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速遞】更充分的準備,更安全的體驗:我院建立術前麻醉評估...

2020-11-28 澎湃新聞

【新聞速遞】更充分的準備,更安全的體驗:我院建立術前麻醉評估中心並開展工作

2020-06-11 0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上海市胸科醫院 上海市胸科醫院

術前麻醉評估中心

我院麻醉醫生正在進行麻醉風險評估告知

為了進一步完善術前準備,制定個體化、精準化的圍術期麻醉管理方案,為患者提供更舒適安全的醫療服務與體驗,日前,我院建立了術前麻醉評估中心,全面、系統、規範地開展麻醉風險評估及知情同意工作。目前中心正在試運行階段。

麻醉護士對患者進行預檢、問診

(血壓、血氧、心率監測)並做好登記工作

以往針對手術患者,醫生一般會前往病房進行簡單的訪視和溝通,這一方式交流時間短,來不及進行深入詳細的評估和告知。有時患者做其他術前檢查,又可能錯過麻醉醫師的評估。手術前,如果發現患者病情有變化或突發狀況,往往只能延期再做手術。術前麻醉評估中心的建立大大改善了這一情況,讓患者及家屬至少有提前一天的時間做好充足的術前準備,能夠更從容地應對各類突發情況。患者來到評估中心後,麻醉護士先進行預檢,監測血壓、血氧、心率等指標並做好登記。接著,由一名高年資主治以上麻醉醫生坐診,全面了解病史和相關信息,進行麻醉風險評估及告知,並通過中心的宣教屏輔導患者了解麻醉相關科普知識,減輕其對手術及麻醉的緊張情緒。充分了解手術情況後,患者及家屬會提前籤署麻醉知情同意書,避免了術前再「手忙腳亂」地做準備。

我院麻醉科以心、胸危重及疑難病例的麻醉處理為專業特色,在業務技術上名列全國心、胸專科麻醉的前列。科室始終以「安全、無痛、舒適、改善預後」的規範化管理為目標,持續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麻醉醫療服務。此次建立術前評估中心,不僅能為外科醫生、麻醉醫生提供重要指導和參考意見,同時也是廣大病患及家屬獲取麻醉知識、了解圍術期醫療管理的重要窗口。下一步,麻醉評估中心將面向全院病區開展工作。

上海市胸科醫院麻醉評估中心

地點:

我院3號樓3樓麻醉評估中心(3號樓1/2/4號電梯)

人員安排:

