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水裡的天鵝,竟然跪在岸邊連連磕頭

2020-08-14 詩人李霞


一有人問我老家是哪兒的,我會自豪地說:天鵝城呀!旁邊人都會露出羨慕的神情。這時我便更得意起來,不由自主就會說起天鵝的故事來。

每年冬天,從10月下旬開始,數以萬計的天鵝便從遙遠的西伯利亞飛來。三門峽的氣溫在零上15度至零下15度之間,環境優美、食物充足、緯度適中,非常適合白天鵝到此越冬,從天而降的美妙,呈現一派無與倫比的視覺盛宴。農曆正月十五過後,陽曆三月開頭,三門峽天氣轉暖,天鵝湖裡,一雙雙,一行行白天鵝振翅盤旋,然後直上九霄,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裡。三門峽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白天鵝棲息地。

近年來,利用衛星跟蹤技術,天鵝的遷徙路線終於明晰起來。天鵝離開三門峽以後,沿黃河中上遊段,即晉豫段、陝晉段和內蒙古段,及支流延河、無定河、禿尾河、汾河等遷徒,然後飛越我國陰山後抵達蒙古國中部和西部的繁殖地。在遷徙途中,天鵝要經過高山、河谷、沙漠、戈壁等惡劣的地理環境,歷經千辛萬苦到達繁殖地繁衍後代。等到了秋天,它們帶領幼鳥一如既往地返回三門峽。

偶然在家看央視紀錄片頻道,正播放一個蒙古國牧民生活的片子,春天天鵝紛紛從中國境內飛回外蒙的河流湖泊間,談情說愛,繁衍後代。見到天鵝,蒙古牧民興奮得手舞足蹈,畫面中還有一個牧民,面對水裡的天鵝,竟然跪在岸邊連連磕頭,像是面對神靈或祖先,叫我非常吃驚。

原來蒙古民族,對天鵝有著非同尋常的關係。蒙古人所崇拜的圖騰有狼、鹿、熊、芒牛、鷹、天鵝、樹木等。布裡亞特蒙古人中還流傳著天鵝圖騰神話,相傳霍裡土默特是個尚未成家的單身青年。一天他在貝加爾湖湖畔漫遊時,見從東北方向飛來九隻天鵝落在湖岸,脫下羽衣後變成九位仙女跳入湖中洗浴,他將一隻天鵝的羽衣偷來潛身躲藏。浴畢八隻天鵝身著羽衣飛去,留下一隻作了他的妻子。當生下第十一個兒子後,妻子想回故鄉,求夫還其衣,夫不允。一天,妻子正在做針線活兒,霍裡土默特拿著抓手,即兩片防止燙手的氈片做菜燒飯。妻子說:「把鵝衣給我吧,我穿上看看,我要由包門出進,你會輕易地抓住我的,讓我試試看吧!」妻子穿上鵝衣立刻變成了天鵝,喇的一聲展翅從天窗飛了出去。

