎體骨折。1月6日,醫院為胡某實施手術,首次採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精準「操刀」輔助手術,手術獲得圓滿成功。
  • 氣道狹窄患者的圍術期麻醉管理
    由於手術部位的特殊性,該類患者圍術期氣道管理尤為重要。在手術過程中,容易出現腫瘤出血堵塞氣道、氣管破裂、氣管塌陷等危急症狀,麻醉醫師需嚴密關注呼吸道情況,做好充足的準備,維持有效的氧供及循環穩定。病歷資料      一般資料:患者,女性,71歲,身高146cm,體重48kg,發現頸部腫塊40餘年,近2年餘患者逐漸出現胸悶氣促、吞咽困難及飲水嗆咳,夜間無法平臥。否認既往重大心、肺、腦血管疾病史,否認哮喘病史,否認手術外傷史,否認藥物食物過敏史。
  • 我院啟用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
    蘇院長在發言中指出,在醫院本年度工作屢創佳績,完成主動脈夾層手術量上升至省城各大醫院前3名,全年四級手術量穩健增長20%以上,就診患者網上預約比例突破70%,科研立項國家級課題獲得重大突破之時,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在今天啟用,這將是中心醫院外科手術水平再上新臺階的絕佳契機,希望全院職工抓住機遇,進一步增強醫療安全意識,嚴格落實各項核心制度,讓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發揮出更好的作用
  • 如何搞清《麻醉知情同意書》說的麻醉風險——圍術期腦卒中?
    關於麻醉風險,我們接下來做逐一解釋。首先,請大家將目標鎖定在《麻醉知情同意書》中「麻醉風險和潛在對策」的第二部分。第一行就出現了很多令大家難以理解的詞彙。前兩個更多的是涉及一個中心概念——圍術期腦卒中。我們先來看看圍術期腦卒中的整體概念:圍手術期是指從確定手術治療時起,至於這次手術有關的治療結束為止的一段時間。腦卒中是指急性起病,迅速出現並且持續24小時以上的局限性或瀰漫性腦功能缺失現象的腦血管事件,是公認的圍術期嚴重的併發症之一,具有較高的病死率和致殘率。
  • 常見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的輔助生育及病例分享
    常見能保留生育功能的婦科惡性腫瘤 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主要包含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滋養細胞腫瘤,卵巢生殖細胞腫瘤,性索間質瘤,外陰、陰道、輸卵管等惡性腫瘤。 能否保留生育功能一般取決於:患者的生育需求、年齡、腫瘤類型、腫瘤分期、手術類型、輔助治療等方面。
  • 手術機器人、4K腹腔鏡……盤點這些活躍在浙江多家醫院手術室裡的...
    手術機器人的廣泛應用是近年來微創外科發展主流趨勢之一,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是目前全球領先、應用廣泛的內窺鏡手術控制系統,外科主刀醫生可以在遠離手術臺的操控臺上,通過觀察立體的腔鏡手術畫面操控機械臂,為患者實施精準手術。
  • 【新聞速遞】更充分的準備,更安全的體驗:我院建立術前麻醉評估...
    為了進一步完善術前準備,制定個體化、精準化的圍術期麻醉管理方案,為患者提供更舒適安全的醫療服務與體驗,日前,我院建立了術前麻醉評估中心,全面、系統、規範地開展麻醉風險評估及知情同意工作。麻醉護士對患者進行預檢、問診(血壓、血氧、心率監測)並做好登記工作以往針對手術患者,醫生一般會前往病房進行簡單的訪視和溝通,這一方式交流時間短,來不及進行深入詳細的評估和告知。有時患者做其他術前檢查,又可能錯過麻醉醫師的評估。手術前,如果發現患者病情有變化或突發狀況,往往只能延期再做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