一名高年資主治及以上醫師+一名麻醉護士

試運行階段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下午13:30到17:00

原標題:《【新聞速遞】更充分的準備,更安全的體驗:我院建立術前麻醉評估中心並開展工作》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資訊】山西醫大一院麻醉評估諮詢門診開診
    【資訊】山西醫大一院麻醉評估諮詢門診開診 2018-12-10 16:4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麻醉師坐診 手術更安全
    記者3月8日從河南省人民醫院獲悉,該院近期已制訂門診醫療用房規劃調整方案,新增加的麻醉門診將很快「開門迎客」。    根據《通知》要求,麻醉門診開展的業務包括:為擬住院實施手術患者進行住院前手術風險評估、術前準備指導等,為有麻醉需求的患者提供麻醉風險評估、術前準備指導、麻醉預約、麻醉準備、實施麻醉等,為實施麻醉後患者提供術後隨訪、恢復指導等。
  • 乾貨丨兒外科手術患者的麻醉前評估
    近年來,隨著麻醉設備的不斷進步、檢測手段的不斷完善、更安全精準的麻醉藥品的問世以及亞學科臨床實踐的開展,小兒麻醉學科也在不斷發展和進步,給麻醉醫師帶來機遇的同時,也面臨更多的風險和挑戰。加強小兒麻醉實施過程中頻繁出現的一些併發症的認知,對小兒麻醉的術前評估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
  • 晉江首家麻醉門診開診 術前麻醉評估成醫患共識
    2019年05月22日 11:31:06 來源:中新網福建   中新網福建新聞5月22日電 (效禮 建水)21日,晉江市醫院麻醉門診掛牌開診,這也是晉江首家開設麻醉門診的醫院。
  • 中國麻醉領軍人物於布為教授到我院為麻醉醫生傳道授業解惑
    新年的第一個工作日,我院麻醉科邀請到了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第十屆委員會主任委員、現任中國醫師協會麻醉醫師分會第五屆委員會副會長、候任會長於布為教授前來科室講課。於布為教授是中國麻醉學科的領軍人物,系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麻醉專業委員會首任主任委員世界麻醉學會聯合會學術委員會理事、美國老年麻醉進展學會理事、德國麻醉與危重病學會名譽委員、東亞麻醉聯盟主席。他介紹了中國麻醉學科70多年來的輝煌歷史、當前現狀以及對未來的美好願景。於教授指出麻醉科一直是引領急危重患者搶救和監護設備研發的先鋒,麻醉科從建立伊始就是一個挽救生命的科室。
  • 「精準麻醉」+機器人輔助!超重婦科手術患者安全度過圍術期
    患者初次來術前會診評估時,楊文茜副主任醫師仔細詢問病史,充分了解病情,認為患者目前症狀嚴重程度與心功能檢查不符,建議戒菸抗炎治療並完善睡眠呼吸監測,並請心內科呼吸內科相關專家會診改善心肺功能。經過一周積極處理以後,患者再次來術前評估,楊文茜副主任醫師認為患者較前呼吸困症狀明顯好轉,但實施機器人輔助手術風險較大,立即向麻醉手術中心主任楊金鳳教授匯報,經過科內專家討論,大家一致認為患者過度肥胖,目前重度肺通氣功能障礙,如果實施機器人輔助手術,由於頭低腳高的特殊體位和人工氣腹影響,術中很可能引起氣道阻力顯著增加,缺氧甚至更嚴重的併發症,對麻醉醫生實屬一個巨大的挑戰,必須制定周密的麻醉計劃和圍術期管理策略
  • 贛醫一附院麻醉術前評估諮詢門診開診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鍾茂林報導: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對於自身的身心健康越來越重視,也對無痛診療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為落實國家七部委聯合下發《關於印發加強和完善麻醉醫療服務意見的通知》文件精神,12月17日,經過前期充分準備
  • 圍術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麻醉管理
    一位老年患者因髖部骨折入外院,因疼痛誘發心肌梗死入我院,進行緊急如何抉擇成了患者及醫生共同面臨的難題,醫院進行了多學科會診,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儲勤軍主任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後,患者及家屬依然決定在心肌梗死治療10天後接受骨科手術。面對他們的信任,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做了充足的術前準備、嚴密的術中監測、完善的術後鎮痛,保證患者的圍術期安全,手術非常成功。術後5個月進行了電話回訪,患者已能拄拐市場購物。現將此病例經驗進行總結分享,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 湖南省腫瘤醫院「精準麻醉」 機器人助患者安全度過圍術期