天鵝化作女子與青年婚配生子繁衍成為霍裡、巴爾虎等布裡亞特部族,從而天鵝被認定是這些部族的始祖母。這裡既反映了蒙古古人對主宰神騰格里即天的崇拜,也留有母系社會對女性崇拜的痕跡。他們認為本部族祖先均是上天的恩賜,與神有血緣上的聯繫。按地理條件來看,貝加爾湖一帶有山有水,很適於各種鳥類棲居繁殖,天鵝又特別繁多,湖岸山崖留下了豐富的天鵝巖畫。霍裡土默特是貝加爾湖東岸的一個部族,位於巴爾忽真河河口,是天鵝的故鄉,所以對天鵝懷有崇敬之情。為什麼布裡亞特蒙古祟奉天鵝,而居住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地區的巴爾虎人也有此俗?這是因為巴爾虎人自稱遠祖來自斡難河上遊及貝加爾湖一帶地區,巴爾虎的部族名便是以巴爾忽真這一地名相稱,可見巴爾虎人的遠祖與豁裡禿馬惕基本住在同一地區,所以形成了共同的、來自遠古的天鵝圖騰崇拜觀念。新疆蒙古人中也流傳著白天鵝是蒙古人的祖先之說,蒙古高原曾有許多民族或部落將白天鵝作為吉祥的象徵,甚至奉為神鳥翁袞加以祭祀。布裡亞特蒙古薩滿在舉行宗教儀式時,開始便要吟唱「天鵝祖先、樺樹神杆」的頌詩。當春季天鵝北歸凌空翱翔時,巴爾虎和布裡亞特人便要以潔白的鮮奶祭灑,表示祝福。如薩滿的一首,《迎接春水鳥倉》這樣吟唱:天鵝飛來,冰雪消融,花騾馬生駒,迎接福祿來。呼瑞!呼瑞!呼瑞!……他們對天鵝的崇拜以及禁捕、禁殺、禁食的嚴格禁忌習俗,便是把天鵝作為祖先圖騰神從遠古一直沿襲下來的結果。

每年秋天,我們看到在高空組成斜線或「人」字形隊列飛行的大雁,原來就是天鵝。白天鵝由於羽色潔白,體態優美,叫聲動人,行為忠誠,在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中不約而同地都把白天鵝作為純潔、忠誠、高貴的象徵。中國古代稱天鵝為鵠、鴻、鶴、鴻鵠、白鴻鶴、黃鵠、黃鶴等,許多地名中仍包含了這些詞彙,比如雁門關、鵠嶺、鵠澤,黃鶴樓等,至今有些地方依舊是天鵝等雁形大鳥遷徙的重要通道。

天鵝,學名:Cygnus,屬雁行目、鴨科、天鵝屬鳥類,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體型較大,頸修長,超過體長或與身軀等長。天鵝屬共有7種,常見的有2種,一種是大天鵝、一種是疣鼻天鵝。未成年小天鵝羽毛呈灰色或褐色。

白天鵝還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叫:鴻鵠(Hónghú)。歷史上第一次影響全國的農民起義領袖陳勝說過一句話:「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鴻鵠之志」常用來比喻有遠大抱負的人。幾千年來,人們常用「鴻鵠之志」相互讚美、激勵。因鴻鵠,白天鵝也成了催人奮進的象徵。

天鵝保持著一種稀有的「終身伴侶制」。在南方越冬時不論是取食或休息都成雙成對。雌天鵝在產卵時,雄天鵝在旁邊守衛著。遇到敵害時,它拍打翅膀上前迎敵,勇敢的與對方搏鬥。它們不僅在繁殖期彼此互相幫助,平時也是成雙成對,如果一隻死亡,另一隻為之「守節」,終生單獨生活。

天鵝棲息於開闊的、水生植物繁茂的淺水水域。除繁殖期外成群生活,晝夜均有活動,性機警、膽怯,善遊泳。以水生植物的根、葉、莖、種子為食,也吃少量動物,如軟體動物、水生昆蟲。繁殖期5-6月,營巢於幹地或蘆葦叢中,每產4-7卵,孵化期31-35天,4歲性成熟,壽命20-30年。

《詩經》中有「白鳥潔白肥澤」的記載,至今日語中的「白鳥」就是指天鵝。天鵝一詞最早出現於唐朝李商隱的詩句,「拔弦警火鳳,交扇拂天鵝」。

日本是天鵝的越冬地之一, 日語中天鵝的古名約有20多個,如「鴻」鵠」等是由中國傳入的。有的則是天鵝棲息的地區的名字,還有的用的是天鵝鳴叫的擬聲詞,有的是對天鵝形態的描述。在日本有關天鵝的故事很多,它們被認為是天的使者,是 「神鳥」。

古希臘對於天鵝的記述很多,亞里斯多德的《動物志》就論述了天鵝的習性和行為,還有天鵝形態解剖的記載。《希臘鳥譜》一書中對於天鵝臨終的鳴叫有著動人的描述。西方文化中,將文人的臨終絕筆稱之為「天鵝絕唱」( swan song)正來源於此。在英國,卓越的詩人或歌手可以與天鵝作比,例如莎士比亞的雅號是「艾馮的天鵝」。西方的音樂和文學作品中也有天鵝的形象,聖桑的《天鵝之死》、柴可夫斯基的舞劇《天鵝湖》中都有天鵝高貴、聖潔的形象, 安徒生用天鵝的羽色的變化演繹了一篇動人的《醜小鴨》。星空中的星座也有天鵝的身影天鵝鳥座, 那是希臘神話中宙斯的化身,許多藝術家都以萊達與天鵝為題材創作了傳世的美術作品。世界各地以天鵝命名的地名更是數不勝數,姓氏中的SWn也是來源於這種美麗而潔白的鳥。

當夕陽斜照,樹影斑駁,一縷橘紅色的光在水面上漾開,一群白天鵝在湖面上或覓食、或休息、或嬉戲,忽而,幾隻天鵝的幾聲長鳴劃破了幽靜,幾隻天鵝展翅從水面騰飛起來,翅膀掠過水麵,划起一道道水波。岸邊,眾多遊客嘆賞著這美景, 有的支起了長焦相機,拍下這美麗的瞬間,有的拿著高倍的望遠鏡,想看漬楚天鵝在遠處水面上的美麗姿態,還有小孩興奮的叫著,喊著,奔跑著,仿佛他們也像白天鵝一樣飛了起來。偶爾遇見幾隻黑天鵝,人們會激動無比,感嘆自己的幸運。

三門峽還有兩個有關天鵝的故事,經央視等媒體多次傳播,吸引並感動了無數人。這兩個故事還被改編為文學、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成為新時代的佳話傳奇。

2015年1月,三門峽市天鵝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有一隻小天鵝,與媽媽被困結冰湖面。雖然管理處職員破冰營救,大天鵝最終死去,小天鵝經檢查無恙,卻痛苦悲鳴、不吃不喝,被放回湖面竟然撞冰,將頭沉入湖水下「自殺」,陪亡母共赴黃泉,令人倍感唏噓。

2015年春,兩隻受傷的天鵝無法遷徙飛走。經過救治,它倆終於康復。人們沒有想到,到5月份,兩隻野生大天鵝,成功繁殖孵化出6隻小天鵝。這是大天鵝首次在黃河流域成功自然繁育後代。同年9月,三門峽配合國家環志中心為它們上了「環志戶口」,分別為A55、A56、A57、A59、A60、A61。6隻天鵝寶寶從此有了「三門峽戶口」。2016年3月,生長健康的天鵝寶寶隨著大批天鵝向北遷徙。  

從六隻小天鵝離開家鄉的那一刻,三門峽人就一直期待著得到它們的消息。然而大家卻沒有從來三門峽過冬的白天鵝中,發現這6隻「三門峽籍」小天鵝的身影。為此,眾多熱心市民在網絡平臺發起尋找6隻「三門峽籍」白天鵝的活動,網友們紛紛留言,表達了對6隻環志天鵝回家的期待。  

2017年8月21日,忽然傳來編號「A55」的天鵝寶寶在內蒙包頭黃河國家溼地公園被發現的消息,令廣大天鵝愛好者欣喜不已。8月22日,三門峽市志願者聯合會白天鵝保護分會會長張明雲一行3人,行程一千多公裡趕往包頭南海溼地公園追尋察看。他們在觀察中發現天鵝寶寶羽毛髮暗、營養不良,感覺這個地方目前不具備救助大天鵝的能力和設施,也不適合天鵝寶寶的生長。經雙方友好協商,對方同意將天鵝寶寶帶回三門峽出生地進行護養 。