    近日,湖南省腫瘤醫院麻醉手術中心迎來一位超重患者,體重竟達246斤,BMI指數為48。多年肥胖的胡女士年輕時就被診斷為高血壓,血壓最高時達到 230/120mmHg,同時合併有重度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伴重度肺通氣功能障礙、低血氧症等,胡女士幾乎夜夜入睡都不能平臥,嚴重影響了其生活質量。
  • 神奇隧道建立,吞咽困難解除:我院成功開展兩例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
    今年7月,7歲的樂樂(化名)來到了我院消化營養科住院。原來,樂樂3月前不知怎的出現了頻繁嘔吐及吞咽困難,夜間反酸,睡眠不好,身高、體重與同齡孩子相比明顯落後,出現了重度營養不良。。經過CT、胃鏡、消化道造影等一系列檢查,醫生最終診斷樂樂患有賁門失弛緩症。
  • 病人全身麻醉後啥感覺? 年輕麻醉醫生親身體驗並記錄
    年輕麻醉醫生親身體驗並記錄 對話麻醉師 書本上學再多病人心理學 也不如「全麻」一次感同身受 更懂患者的託付: 「我的命交給你了」 在體驗的同時,他想到了自己為那些打過麻醉的人,特別是有的患者麻醉臨睡過去的眼神告訴醫生:「我的命託付給你了」。
  • 內鏡檢查和治療的麻醉管理
    隨著我國消化內鏡診斷和治療技術的飛速發展,消化內鏡的麻醉管理已成為一種專科麻醉。消化內鏡手術麻醉的目的是保障消化內鏡手術患者的安全,有效防治相關併發症,並為術者提供良好的操作條件。病例回顧病例 1 患者,男性,78歲,主訴:發現賁門腫瘤1個多月。
  • 德州市立醫院:精準麻醉引領舒適醫療,安全無痛護航患者健康
    但你不知道的是,手術一開始,麻醉醫生便要一直守護在患者身旁,確保氧氣供給、心血管系統穩定等,並隨時準備處理特殊情況。無論是術前、術中、術後,都需要麻醉醫生的全程護航,他們不僅要看著病人「睡著」,也要寸步不離等病人甦醒。德州市立醫院手術麻醉科不僅能為高難度、高精尖手術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還將麻醉醫學技術延伸到危重病人搶救、無痛分娩、內鏡診療、疼痛治療等領域。
  • 長期吸菸患者面臨更高的麻醉風險
    吸菸損傷導致麻醉策略改變毋庸置疑,吸菸對人體的心肺、血管、骨骼等都會產生負面影響,有時候還會直接影響到相關治療策略的選擇。1.長期吸菸傷肺又「傷心」 長期吸菸不僅增加肺癌發生率,更使患者易發生慢阻肺和肺血管病,嚴重者還容易患上肺心病和右心功能不全。
  • 醫生解讀麻醉那些事:全麻讓人變傻?這種說法不靠譜
    在門診中,麻醉醫生將為患者進行詳細的術前評估和諮詢,優化患者就診流程,最大限度提高麻醉的安全性。「每天接診的患者有40-50人,最多的時候一天能達到62人。」成都市三醫院麻醉科副主任姜華介紹,其中有90%是打算做無痛胃腸鏡、無痛纖支鏡等無痛手術的病人,「大多是50歲以下的病人,以30-40歲年齡段最多,其中女性要比男性多一些,大部分因為胃不舒服以及胃潰瘍前來就診。」
  • 氣道狹窄患者的圍術期麻醉管理
    困難氣道評估的方法有哪些?重點關注哪些指標?建立氣道的工具和方法?病人能夠維持滿意的通氣和氧合,能夠允許有充分的時間考慮其他建立氣道的方法。緊急氣道:只要存在困難面罩通氣,無論是否合併困難氣管插管,均屬緊急氣道。病人極易陷入缺氧狀態,必須緊急建立氣道。其中少數病人「既不能插管也不能通氣」,屬危急狀況,若未能及時恢復氧供,可導致腦損傷和死亡的嚴重後果。
  • 麻醉不止「打一針」那麼簡單 無痛、安全、舒適為患者首選
    論壇主席、中大醫院麻醉科主任孫杰指出,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舒適化醫療的要求越來越高,無痛、安全、舒適成為患者的首選。因此,單純高齡並不是手術麻醉的禁忌症,麻醉的風險往往與其並存疾病的多少及嚴重程度有關。中大特色:提倡精細化麻醉管理近年來,中大醫院麻醉科團隊不斷發展、不斷創新,提倡精細化麻醉管理。「只有小手術,沒有小麻醉。針對一些合併症多、年紀大的病人,更需要麻醉醫生進行術前評估,大大降低了併發症和死亡率。」
  • 麻醉真是「打一針、睡一覺」那麼簡單嗎?無痛、安全、舒適為患者首選
    交匯點訊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麻醉不止「打一針」那麼簡單。11月21日上午,由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麻醉科主辦的第五屆中大論壇-麻醉與神經科學分論壇暨中大醫院麻醉科省級繼續教育學習班在南京舉行。論壇主席、中大醫院麻醉科主任孫杰指出,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舒適化醫療的要求越來越高,無痛、安全、舒適成為患者的首選。
  • 指南學習之《成人嗜鉻細胞瘤手術麻醉管理專家共識》
    一、術前準備與管理(一)術前檢查1.實驗室檢查(1)常規檢查:血細胞比容(hemotocrit,Hct)和紅細胞沉降速率有助於評估血液濃縮情況,反映血管內容量;血糖和糖耐量檢測可反映糖代謝情況。需關注術前影像學檢查結果,了解腫瘤的位置、大小、數量及與周圍血管及其他臟器的關係,以便提前做出相應準備以更好的配合手術進程進行麻醉管理。
  • 【曙光·動態】一隻耳朵,鬧得百歲老人「痛不欲生」——我院耳鼻喉...
    【曙光·動態】一隻耳朵,鬧得百歲老人「痛不欲生」——我院耳鼻喉科全麻手術治療老人外耳道膽脂瘤 2021-01-11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