2019年春天,遷徙大部隊再次離開,又一對依然沒有離開,一場浪漫的天鵝之戀,終於有了結果,4月初,它們選擇在溼地公園蒼龍湖畔的蘆葦蕩中搭建巢穴,孵化寶寶。蘆葦葉、蒲草、乾草……它們搭建了一個直徑一米多,高60釐米左右的大巢穴。爸爸每天早上會在媽媽離巢覓食的時候,暫時代孵,主要工作是警戒,趕走來到巢穴附近的鳥類或其他動物。經過30多天的辛苦孵化,5月15日上午,三隻小天鵝寶寶率先破殼而出,到了天黑,5隻小天鵝寶寶全部出生。這是第二例在黃河流域成功自然繁育後代的「生態奇蹟」,說明三門峽的自然生態越來越好。天鵝的繁育對自然環境要求極為嚴格。一般主要繁殖地在蒙古國的西北部,國內主要在新疆天山海拔較高地區,這些地方一般地廣人稀,自然生態環境好,適合繁殖後代。

在我的手機微信收藏裡,保存著一段在老家三門峽天鵝湖邊拍攝的視頻,看著無數天鵝遊來飛起,尤其是聽著天鵝的鳴唱,我想了不知多少次,也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描述,只能說這無法言說的美妙聲音,瞬間會叫我靈魂出竅,忘掉一切煩惱,頓感幸福快樂無比……

2019年3月6日於鄭州

相關焦點

  • 新疆庫爾勒:一隻野生天鵝吸引一群人圍觀
    面對岸邊人群的目光,野生天鵝將頭埋進了水裡。3月17日,新疆庫爾勒市天氣逐步轉暖室外溫度18℃,而在本周六最高溫度可達23℃,外出穿2件衣服基本不在有冷的感覺。春暖花開,在庫爾勒越冬的500餘只野生天鵝也陸續回遷巴音布魯克草原,現在杜鵑河內還有少量越冬野生天鵝逗留,它們對庫爾勒「依依不捨」。所以,想要與天鵝告別的朋友們,抓緊時間,帶著饢與天鵝告別吧!
  • 適逢寒冬,在伊寧40餘公裡的天鵝泉竟然還有天鵝戲水,好奇怪!
    適逢寒冬,在伊寧40餘公裡的天鵝泉竟然還有天鵝戲水,好奇怪!新疆這個村子 冬天有天鵝來戲水!有的地方的池塘冬天的水溫竟然非常接近於春秋,吸引著大量的更遠的北方候鳥在遷徙中,半途就停留了自己的腳步,把伊犁河谷當著了南方,在這裡越冬和繁衍後代。比如距離伊寧市40公裡左右的英塔木,這個地名來源於維吾爾語,就是新村的意思,新村的建立在1978年,適逢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年,這個鎮是與中國的改革開放同步成長的。而位於這裡的天鵝湖,在該鎮南面的伊犁河畔。
  • 白鯨閉眼親吻岸邊小女孩,飼養員催促才回到水裡,網友:竟然會閉眼親親
    水族館內,白鯨從水裡探出頭親吻岸邊的小女孩,直到飼養員催促才不舍的回到水裡。網友:竟然會閉眼親親。(原標題:白鯨閉眼親吻岸邊小女孩)來源:綜合自@新華網、百度百科流程編輯:TF016
  • 白鯨閉眼親吻岸邊小女孩,飼養員催促才回到水裡,網友:竟然會閉眼親親
    水族館內,白鯨從水裡探出頭親吻岸邊的小女孩,直到飼養員催促才不舍的回到水裡。白鯨輕輕的一個吻仿佛就能治癒整個冬天的陰鬱。網友:竟然會閉眼親親。網友評論延伸閱讀白鯨 (一角鯨科動物)白鯨,學名:Delphinapterus leucas (Pallas,1776),一角鯨科白鯨屬的一種動物。
  • 蘭州著名天鵝灘聖池三江口一群白天鵝吸引八方來客
    寒冷的冬天,黃河岸邊也結起了冰!美麗的天鵝飛落到了這片河灣! 蘭州達川鎮三江口飛來了天鵝,這吸引了不少市民,據說總共10隻,分成兩個家族,一家六隻,一家四隻。
  • 公園裡的天鵝為什麼不會飛?
    天鵝指雁族(學名:Cygnus)的鳥類,屬遊禽,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天鵝是飛高冠軍,飛行高度可達九千米,能飛越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瑪峰。只要是正常健康的天鵝,它們天生都會飛的。對於飛高冠軍,並且是天生會飛翔的雁族的鳥,為什麼我們在公園裡,卻沒有見過會飛的天鵝?
  • 黃河溼地上的「天鵝爸爸」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朱祥攝新華社北京3月25日電(雒應良)3月25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黃河溼地上的「天鵝爸爸」》的報導。3月13日傍晚時分,河南省三門峽黃河溼地春寒料峭,喧鬧了一天的各種鳥兒漸趨平靜。但位於黃河岸邊的天鵝湖卻異常繁忙,最後一批約300隻左右的白天鵝正依次分批遷徙北飛。
  • 早春巧遇珍貴黑嘴天鵝
    尋聲走到山坡後,赫然發現一個不小的池塘裡,五隻白天鵝,正悠閒地嬉戲,看見我們便悠哉悠哉地穿過綠色的浮萍遊蕩過來。晃蕩了一會兒見我們沒反應,就大搖大擺地在岸邊閒逛,一會兒還有一對兒走向湖邊,兩隻白天鵝整齊劃一地伸脖縮脖,並在伸脖時有節奏地鳴叫,不知是抒情還是喚友。
  • 鄞州公園裡黑天鵝給錦鯉「餵」食,咋回事?
    派粉「xiaowai」說:「鄞州公園奇妙一景,公園的黑天鵝竟然拿食槽裡的食物,一口一口分享給同一池子裡的錦鯉,親如一家啊。」 他是在鄞州公園一期散步時看到的,位置在九曲橋水域,當時,幾隻黑天鵝竟然有意識的給同一池子裡的錦鯉餵食,現場畫面非常有愛、有趣。
  • 田鼠阿奇和天鵝
    中午,當天鵝們在岸邊休息的時候,阿奇躡手躡腳地靠過去,一揚手套子套在白天鵝的脖子上。白天鵝猛然受驚,拍著翅膀飛起來,拍打著的翅膀一下子把阿奇揮出老運。眼看著天鵝們越飛越遠,阿奇只好垂頭喪氣地一瘸一拐地回家。「我不會放棄的。」阿奇開始挖陷阱,在天鵝們經常落腳的地方,挖了一個比自己還深還寬的陷阱。阿奇耐心地蹲在陷阱裡等著。
  • 濟南:黃河北岸的鳥越來越多,種類也不少,最可愛的天鵝也來了
    濟南的冬天變得熱鬧起來,街頭的流光溢彩和車水馬龍,日漸增長的城市的高度,讓我們快要無所適從;這些還不是全部,連曾經在冬日最應該冷寂的溼地或者河畔,也變得不再安分,這不,曾經除了麻雀和冰冷的寒冰什麼也沒有的黃河岸邊,突然飛來了一大群各種各樣的鳥,不斷的翻飛著,嬉戲著,讓城市變得生機勃勃起來。
  • 一隻黑天鵝銜食餵一群錦鯉,實際是天鵝為避免噎住,需水軟化飼料
    據拍攝者介紹:他也是第一次看見天鵝餵錦鯉,當這隻黑天鵝食用岸邊的飼料時,立即放入水中,這時一群錦鯉魚就上前食用,這畫面非常溫馨。一隻黑天鵝和一群錦鯉這樣分享食物,在動物世界中確實是非常溫馨,但實際上並不是黑天鵝有心主動餵食錦鯉的,而是因為黑天鵝在食用飼料時,習慣需要喝一些水,需要水軟化飼料食物,讓飼料更容易下咽,是黑天鵝避免被飼料食物噎住。
  • 天鵝夫婦那忠貞不渝的愛情
    上天好像有意考驗天鵝夫婦忠貞不渝的愛情,註定它們的命運是多舛的。夏季炎熱的暑氣還沒有退去,大草甸裡出現鬼鬼祟祟的陌生身影,貪婪的目光長時停留在天鵝、大雁、野鴨身上。他們是衝著這些野物而來的,但更傾心於天鵝,一些來自草甸外的陌生人,以吃到天鵝肉為最大榮耀。
  • 鄭州賈魯河天鵝每天遭親密圍觀 附近市民成立「護鵝隊」
    映象網訊(記者 邱延波 文/圖)一個多月前,落戶鄭州市西郊賈魯河裡的兩隻天鵝,孵化出七隻小天鵝。小天鵝的出生引來鄭州市市民的普遍關注,每天都有大量的市民從四面八方趕來欣賞、拍照,還有人不斷給天鵝投食。為了保證剛出生小天鵝的安全和健康成長,勸阻市民不要過於近距離接觸天鵝,附近的轄區辦事處在天鵝棲息河段扯橫幅、豎牌子呼籲大家要保護天鵝。附近市民還組織了護鵝隊,每天對天鵝活動區域進行上下午兩次巡邏。
  • 新疆伊寧縣天鵝泉裡的天鵝在冬季翩翩起舞(圖)
    新疆伊寧縣天鵝泉裡的天鵝在冬季翩翩起舞(圖) 來源:人民網-新疆頻道    2015年12月01日11:32 11月28日,天鵝在新疆伊寧縣英塔木鄉天鵝泉裡安然過冬。
  • 黃河溼地上的「天鵝爸爸」:篤定初心 守護到底
    但位於黃河岸邊的天鵝湖卻異常繁忙,最後一批約300隻左右的白天鵝正依次分批遷徙北飛。三門峽野生動物救助站站長高如意(右)在救助站觀察救助受傷的白天鵝。 本報記者朱祥攝看著一批又一批白天鵝在寬闊的水面上跑步、滑翔、起飛、扶搖直衝雲天開始漫漫徵途,高如意悵然若失。
  • 田鼠的天鵝|兒童成長故事
    「哈哈哈……」哥哥們笑得滿地打滾,「太可笑了,老鼠也想要一隻天鵝?」「孩子,別痴心妄想了,天鵝那麼大,我們這麼小,你怎麼可能有一隻天鵝呢?」鼠媽媽撫摸著阿奇的腦袋,「再說,天鵝根本就瞧不起咱們田鼠。」  「不,我就是想有一隻天鵝。」阿奇梗著脖子低聲說。
  • 七隻天鵝落戶白鷺河
    11月11日,位於國家級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白鷺河迎來了在此越冬的七隻天鵝,這是天鵝在白鷺河水域的首次越冬,天鵝的到來為白鷺河點綴出一條靚麗白鷺河岸邊的科達集團職工紛紛表示,天鵝的到來不僅是大自然對多年來環境治理工作的肯定,更點燃了大家的工作激情,在今後的工作中,大家將密切關注天鵝的動態,自發成立天鵝護衛隊,關心愛護它們。
  • 有愛,你就能過好這個冬天——北龍湖天鵝吃上「愛心糧」
    夕陽西下,傍晚的北龍湖特別好看,太陽的餘暉裡,廣受關注的疣鼻天鵝一家八口悠閒地從遠處遊到岸邊,因為它們知道,這個時候有著美味的玉米在等著它們,這是他們的美味晚餐。現在天鵝們吃的玉米來自於愛心人士的捐贈,由管理人員定時適量投放。
  • 遼寧這個地方飛來數百隻天鵝
    10月27日,數百隻天鵝飛臨遼寧朝陽白石溼地,朝陽市野保工作人員稱,近年來,棲息朝陽的天鵝逐年增多,2018年達到6000隻以上,今年天鵝遷徙朝陽比往年提前10天左右。